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凤雏-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襄虽大赚钱财,却并未如庞山民设想那般,将两家诸侯慢慢拖垮,两年多的时间里,曹操虽未与江东,荆襄两家交兵,可是其迁都之后,大量军力皆用于北地,讨伐匈奴,乌桓,可怜的游牧民族远远不是曹军这等百战之师的对手,就连庞山民也极为惊讶,若曹操再使把力气,是不是连高句丽与三韩之地,都能掌控手中……

    莫非曹操日后还打算成为大韩民国百姓们的祖宗不成?

    异族的牛羊马匹,成为了曹操的财富,便是与荆襄贸易不绝,中原也能保障收支平衡,甚至可以说略有盈余,昔日所借之粮,曹操已用掠来的牛马相抵,所欠账目,皆已抹平,如此一来,庞山民再也不可能因之前借贷曹操,拿捏这位大汉丞相了。

    渐渐北扩的土地,也令中原恢复了往日霸气,庞山民心中清楚,曹操怕是早已耐不住心中寂寞,相要与荆襄,江东一争高下了。

    虽有之前青州大仇,可庞山民却以为,曹操若要兴兵,首选的目标却是荆襄,江东水军这些年来在周瑜的操演下,已脱胎换骨,便是水军都督甘宁也于庞山民面前坦言,周瑜重新做回老本行,江东水军气势大变。

    自周瑜,太史慈二人回归江东之后,太史慈震慑山越,得孙权授意,学习昔日法正融合南蛮之计,主动与山越互通有无,剿抚结合,交州山越多依附江东,贡山中特产,以求自保,而孙权也用怀柔手段,结纳各部头领,允山越自成一军,同保江东土地。

    至于水上,三年时间,江东勤造舰船,周瑜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宣告了江东周郎的回归,如今天下间可战舰横江者,唯有江东,就连荆襄水军,比之江东也逊色不少。

    各家诸侯都在用独特的方式,发展着自身的实力,且谁也无法复制对方的成功,庞山民对于这般局面,大失所望,看来先前想着用贸易拖垮两家诸侯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天真。

    古人虽比庞山民少了不少见识,却并不愚笨,中原,江东无奇术之利,却也有着原始的应对方法,且荆襄的物产对两家诸侯而言,并非是无可替代,庞山民自知算计成空之后,心中同样颇为无奈。

    难道问鼎九州的唯一途径,便是以兵甲之利,沙场征伐么?

    庞山民已见过太多战火造就的生灵涂炭,心中对战争早已由好奇变为了厌恶,可是三年匆匆而过,天下的态势却告知庞山民,自古华山一条路,要想称霸天下,看的还是诸侯之间,谁家兵马强盛。

    庞山民虽不畏战,却也不想主动招惹是非,三分天下已令他心中满足,若难以一战而定,又何苦让治下数州百姓,只为成就他的心中**,搭上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或许以年少的优势,坐等曹操,孙权这两个家伙,渐渐老去?乱世枭雄,可与庞山民棋逢对手,然而他们的子嗣,却并无其父辈这般惊才艳绝!

    庞山民正思索间,又有使者飞马来报,言中原已有书信再至。

    曹操的信?

    庞山民这些年来,偶尔也会与曹操书信往来,庞山民对曹操可活多久,极为关切,若曹操一旦病故抑或于征乌桓,匈奴之时,遭遇不测,便是荆襄兴兵之时,可是曹操的身体状况,向来良好,丞相大人亲征北地异族数次,庞山民寄望于丞相的人格魅力,好歹也当遭流矢光顾一二,可是最终的结果,却令庞山民屡屡失望。

    展开信笺,依然是曹操那笔刚劲的字迹,且字里行间,颇为流畅,显然丞相做此书时,心情不错。

    庞山民看过信后,沉吟许久,便令侍者快马请诸葛亮前来议事。

    信上曹操又有提议,耐不住寂寞的丞相大人,欲联结荆襄,共谋江东。

    曹操表示一旦庞山民应其所请,合肥,寿春等地兵马便闻风而动,届时便令战火,燃于庐江。

    如此一来,江东于北地再无寸土,而庞山民要做的,便是与中原一同发力,牵制江东水军,不可增援庐江要地。

    若庐江可定,曹操便于荆襄日后大举征伐江东之时,绝不从中作梗,如此一来,两家诸侯可划江而治,然而最终荆襄占到的便宜,比之中原只多不少。

    庞山民只看了一遍信笺,便本能的不想答应曹操提议,看似曹操给荆襄画了张大饼,然而对付江东水军,庞山民并无胜算,周瑜于陆上征战,或有败绩,可于水上,江东都督极少吃瘪,数年前虽荆襄可与江东于大江之上,分庭抗礼,可是就如今而言,随着周瑜的不断练兵,荆襄反而于江上处于弱势。

    且究其缘由,并不是甘宁不够努力,而是周瑜天赋卓绝,甘宁纵横大江的依仗是他的水寇经验,而遇上身经百战的正规水军,水寇的那点本领总会相形见绌。

    不多时候,诸葛亮便入了庞府厅堂,接过书信之后,诸葛亮轻笑一声,对庞山民道:“亮原先以为,如今罢战之期已过,曹操最先要做的,便是寻兄长讨回先前汝南失利,却未曾想到曹操却欲报青州之仇!”

    “亦出乎庞某所料……”庞山民闻言轻叹一声道:“或许丞相大人于匈奴,乌桓处打的太过顺风顺水,如今已不将江东放在眼中了……”

    ps:感谢苍南骄阳网络同学投出的月票。(。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NO。492 看江东的反应() 
庞山民一直以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不是汝南,便是复夺长安,却万万没有想到,其兵锋所指,却是江东。

    征乌桓,匈奴后,中原新得养马之地无数,曹操最大的依仗,便是骑兵,庞统对于中原骑兵强势,早有准备,马超,赵云二人西征之时,也曾广购羌地战马,欲有朝一日与曹军精骑一争高下。

    二将以西凉铁骑兼之白马义从的练兵方式,新得精骑近万,如今西域诸国,难以与其争风,二将皆以为曹营虎豹骑,乃是日后最大劲敌。

    虎豹骑早已被二人看作可使其骑兵升华的磨刀石,然而庞山民欲使治下休养生息,一直以来按兵不动,两支铁骑的练兵之地,也沿丝绸之路,越行越远,周遭国家多以为荆襄马首是瞻,唯有龟兹一带,还有少许对汉家商贾并不亲善的些许小国,可为两支精骑练兵所用。

    诸葛亮对于曹操手书所言,毫无异动,思索片刻,诸葛亮轻叹一声道:“兄长,三年来虽治下百姓归附,兄长收拢民心,可亮这些时日以来,却发现亮与兄长,先前算计,有所疏漏。”

    庞山民闻言,轻声笑道:“孔明何出此言,莫非曹操这信,令孔明有所遐想?”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兄长与曹操罢兵三年,我荆襄主要发展的是治下民生,商贾贸易,乃至荆襄奇术,然而却未曾做到如之前那般,对两家诸侯上的军事压制,曹操欲重启战事,便是表明如今中原已有再战之力。只是这借刀杀人的手段,却并不高明。莫非郭奉孝,贾文和近来未曾用兵,这手段也不如先前了么?”

    庞山民闻言,不禁莞尔,曹操信上说的虽花团锦簇,可庞山民心中知晓,若依曹操提议,从中渔翁得利者,便是中原。曹操只欲占庐江一地,便要庞山民与江东水师对抗,周瑜所率的水军,与庐江一郡相比。其中讨伐哪个难度更大。显而易见。

    且占江东土地,真如曹操所言那般,轻而易举么?

    念及此处。庞山民眉头微皱道:“那孔明以为,为兄当如何回复曹操?要不要再与他相约,荆襄中原互不征伐?”

    “此便是曹操所欲!”诸葛亮闻言摇了摇头到:“兄长当知,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如今南蛮安定,西域诸国多已臣服。如此一来,兄长麾下劲旅却没有了练兵之地。亮以为兄长也当主动一回,用兵中原,如今曹操已迁都邺城,许都正是待取之时!”

    “许都?”庞山民闻言,愕然不已。

    “不仅仅是许都,洛阳,宛城等地,皆为兄长兵锋所指。”说到此处,诸葛亮微微一笑,拾起案上信笺,对庞山民笑道:“此物可原封不动,交予孙权,如今江东也有一战之力,若孙权知晓曹操欲夺其土地,兄长以为,江东对上中原,又会是何等态度?”

    庞山民闻言,摇头失笑。

    若将曹操书信,交由江东,的确极有可能使孙权震怒,江东兴兵,江东一旦用武,中原与荆襄毗邻的州郡,也有了庞山民麾下文臣武将用武之地,然而三年的和平,却让庞山民不知不觉沉溺其中,诸葛亮这等建议待庞山民听过之后,心中的第一反应,却是抵触。

    庞山民也知晓忘战必危,然而若无征战,在庞山民看来,也绝非坏事。

    见庞山民皱眉思索,诸葛亮轻叹一声道:“兄长,亮亦不愿轻启战事,只是长此以往,当避战成为习惯,一旦有朝一日,中原抑或江东伐我荆襄,届时兄长麾下大军,岂有一战之力?”

    诸葛亮说罢,庞山民猛然醒悟,点了点头道:“那此事便由孔明全权操持,庞某为孔明筹措大军给养便是!”

    诸葛亮闻言,轻笑一声道:“兄长并无亲征打算?”

    “打哪儿?”庞山民说罢,见诸葛亮笑而不语,轻叹一声道:“两年来庞某并未思索兵家之事,反应居然这般迟钝了,总而言之,先将书信送往江东,至于攻伐何处,且看孙权如何应对,庞某亦当召集文武,共商用兵之事!”

    诸葛亮点了点头,对庞山民笑道:“亮以为,当先征宛地,若得此处,洛阳,许都皆为我荆襄兵锋所指,曹操寝食难安!”

    “宛城守将,可是徐晃?”

    提及徐晃,庞山民不禁想起之前五虎上将与五子良将之争,这徐晃便是那曹操所授五子良将之一,若此役使荆襄五虎其一,征讨徐晃,倒也可以成全五虎英明。

    只是徐晃用兵,颇有法度,曹操常以徐晃同西汉名将周亚夫相比,足见徐晃本领不凡,若于城下斗将,五虎皆可擒拿此人,然而就用兵一说,庞山民却以为五虎上将无论哪位遇上徐晃,皆胜之不易。

    数年前关羽,赵云往长安一行,半道亦遇徐晃截杀,损伤惨重……

    正思索间,庞山民却见诸葛亮目光怪异的看着自己,轻笑一声道:“庞某适才在想徐晃此人,本领如何,待日后征伐宛城之时,当使何人为将!”

    “此事可迟些商议,兄长莫非忘记,我等如何行事,总要看那江东反应。”诸葛亮说罢,对庞山民笑道:“若江东先与中原交兵,我等便可见机行事,若江东按兵不动,兄长亦当另有打算。”

    “便是江东不动,也到了我荆襄用兵之时,孔明适才所言,庞某皆深有感触。”庞山民说罢,轻叹一声道:“若非孔明提及,庞某险些因三年未逢战事,甘于平淡,只是庞某明白,就算我荆襄按兵不动,孙曹两家,却不会因此而打消群雄逐鹿的念头,敌未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庞某却也不想奋斗多年,却叫曹操,孙权后来居上,占得先机!”

    诸葛亮闻言,一脸欣慰的点了点头,对庞山民道:“既然如此,我等便看看,江东孙权面对曹操歹意,是何反应!”(。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NO。493 奇货可居,联吴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