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明-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兵?他该当总兵。”崇祯笑着说道:“杨嗣昌,你以为如何那?”

    杨嗣昌急忙道:“陛下圣明,丁云毅虽然年纪轻了一些,但却有勇有谋,更加难得的是,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他这次又立下如此大功,若不升他,实在说不过去了。”

    王承恩咳嗽了声,心情大好的崇祯却笑道:“王承恩,朕知道你也对朕忠心耿耿,可是那,你先看看这两份折子再说吧。”

    说完,他点了点放在案上的两份折子。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捧了起来,一份是福建巡抚张肯堂的,另一份,则是皇上派去台湾的监军陆齐诚呈上来的。

    两份折子无一例外的都说到了丁云毅如何如何的尽忠职守,如何如何的对皇上、对朝廷忠心耿耿。

    尤其是在陆齐诚的折子里,更是说台湾之困难,远非语言可以形容,但即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丁云毅依旧想着为朝廷分忧难解,不惜自己变卖家产,也要活几十万灾民性命。

    这份折子里,丁云毅何止是一个大忠臣?简直就是古往今来的第一忠贞之士。

    王承恩怎么也没有想到,陆齐诚在折子里对丁云毅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一颗心于是也就渐渐放了下来。

    自己到底还是没有看错丁云毅,丁云毅对朝廷到底还是忠诚的。

    “传旨。”崇祯在那想了一下:“晋丁云毅为福建总兵。加骠骑将军,加授上护军。不过。。。。。。”崇祯在那想了一下:“还是让他驻扎在台澎二地,福建的那些事情。仍旧交给张肯堂和郑芝龙去打理着吧。。。。。。”

    崇祯尽管多丁云毅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疑心,但一样还是在防备着他。堂堂一个福建总兵,却只管辖台湾、澎湖二地,范围尚不及郑芝龙这样一个副将大,内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一目了然。

    除了身边的宦官,哪怕是再信任的大臣。崇祯也一样会多长一个心眼,也一样会防备着的。

    但是不管怎样,起码大明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总兵诞生了:

    丁云毅!

    从一个九品巡检,到堂堂总兵。丁云毅只用了最短的时间便爬到了这个位置。对于所有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张献忠和李自成平了,中原大抵也可以定了。”崇祯把话题从流寇上转了回来:“今日卢象升上本,边关吃紧,朕想着把丁云毅给调到边关去。。。。。。”

    杨嗣昌和王承恩面面相觑,怎么圣上一转念,居然又想把丁云毅拉到边关去了?他从台湾到中原,再从中原到边关,难道堂堂大明,便只有一个丁云毅吗?

    只是这话放在心里,哪里敢说出口来?

    崇祯还没有把话说完。外面太监吴直已经急匆匆走了进来:“陛下,福建急报。”

    “福建急报?”崇祯皱了一下眉头:“说。”

    “红夷、佛郎机国、干腊丝国、英国四国组织联合舰队败后,蠢蠢欲动,不肯认输,又组织舰队,欲要大举进攻台湾。台湾虎贲卫舰队出海迎击,连折三阵,损失战船八艘,现正苦苦支撑之中。。。。。。”

    “什么?”崇祯失声叫了出来:“中原刚刚定了。怎么那些红夷和佛郎机人又冒出来了?张肯堂和郑芝龙呢?为何不大举增援台湾?”

    “回陛下,昔日,邹维琏巡抚福建之初,剿灭福建叛匪林匪国,如今,林匪国之残逆蠢蠢欲动,又在福建各地兴风作雨,成立了个什么‘一孝堂’,有数万人之众,大有谋逆之举,张抚帅正在调集兵马剿灭。至于郑芝龙,海盗借着四国联合舰队再度出击之机,大肆肆虐海上客商,郑芝龙正在围剿之中。”

    “好啊,好啊,就不肯让朕有一天的太平。”崇祯才高兴了没有多少时候,此时又被这些情况弄得心烦意乱:“中原定了,福建又乱了。陆齐诚呢?他有密折没有?”

    “有。”吴直赶紧把陆齐诚的密折递了上来。

    崇祯大略看了看,面上显得更是烦躁:“情况远比说的要严重。陆齐诚的密折上说,那些什么红夷和佛郎机人,知道丁云毅离开了台湾,便几次小规模的进犯,台澎无人指挥,只能坚守,后来知道几个地方大举来犯,只能迎战,没有想到因为缺乏统一指挥,却吃了一个大败仗。好啊,好啊,中原要丁云毅,边关要丁云毅,现在福建也要他了。朕,朕恨不得把丁云毅一分为三来用那!”

    杨嗣昌赶紧道:“陛下,臣以为,目下中原已定,边关虽然吃紧,但中原之兵大可以抽调过去,想来可以应对,更何况。。。。。。”

    他说到这,似乎有所顾虑,崇祯不耐烦地道:“不要吞吞吐吐的。”

    “是。”杨嗣昌壮了一下胆子:“中原用兵调丁云毅,边关用兵调丁云毅,只恐这么调来调去,非但丁云毅疲惫不堪,而且其他将士们也会心有怨言,难道我大名真的只有一个丁虎贲了吗?所以,在臣看来,还是让丁云毅回去的好。”

    “若是人人都能像丁云毅一样,朕又何必把他调来调去的那。”崇祯叹息一声:“算了,眼下中原算是没有问题了,福建安危,不容有失,让丁云毅回去吧。”

    “陛下圣明。”

    “都走吧,朕要好好的静一静。”

    王承恩把杨嗣昌送了出去,忽然问道:“杨大人,这丁云毅才离开福建,怎么福建就乱起来了?这时间上吻合得也太巧了些吧?”

    杨嗣昌一怔:“难道公公认为这里面有鬼?”

    “我没有这么说,没有这么说。”王承恩意味深长的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太巧合了而已。我也说不出到底不对在哪。按理说四国联合舰队被打败了,他们来报仇也无可厚非,可为什么叛贼和海盗也在这个时候闹事?太巧了,太巧了。”

    杨嗣昌眼睛动了下:“既然如此,公公方才为何不在圣上面前说出疑惑?”

    王承恩苦笑了声:“圣上的脾气,你我都清楚得很。他对丁云毅信任有加啊。再者,丁云毅才帮朝廷平定了心腹之患,若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未免伤了将士们的心那。还有一点更加重要,若是福建局势是真的那么严重,我若在圣上面前说了什么不妥的话,岂不是耽误了前线军情,毁了我大明的万里长城吗?”

    “公公对我大明的一片忠诚,日月可鉴。”杨嗣昌顺口恭维了声。

    王承恩却是一脸的忧心忡忡:“这次本是可以灭了张献忠的,但熊文灿却采取了招抚,本来圣上恨熊文灿入骨,但熊文灿上了一本,圣上看了,居然也同意了。我实在担心得很,我听说张献忠此人狼子野心,心机深沉,我怕他降了再反那。”

    “公公担心的是。”杨嗣昌嘴里如此说着,心中却大是不以为然。

    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自己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计何等犀利,那些反贼要么被剿灭,要么投降,除此之外哪里还有第三条路可走?

    再者,张献忠投降后,大量官兵在那监视着他,他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只不过王承恩是皇上身边最信任的人,自己心中虽然不以为然,总还是要顺着他的心思才是。

    王承恩叮嘱道:“杨大人,你是兵部尚书,这些事情总免不得还要你多费心才是。一个是张献忠务必要看紧了,一个是李自成到现在还没有落网,总要努力抓捕才是。眼下朝廷正在抓紧对辽东用兵,这中原,可实在是再也乱不起了啊。”

    “是,我心中总记得圣上的恩典便是。”杨嗣昌嘴上说着,心里却在那冷笑一声。

    一个太监,好好的侍侯好皇上也就是了,对朝廷大事何必那么操心?他竟对丁云毅这样的人都不放心,难道这普天下,还有比丁云毅对朝廷更加忠心的人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百十六章 进南京()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烈伯、福建总兵、骠骑将军、上护军!

    一连串的名头,说的便是大明最年轻的总兵官:

    丁云毅!

    败张献忠,败李自成,整个中原因他而定,他是崇祯眼里的第一功臣,是鼎定中原的栋梁。

    他是京城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当初在台湾,满成皆说张西铭,而今却是满城皆说丁项文!

    兵部尚书杨嗣昌说其“勇武过人、顶梁之材”,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说其“文韬武略,鼎定首功”。

    总之,朝野内外一片对其赞誉之声。

    而这个时候的丁云毅,却接到了红夷四国兵犯台湾,虎贲卫水师败阵,命其速归台湾的命令,也不必再回京城。

    丁云毅笑了,看来台湾方面秦云和谢天已经动了。

    洪承畴、熊文灿等人为其送行之时,表现出来的是“恋恋不舍”,还特意私人赠送了一批黄金珠宝当是丁云毅出征中原剿匪的谢意。

    想比于什么总兵,丁云毅反而更加喜欢的是这些黄金珠宝。

    如果说过去他一直朝着总兵这个职位在努力,但现在却已不在乎了。副将也好,总兵也罢,其实不过都是虚的,手里有兵有权,能在朝廷里进退自如那才是最重要的。

    离开中原,有些可惜的是那些随着自己奋战的明军将士带不回去了。一万精兵,还有七千余人,如果能把他们带到台湾。那当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可惜洪承畴、熊文灿是无论如何也都不肯同意的。

    辞别了洪、熊二人,才一上路未走多远,便看到对面一骑飞来,远远便叫道:“那可是丁云毅丁副镇?”

    叫的还是“副镇”二字,想来这人是远道而来,在路上还不知道丁云毅已经成了“总镇”。

    “你是何人?”丁云毅沉声问道。

    “真的是丁副镇。”那人冲到面前,赶紧勒住战马:“回副镇。我是张西铭先生派来的。”

    “西铭先生?”丁云毅一怔,哪里想到会是张溥派来的人?急忙问道:“西铭先生有什么口信带给我?”

    来人压低声音:“西铭先生派我出来的时候,副镇剿匪眼看就要成功。西铭先生请副镇若是回去,无论如何转道南京一次,他在那里等着副镇。小人在路上听说副镇凯旋。即将回到台湾,紧赶慢赶,终于没有耽误了事。”

    丁云毅皱了下眉头。

    张溥如此急着派人找自己,为了什么?在那考虑了会,把范小天叫了过来,叮嘱他带着从台湾来的精骑先回去,自己只带皇甫云杰、侯鲁、邓长贵三人去南京。

    心中牵挂着南京,一路扬鞭策马进了南京。

    一进南京,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和京城、福建大不相同。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蒙元至正十五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攻下集庆,改称应天府,以此作为根据地。从此后朱元璋就开始修筑城墙,营建皇宫。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极,建元洪武,定都应天府。

    朱元璋整整用了二十一年的时间,修建起了一座东连钟山,西据石头,南贯秦淮。北带玄武,规模盛大,气势磅礴,普天下最大的一座砖石城。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改称应天府为南京,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南京除了没有皇帝之外,其他各种官僚机构的设置完全和北京一样。南京所设立之六部称“南六部”,虽同有一套职官,但多安置闲散退休或被排斥的官员,其职权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