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挖银子简单,办实业难,西班牙人抱着金山银山,自然选择简单的来,所以国内的各行各业得反而得不到发展。
他们缺什么直接购买消费,跟后世的中东土老财一样,造成了西班牙的表面繁荣,并没催生本国的资本萌芽,一旦银子挖完立刻衰落。
此时,可以说西班牙国内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产业,所以他们尤其需要从外界进口货物,来满足本国的消耗,否则银子只是石头,还会造成本国的通货膨胀。
西班牙的发展模式,注定了他的昙花一现,注定了会被采用新的拓殖方式的英国赶上。
吕宋只是大明的属国,且人口稀少,也不产出什么货物,西班牙没有什么和吕宋可谈的,所以阿尔瓦公爵决定投降明朝,获取与明朝高层接触的机会。
远处郑成功的座舰上,负责瞭望士卒忽然大喊道:“国公,西班牙人挂白旗了!”
郑成功时刻注意着前面逃走的两艘战舰,他从千里镜中,只见两艘西班牙的战船,纷纷挂起了白旗,但是却没有降帆,而是继续向西行驶,脸色不禁一变。
这两艘西班牙战船,分明是去向迎面而来的明朝投降,郑成功将千里镜放下,顿时懊恼的一拳砸在围栏上,“该死的西夷!”
吕宋国小,人力不足,造船方面也远远落后于明朝,而在这将近两年的海上拉锯中,郑成功已经认识到他们在海船与西班牙人的差距,所以吕宋迫切的需要对战船进行换代,需要更快和火力更强大的战船。
只是吕宋国力弱小,没有能力去大规模的制造西式的战船,那这几艘西班牙的千吨级的战舰,对于吕宋就格外的重要了。
海面上,两艘西班牙战舰,继续向西航行,吕宋五艘战船追再后面紧追,但是他们的速度与西班牙船的速度差不多,所以只能眼看这他们向明朝水师投降。
这一战,吕宋与大明在一方,吕宋又是大明的属国,但毕竟不算真正的一家,争夺战利品不可避免,两艘西班牙的战船落入明朝水师手中,水师没有再给吕宋的道理,而且明朝水师也很需要这几艘西班牙战船。
大明水师的西化之路,很早以前就开始了。
虽不愿意承认,但是西方的战船,确实已经超过了明朝的战船。
福船的特点是平稳,载货量大,但是在海上作战,需要的是速度和火炮的优势,所以同等吨位而言,福船对上西方帆船,并没有什么优势,修长的船身加上多层甲板炮,才是战船发展的方向。
在明朝开战以前,已经有十五艘仿造荷兰的西式战船,击败荷兰人之后,明朝又俘获了十多艘荷兰船只,西式战船的数目超过了三十艘,可以说已经有了一支在南洋,甚至印度洋都无敌的舰队。
不过荷兰人的战舰,其实也有许多缺点,明朝在仿造中便发现荷兰舰船的结构并不稳定,速度虽快,但火力配置、龙骨、船板的厚度都有缺陷,但明朝工匠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案。
荷兰船只的缺陷,是为了保持荷兰在远洋运输上的优势,他们为了能够拥有更快的速度,运更多的东西,所以在船之结构上动了手脚,牺牲了很多东西,但明朝的水师不需要运送什么东西,他们的使命就是保护航线和作战,所以仿造荷兰船,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西班牙的战船,特别是一万二百吨的圣菲利普号,明朝也十分感兴趣。
前不久明朝水师的两艘三桅炮船,在婆罗洲西岸巡视,遇见了一艘西班牙的千吨战船,两艘对一艘,都没将对方拿下,其中一艘还受到了重创,所以明朝水师对于西班牙的战船很感兴趣,明军在俘获了苏禄岛上的西班牙人后,急着赶来参战,就是想从吕宋水师手中分一杯羹·······
感谢jhlkjyr3的1000,滋野三郎末裔的500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本章完)
第1317章 重商主义时代()
圣菲利普号和圣卡洛斯号向明朝水师投降,标志着荷兰和西班牙的势力彻底退出南洋,明朝重新获得东亚地区的海上霸权。
这场近两年的海上拉锯,终于暂时告一段落,南洋被明朝纳入势力范围,行成贸易上的垄断,为明朝的发展争取了广阔的空间。
这一战吕宋国损失不小,不过怎么说也俘虏了十多艘大船,解除了西班牙对吕宋的威胁,吕宋的商船可以放心出海。
明朝一边缴获了十二艘西班牙战船,在战事结束后,一部分战船返回泗水,保护周围的汉人聚居点,震慑土人,维护当地的香料贸易,一部分则返回广州,并将俘虏的阿尔瓦公爵等人送到南京献俘。
从明朝禁海,到刘大夏烧毁海图和档案开始,明朝对于海洋的探索,就以止步不前,逐渐落后于世界,而这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一战,无疑是明朝涉足海洋之后,从新又与西方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
从十五世纪到近代,西方世界的崛起,大概经历了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然后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的重商主义殖民时代,最后是十九世纪开始的帝国主义经济殖民时代。
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各种航海探险活动,实现了地理大发现,正明了地圆说,同时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发现了美洲,使得整个人类对世界和地球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主导这一阶段的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通过大航海,对美洲进行野蛮的掠夺,获取了极大的财富。
在这一阶段,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方式简单粗暴,就是为了银矿、黄金、香料和找到中国,这是西方人航海的动力。
近二百多年后,美洲的银矿逐渐枯寂,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衰落,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西方进入了重商主义殖民时代。
因为银矿的枯竭,也因为后发的国家没有占据什么银矿和金矿,他们的殖民开始精细起来,开始注重土地的扩张和贸易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的代表是荷兰、英国。
当时各国认为在世界贸易中,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不可能都是出口大于进口。
从理论上来说,在任一时间点上,黄金和白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多,变得富裕,那么另一个国家就必须付出贫穷的代价,这是重商主义的重要思想。
这一时期,国家的力量,取决于他在贸易中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国家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各国为了积蓄财富,纷纷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提高关税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在这段时间内,西方各国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都采取如武装占领、海外移民、海盗式的掠夺、欺诈性的贸易、血腥的奴隶买卖等手段,来完成资本主义的积累和蜕变。
进入十九世纪,殖民地已经被瓜分干净,西方各国开始窝里斗,帝国主义经济殖民和自由资本主义应运而生,他们一面保有重商主义的一些特征,继续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一面主张自由贸易,要求各国开放市场,来追逐最大的利益和独一无二的世界霸权。
此时已经是十七世纪中叶,波澜壮阔的大航时代已经进入尾声,西方已经狂飙了两百多年,好在明朝底蕴雄厚,虽然被掉下近两百年,但还是勉强赶上了这趟末班车。
明朝虽然错过了地里大发现这个大时代,但是差距并不算大,西方用近两百年来完成这件事情,主要是他们是一步步的摸索,所以时间用的多,而明朝要完成对世界的认知,有西方人的经验在前,便不必再用两百年的时间,或者只需要短短的几年时间,只需要环球试航成功,就能改变明朝对世界和地球的认知,完成西方用两百年完成的事情。
这就像后世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已经有路可寻,技术都在那里,速度必然比先行者,快上很多,甚至弯道超车。
眼下,明朝其实已经不自觉的进入了重商主义时代,而按着重商主义的理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世界上黄金和白银等货币的总量是固定的,那么同时参与贸易的国家就不可能同时取得贸易顺差,也就是说没有大家都赚钱的道理,有一国获利,必然就有一国损失。
这种“零和博弈”的观点,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眼下这个资本累积的时代,无疑还是适用的。
千余年来,中国在这种贸易中,都是只进不出,就是个大金窖、大银窖,一直都是世界贸易的赢家,而中国确实也做了几千年的世界中心。
眼下西方的崛起和兴起的重商主义,无疑会对明朝形成挑战,而在世界贸易中,谁才是获利的一方,谁能完成资本的累积,就取决于今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谁能持续保存贸易的顺差。
放眼看去,现在能在这个游戏中玩一把,能在棋盘上落子的国家,除了大明之外,剩余的并不多,就只有兴起的英、法、荷、西、奥斯曼土耳其、莫卧儿这几个大国。
如果再加几个,或许还没完成统一的神圣罗马和日本也还可以勉强算上一个。
明朝要在这场博弈中,继续保持世界中心的位置,保持自己在贸易中的顺差。
那么除了要保持茶叶、瓷器、丝绸等传统行业的优势,可以持续出口为明朝赚取白银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手段,南洋的香料、蔗糖也可以成为明朝的主要商品,而有了商品,还需要庞大的市场。
要做到这些,明朝就需要一支庞大的水师,来保护香料和甘蔗的产地,来护卫商船的航线,扩大市场和势力范围,一直保持自身的优势,才能从竞争中获胜。
明朝的商船已经到了印度,那明朝的水师也需要到达那里。
就如同郑成功预料的一样,一千二百吨级的圣菲利普号和另一艘千吨级的圣卡洛斯号向明军投降之后,明军水师并没有分给吕宋的意思,而是直接拖到了琼州船厂。
有几年前那次对荷兰商船拆解的经验,这一次水师方面上告朝廷之后,工部立刻就派了大匠师和官员过来。
这艘船如果在吕宋手中,不过是增加吕宋水师一时之力,但在明朝手中就不一样了。
十二月底,工部右侍郎宋应升,便带着大批的匠师还有工部官员,从南京赶到琼州船厂。
这里是明朝最大的造船工坊之一,每年都有近百艘海船下水,而且多是仿造荷兰人的商船,已经很少制造福船,广南海商下的订单,船场坐都做不过来。
十二月的气候,北边已经覆盖一层白雪,但琼州依然温暖如秋。
琼州经过十年的开发,虽然还有许多问题,比如黎汉之间的矛盾,但整体而言,还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初被安置于此的扬州人,一部分已经迁回扬州,不过大部分却都扎根于此。
“宋大人,两艘巨舰都已经上了船台,工匠们将会把船只拆解,画好图纸之后,再装回来!”陪同宋应升的是四海商号的冯应升,扬州盐商出身,如今以成为广南商会的领头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