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从一开始,我们就遭了楚藩的算计么?”冯京有些惊愕的道。
鲁王这时已经有了很痛的领悟,“引蛇出洞,孤王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可是王彦出京,确实是孤王最后的机会!”
王彦是否引蛇出洞,鲁王自然早就想到了有这种可能,可是朝廷在查他,在动浙江官场,他影藏朱慈焕的事情,迟早要暴露,他不趁着王彦出京,赌一把,便只有被王彦慢慢消去所有的势力。
“殿下,那现在怎么办?”王彦没死,金声桓又跑来南京搅局,帐中的人顿时惶恐起来。
鲁王看着众人,“金声桓那边放出消息,想让孤王与唐王冰释前嫌,联手抗击王彦!”
这个转变有点太大,帐中的将领,一时都反应不过来。
“怎么联手?”知道王彦未死,本来就主张退回浙江的冯京已经胆怯,他抱拳说道:“殿下,唐王根本不能相信,我们不如趁着王彦还没杀回南京,让唐王先顶着,我们则赶紧返回浙江布置,或许还能保住浙江一地!”
萧起会皱着眉头,他显然不赞成这种做法,“一个浙江能与朝廷抗衡吗?殿下,我认为绝对不能退回浙江!”
(今天坐了一天车,更新完了,还有一章,尽力赶出来,大概十二点更吧!)
“感谢无我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本章完)
第1113章 南京火并()
王彦没死,那唐王和鲁王单个上,谁也不是王彦的对手,只有两方联合才有机会同王彦抗衡,不过两方刚才还是对手,现在又要转变成合作关系,绝大多数浙军将领,都会有些转不过弯来。
人是个复杂的动物,人心各异,如果南京城下的四万浙军,只有一个大脑,那出于理智的考虑,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然而四万个脑袋,想法何止千种,想要在这种状况下统一思想,那就难了。
其实不要说四万个脑袋,就是帐内的十多个人,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王彦这个妖孽没有死,对浙军诸多将领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们其中不少人愿意随着鲁王起兵,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以为,唐王那边能够除掉王彦,他们起兵根本不会遇上王彦。
楚王威名远播,不仅是满清视其为猛虎,明朝这边的人,也很恐惧王彦。
现在王彦还在,金声桓也向南京而来,鲁王的盘算再次落空,单靠他这一方,南京是不可能拿下来。
冯京等人,现在已经胆怯,想要赶紧逃离南京,以为返回浙江了就能安全。他们这样,显然是方寸大乱。
萧起会等人则知道,现在退回浙江,不过是延迟败亡的时间而已。
唐王和鲁王,单独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斗得过王彦,现在他们已经知道,王彦是故意设计他们,他们都在王彦的算计之中,这本身就处于极大的劣势,现在还要撤回浙江,让王彦各个击破,实在就有些太愚蠢了。
不过有些事,看起来就很愚蠢,但历史上却屡次出现,现实总是那么的荒诞。
就像当年的齐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秦国,各个击破,最后自己也迅速完蛋。
唐王固然不能相信,这点鲁王自然知道,他与唐王本来就是相互利用和欺骗的关系。
冯京想要退回浙江,让唐王抵挡一段时间,在鲁王看来,就和齐国没啥两样,萧起会等人也不赞成,他们是带兵打仗的,不像冯京并不太知兵。
浙江又没有川蜀那样的地利,他们在浙江也没有太多人和,等王彦平了唐王,他们更加不占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东西至少要有一样,才有机会成事,现在一样都没有,怎么可能用浙江一地和整个大明朝抗衡,况且历史上也没有以浙江割据成功的先例。
金声桓放出的想法是,两家联手控制南京,然后凭借江浙富裕之地,同王彦抗衡,或者谈判,以求自保,鲁王还是很动心的。
要是两家合力,将地盘连成一片,还是有些本钱,他相信王彦不想看到江南被打乱,因而就算打不过,他们还是可以逼王彦妥协。
鲁王比较赞成萧起会的看法,可是关键,帐内不少人,已经胆怯,人心将散。
色有七种,花开百样,一百个人在一起,人心不重样。
就在鲁王在营地里和亲信们为了是留是走而争论时,南京城里的各军,却忽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讧。
南京城内,太平街东侧,是五军都督府所在。
在年初,明军试探着跨过淮河,进攻徐州之际,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也到了江北,为主持战役的戴之藩参谋,顺便了解如何在北方作战,为北伐做好准备。
明军攻打徐州失败之后,戴之藩、李过、刘顺等人,都被留在江北,所以现在的五军都督府内,只有高一功一个大都督而已。
这也是王彦的布置,李过、戴之藩、刘顺这些主要的将领在外,一旦唐王和鲁王起兵,他们就能就近节制兵马,进行平叛,或者防御北面清军的攻击。
五军都督府承担着指挥军队作战的任务,鲁王兵临南京,这里便成了指挥各军,保卫南京的指挥中心。
此时,在五军都督府内,一片杀机。
三王妥协之后,明朝军事上的重心,一直是对抗北面的强敌,大军都部署在前线,同清军和金军对持。
正是因为如此,王彦才有借口,不断的将唐王和鲁王的军队,调到前线,然后吞并瓦解,逐渐蚕食两王的势力。
为了让两王同意调兵,王彦的人马自然也要派往前线,这样才能让唐鲁同意抽调他们的兵马。
只是这样一来,南京的守备就比较空虚了,只有三万多人,而王彦这次巡视湖广还带走了一万,城中就只剩虎贲、虎威、虎翼三营,加上高一功的亲卫,武学生,还有捧日军等,合计起来两万多人。
这其中,捧日军是唐王的人马,其余的大都直属于朝廷,不过唐王敢留在城中,自然不可能只有捧日军这一支人马,事实上,在虎贲、虎威、虎翼中,都有他的人。
高一功跟随王彦已经有很长时间,忠贞镇在五忠军里面的排名,一直比较靠前,要说不该这么容易被唐王渗透收卖。
事实上,老的五忠军确实不太容易被收卖,可是王彦却给了唐王一个渗透五忠军的机会。
王彦的军制改革,各部调换将领,兵将调动,虽然便于朝廷对军队的掌控,但也让唐王钻了空子。
被朝廷调往南阳防备清军的孙守法部,成分十分复杂,孙守法与王彦亲近,但是他统领的兵马却是原来的赣督万元吉的人,下面的将官和士卒,有很强的拥唐派的印记。
王彦将这支人马调出江西之后,不久就利用军制改革的机会,吞并这支三万人的劲旅。他将这支部队的将官,调到五忠军各部,将他们打散,利用庞大的五忠军体系,消化稀释他们,然后又调五忠军官,来统领士卒,慢慢掌控整支部队。
他这个计划很成功,一下吞并了唐王三万人马,可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除了军队的战力下降之外,也让唐王有机会渗透到五忠军中。
眼下防卫南京的主力,还是三个虎字营,而在这三个营中,一个副指挥,一个同知,还有三个千户,都是唐王的人。
(本章完)
第1114章 诛杀内鬼()
王彦吞并了唐王的军队,却留下许多隐患,唐王毕竟是高宗之弟,曾经短暂的做过监国,有贤名在外,高宗皇帝又指定了他为皇位的继承人,只是最后被王彦和鲁王搅黄了他的帝位。
有这层关系在,加上共治帝年幼不能主事,许多忠心于帝室的大臣和将领,也就是帝党都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董仲舒改造儒家,将儒学改造成为符合帝王统治的工具之后,几千年忠君思想的影响下,忠于帝室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一个副指挥使是滇将赵印选,弘光年间就出滇抗清,在江西和湖南战场,都有他的身影。
另一个同知叫王德汉却是扬州官军出身,他很早就跟随王彦,不过此人旧军人的毛病很多,不仅吃喝嫖赌,还喜欢打骂士卒,所以一直没有升上来,久了心中难免失衡,让唐王寻得了机会。
王德汉好赌,常常欠债,许多次都找同僚周转,可是他还钱却又不急,总要人开口讨要,次数多了,同僚和长官,便难免都对他疏远。
有一次,他输了三百多两,又恰逢过年,别家都杀鸡宰羊,就他还背着巨债,他求到指挥使杨彦昌,想向他借些银子周转,杨彦昌知道他的本性,所以没给,而是让人给他家里送去些鱼肉,让他家里好过个年。
要说,有点良心的,因该感激才是,可惜忠言逆耳,王德汉并没有感激之意,反而狠上了杨彦昌,这时鲁王抓住机会,找人故意输给他五百两银子,等他反应过来之时,唐王的银子他已经花完,便算上了贼船。
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三个千户和一些隐秘的人,唐王一直再花功夫维持关系,他们都给唐王写了效忠的书信。
唐王给他们的命令是,先守住南京,全力支持高一功,将鲁王的人马挡住,等到金声桓杀了王彦,然后再设法除掉高一功,控制五军都督府,发动兵变,控制南京的军队,不过南京城中,忠于朝廷的军队很多,实现起来很难,所以唐王交待,若是不成,便率领部下和捧日军一起打开城门,将金声桓的人马,迎到南京城来。
赵印选这边,自然是想要发动兵变,把五军都督府和高一功控制起来。
道理很简单,既然是冒着生命危险发动兵变,自然要给自身争个好价钱。
打开城门,放金声桓入城,他们开个城门,只率领手下人马投靠,能分到的功劳自然少,而且还容易被金声桓兼并,等于给金声桓做了嫁衣,他们的地位会与金声桓差太远,在唐王主政之后,也进步了核心的圈子。
要是能控制高一功和五军都督府,帮唐王殿下控制南京,不说与金声桓平起平坐,至少也不会被甩太远。
赵印选等人,明白两种情况之下,他们的前程将会天差地别,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要把高一功干掉。为唐王办事,是忠于帝室,可忠心的同时,他们也要为自己考虑考虑。
顺军系那些流寇,爬到他们这些正统官军的头上,爵位高他们一大截,早让他们不满。
这些日子以来,赵印选几人一商量,都表示同意,他们干的本就是提着脑袋的买卖,自然要做就做大一些。
因为时机未到,金声桓还没消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几人都十分隐忍,对于高一功的命令,都是言听计从,以免引起他的怀疑。
这日,几人奉命巡视城头之后,刚下城,就有士卒前来传令,言大都督让他们前往五军都督府议事,几人不疑有它。
按照唐王殿下给的讯息,安庆那边因该得手,金声桓这几日就会过来,关键时刻,未了不让高一功起疑心,便只带各自的亲卫,直奔五军都督府。
浙军这几日的攻势变弱许多,肯定是在准备什么其它的攻城手段,他们以为高一功召集他们商议防御事宜。
一行人进入衙门,站岗的士卒并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刚走过一个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