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阔的漠西草原,天空雄鹰翱翔,地上数十股庞大的骑兵,奔驰着向这南方汇集,蒲类海四周的白色蒙古帐篷,成倍的增长。
漠西蒙古联盟的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看着越来越多的兵马汇集,心中十分高兴,意气风发。
他大会诸部与蒲类海,用石块堆成祭坛,雄心万丈的祭祀长生天,又请大法师再次占卜,最后发出号令,二十万蒙古勇士,从蒲类海出发,铺天盖地的南下。
长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中原抵御游牧的重要屏障,挡住了北方民族持续向南渗透。
看看欧洲的罗马,就是亡于小股蛮族的不停袭击,被蛮族不停冲击,从而走向灭亡,土地永远被蛮族占领。
长城虽然不能每次都挡住游牧民族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却将小股游牧挡在长城之外,防止了游牧持续侵扰边境和对汉地渗透蚕食。
在漠西蒙古在准格尔汇集之时,整个关中,也有数条人流组成的线条,向着北面的长城汇集。
万里长城,处处灯火通明,金国至少征发民夫四十万,抓紧抢修长城。
在瓜州城外,征调的民夫点着火炬,挖掘壕沟,设置拒马,直忙道三更天才回去休息。
孙可望披着一件斗篷,领着几名侍卫,在众人睡去之后,还在继续视察。他先看了看城外交错的壕沟,铺上一层薄土的陷坑,以及交错的鹿角拒马,然后才回到城中。
走到街道上,他发现城西的铁器作坊内,依然灯火通明,便又走进去看看,然而他刚走进大院,便正好看虞胤也在。
“虞藩台还没歇息?”孙可望见此,忙笑着迎了上去。
“大敌临近,怎么睡得着啊!”虞胤满脸疲惫的说道。
孙可望派人前往草原探查,在巴儿思阔山北麓的蒲类海附近,发现了正在集结的蒙古大军,准格尔部即将南下的消息,已经确信无疑。
面对即将杀来的二十万大军,虞胤怎么可能睡得着。
两人一阵无话,沉默着一起看了看铁器坊正生产的物品。为了备战,虞胤将河西的工匠,一共八百人全部集中在这里,打造火炮,投石机,还有各种兵器。
孙可望以前杀士绅杀得厉害,但事实上治国,确实需要士绅,普通人根本没有那么强的组织能力,许多事都办不好,只能由孙可望一肩挑,而他个人毕竟精力有限,使得大西国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
这次孙可望与虞胤配合,他不得不承认,这些文人脾气虽然怪,有各种问题,但是办起事来,还真的很难挑出毛病。
两人,正看着工匠们连夜赶制器械,忽然张胜气喘吁吁的跑进铁器坊,手中举着一匹绢布,跑到孙可望身边,急忙说道:“大王,内阁有令,让我们撤回嘉峪关。”
(感谢房老大的1000,瑜珈山人的1000,一树花闹三春醒的1000,悦冻窝芯的1000,感谢四位爸爸的打赏,从广东回家,明天三更哈。)
(本章完)
第1059章 坚守河西()
孙可望愣住了,“撤回嘉峪关?”
旁边的虞胤听后也脸色一变,目光中充满了忧虑,“自唐代安史之乱以来,中原便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明朝虽控制过哈密,但是时间也非常短暂。眼下西域和河西走廊,与我中原文化不同,信仰各异,中原已经很难重新掌控河西走廊和西域。我朝立志恢复西域商路,重新控制西域,可以说十分艰难。如今好不容易才控制河西,经营刚有起色,却要退回嘉峪关,之前的努力岂不全都作废!”
孙可望脸沉了下来,“何止是之前的努力作废,我们一退,这里必然重新被蒙古人和叶尔羌占据。放弃容易,拿回来难,今后就算我们再次打回来,周围的部落,也会对我大金失去信心,认为我们遇见威胁时又会抛弃河西退回关中。”
“内阁怎么能下这样的命令!”虞胤有些愤怒。
“估计是朝廷兵力不足,无法支援我们,又担心我们无力抵挡,所以才下这道命令!”孙可望慢慢镇定下来,然后对张胜道:“把内阁的命令,给本王看看!”
张胜忙将那绢布递过来,孙可望接过展开,一名侍卫立刻拿来火把为他照亮。
孙可望看了看,脸上却漏出一丝喜色,忙将绢布一合,“虞藩台,内阁的意见是让我们撤回嘉峪关,但并未下死命,而是让我与虞藩台,还有刘总兵商议决定!”
虞胤听了,微微一愣,内阁没有下死命,就是让他们自己考虑了,他稍微沉默了一会儿后,便摇头到:“我不同意撤离!一味退缩,只会让大金越战越弱。”
“眼下大金已经成为各方眼中的一块肥肉,如果这次放弃河西,让别人看见大金的软弱,今后必然会引得更多势力来攻,到时候大金只会越打越弱,最后被困死在关中。”孙可望点点头,不过随即话锋一转,“本王也不赞成撤离,不过虞藩台是文臣,留在这里不太安全,最好还是撤往关中。”
当年天下三分,蜀国疲弱,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坚持要北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坐守蜀中迟早要被北方所灭,只有进攻扩张,他们才有由弱变强的机会。
孙可望在云南立国之后,他作为最弱的一方,却虎口夺食,就是因为坐困云南,等天下一定,他必然败亡,只有趁着天下未定,赶紧搅动风云,扩张势力,他才有机会一争天下。
在孙可望看来,眼下的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旦金国展现出虚弱的一面,恐怕各种问题会立刻接踵而来。
墙倒万人推,破鼓万人捶,才是历史的常态。
金国如果能硬顶下准格尔二十万人的进攻,那无论是南面的明,还是东面的清,想打金国的主意,都必须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一副好牙。
当然,孙可望不想退,除了为了金国考虑之外,他也是为了自己,他好不容易在河西做出一番样子,实在不想回到长安去受气。
他做过一国之主,南面称孤,体会到了高高在上的滋味,便在也无法放下心来,真心给人做臣子。
河西走廊人员混杂,数百年争斗不休,以强者为尊,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孙可望情愿在此拼搏,也不愿意回到长安,做一个没有权利的王爷。
虞胤听了孙可望的话,却摇了摇头,“本官奉朝廷之命,经略河西,作为河西布政使,我有守土之则,岂能逃回关中,坐看胡虏蹂躏河西?”说着他向孙可望一拱手,“王爷,本官恕难从命!”
孙可望不禁看了虞胤一眼,火光之下,这位老臣,脸上满是毅然。孙可望默默的注视他片刻,心中生起一丝敬佩,郑重的拱手道:“虞藩台,那我们就同舟共济吧!”
说完,他扭头对张胜说道,“去,将刘总兵叫来,我们一起商议!”
两人当下继续在铁器坊内查看,可是这个刘进忠来的却比较慢。
当年张献忠在汉中战败,就是这个刘进忠,发动叛乱,引豪格杀入四川,西军众人对这卖主求荣之人,自然没有好感。
金国朝廷就是因为知道,孙可望肯定与刘进忠合不来,所以才派他到河西来牵制孙可望,以免他发展壮大之后,又背叛金国。
孙可望对此人不喜,便把他调到了哈密戍边,刘进忠也不愿意见孙可望,所以就一直待在哈密,这次孙可望需要人马保卫瓜州,才将他调回来。
本来就是三更天,孙可望视察一阵,在铁器坊又遇见了虞胤,接到了金国朝廷的指令,时间已经不早,可是那刘进忠,硬是五更天,天色微亮时,才赶过来。
孙可望与虞胤就在铁器坊的一间屋子里,边烤炭火,边商谈。
“瓜州城池风化严重,特别是瓮城,我已组织民夫日夜抢修,但坚固程度,还是无法与中原城池相比。”
“虞藩台这点不用担心,我已在城外挖下几道深壕,准格尔不善于攻城,加上没有什么火炮,所以本王对瓜州的城墙,到不是很担心,不过瓜州的城门,恐怕就有些问题了。”
“那几个城门,都有些年月了,若是遇上撞城车,恐怕没几下,就被撞开了。本官让人赶制四个铁栅栏,装在门洞内,王爷以为怎么样?”
“可行!”
两人正说这,外面侍卫禀报说刘总兵到了。
刘进忠四十多岁,明朝叛将马得功手下也有个刘进忠,不过在漳泉之战时,被王彦给杀了。
等他进来,孙可望不与他说话,由虞胤开口将内阁的指令说出来,并说出了他和孙可望的看法。
刘进忠听后目光瞟了座在一边的孙可望一眼,声音有些怪异的说道:“内阁既然准许我们撤回嘉峪关,为什么不撤?准格尔二十万人南下,区区瓜州怎么抵挡,我觉得内阁考虑得周到,我们还是撤回去,保存实力为好!”
孙可望其实早就猜到刘进忠会这么说,他要是有决死的心思,当初也不会见西军一败,便领着豪格杀入四川。
虞胤听他这么说,眉头皱了下:“刘总兵,内阁只是提出建议,让我们撤回关中,而不是明令我们必须撤退。这就说明,内阁其实并不想放弃河西走廊,只是不知道我们的情况,才下了这么一道模棱两可额命令。内阁强命我们坚守,又怕我们根本守不住,反而折损了两万大军,强命我们撤退,又担心我们其实能够守住河西,内阁不能确定,所以才下命让我们商议之后,再做决定!朝廷诸公是知道河西的重要性的,刘总兵也是大金重臣,食朝廷之禄五载,不该为大金国尽一份力吗?”
刘进忠脸上约带尴尬,虞胤分析的很对,内阁或许正是此种想法,但这与他却没有干系,“虞藩台,内阁让我们审时度势后在做决定,本将正是考虑到实力悬殊,才选择退回关中啊!”
(本章完)
第1060章 兵临瓜州()
孙可望见刘进忠果然想撤,眼神眯了起来,露出一丝杀意。
“刘总兵想要回关中,本王没有意见,但是一万边军必须留在瓜州!”一直没有说话的孙可望忽然开口说道。
刘进忠听了顿时跳了起来,“这怎么可能,本将的兵马自然也要回到关中。”刘进忠瞥了一眼孙可望不客气的道:“归义王难道想吞并我的兵马?就不怕朝廷追究吗?”
金国的兵制与王彦在明朝推行的兵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军队大多数掌握在将领手中,或者是汉族的官绅手中,很大程度上像是私兵,似乎倒退到了汉末两晋的时代,将领有兵才能获得高位,刘进忠自然不会同意将兵马留在瓜州,那他一人回到关中将没有意义。
孙可望自然也不能随意吞并刘进忠的人马,豪格和金国朝廷虽然用他,可是却也提防着他,如果他敢兼并军队,露出野心,恐怕金国朝廷不会放过他。
刘进忠虽然想撤,可是孙可望和虞胤不同意,他也不敢一个人撤回关中,几人便僵持下来。
三人的会谈,可以说不欢而散。
一连几日,虞胤都没能说服刘进忠,而这时探马又报,蒙古可能要南下了。
强敌将临,而内部人心不一,孙可望内心不禁十分焦虑,有了除掉刘进忠的心思,可是怎么除掉,才能不引起金国朝廷对他的猜忌,却是个麻烦的问题。
归义王府邸,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