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赵北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尽量维持这种远东战略平衡,力图使列强在华力量继续保持平衡,并在这种平衡局面中为中国争取最大利益。至少在目前,赵北不希望与日本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即使两国之间必将进行一场战略决战,也绝不能由日本掌握主动权,什么时候开战,这得中国说了算。
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做出长远的战略规划,更需要赵北采取主动行动,使日本无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取得喘息之机。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赵北才否决了美国公使司戴德的那个中美合资修建张家口至归化的铁路计划,因为那会刺激沙皇俄国,按照沙皇俄国与清廷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长城以北的中国领土早就被沙皇俄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沙皇俄国绝不会容忍其它国家将手伸进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也不行,前段日子司戴德执行的那个“诺克斯计划”之所以惨败,就是这个原因,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沙皇俄国甚至不惜与昔日的敌国日本联手对抗美国。
赵北不想招惹俄国,并不代表沙皇俄国政府会对中国心慈手软。现在,司戴德传过来的情报表明,沙皇俄国像历史上一样,在蒙古问题上采取了主动进攻,沙皇俄国想利用中国的混乱将蒙古地区一口吞下。
对此,赵北担忧么?
赵北确实担忧,但是他并不像詹天佑那样杞人忧天,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只要沙皇俄国不退出协约国集团,只要欧洲强国的军事动员体制不发生根本改变,那么,沙皇俄国终究是要倒下,倒在**的红旗之下,而到了那时候,被它吞下去的许多利益都将重新分配,至于中国能不能从中也分一杯羹,赵北现在虽然没有多少把握,但是却也不是没有跃跃欲试的心思。
也正是这个原因,赵北才会对司戴德的“危言耸听”反应平静,至于那帮蒙古王公和僧侣们即将发动的武装叛乱,赵北也不感到意外,在历史上的“辛亥**”中,沙皇俄国就是这么操作的。
既然已经预见到了沙皇俄国即将采取的手段,赵北就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历史上,蒙古王公和僧侣们的叛乱表面上看是政治问题,但是实际上还是经济问题,清廷在蒙古地区推行新政,废除了一些王公的特权,这直接损害了王公们的利益,他们之所以在清朝灭亡之后发动叛乱,根本原因就是这个问题。
而现在是1909年,清廷已倒,尚未在草原地区广泛推行“新政”,因此,现在的蒙古王公中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替沙皇俄国火中取栗,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综合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赵北决定对蒙古王公采取拉一个打一个的策略,对于那些表现“老实”的,以安抚为上,继续维持他们的政治与经济特权,对于那些死硬分子,则采取雷霆手段,坚决予以**的消灭,就算是无法维持外蒙的平静,至少也要将内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方便以后的战略实施。
这是“以退为进”,迫不得已的战略,为了集中力量应对日本的威胁,这是目前最好的战略选择,实际上,沙皇俄国与日本的接近并不代表两国已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它们之间的利益分歧还是很大的,这从1907年的那个《日俄协约》的条款上就能看明白,俄国与日本的接近,与其说是“和解”,倒不如说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
这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美国,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赵北为什么不肯让美国财团将手伸到蒙古地区,如果美国财团想在东北地区南部修建铁路的话,赵北是会支持的,因为那里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他巴不得看到美国与日本在那里对抗,但是如果美国财团的兴趣在蒙古的话,那么,赵北就不能顺着美国的意思了。
现在这种局面之下,首要任务是避免给俄国强烈刺激,即使不能利用俄国制约日本,至少也要使俄国在中日对抗的时候采取“中立”立场,虽然赵北并不能保证俄国会上套,但是现在,他确实不能冒险激怒俄国。
虽然与德国、美国的合作非常顺利,但是现在的中国连重型武器都无法自制,又有什么资格到处竖敌呢?
“远东狂人”虽狂,但不是疯子,赵北的理智告诉他,现在不宜招惹俄国,如果因为招惹俄国而使欧洲局势发生剧烈变化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詹先生,蒙古的铁路我们可以建设,但是不能借助于美国人,必要时,我们也是可以与俄国人合作的。”
赵北的话让詹天佑大吃一惊,他立即提出反对意见。
“总统钧鉴。如果我们与俄国合作修建铁路,一旦这条铁路修建完毕,恐怕就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了。俄国与美国不同,美国可以放弃铁路的管理权,但是俄国一定不会同意由我们控制蒙古铁路,当年东三省的那条‘中东铁路’就是前车之鉴。”
詹天佑急忙劝阻,但他显然不清楚赵北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詹先生,我何尝不清楚沙皇俄国的狼子野心?但是目前的局势之下,我们必须安抚俄国,或许,合作修建铁路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一边是草原武装叛乱和中枢平叛,导致草原局势动荡,一边是中俄合作修建蒙古铁路,商业和贸易都不会受到影响,如果换了你是俄国沙皇,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攫取蒙古的利益呢?”
说到这里,赵北站起身,吩咐秦四虎从书房取来一份文件,交给了詹天佑。
“詹先生是忧国忧民之士,有些事情你也可以知道。这份文件是前几天外务部呈上来的,内容主要是与俄国谈判的事情,这都是当年满清王朝留下来的烂摊子,咱们现在虽然是共和了,可是这烂摊子咱们却也不能一脚给踹了,不然就是对‘国际公理’的公然践踏,便是连美国、德国也不会答应。詹先生,你好好看看这份外交谈判文件,看看俄国人都开了些什么条件,这已经不是‘贪婪’了,这是‘疯狂’,这是利令智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将来,沙皇俄国必将为它的贪婪付出代价,惨重的代价,说不好,就是一个王朝灭亡的下场。”
赵北后头的那几句话詹天佑完全没有听进去,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那份外交文件上,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俄国人的野心已经不能用“欲壑难填”来形容了。
屋里一时有些寂静,赵北站在窗边,望着那花园里的萧瑟沉思,詹天佑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将那份外交文件从头至尾仔细的看了一遍。
良久之后,詹天佑放下文件,抬起头望了眼站在窗边的赵北,然后站起身,走了过去。
“请总统放心,京张铁路再过几天就可以举行通车仪式,届时,还望总统在车站亲自主持仪式。至于装甲列车的事情,总统如果确实不能将其派往口外的话,那么,我希望多派些骑兵过去。”
赵北转过身,向詹天佑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通车仪式,我肯定会去主持的,不过去不了张家口,只能在北京车站主持通车仪式了,现在‘广东事变’还没有平息,我确实不能远离中枢。关于护路队的事情,我也会与陆军部联系的,虽然在蒙古问题上我们‘以退为进’,但是我们的底线是不能动摇的,那就是‘主权在我’。另外,今天我们的谈话内容务必保密,谁也不要告诉,因为这关系到国家利益。美国人那边,我也会直接与他们联系的,无论如何,多留条后路总是没错的。”(!)
第443章 改订商约()
983第443章改订商约
州沾师的怀有那么十几名身穿中**装的德**人。他们诽楼必统请来的军事顾问此次检阅完毕之后他们就将跟随1伤师开往新驻地协助这支部队进行日常练。
军乐队开始奏乐伴着军乐声官兵们放声高唱。
“谕尔兵仔细听: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国家抽厘借洋债不惜重饷养精兵。一兵吃穿百多两七品县令也不如;惜身不为国出力天地鬼神必不容。自古将相多行伍他日衣锦还乡荣。
这是以前的北洋陆军军歌革命之后改了几个词继续在北洋陆军里演唱虽然说教意味很浓但是曲调还是慷慨的。
在军歌声中民国大总统赵北骑着大洋马在同样骑着战马的卫队、军事顾问的陪同下立于检阅台一侧检阅国防军第1伤师全体官兵的列队通场并接受他们的持枪礼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对这支国防军部队的检阅。
“全体都有!立正!”
在军官们扯着嗓子的喊声中官兵们重新列队于校场并解除了肩枪礼目光移向正前方的检阅台看着那个民国大总统走上检阅台。
“吴光新!”赵北低呵一声。
“到!”吴光新快步走到总统跟前立正、敬礼。
“授旗!”
“是!”
赵北从蔡愕手中接过那面被整齐的叠起的军旗走前两步双手托着军旗向前一递吴光新伸手将军旗接过去左手托旗右手敬礼后退两步转身向后面朝校场在几名副官的协助下将军旗展开挂上旗杆然后将手里旗杆高高举起。
“共和宪政!”
“共和宪政!”
检阅台上的吴光新喊了一声底下的官兵们也跟着喊了一声军乐队随即又奏起军乐。铿锵的乐曲声中。底下的官兵们又开始高唱军歌。
“衣衫破饭碗空。殃殃华夏遍地穷。为何穷?贪官污吏狠土豪劣伸凶残酷压榨我民众!”刀枪举战旗红讨伐凶顽意气雄!睁眼看国防军威壮国民斗志昂不灭凶顽誓不还。”
这军歌是上次“讨逆战争”时南方革命军的军歌改了几个词现在已经由部队里的那些“文化教员”教给了1伤师的全体官兵这军歌或许更能激基层官兵斗志这歌声比刚才那北洋陆军军歌更为高亢、雄壮。
段棋瑞却皱了皱眉头对于这军歌他是不怎么感兴趣的而且他也认为那些部队里的“文化教员”有些多余但是既然赵北给北洋面子那么北洋也不能得寸进尺好歹这1伤”伤步兵师还是北洋的队伍这里头的军官也依然是北洋军官。
但是站在检阅台前头的赵北却不这么想他回头看了眼坐在长凳上的段棋瑞总统心中的那丝嘲讽被化为嘴角的淡淡微笑。
段棋瑞真以为军官都是北洋出身的人这两个步兵师就姓“北洋”了?
现在是中枢权力的移交与整合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论如何先把这“君臣名分”给定下来之后再慢慢消化这两个步兵师无论如何赵北也不会允许军队里出现不同的声音和势力便是革命军队内部那不同的山头也是要一步一步消除的军事强人就是要完全掌握军队。
“将士们现在。我宣布国防军暂编第1伤步兵师正式组建!”
吴光新走下检阅台后。总统的演说就开始了。
“诸位都是从革命时代走过来的军人理应明白此次革命若无南北携手则共和国体之确立绝不会如此顺利因此从这一点来讲无论是南方军人还是北方军人都为共和制度之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此举足已名垂青史。
革命之后国家纷纷扰扰南北之间由分歧展为决裂最终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南北之战实为亲者痛仇者快之事究其根源在于军权之不统一也在于财权之不统一若想南北和衷共济。若想避免同室操戈必须先统一军权小统一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