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不说北洋军打不打得过赵北带来的那近万革命军,就算是打得过又能如何?这仗一开打,肯定是一片混乱,北洋军能不能抓住赵北另说。光是这个道义上的责任北洋方面就承担不起,到时候地方糜烂,北洋大失民心,能不能还继续赖在这京津地盘上却也不好说了,现在北洋南进第一军已经到向联合阵线,以前的那个迁都南京的计戈小是不能实施的了,现在,这京津、直隶一带就是北洋最后的地盘了,就连山东,现在也“中立化”了。
何况,此次“邀请”赵北莅临国都,是与各国外交官商议过的,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四国驻华公使联名作保,拍着胸口对赵大总统说,“来,没人敢害你”这不仅是电报,而且还登在了报纸上。那么这件事情就不仅仅是内政了,这涉及外交,涉及邦交,现在北洋就靠洋人支撑,得罪了洋人远比的罪了地方上的百姓严重得多。
所以,段棋瑞和段芝贵都强烈反对跟赵北拼个鱼死网破,“老段卜段”联名反对,结果也就没人敢再提这事了,于是,赵北就这么顺顺当当的带着部队赶来beijing城。做他的民国大总统了。
不过赵北过来走过来了,过来之后如何接待他,如行跟他讨价还价,这都让人发愁。
自从联合件线枪毙吴佩乎的消息传出后,北洋将领们都是人心惶惶。而随着孟恩远投奔联合阵线、并做了庶务委员的消息被报纸证实之后。这北洋上下是愈发的离心离德,以前还有斤。徐世昌做jing神偶像,给众人膜拜,可是现在徐世昌也甩手不管北洋了,这北洋中人基本上都成了丧家之大,都想尽快找个新主子投靠。
找谁呢?众人环顾四周,惊讶的发现,他们好象只能去投奔联合阵钱了。
而且联合阵线也向北洋伸出了橄榄枝,建议北洋军接受国家改编,与联合阵线的武装部队一起编入国防军中,接受国家统一指挥,从此。就没有什么北洋军了,所有的军人都是国家的军人,都为国家效力。都拿国家发的军饷。
这斤,提议得到了部分北洋将领的赞成,但也遭到了另一部分人的反对,众人做了这么多年的北洋军。确实一时也无法接受北洋军就此消亡的现实,当初南方的那个同盟会解散的时候,不也是遭到了许多会员的反对么?
人,都是有感情的,军人也有感情。北洋军确实不能接受被共和军吞并的现实,所以,联合阵线也根本就没提共和军的事,这个合编之后的国家军队叫做“国防军”这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刺激北洋军人。
北洋高级将领们开会讨论这个合编的事情,虽然争论激烈,不过作为走投无路的人,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联合阵线的建议,同意改编为国防军,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任命段棋瑞为陆军部总长,原来的那个陆军部总长蔡锅改任陆军部次长。
这个条外联合阵线一口答应了。准确的讲,是赵北一口答应了,于是。北洋军就成了国防军了,而且赵北也莅临beijing视事了。
“呜呜”
随着几声长长的汽笛,一列火车终于进站了,不过这并不是赵北带过来的列车,而是北洋方面上午才派出去迎接赵大总统的专列,里头坐的是“小段”段芝贵,只是段芝贵现在却不在火车里,而是与赵大总统同坐一列火车跟在后头。
但是第二列驶进beijing大前门火车站的列车也不是赵大总统的专列,而是一列全身披挂的装甲列车,正是那列在河南战役和北伐战役中屡立战功的装甲列车。
就是这列装鸭小车让北洋军吃了大亏,段棋瑞早就对此车恨恨不已。此时听说装甲列车开进了火车站,于是急忙领了一帮人去看,想瞧瞧这辆火车到底有多么威风。
到了近前一看,段棋瑞也只能为之折服,面对这样一个铁甲怪兽,不要说是冯国璋一人应付,便是“北洋三杰”齐上阵,北洋军也是抵挡不住的。
或许,那装甲列车车头侧面铁甲上刷着的油漆口号最能解释北洋军败北的原因:
“火力,速度,装甲!战场之上,唯我独尊!”
第411章 进京(上)()
1o89219o8远东狂人第411章进京上
台我独尊。好个唯我独从这向口号。段棋瑞就革命军官兵骨子里透出的那股傲气那股狂劲。
没有这股狂劲联合阵线就不可能获得此次胜利没有这次辉煌的胜利革命军的官兵们也不可能有这股傲气这些官兵们有资格狂傲这种狂傲不仅建立在坚强的战斗意志之上也建立在充足的战争准备之上这眼前的装甲列车就是革命军充足战争物资准备的最好证明。
相比之下北洋军又准备了什么战争物资呢?不过就走向英国、ri本买了些枪炮就这还被一些人吃了回扣北洋在满清官场里混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一个缩小了的满清官场陈规陋习已将这个军政集团腐蚀得千窗百孔那么一点可怜的军费中能有一半真正投入到战争准备中去就已是硕鼠们高抬贵手了。指望那帮人能有什么前的战略眼光。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代战争越来越依靠军事科技的进步国力越强军力越强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讲国力虚弱无力自行研新式武器所以只能依靠外国进口可是装甲列车这种玩意不是说进口就能进口的何况北洋集团里头根本就没有人想到过给北洋军装备这种新式武器对于那些高级将领们来讲在国内打仗机枪、大炮就足够应付一切敌人了。
支现代化的军队离不开新式武器也离不开新式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思想这一点北洋军做不到但是联合阵线却做得很好。
所以联合阵线在战场上击败了北洋军这不仅是新式武器的胜利。更是新式战术思想的胜利对于这个认识段棋瑞是刻骨铭心。
“火办度装甲。”
望着眼前的那列装甲列车段棋瑞在心里反复揣摩着那些油漆刷成的标语、口号心中百感交集再回想起前段ri子不时飞到beijing进行侦察的联阵飞机他对现代战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就在段棋瑞站在站台上走神的时候在离他不远的站台上美国驻华代理公使司戴德与德国驻华公使雷克斯也饶有兴味的欣赏着眼前的这件工业时代的杰作对于中国人已能自行制造装甲列车他们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虽然这列装甲列车看上去有些粗糙不过够用就行了。毕竟这是一个农业国。
“雷克斯先生在我看来这个国家似乎还是有一些展前途的这列装甲列车表明这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很能干的只要给他们支持他们就能仿造出任何机器。”司戴德对雷克斯说道。
雷克斯只是板着脸点了点头。但是没有说话这让司戴德和身边的那名翻泽都有些无趣。
“听说德国正打算将胶济铁路卖给中国zhengfu?”司戴德换了个话题。这个话题他本人很感兴趣而且他也相信雷克斯也一样感兴趣。
果然雷克斯的兴趣被挑了起来。
“司戴德先生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听说了不过作为外交人员。对于这种纯粹的商业事务我并不是非常了解另外需要纠正一下的是胶济铁路并不是卖给中国zhengfu而是卖给一个中国财团这条铁路似乎并不是国有的。”
“其实我好奇的是中国人怎么能够凑起这么大一笔资金来赎回铁路?”
司戴德确实很好奇因为据他得到的情报胶济铁路的投资额是五千多万德国马克其中的绝大部分投资都是德国的中国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考虑到现在铁路的战略价值如果出售这条铁路的话德国方面肯定是狮子大开口什么样的“中国财团”才有实力吃下这笔买卖呢?
其实如果中国人吃不下这笔买卖的话美国商人倒是不介意伸出“援手”现在司戴德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美国财团和金融界寻求在华投资铁路的机会前不久他派助手马文南下上海就是为了京汉铁路赎回的事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国财团将拥有部分京汉铁路股权这对于美国商人的“世界铁路”之梦来讲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进展。
“司戴德先生您的好奇心确实有些重不过很遗憾关于胶济铁路交涉问题我并不直接插手所以我也不清楚中国人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赎回那条铁路。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德国商人绝不会在这笔买卖中吃亏德国的在华商业力量也会随着这笔交易的成功而进一步展起来中德两国的友好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对于这一点。我很有信心而且我也相信。那位即将到beijing履任的民国大总统先生也一定很赞同我的看法。”
雷克斯虽然仍是板着脸不过他的话还是透露出了他内心的兴奋的确赵北现在是民国的大总统了而他的那个联合阵线也控制住了国会参众两院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对于展中国与德国的关系都是非常有利的只要赵北的亲德立场不生突然改变远东地区的力量对比肯定会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为了拉拢赵北使他进一步向德国靠拢必要的好处必须给足德国人当然不会相信一个军事强人的口头许诺雷克斯已接到国内的令。根据这个令如果形势允许的话有必要与赵北签订一份新的中德贸易条约在扩大德国在华商业势力的同时也给中国一些好处以换取赵北的好感。
雷克斯的话让司戴德琢磨了几分钟。作为一个外交官司戴德也很清楚德国的这个赌注是下对了赵北上台之后肯定会继续与德国靠拢。至于是否会与德国结盟却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毕竟国际力量的对比是不利于德国的那个赵北既然能够一举打垮北洋集团掌握中枢权力那么他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客为了平衡国际力量他仅仅依靠德国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其它国家的支持。
这斤“其它再家”除了美国之外还能是哪个国家呢?英国、ri本删耻的关系很僵它们几平不可能支持联合阵线系千法儿因为与英国同为协约国集团成员的关系。也不大可能给赵北鼎力支持那么剩下的国家也只有同盟国集团成员和美国了。
美国zhengfu已向司戴德正式下达了刮令命令他无论如何也必须寻求与赵北的“合作”而先双方的合作起点应该就是那个铁路问题就算无法在东三省铁路问题上取的令人满意的成果至少也应该先解决粤汉铁路与川汉铁路的问题。
而这也正是司戴德为什么会与德国驻华公使一起到火车站迎接赵北的主要原因至于外交上的礼节仅仅是次要的司戴德想给赵北一斤。好印象虽然两人早就在武汉见过面并讨论过粤汉”汉铁路的问题。甚至达成了一致意见但走到目前为止正式的合同尚未签订。
现在赵北已是民国的大总统。而司戴德也成了美国驻华代理公使签订正式合同的前提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履行正式的签约手续了;而且司戴德也想借这个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公使地个国务卿先生甚至已明确表态只要粤汉铁路问题解决司戴德不仅可以成为正式的驻华公使而且只要时机成熟进入美国国务院也不是没有可能。
司戴德和雷克斯都是跃跃yu试的站在站台上这与其它各国驻华使节略有不同因为那帮人现在还呆在候车室里根本没有走出来迎接赵北的意思只有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驻华公使站在候车室门口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既不如德国公使那样热情。也不似英国公使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