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在斗争那两方能够两败俱伤的话就更完美了。
所以。目前的情况下。削弱袁世是可以的。但不能将他打倒。因为那是一块吸引火力的靶子。只要袁世凯占据着枢权力。在野反对派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袁世凯那边。而赵北也就能够专心发展自己的势力。
易改。本性难移。历史已经证明。袁世凯绝不会容忍任何新
理念。他的狐狸尾巴迟早会露出来。他必将举起屠刀革命势力。并将更多的人推到对立面去。了那时。就是倒袁派揭竿而起的时候。谁又能保证那个举着倒袁大旗的首领不是赵总司令?
赵北可以在某种范围内接受新的政治理念。可以的方自治。可以设立议院。可以选举民政官……两相比较。人们就能看出赵北比袁世凯更进步。何况。“红花还需绿叶衬”。为了让赵北成为那朵耀眼的“红花”。只能委屈袁世凯一下“绿叶”了。当“红花”开的时候。就是“绿叶”黯然隐退时候了。
这个时1中国不是一场推翻帝制的革命就能够救的。那只是革命的开始。战争的开始。这已经为;史所证明。赵北所要做的就是将革命的领导权掌握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避免走弯路。
至于“制”还是“内阁制”在赵北看来根本不成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实力就是一切。
有实力。内阁也能变成军事强人手里的橡皮图章。没有实力就算是皇帝也会变成实力派手里的傀儡。在这一点上。北自问看的比同盟会光复会更透彻。因为在历史袁世凯就是一看重实力轻视制度的人。制度制约不了这个军事强人。唯一能够制约他的只有比他更强大的军事存在。
所以。在赵北看来此时其在阁制还是总统制的问题上为同盟会光复会火中取栗还不如向袁世凯卖好。做一笔政治交易。从袁世凯那里换取自己想要的西毕竟世凯代表着这个国家的中枢力。某些事情如果能够的中枢的认做起来就更名正言顺。当曹操“挟天子以令不臣”就是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理由。那是快确立国体。成形式上的政令统一。避免列强干涉革命。从报纸上的消息来看。欧洲的“波斯尼亚危机”正在逐步走向缓和。或许用了多久欧洲列强就能从巴尔干的泥中拔出脚来。一旦它们在中国问题上达成什么默契的话。对于混乱中的中国来说绝对不什么好事。有尽快确立一个可以总揽对外事务的枢政府。才能给列强以“局势已经稳定下来”的假象。才能打消某些国家趁火打劫的野心。
当然。赵北支持总统制并不味他会眼睁睁看着袁世凯一帆风顺的剪除异己势力。或许。那个即将组建的“国会”会成为一个重要战场。
在的形势与“辛亥革命”时很不一样。袁世凯的控制力远不及历史上的方实力派不止革命党一家。
的方实力派当然要除。但却能由袁世凯来任意剪除。
……
这些都是总司令的如意盘。不过。有些是可以说出来的。另一些却不能说。尤其是当着杨度的面。
赵北将目光从黄鹤挪回。对熊成基说道:“味根。完全的责任内阁制不适合我国。至少现在不适合。总统制才是合适的。没有强人主导。中国不会在短期内强盛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总统制未必就代表没有监督。不是还有国会么?加强国会的作用。也可以制约总统权力。”
“急功近利不是好。”熊成基说道。
“我们都想把中国变强。可是。强国不能指望一个|。强人也是人。也有私欲。谁能控制这个强人?设国家是长远任务。”
“但是。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啊。”
赵北叹了口气。说道:“权力是;蚀剂。这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也有苦衷。”
“苦衷?什么苦衷?”几人齐问道。
赵北淡淡一笑。扬了扬手里的马。说道:“不说了。不说了!总统制。内阁制。咱们以后再议。今日是为味根接风洗尘的。说这些俗事做什么?来来。大家都跟上。咱们去怡然堂。味根是扬州人。我特意让厨子做了淮扬大菜。大家都来尝尝味根的家乡菜。皙子。上次你在黎议长家里吃的是湖北菜。现在你再尝尝淮扬菜。
”
说着。走上黄鹤矶。向怡然堂行去。卫队长田劲夫急忙也领着几个卫兵跟了过去。只剩下几个说客愣在那里面面相觑。
杨度第一个跟了过。抢到赵北边。问道:“总司令。你到底支持哪一边?总给个明话。”
赵北微笑着摇了摇。拉着杨度进了怡然堂。这才说道:“皙子。我有封亲笔信想交给袁项城。不知你肯否充当一回邮差?”
杨度微微一怔。似乎明白了赵北的用意。于是稽首道:“总司令有命。度敢不从命?只不知总司令想以封信换来什么好处?”
倒没想到杨度如此直白。向门外望了一眼。小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想跟袁项城讨个官做做。威风威风。”
第131章 鸡犬升天()
1908远东狂人第131章鸡犬升天
气渐渐消散。虽然天依然阴的厉害。但好歹是可以|
随着纤夫们的号子声。几艘俗称“北头船”的大型木帆船从海河下游缓缓驶向上游。虽然风已起。吹散了雾霭。但这点微风还不足以给船帆动力。那几艘海船杆都光秃秃的。几根帆缆正随着船体的摇摆晃来晃去。与那岸上纤夫的号子和着节拍。
这是一支小型船队。属于宁波商。经营着天津——上海——宁波航线。主要承接南北货运业务。自从清季中叶开始。这天津卫就是宁波商帮的北方货物集散的。南方的茶“毛竹锡南纸杉木粮食。北方的豆油皮货烈酒药材干果。诸般广货都通过这条海上商路南来北往。洋货入口之后。虽然宁波商人也兼营洋货。但其所经营的主要商品仍然是土货。
子年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宁波商帮损失惨重。后来中外议和。《辛条约》签订。天津洋商势力大盛。虽说市场也因此更为广阔。可中国传统商帮到底是日渐衰落下去。到了如今这年头。便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宁波帮也无信心与洋商一争。不少商人更是投身洋行。做了买办。这从宁波开到天津的“北头船”也是日渐稀少了。
“戊申革命”爆发后。不惟安徽江。北闹起了革命军。便是浙江福建的局势也动荡起来。在同会光复会的号召下。会党纷起。这南方的革命烈火看着便要烧宁波。宁波商的生意也受到影响。往北开行的商就更少了。
所以。当这支“北”船队驶到天津时。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骚动。早就为南货来源日稀而发愁的各店掌柜东家纷纷亲自赶到码头。想在第一时间吞下最好货就连洋|的买办也带着写字跑街赶到英租界法租界交界处的紫竹林等候。因为这里就是宁波商帮停泊船只的首选的方。
为了管|北头清廷在漕局特设一名总办专理其事船队尚未抵达码头。船签便已由商会派专人呈与漕运局。
现任漕运总办是张友堂。他宁波人。由于这层同乡关系。最近几年里宁波帮与官府的交情愈深。船队靠岸之后。缉私营巡捕营的人也不会上船横挑鼻子挑眼。当然。这例行的孝敬却也是少不了的。总办的人情归人情兵的规矩是规矩缉私营的兵丁们缉私捕匪都是冒着风险的。捞些外快也是理所应当的。就算是张大人也改不了这规矩。
知北头船已驶向张友堂也没敢怠慢。拿了船签上了顶四抬小轿。领着几个干练衙役赶往闸口商船公所。那里是宁波商帮的商会所在。船靠岸后各船的船老大都要拿着货物清单到公所呈报。若与商会呈给张总办的清单对上号。这船上的货就可以卸下来了。
按说张总办完全可端坐衙门里着公所派人呈单但是现在情况不同自从南方革命兴。这天津的官场就如同的震一般几乎每隔几天就变个样。先是春推倒了杨士骧。杨总督一倒。他提拔上来的那些大小官员也跟着纷纷落马。张友堂当年就是走庆王杨士骧的路子上来的。本来也应该跟着被弹劾的。但或许是他这两年官声尚好。或许是庆王还没倒。所以他暂时逃过一劫。本打算就此改换门庭。投入春门下。不料短短几天时。天津官场又是一变。随着袁世凯的复起。春的总督宝座还没坐热就倒了。他拔的那些新任官员没来的及跑掉的都叫北洋军扔进了大牢。便是那些投了帖子但还没来的及上任的官员也被鸡飞狗跳。士骧既然复起了。这些首鼠两端的家伙当然不能再用。如此一来。天津官场顿时空许多位子等人去抢。
张友堂一边庆幸自己的投门帖子没递进府。一边也像其他一样盯着那些空出来的位子开始琢磨心。官场中人谁不想升官呢?
张总办看中的位子是津海衙门会办。级别虽比不上总办。但那是肥缺。看中的人太多。所以不的不想些办法。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实心任事。以此博取上司好感。这亲自去商船公所办差就是表现手段之一。至于有没有用。那就仁者见仁了。没办法啊。现在宁波帮财力不比往。靠银子是斗不过那些洋商买办的。只能寄希望于袁摄政刷新官场了。这治理天下总的指望着能员干吏?
张友堂的轿子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从|里飞奔而出。撵上轿子将张友堂拦了下来。
“大人。有贵客来访。”拦住轿的那名师爷说道。
“贵客?”张友堂接过师爷呈上的帖子。只瞄了一眼。便惊的差点跳起。连连跺脚吩咐轿子调头。
一名衙役班头觉的奇怪。问那师爷什么贵客如此要紧。值的老爷丢下公务。
“什么贵客?东三省总督派来的人。”师爷哼了。
“徐东海派来的人?”衙役的嘴有些合不拢了。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徐东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袁世凯的盟兄弟。小站练兵时的旧人。袁世凯关系非比寻常。虽说袁世凯的朋友亲信众多。北洋里随便抓一个人都可以与袁世凯扯上关系。可这个徐世昌却不同于其他人。因他的出身很特别。他是翰林出身。与袁世凯身边的那群丘八完全是两层境界。若说北洋新军是袁世凯的胆的话。那么他世昌就是袁世凯笔。
此次袁世凯之所以有底气发动“兵谏”。与徐世昌坐镇东三省不无关系。东三省武有曹。文有徐世昌。只要洋人别捣乱。那的面就太平很。
只是徐世昌派人到津做什么?而且一到天津就拜访一个小小芝麻官。张总办只怕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带着一丝惴惴。张堂回了衙门。老远就望见厢房外一人背着手走来走去。穿的不是朝服。而是新军军装。
那人见张友堂回来便迎上去拱了拱手。说道:“可是总办大人?”
“正是区区。不知徐制台派贵大人前来有何贵干“”张友堂客客气气的回了礼。
“这个倒不关徐制台的事是鄙人自做主张前来想劳烦张大人命人腾出一间干净的栈房。放几口大木箱。木箱里都是皮货山参。受不潮。刚才问了一圈。只有大人的官仓合适。”那人门见山的说道。
“这个容易。”张友堂松了口气。急忙命人下去备货栈。
“有劳张大人了。”
那人道了谢。取出一名片。递给张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