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应该开发江南,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的一个问题了。
李世民记得当初杜荷就曾隐晦的提议江南是一个好地方,值得开发。只是当时他没有在意,如此细细想来却觉得耐人寻味,值得考虑。
便在这时,突然得到杜荷传来的八百里加急。
李世民奇怪的让人将加急送上来,拆开一看,登时打了一个哆嗦:“苏州疫病盛行,十五万人受难!”,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27章 别让朕失望()
李世民纵横天下,什么世面没有见过,但听起疫病二字,心底还是不可避免的发怵。
对于他来说,疫病并不陌生,反之是相当的熟悉。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尸山血海的战场是最容易引发疫病的。
针对于战场上的疫病,他们力所能及的只能是将患者隔绝起来,放任自流,任他自生自灭。
大众的利益,胜于一切。
一支军队不可能为了染上疫病的病卒伤卒而延误军机,导致失败。
说起来很残酷,但事实上战争本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一个三军统帅就没有少干类似的事,故而对于疫病心有余悸。
平时只要一两人染上疫病,都会造成莫大的恐慌,如今一夜之间,十五万人皆染疫病,古来从未有之。
这已经不是小事,而是轰动天下的大事。
任凭李世民如何的从容镇定,事到如今也无法保持帝王风度,骇然的长立而起,沉声道:“快,快,立刻邀请房相、杜相还有魏卿家入宫。”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正是李世民在朝中所倚赖的臂膀。如此大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三人。
房、杜、魏三人刚刚下朝不久,得到李世民的匆匆传讯,皆不知所以的来到了甘露殿。
李世民神色肃然的将情况告诉了三人。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瞬间,他们三人也不约而同的低呼出声来。
“这消息是真是假,一夜之间,十五万人,古未有之。”房玄龄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杜如晦、魏征也是如此。
杜如晦道:“自古以来,疫病多发生在战乱时期。以东汉末年与两晋年间最盛,且多因战乱之故。如今天下太平,何来如此骇人听闻的疫病?便是建安二十二年北方疫病与光熙元年宁州疫病也未见如此吧?”
魏征也是同感。
杜如晦说的两次疫病,是千百年来,限于中国史书上记载的最大的两次瘟疫。
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并没有留下具体的数字,但魏文帝曹丕在当时说了一句话:“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声,或合门而亡,或举族而丧”从这句话中;也不难想象这种疫病究竟猖獗到了什么程度!
宁州疫病也是如此,史载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五芩夷强盛,州兵屡败,吏民流入交州者甚众。
两次疫病伤亡都在数十万以上,但皆有着一定的缓冲期,慢慢发展,慢慢扩大,一夜之间就能感染十五万人的疫病,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李世民沉声道:“这是杜相之子杜荷亲自传来的消息,岂能有假。他那一手杜体字,当世人便是心有模仿也没有这个本事。”
房玄龄、魏征心知杜荷不可能无的放矢,这事铁定无疑了,脸色肃然,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开口。
杜如晦神色微变,既在意杜荷的安危,也在意南方的局势,忙问道:“那南方的情况如何?如此大的疫病一定造成了可怕的动荡吧!”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朕现在无比的庆幸派了令郎南下,若不是令郎指挥得当,应对有方。这将是一次动摇我大唐的根基的灾难!令郎在瘟疫爆发的第一时间就封锁住了苏州,并且果断的安抚民心,稳住了局面。他让孙思邈神医南下,似乎决定与这疫病对抗到底。”
杜如晦又惊又喜,杜荷能够临危授命,稳定局势,让他倍感骄傲,但疫病可怕,又岂是人力可以匹敌的?万一在这期间,杜荷自己受到了感染,可如何是好?
“这个混账小子,又在逞能!”
李世民道:“杜爱卿在加急中表示,十五万人一日用药用粮,不可计数,他以打开苏仓应急,但药材却依旧急缺,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支援。”
魏征当即道:“人命关天,此事应该早做准备,越快越好!”
房玄龄、杜如晦也一致表态认同。
但事实上一切并不是如此顺利的,这种消息根本瞒不过许久。
江南苏州发生疫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安,个别大臣联想到李世民最近的大动作,很容易就看出疫病的规模不小。
于是乎立刻就有谏官在朝堂上直言上谏,“疫病乃是天灾,陛下连年动武,妄动兵戈,导致上苍震怒,天下灾祸与我大唐,人力无可抵挡,妄陛下能够下诏罪己,祈求上苍垂怜,消雷霆之火,保我大唐基业,万世永存。”
这一番话说的李世民得是怒发如狂,这类事情史上并不少见,古人常常将天灾视为是老天爷的怒火。而发怒的原因是因皇帝无行无德,或者做了什么错事,希望皇帝能够改过或者如何。
一般来说,发生了这种事情,帝王都会祭天拜神,希望老天宽恕。
他们未必相信什么鬼神之论,但这么做有安定民心之效,所以大多皇帝是没有拒绝的。
但李世民却是不同,他本人是一个极会纳谏认错的皇帝,只要是错了,他都会虚心的接受,但这不是他的错,却要他来接受,那是万万不能。
“天灾已来,作为天子,却意图与天斗?陛下,上苍已经震怒,若还一意孤行,危害无法估量。”顾姓的谏官正义言辞的劝诫着。
李世民眼中闪过丝丝寒芒,他发现所有闹事的大臣多多少少都与四姓家族有些关系,更是愤怒之极,一拍案桌高喝道:“住口,什么天命,什么天子都是鬼话!告诉你们,这大唐江山是我大唐将士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不是老天爷恩赐的。能够守住我大唐基业的,也将是我大唐的子民,大将的将士,而不是什么老天爷!朕不稀罕当什么老天爷的儿子,更没有得到老天爷多大的帮助。天灾降临,是朕的错?那好,朕现在就要一错再错,就跟这老天斗上一斗,让他知道什么是人定胜天!此事无须在议,退朝!”
李世民心中窝火,怒气冲冲的来到了立政殿,向自己最在意的妻子说了朝堂上的一切,道:“那群混账东西,摆明了是想看朕笑话!向世人表示朕没有听他们的话才导致了瘟疫的爆发两码子事,他们混在了一起说,还不是想证明,朕错了,他们对了这岂有此理。爱婿说的不错,这些家伙依仗势大,相互一体,所有世家门人,对于自家忠心,更胜与朕,常常喧宾夺主。他们就是国家的蛀虫,长久必生祸端。不将他们这群国家的蛀虫除去,朕誓不罢休。”
长孙皇后温柔的给李世民沏上了杯茶,笑道:“皇上息怒,歇歇火!以陛下的本事除去这些蛀虫还不是轻而易举,只是大唐方定,寒门世子尚未有能力弥补空缺,陛下不想威胁大唐根基,这才没有动手而已。”
她知大唐朝中官员,几乎一半以上都是世族子弟,若他们罢工,对于大唐还是很有威胁的。世族势大,想要铲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婉转的劝说李世民等待时机。
只要寒门世子与世族子弟能够分庭抗衡,世族也不再畏惧了。
李世民也只是说说,要是真的对世族下刀子也不会跟长孙皇后说这些了,只是有些话憋在心里难受,长孙皇后是他唯一一个最信任的贴心人,自然是他诉说的对象。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捏揉着肩,心事重重的道:“唉,我有些不放心青莲。他也太不知凶险了,瘟疫这种事情凶险非常,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岂不是要让长乐当”她话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方才明显了。
“妇人之见!”李世民哼了哼,嘿嘿笑道:“朕正好相反,这里是越来越欣赏这小子了。南下之行,他不费一兵一卒的全擒叛逆首脑,以得全功。这回到长安,少不了受到嘉奖。他完全没有必要在回程期间插手此事,在有心人看来,这小子走了一步臭棋,他接手了一个烫手是山芋。一但苏州异变,作为最高掌权者,他难辞其咎。皇后,你想,他完全可以高高兴兴来领赏,可他却没这么做,临危授命,将这意外事情承担了下来。这表示他根本不在意得失,他只想凭着自己的力量多救一些人,为我大唐免除不必要是损失。朕这里可以说一句,满朝文武,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不少,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寥寥可数。他既然有胆子插手,朕就敢相信他能够完美的处理还此事。哼那些蛀虫不是想看朕笑话吗,朕就要看看,谁才能笑道最后。这小子每一次的表现都出人意料,从未让朕失望过。这一次也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长孙皇后掩口微微一笑打趣道:“那万一青莲失败了呢?”
“呃”李世民想起在朝堂上的狂言,也一时语塞。
这失败了,不打紧,还没有人敢拿他怎么样,只是这面子可丢大了,也在心里暗自嘀咕:“臭小子,可别让朕失望啊”
第328章 自投罗网()
扬州栖灵寺,本名大明寺。
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而得名。千年古刹,隋朝仁寿元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三十座,以供养佛骨。于是在大明寺内建了一座“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
历史上唐朝鉴真法师在东渡日本以前就是大明寺的住持。
苏哲清虔诚的来到了栖灵寺内,寺内迎客僧前来相迎。
苏哲清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的作揖礼拜道:“大师,苏州疫病,家人困在城中。在下希望能在贵寺,吃斋礼佛,祈求佛祖保佑我家人能够平安。”
迎客僧上下打量了苏哲清一眼,见他衣着朴实,眼中闪过轻蔑之意,也双手合十行礼,万分惭愧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但实在不巧,本寺近日正在装修,实在不宜接待来宾。”
苏哲清为难的长叹一声道:“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强求了。这里有十银饼,就给贵寺添些香油钱吧!”
十银饼也就是四万多人民币。
迎客僧见苏哲清一出手就是十银饼,表情来了一个大转变,原先那不耐烦与藐视早已消失不见,热情笑道:“施主莫急,贫僧话未说完。本寺确实不宜接待来宾,但佛家慈悲,特地有地方招待虔诚的信徒。扬州疫病贫僧也有所耳闻,每日三次为其诵经,祈祷全城平安。”
苏哲清将迎客僧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中藐视,面上却虔诚道:“那就多谢师傅了!”说着从怀里又拿出十银饼递给了迎客僧道:“这是半月的伙食费,还请小师傅每日将斋菜斋饭定时送到房间。”
迎客僧将银饼收下,更是热情,忙道:“一定,一定。”
就在苏哲清身后不远的人群中,一双恶毒的眼神正恶狠狠的盯着他的背脊,正是从李逸风手上逃脱的冯东羽。
冯东羽天资聪慧,在医学上有着过人的才华,幼年时就有着小神医之称,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