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当如此。”王奇答道。

    众人离开码头,王奇先向韩文告辞,回家去了。明朝的法律规定官员必须住在府衙的廨舍里,不得住在外面,但这样的规定到了明朝后期也就是一纸空文,像王奇这样的官员都在县城里租了大宅子住着。谁耐烦住在县衙里面,天天见了知县还要行礼。

    韩文的家是在县衙里,所以他带着几名衙役向县衙走去。苏昊跟在韩文的身边走了一段,忍不住问道:“县尊,适才你与王县丞谈到什么郑妃,是怎么回事?”

    “你不知道此事吗?”韩文有些意外。

    “学生不知。”苏昊答道。

    韩文想了想,道:“也是,你一直在乡下读院去,所以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知道。这郑妃之事,关系国本,天下读书人无有不关心者。朝堂上为了这国本之争,已经闹翻天了。”

    “那是何故啊?”苏昊问道。

    韩文道:“此事说来话长,左右这一路上无事,本县就给你说说吧。”

    于是,韩文让几名跟随的衙役走得远一些,自己向苏昊说起了这国本之争的事情。

    原来,这所谓的国本之争,就是立谁为太子的问题,而这背后涉及到的是皇宫里的两位妃子,分别是恭妃王氏和贵妃郑氏。

    王氏原来只是一个宫女,因为yin差阳错的原因,给万历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皇长子朱常洛,生于万历10年,也就是1582年,王氏也是因此而被封为恭妃。

    万历临幸王氏只是一时冲动,事后对她就没什么兴趣了。真正让万历喜欢的,是贵妃郑氏,也就是常芜说的郑娘娘。郑氏在万历14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皇三子朱常洵,这样一来,就引发了国本之争。

    中国古代有个观点,认为太子是国之根本。由于万历的皇后没有生孩子,所以在朱常洛和朱常洵之间,立谁为太子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以万历的想法,自然是希望立郑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因为他对王妃根本就没什么感情。但朝廷上的一干官员却坚持认为太子必须是长子,只有立朱常洛为太子,才是正道。

    为这件事,万历与朝中重臣争得不可开交,万历数年不上朝,也有以此来表示对朝臣不满的意思。立长子为太子,是自古以来的原则,读书人对此看得很重,所以韩文说天下读书人都关心此事,并不夸张。由于恼火万历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读书人就把郑妃列为了妖孽一类,认为就是她蛊惑了万历。

    如今,这个太监常芜偏偏说出要给郑妃祝寿的事情,这其实是在向韩文等人暗示自己是郑妃一边的人,这怎么能不让韩文等对他心生厌恶。王奇与韩文在诸多事情上并不合拍,但在涉及到国本的问题上,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所以才有了同仇敌忾的态度。

    贵圈……可真够乱的,苏昊听完这一番介绍,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鄙夷的感觉。在他看来,立谁为太子,不都是皇帝自家的事情吗,与他人有何相干?这朝中的重臣也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就为了一个所谓国本,生生把皇帝逼得不上朝了,难道他们就没有比扯这种淡更重要的事情吗?

    v 

111 绣娘() 
“这常芜想必也是看中了郑妃在圣上那里得宠,所以想攀郑妃这根高枝呢。其实他也不想想,立嫡以长是古训,圣上虽然时下有些难以取舍,日后还是会顺应民心,立皇长子为东宫的。届时,这常芜只怕是无立足之处呢。”韩文恨恨地说道。

    苏昊道:“县尊,你觉得,这国本之争……很有意思吗?”

    “这国本……怎么能不重要呢?”韩文诧异道,他看到苏昊向他投来的一束单纯的目光,不禁摇了摇头,苦笑道:“改之啊,这种话不可乱讲。你的意思我明白,其实,唉,这种事说到底也的确没什么意思。”

    这几个月来,苏昊与韩文慢慢地也混得比较熟了。韩文在面对苏昊的时候,心里存了一些老丈人看女婿的心态,所以也逐渐不太打官腔,而是站在长辈的立场上,经常教苏昊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相处日久,两个人对于对方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多少都有了一些了解。韩文知道,苏昊对于那些读书人非常看重的教条非常不屑,他心里只想着做一些有意义的实事,这是一种实业兴邦的观念,与读书人信守的那种以礼法治国的观念大相径庭。

    这就难怪牵动朝野的国本之事,在苏昊的眼里不过像是鸡米之争,谁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对于小鸡来说或许是大事,但在农夫看来,有何相干呢?其实,历史上那些被郑重其事册立下来的太子,昏庸无能的占着十之**,能够超过父辈、祖辈的,可谓凤毛麟角。也不知道这样的太子,能撑起什么国本。

    “值得大家去做的事情多如牛毛,这些重臣们个个满腹经纶,若是能用到正道上,我大明的经济起码可以翻两番了。”苏昊大大咧咧地评论道。

    “改之,你还年轻。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韩文道,“实话跟你说吧,这朝臣讨论国本,也不完全是闲着没事。国本如何定,直接影响着大家的前程呢。你想想看。现在这些重臣都要求立皇长子为太子。若是最终圣上一意孤行,仍然立了皇三子。待到圣上百年之后,皇三子登基,这些曾经反对他为太子的朝臣。会是什么下场呢?”

    苏昊道:“我明白了,这就是一个选边站队的意思吧?大家都把宝压在皇长子身上了,偏偏皇上更看好皇三子。大家担心自己将来被边缘化,所以就要坚持逼迫皇上改主意,是这样吧?”

    韩文道:“改之这些说辞。倒是够新鲜的,不过,倒也贴切。记住,这些话你我之间说说即可,换一个场合,断不可信口开河,否则,你会麻烦缠身的。”

    苏昊道:“县尊放心,学生也只是把县尊当成了自己的长辈。所以才敢这样放肆。换到其他人那里,学生哪敢这样乱说。”

    “长辈……”韩文在心里苦笑,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当苏昊的长辈,不过,这种话毕竟没法说出口。他拍拍苏昊的肩膀,说道:“改之啊,你聪明过人,前途不可限量。只是你有些脾气要改改。虽不说要完全随波逐流,起码也不要过于清高了。有时候。适当地随随大流,也是必要的。”

    苏昊连连点头道:“县尊教训得对,学生记住了。”

    “改之啊,接下来几个月,你有何打算啊?”韩文随便地问道。

    苏昊道:“县尊,前两个月,学生一心训练勘舆营的士卒,现在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我打算带上勘舆营的士卒前往罗山地区做实地勘测作业,一来是作为训练的一部分,二来则是借机勘测水库的库址。我安排工匠试验的水泥已经有眉目了,只要有了水泥,我们就可以修水库了。”

    “还是你改之做的事情实在,水库之事若能办成,可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你说得对,做这样的事情,比争国本更有意义。”韩文感慨道。

    “县尊过奖了。”苏昊道,“我不日就将带领士卒们去山里,县尊若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可派衙役骑快马去寻我。这金矿的地址,硐头喻复阳是知道的,到时候让他带常芜去就可以了。另外,县尊千万叮嘱金矿的管事,开矿时要注意做好矿硐里的支撑防护,那个地带属于地质断裂带,结构不稳,极易发生冒顶事故。”

    “此事我对常芜交代一下吧。”韩文答应道,“若是开矿,定有南昌府来的熟练工匠主事,他们对这个应当会有经验的。”

    “但愿如此。”苏昊道。

    二人边走边聊,不觉已经来到了县衙门口,正与韩倩撞在一处。韩倩带着丫环红莲,似乎也是刚从外面回来的样子,看到苏昊与韩文走在一起,她颇有一些惊讶。

    “父亲,苏公子。”韩倩规规矩矩地向韩文和苏昊行着礼。

    韩文下意识地把目光在韩倩和苏昊身上转了一个来回,想看看这两个年轻人是否有眉来眼去的意思。不过,他看到的是苏昊目光清澄,毫无邪念,而韩倩则低着头,脸上似乎有些微微泛红,但眼神如何是死活也看不到的。

    “倩儿,你从哪回来啊。”韩文问道。

    韩倩答道:“父亲,女儿去城南的林家绣坊了。”

    “你去那干什么?”韩文继续问道。

    韩倩瞥了苏昊一眼,说道:“是苏公子托付女儿的事情,他让女儿帮忙联系一些绣娘,授她们以绣地图之法,女儿就是办这件事去了。”

    听说韩倩是去教绣娘们绣地图,苏昊连忙答道:“县尊,此事确是我拜托韩小姐的。学生现在正在培训做测绘的斥候,但测绘之后的地图,只能用韩小姐发明的刺绣之法制作。我想请韩小姐帮我培养几个能够绣图的绣娘,日后让她们随军从事绣图之事。”

    “让绣娘随军?”韩文大摇其头,“这军中如何能有女子?”

    苏昊道:“这也是无奈之举,绣图这种事情,找男子来做,实在是太困难了,只有女子才有如此细心。”

    “嗯,这也算是一个权宜之计吧。”韩文也不便过多评论,只是点点头,然后对韩倩说道,“倩儿,既是改之委托之事,你还当尽心才好。你还不知道吧,改之刚刚替本县寻到了一个金矿,应了那常公公的差使,这可是救了我县数十万黎民啊。”

    “是吗?”韩倩抬起头来,目光闪闪地看着苏昊,突然脸一红,重新低下头说道:“韩倩替父亲谢谢苏公子。”

    “岂敢岂敢。”苏昊连声道,“对了,韩小姐,你教的那些绣娘,现在可能独立操作否?我不日就要带士卒去罗山做测绘,最好能够让她们跟着我们一起行动,看看双方如何配合。”

    “时间如此紧迫吗?”韩倩有些着急,她说道,“她们大多不识字,学起来甚是艰难,我教了她们数日,现在她们也只是粗通了五成左右,若是要直接去做事,怕是会有一些差错。”

    “哦……”苏昊有些失望。勘舆营的士卒训练已经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直接进行野外实习了。如果这些负责制图的绣娘不能随他们一起去野外,那么实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何况他这次实习还有为水库勘址的目的,如果不能及时把士卒们测回来的图纸汇编在一起,那么就会影响到勘址的工作。

    不过,他也知道,韩倩说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古代人念书的比例本来就低,女孩子能够念书的就更少。那些当绣娘的,大多数都不识字,要让她们在短时间内掌握绣制地图的技艺,的确很不容易。

    “没关系,韩小姐,你慢慢地培训她们吧,我这边先应付着。”苏昊说道。

    韩倩道:“惭愧,小女子误了苏公子的大事了。这样吧,苏公子再给我几日时间,我定让这些绣娘能够掌握此绣图之法好了。”

    “呃……这些事,你们接着聊吧,本县也乏了,就先回衙去了。”韩文见女儿与苏昊聊开了工作,自己站在一旁简直就成了一个灯泡,索性先走一步,眼不见心不烦。

    韩文就这样走了,苏昊和韩倩一时也觉得有些尴尬。韩倩低着头,眼睛盯着鞋尖,说道:“苏公子,我保证,再给我三天时间,我就能把她们都教好。”

    苏昊道:“此事不急,欲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