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龙接着说道:“可是谁知道,就在你们还在路上的时候,事情就发生变故了。皇上在朝堂上和重臣吵起来了,吵得皇上不愿意上朝,臣们一个个上书请辞,连首辅申时行都称病在家歇着,整个朝堂全乱了套了。”

    “不会吧?”苏昊哭笑不得。虽然早就听说过明朝的朝堂政治很复杂,但他一直处在江湖之远,也没什么切身的感受。现在到了京城,亲耳听万历的心腹太监说起这样的事情,苏昊没有觉得担忧,倒反而有些觉得滑稽可笑。

    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皇帝上朝,首辅装病,众臣请辞,照这个说法,那岂不是没人上班了,政斧集体放假?

    “李公公,是什么事情让皇上如此恼火,以至于不愿意上朝啊?”苏昊问道。

    李龙道:“还不是为了册立东宫的事情?这件事已经闹了好几年了,每次朝臣们提起此事,皇上就要大发雷霆,所以到后来大家就不吭声了。今年年初,申首辅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突然向皇上提出,应当让皇长出阁读书,这一下又把这事给惹起来了。”

    “出阁读书……是好事吧?”苏昊不确定地问道。

    李龙道:“皇上说,皇长年龄还小,不宜出阁读书。”

    “哦,这倒也是。”苏昊对于万历的想法颇为认同,小孩嘛,玩耍是天姓,太早就让孩去读书,是有点摧残儿童了。他不经意地问道:“李公公,皇长现在是多大了?”

    “九岁。”李龙答道。

    “九岁!”苏昊无语了,“九岁……似乎不算小了吧,难道皇长到现在还没有开始读书吗?”

    李龙见苏昊一副茫然无知的样,便给他解释开了:

    原来,皇出阁读书,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这与寻常人家找个先生来教孩读书是不一样的。一旦让皇出阁读书,就意味着要册封这个皇为太,这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就决定的。说到底,申时行的这个建议,仍然是在变相地怂恿万历册封太,万历哪肯答应。

    “后来,吏部尚书宋纁、礼部尚书于慎行,还有阁臣许国,一个个都上书皇上,要求让皇长出阁读书。皇上不答应,他们就串通了好几百臣,写的奏折堆起来比一座小山还高。每天上朝,大家不谈别的事情,都是议论这件事。你想,皇上能不恼火吗?”李龙愤愤不平地说道。作为宫中的太监,他的立场是与万历相一致的,所以对于大臣们的逼宫极为不满。

    “这当皇帝也挺无趣的哦。”苏昊感慨道,“连自己喜欢哪个儿都要被别人干涉,哪有当个平头百姓舒服?”

    “改之慎言。”李龙连忙打断苏昊的话,这些话在他听来,已经算是有些大逆不道了,幸好这是在私人场合里说说而已。他郑重地对苏昊说道:“改之,这册立太一事,可是国之根本,岂能儿戏。皇上和大臣们在这件事情上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也是因为此事过于重大,谁也不肯轻易退步。”

    “李公公,现在皇长才九岁,那么皇上中意的那个,是第几,他又是几岁啊?”苏昊问道。

    李龙对于苏昊这种直率的态度也有些免疫了,他懒得去追究苏昊的大不敬语言,而是回答道:“皇上中意的,是郑妃生的皇三,今年是五岁,甚是聪明。”

    苏昊道:“这不就得了?一个九岁,一个五岁,不管聪明不聪明,毕竟都还未成年,谁能说得清他们以后是什么样?众臣

    中意皇长,不过是因为有祖制,规定只能是长继位,至于长是什么样,大家并不关心。皇上中意皇三,原因在于郑妃,而不在于皇三本人。

    明明是选择储君的事情,大家却没有把精力放在考察合适的人选上,而是各自有各自的打算,这如果不叫儿戏,还有什么叫作儿戏的?”

    “万象,你先退下吧。”李龙回头对万象说道,苏昊这番话说得惊世骇俗,李龙真不想让其他人听到。

    万象乖巧地退了出去,李龙看着万象把房间的门完全掩上,这才小声地对苏昊说道:“改之,你这些话其实说到点上了,不过嘛,这种话可不是能够乱讲的,万一传出去,可是大罪啊。”

    苏昊道:“李公公,你也承认我说到点上了,为什么一件连我都能看出不对的事情,大家就不能去改一改呢?”

    “怎么改?”李龙问道。

    苏昊道:“很简单,现在不要定谁是太,谁不是太。让所有的皇都去读书,等他们年龄大一些,还可以安排他们出去游历,然后再给他们一些差事去办,在这个过程中,观察他们各自的才干,最终择其贤者而立之。”

    “哪有这样的规矩?”李龙道,“皇怎可出宫去游历,又怎可去办什么差事,这成何体统?我大明历代都没有这样的规矩。”

    苏昊有心挖苦一句,说明朝就是因为这样,才一代一代衰落下来的。不过,想到自己此前说的几句话都已经把李龙吓得够呛了,自己如果再说几句吐槽皇室的话,还不把李龙给吓出心脏病来?于是,他只能耸耸肩,表示自己无话可说了,皇家的事情,哪轮得到他一个小小的百户来艹心。

    李龙明白苏昊的意思,他低声说道:“改之啊,今曰我们所谈之事,切不可外传。你在京城,若是遇到有人议论立储之事,你可万万不可说出刚才那些诛心之论,否则,一旦被有心人听见,问你一个妄议国本之罪,那可是谁也救不了你的。”

    “谢李公公指教。”苏昊说道。

    李龙道:“唉,刚才扯远了,其实咱家想跟你说的,不是这个。咱家只是想告诉你,因为朝堂上出了这样的事情,皇上和朝臣们有些弄掰了。这个时候皇上若是召见你,只怕朝臣们会借题发挥,明里暗里地刁难你,这样反而不美了。所以,咱家的意思,是你先在京城呆一段时间,等到事情缓和了,咱家再安排皇上召见你不迟。”

    这不是坑爹吗?苏昊心中暗暗叫苦。自己辛辛苦苦跑到京城来了,却遇到这样的事情,万历也无法召见自己了。说要等事情缓和下来,以万历和朝臣们的这种偏执劲头,一年、两年时间,恐怕双方也很难达成谅解。这样一来,自己岂不要在京城等上好几年?

    “李公公,若是这样的话,要不,我就先带着我的弟兄们离开京城,回云南去了。等到这边的事情完了,你再传信到云南邓副总兵那里,宣我们进京。你看如何?”苏昊试探着问道。

    李龙想了想,摇摇头道:“改之,以咱家的意思,你还是留在京城为宜。你毕竟是奉圣旨而来,现在圣上没有发话,你怎可擅自离开?万一某一天圣上突然想起此事,想召见你,怎么办?”

    “可是……”苏昊为难道,“我带着50来号人,在京城这样闲呆着,也不是一个事儿吧?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的粮饷,由谁负责啊?”

    “这个倒是简单。”李龙道,“你去找兵部就是了。有圣旨在手,兵部还能不管你们的粮饷?至于说你们在京城闲着,咱家倒有一个主意……”

    说到这,李龙眼珠转了几转,暧昧地笑着不吭声了。

    苏昊道:“李公公有什么主意,还请明示。”

    李龙道:“咱家记得,你在江西之时,开过一个什么商行,还把煤卖到南昌去了。现在既然你到了京城,而且一时也无事可做,为何不把你的商行开到京城来呢?以改之的匠心,弄几样京城人没见过的东西出来,必能卖个好价钱的。”

    “这……合适吗?”苏昊愣了,自己好歹也是个百户,是奉圣旨进京的。李龙一方面让自己去兵部要粮饷,一方面又让自己在京城做买卖,这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

    “改之做买卖的本领,咱家虽然没有见识过,但心里却是有数的。改之的买卖如果做得好,咱家都有心想入一股了。”李龙嘿嘿笑着,把自己真实的意图说出来了。

    (未完待续) 

191 落魄举子() 
“等上几年有什么奇怪的?”

    老兵徐光祖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苏昊从德福楼打包回来的粥,一边慢条斯理地对苏昊说道:“老儿我在兵部这些年,见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上头哪个当官的脑袋一热,可能就下个文,调某人进京。等到此人进了京,上头的官可能已经把这事给忘了,下面的人呢,又懒得去提醒,结果这进京的人就被坑死了。”

    “真有在京城呆上好几年的?”苏昊不敢相信地问道。

    “可不怎的?”徐光祖瞪着眼睛道,“调你进京,未得许可,你是不能擅自离开的。但人家忘了你这回事,你就只能等着,等上几年算什么,等一辈子都有可能。”

    “这也太扯淡了吧?”苏昊道,“人家在原来的地方可能也有自己的事业,或者是当官的,或者是做买卖的,这样一来,岂不是全荒废了?”

    徐光祖道:“没错啊,正是如此。所以呢,那些被调进京的人,就要四处走门子,托人给上头带话。使的银子够了,自然就有人把话替他带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能见着当初调他进京的人。”

    “这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啊。”苏昊叹道。

    “你倒是不用担心这个。”徐光祖把最后一口粥扒进嘴里,咂巴着嘴,说道:“这个太监李龙,看来对你还真是挺好的。有他惦记着,啥时候方便,他自然就会给你安排,让皇上见你,所以你比别人要幸运多了。依我看,你就踏踏实实在京城呆着吧,反正兵部也短不了你和你那帮弟兄们的粮饷。”

    苏昊道:“不踏实也得呆着,李龙都已经说了,万一皇上什么时候想起我了,我如果不在京城,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嗯……那你呆在京城,有什么打算没有啊?”徐光祖问道。

    苏昊道:“李龙劝我在京城做点买卖,还说他自己也想入一股。我琢磨着,如果真的没什么事可做,做点买卖倒也不错。”

    “做买卖?简直是不务正业!”

    没等苏昊说完,徐光祖的脸色就变了,他厉声地斥道:“你苏改之一身的本事,不想着报效国家,却要去做什么买卖。这天底下,哪里就缺你这一个生意人了?”

    苏昊与徐光祖混了一天,对于徐光祖的性格也多少有些了解了,知道这老头脾气虽然急躁,但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对于徐光祖的斥责,他反驳道:“徐叔,非是我不想报效国家,如果不是这道圣旨,我现在已经是在云南边关,带着士卒们测绘边关的地图了。现在一道圣旨把我召到京城来,却又没我的事情可做,我不做买卖,又能如何?我做买卖还能补贴一下营中的用度,也算是给国家省钱了,是不是?”

    “国家还缺你那几两银子了?”徐光祖道,“你在京城,也不是没有报效国家的机会。最起码,你可以去兵部走走,给职方司的那群废物讲讲怎么画地图。听说他们已经折腾了大半年了,到现在也没摸着门道。”

    苏昊耸耸肩膀,说道:“这可不是我的事情,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百户,有什么资格去对职方司的官吏们指手划脚的?当初兵部调我的队伍去播州,连我都瞒着,到了重庆才告诉我实情。既然兵部连我都信不过,我又何苦拿热脸去贴兵部的冷屁股呢?”

    “军中之事,保密也是正常的嘛。”徐光祖说道,“其实,王尚书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