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赶紧停下脚步,何本澄快走两步,来到前面,抬眼一看,只见几百步开外,走过来一队头裹包布的当地土人,约摸有五六十人的样子,都是青壮男子。他们的手上都拿着刀枪棍棒等武器,目标直指何本澄等人停留的位置。

    “前面是何人?”

    没等何本澄等人闪避开,土人已经来到了他们的近边,其中一人走前几步,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话,对何本澄等人大声地喝问道。

    “哦,我们是过路的商人。”何本澄从藏身的地方走出来,恭恭敬敬地答道。

    “商人?”那名土人扭回头去,向一名长得挺富态的首领模样的土人嘀咕了几句。那名首领说了一句什么,先前那位土人便回过头来,向着何本澄喊道:“过来,我们布温土司要问你话。”

    何本澄向手下使了个眼色,众人都悄悄地握好了怀中藏着的短刃,准备应付不测。何本澄自己扯了扯衣服,脸上换上了笑容,快步来到了布温土司的面前。重庆兵王贵也紧跟在何本澄的身后,他熟悉当地的方言,准备在必要的时候给何本澄当个翻译啥的。

    “你是哪来的商人?”布温土司也用汉语对何本澄问道,他的汉语说得比前面那人更难听,何本澄费了好大的精神,才听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小的何本澄给布温土司请安。”何本澄用谄媚的表情说道,同时向布温行了一个大礼。播州地面上有无数的土司,小土司相当于汉人那边的地主,大土司就是像杨应龙这种,相当于一个诸侯了。何本澄既然是扮成了商人,见着当地的土司,自然是要无比恭敬的。

    “小的从江西来,到本地贩卖一些杂货。”何本澄继续说道。

    “把你的货物拿过来给我看看。”布温说道。

    何本澄回头招呼了一声,熊民范拎着一个布包就过来了。何本澄打开布包让布温过目,里面不外乎是一些铁器、面料、盐巴、茶叶之类的商品,在这一带游走的商人,带的都是这样的货物。

    “嗯,收起来吧。”布温点点头,虽说是在荒山野岭,但他并没有起劫掠之心。这是当地人与行脚商人之间形成的默契,大家只能做交易,而不能强取豪夺。山里人需要行脚商人为他们带来各种货物,若是抢劫了这些行脚商人,导致货源中断,其他部落的人也是不答应的。

    “这是小的送给布温土司的一点心意。”何本澄拿出一包茶叶,托举在手上。这是他们出发之前苏昊专门交代采购的高档茶叶,光是包装看起来就颇为精美,用来送礼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果然,布温土司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他只是一个小土司而已,在自己的领地里可以骄横跋扈,但走出这片领地就狗屁不如。这样一包茶叶,行脚商人背到山里来卖,要卖好几两银子,这对于布温的小部落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支出,所以他轻易也是舍不得去买这种茶叶的。看到何本澄一出手就是这样的厚礼,布温自然很是开心。

    “日楞,去收下吧。”布温装出矜持的样子,对先前说话的那名土人吩咐道。

    那个叫日楞的土人走上前来,接过了何本澄手里的茶叶,何本澄退到一边,等着布温发话。

    布温从日楞的手里接过茶叶,放到鼻子边上闻了闻,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问道:“外乡人,我听寨子里的采药人说,你们这几日都在寨子边上打转,还拿着个什么罗盘照来照去的,这是何故啊?”

    “呃,这个嘛……”何本澄有些语塞了。原来自己这边搞测绘的事情,早已被对方察觉了,对方带着这么多人,拿着兵器前来,就是来问个究竟的。搞测绘需要立标杆、支经纬仪,观察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没法完全做到不露痕迹。想必是自己这方在测绘时,被寨子里的人无意撞见,这才引出了布温土司。

    “回布温土司,小的除了做买卖之外,还兼着一份地师的差事。我家主人是一个大矿主,他差小的到这山里来,想让小的看看,这山里有没有什么矿藏可以开采的。”何本澄照着苏昊教给他的话回答道。

    “开矿?”布温的眼睛闪闪发亮,“我这山场里,有什么矿可以开啊?”

    “这个……小的不敢说。”何本澄故意地卖着关子。

    “为什么不敢说?”布温眼睛一瞪。

    何本澄道:“我家主人说了,这一片山里,有煤炭可采。不过,只怕这煤藏并不在布温土司家的山场里,小的就算说出来,也是枉然。”

    布温脸上有些索然之色,一旁的日楞却凑上前去,与布温嘀咕了几句什么,布温的脸上重新泛起了光芒,他向日楞摆摆手道:“你去与这外乡人说吧。”

    日楞走上前来,对何本澄说道:“外乡人,我家土司问你,你可有把握在这片山里找到煤?”

    何本澄道:“这寻煤之事,需要先行勘舆。唯有把各处的风水都勘遍了,才能定下煤藏的所在。不过,我家主人倒是已经说过了,这片山中定然有煤。若是何某找不到煤,愿以白银50两献与土司,以赎其罪。”

    “好,那我就与九硐十八寨的土司都知会一声,助你勘舆。若是找着了煤,大家平分收益。若是没有找着煤,外乡人,你自己说了愿出白银50两,可不能赖帐。”布温意气风发地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63 寻煤() 
布温土司自己的寨子不大,但人脉关系却是不错。他下令把何本澄一行带回寨子,然后便差遣了下人前往周围的九硐十八寨,去约各寨子的土司前来议事。

    所谓九硐十八寨,是一个泛泛的说法,用以形容寨子的众多。听说有外乡人拿出银子打赌说能够找到煤,各寨子的土司都赶到布温土司所在的松树寨,闹闹哄哄地询问详情。

    看着各寨子的这些土司和他们的随从们,勘舆营的士兵都忍不住觉得齿冷。说他们是土司,还真是一点不假,这些人可真是太土了。能够穿得起绸衫的土司就没有几个,更多的土司只能穿乡下织的土布服装。为了美观起见,这些服装都是用各种颜色的土布缝制出来的,当地的染色工艺显然不过关,红布染成了猪肝色,蓝布染成了酱油色,黄色的布看起来更让人觉得可疑,像是用牛屎直接抹上去形成的,隐隐还有些骚臭的味道。

    至于土司们的随从,就更是惨不忍睹了,他们大多衣不蔽体,脚上也没有鞋,手里拿着棍棒就像是一群乞丐一般。其实,勘舆营这两天投宿在松树寨,对当地的贫困已经有所体会了。当地的百姓家里没有任何可以称为财产的东西,吃的是小米加野菜,穿的是土布和兽皮,铁器、盐之类的东西都十分缺乏,士兵们送几块盐巴给借宿的人家,对方简直像是得到了多少金银财宝一样千恩万谢。

    “汉人,你们真的能够找到煤炭?”来自于龙潭寨的土司班诺对何本澄问道。

    何本澄道:“我家主人是地师。我们只是替我家主人跑腿的。我家主人夜观天象,看到此处有煤藏之气,故差遣我等前来勘舆。至于说煤埋在何处,还得等我们把这些勘舆得到的材料送回重庆去才能知晓。”

    “你这记的是什么东西?”一名土司的跟班拿着勘舆营记录的数据翻来覆去地看着,可惜他连纸张拿正拿反都看不出来。这名跟班是念过几天书的,认识汉字,无奈勘舆营的勘测记录都是使用拉丁字母加上阿拉伯数字表示的,这可超出他的认知范围了。

    “这是天书,上面记的都是天机,不可随便泄露的。”何本澄唬道。

    “谁知道是真的假的。”那名跟班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嘀咕道。

    “不管真假,这些客人说了,他们若是寻不出煤来,愿意拿出25两银子来作为赔偿,这是大家都不吃亏的事情。”布温对众人说道。何本澄许了他50两银子的赔偿,他一转手就黑了一半,只愿意拿出25两来给大家分配。

    饶是银子的数目被扣掉了一半,土司们还是瞪圆了双眼,现出垂涎欲滴的丑态。没办法。山里实在是太穷了,偶尔有些行脚商人经过。收购当地的兽皮、药材等土产时,也是拼命地压价,土司们一年能够到手的银两也没有多少。这些有限的收入,要优先用于购买盐和铁器,其次才能用于土司们的奢侈消费,所以他们对于一两二两的银子,也都是十分在意的。

    在土司们看来,这些汉人在当地找煤,没找着也不会对当地有什么损害。自己相当于白白挣到银子,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万一他们能够找到煤,那收益可非小可,山下的煤价之高,他们都是知道的,如果自己的山场里能够挖出煤来,整个寨子可就一下子实现脱贫致富了。

    “请大家到这里来。是因为客人说了,这煤就产在咱们这九硐十八寨的山场里,至于说产在谁家的山场,谁也不知道。我的意思是。咱们各家寨子歃血为盟,约定共同富贵。不管是谁家山场里的煤,挖出来都归十八寨共同所有。卖煤挣到的钱,大家平分,各位土司意下如何啊?”布温继续说道。

    布温说这话,是有其原因的。何本澄已经说过了,松树寨的山场里没有煤,煤可能是在其他家的山场里。他先定下规矩,这样不论在谁家山场找到了煤,松树寨都能够分到一杯之羹了。

    布温此言一出,众土司都闹腾起来。有人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反正自家的山场也不一定有煤,能够赚别人点便宜总是好事。也有人觉得煤藏可能就在自家,凭空拿出来与其他家平分,实在是太亏了。

    不管是支持派,还是怀疑派,都有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煤在何处,只能依仗布温请来的勘舆师。据布温自己说,这勘舆师是他花了好大的面子才从重庆请来的,寻常人去请,只怕是请不到。有了这样一个约束,其他的土司在闹腾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布温的立场了。

    最后还是何本澄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向众人表示,为了表现自己的真诚,他决定提前把25两银子拿出来,作为押金。鉴于他手上没有太多的现金,他愿意用带来的货物折算成银两,所有愿意支持勘煤的土司,都可以分到一份。日后如果找到了煤炭,就用煤矿的出产来抵偿这笔押金,反之,如果没有找到煤炭,这些押金就不用归还了。

    看到五花八门的各色商品,土司们的防线崩溃了。不管未来能不能找到煤炭,眼前的好处可是不拿白不拿的。

    于是,众人就在松树寨宰了一只公鸡,然后蘸着公鸡血起誓,同意共同开发煤矿。煤矿的出产,由重庆的勘舆师得三成,余下的由各寨平分,煤矿所在的寨子多得一份。此外,若是采煤一事使外人眼红,招来纠纷,各寨子要齐心协力保护煤矿。最后这一条,其实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山区里,任何一个孤立的寨子都没有能力守住这样一个聚宝盆的。

    签订了协议,布温便开始催促着何本澄抓紧干活了。为了让勘舆营的测绘工作更顺利,各寨子约好各自派人配合。山寨里的山民不缺力气,土司一声令下,他们就把勘舆营的所有后勤工作都承担下来了,不单是背各种设备,甚至于士兵们上山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