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地师-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间能得叶公举荐之人,怕是没有几个吧?苏昊有些际遇,真让人羡慕啊。”陈道半是感谢半是恭维地说道。

    叶梦熊专程从贵阳跑到重庆来,一是来考察苏昊,二是来与郑濂、符钟探讨防备播州之乱的对策。四川巡抚李尚思建议对杨应龙采取绥靖政策,是因为播州离成都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播州即使发生变故,对成都的影响也不大。但郑濂和符钟就不同了,他们俩驻守重庆,与播州只有500里的距离,杨应龙如果真的发动叛乱,首当其冲的就是重庆,所以他们对此事更为重视。

    几个人讨论了一番当下的形势,确定了如何互通情报等方面的措施,随后便先后离开了。陈道、苏昊二人留在保宁客栈,一边研究播州地图,一边等待着勘舆营的到来。

    勘舆营随船一起走,比陈道、苏昊等人骑马要慢得多。苏昊整整等了半个月,勘舆营的一行才到达重庆,住进了陈道事先安排好的客栈里。

    苏昊现在已经知道了,保宁客栈的确是兵部设在重庆的秘密联络点,是接待秘密出行的兵部官员的地方。米大厨是客栈里的主事人,也挂着一个六品的百户衔,与苏昊的品级相同。由于保宁客栈的特殊性质,勘舆营大队人马到来后,陈道没有让他们住进保宁客栈,而是另外给他们找了一家名叫朝天的客栈,其名字的由来,大致是因为客栈离朝天驿馆距离不远吧。

    陈道让当地人去与朝天客栈接恰,包下了整个客栈,供勘舆营住宿。根据事先约好的说法,勘舆营一行扮成了客商的模样,绣娘们则扮成商人的家眷,看起来倒也有几分神似。客栈的掌柜拿到了丰厚的店钱,得到了指令是不许他随便在外面乱讲话,至于理由嘛,自然就是事关商业秘密,这也是说得过去的。

    “大家一路辛苦了吧。”苏昊随着陈道来到朝天客栈,对自己的士兵们问候道。

    “过去光听先生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娘的,现在老子算是见识过了。”士兵熊民范大大咧咧地说道。勘舆营在募兵的时候就要求所有的士兵都必须是识文断字的,所以这些人多少都知道一些典故。

    “熊老2,你看清楚是跟谁说话,还满口老子,你想当谁的老子?”小旗官何本澄呵呵笑着对熊民范提醒道。

    “苏百户恕罪,我老熊是说惯了,可没有对你不敬的意思啊。”熊民范这才意识到自己是在对上司说话,连忙恭敬地致歉。

    苏昊拍拍熊民范的肩膀,说道:“无妨,有些口头禅也是正常。熊老2,如果让你现在翻山越岭去做勘测,你还能走得动吗?”

    熊民范拍着胸脯道:“没问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吃了这几个月的大米饭,总得干点事吧?不过,苏百户,咱们不是要去云南吗,这里离云南还差着几千里吧?”

    苏昊道:“此处的确不是云南,不过,咱们可能要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帮着重庆卫测一测周边的地图,这也算是兵部对咱们的考验吧。”

    “我倒是无所谓。”熊民范道,“我老熊当兵图的是有饭吃,只要管饭,在哪不是当兵?”

    苏昊道:“呵呵,你能这样想就好。这几日大家好好休息,过几日我们就要开始干活了。”

    苏昊到每个小旗都走了一遍,给大家吹了吹风,最后,他拉着郝彤和邓奎来到一间屋子里,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有关杨应龙和兵部密令的事情。郝彤、邓奎二人听罢,面面相觑,都觉得大出意料。

    “这种平叛的作战,最怕的就是地形不熟。当年邓大人在铜鼓石平定李大銮之乱,起初就因为地形不熟而吃了亏。后来邓大人派出斥候以商人为名,混入铜鼓石,摸清了地形,这才一举平定了叛乱。”郝彤向苏昊诉说着旧事。

    苏昊道:“我们现在要做的,也是这样一件事。兵部希望咱们能够摸清播州一带的地形,绘制成图本,以便未来进剿。给咱们的时间是半年,看来,咱们要在重庆呆上一段时日了。”

    邓奎道:“此事不知邓大人知晓否?涂先生还一直等着咱们去测绘云南的地图呢。”

    苏昊道:“我估计兵部会向邓大人说清楚的,与云南边境的形势相比,播州的形势更为险峻啊。”

    郝彤皱着眉头道:“测绘地图,是勘舆营的本份,充其量大家只是辛苦一些,多花点时间,总是能够测绘出来的。我担心的是当地聚居的土人会对咱们勘舆营不利,此外,听说杨应龙其人甚是多疑,若是咱们勘舆营的行踪被他察觉,他恐怕不会轻易放过的。”

    苏昊道:“此事我这些天已经考虑过了。土人方面,倒也好办,咱们就说是贩卖货物的商人,多向土司送些礼物,想必他们也不至于与我们为难。这个事情我已经打听过了,播州一带经常有外面的商人来往,他们对土人甚是苛刻,往往高价卖出,低价买入。若我们能够让土人得些好处,他们应当是会欢迎我们的。”

    “这倒是一个办法。”郝彤道,“咱们出发前,就在重庆府多采买一些土人喜欢的货物,到时候实价卖给他们就行了。”

    “至于杨应龙……”苏昊接着说道,“倒是一个挺大的麻烦。他在播州,甚至在重庆,都有众多的眼线,咱们要想不被他的眼线发现,是不可能的。现在我和陈主事琢磨的,是借口探矿,希望能够瞒过他们。探矿也是要做勘舆的,咱们用的经纬仪,与道士用的罗盘颇有一些相似,外人应当看不出其中的奥妙的。”

    邓奎笑道:“如此说来,咱们还应当请陈道长给大家讲讲勘舆术,别到时候被人一问,都穿帮了。”

    “这个想法不错。”苏昊道,“我们就让陈观鱼来做这件事吧。”

    准备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幸好勘舆营也是训练有素的队伍,所以各项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这也让符钟看过之后,暗自称奇。

    苏昊从重庆卫找来了一些熟悉当地情况的士兵,给勘舆营的士兵们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情世故。为了能够与当地人沟通,大家还突击学习了一些当地的土话,基本上达到能够应付日常交流的程度。

    陈观鱼这个神棍也派上了用场,苏昊安排他给士卒们上了几次课,讲了一些勘舆师的基本常识,让大家都背了一些诸如“阴阳相生”、“乾坤易位”之类的口诀。这天下的勘舆术门派众多,各门各派都有一些自己的门道,所以士卒们倒也不用担心被人识破是西贝货。

    重庆卫本身有一些播州地区的地图,这些地图当然是十分粗糙的,只是标注了重要的道路、关隘和县城等等。苏昊根据这些地图,给勘舆营的各个小旗分配了任务,每个小旗差不多要完成2000平方公里区域的勘测,工作量还是颇有可观的。

    一切准备停当,苏昊下令,勘舆营化整为零,开始深入播州司的各处,开展测绘。士兵们全部换上了便装,扛着测绘仪器和用来做掩护的各色商品,低调地离开了重庆,向南挺进。在每个小旗的勘舆营士兵中,还配备了几名由重庆卫派出的当地士兵,他们的任务是替勘舆营带路、联络,以及负责传送勘舆营测绘出来的成果。

    苏昊、陈道呆在重庆,居中指挥。从江西带来的10名绣娘也留在重庆,随时准备把从现场传送回来的资料绣成最终的地图。未完待续。请搜索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162 土司() 
播州的乡间,出现了一队队的不速之客。他们十几人一组,带着沉甸甸的行李,偶尔会在小镇上的客栈投宿,采购十几天的吃食,然后天不亮就匆匆出门,消失在莽莽群山之间。

    播州当地的土人对于这些操着东南地域口音的外乡人并不在意,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与寻常的游商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人知道这些外乡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知道他们住下来之后总是向店家打听周围的山川走向、村寨分布之类。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作为游商,总是要走村串寨去兜售商品的。这些情况并不属于什么秘密,店家是乐于在这方面表现一下自己的渊博的。

    何本澄带领的第三小旗被分配在播州的东北方向,这一带在当地被称为大娄山。与播州的其他地方一样,大娄山地区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明明看着相距不远的两个地方,走到半截就会发现前面出现一条像被刀切开一样的垂直陡壁,底下是奔涌的河水,根本无法通行。要跨过去只能绕路,这一绕,往往就是好几十里。

    勘舆营在寻找道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沿途进行测绘,对于走过的地方都能做做了然于心,所以即使是要绕路,往往也不会走冤枉路,更不至于在山里迷失方向。何本澄的手里,有一张当地的全图,每勘测完一处,他就要填上一块,然后带领队伍向着那些空白的区域进发。

    苏昊自掏腰包给士卒们供应的白米饭和大鱼大肉。此时就见到成效了。像这样高强度的山野作业,换成寻常的明军,恐怕早已拖垮,但勘舆营的士卒却能够坚持下来,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

    “我说兄弟们,你们是吃什么长大的,怎么这么有劲啊。”由重庆卫派来做辅助工作的士兵王贵感慨地问道。他空着手走路,勘舆营的士兵要扛着三脚架和帐篷等物,结果人家还走得比他快,这让他这个本地士兵觉得非常没面子。

    “得多吃肉。”熊民范瓮声瓮气地回答道。“不吃肉,哪有力气。”

    “谁不想吃肉,可是咱们当兵的,就那么点军饷,能吃得起肉吗?”王贵嘟哝道。

    何本澄笑着拍拍王贵的肩膀,说道:“想吃肉,就跟着我们苏百户吧,保证你天天有肉吃。”

    “哎哎,何小旗。你们苏百户是个什么人啊,我怎么觉得连我们符指挥使对他都挺客气的。你可不知道。我们千户在符指挥使面前都是大气不敢出的,你们那个苏百户,跟符指挥使说话那个随便啊,让我们看着都替他捏一把汗,可符指挥使竟然就一点都不在乎。他家里是不是有人做大官的?”王贵颇有八卦精神地打听道。

    在他们出发之前,符钟的确来给大家训过话,苏昊在当时表现得颇为从容,这让那些从重庆卫派来的士兵都大为震惊。

    听到王贵在夸奖自己的百户,熊民范得意起来。他撇着嘴说道:“我们苏百户,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地师,连宫里的公公都服他的气的。我跟你说吧,他人在丰城,就是望了望西边的气色,就知道西边几百里外,有个叫铜鼓石的地方有金矿。带着人去一看。果然寻到了一个大金矿,这样的事情,你听说过吗?”

    “是你吹牛的吧?”王贵大摇其头,“听你这样一说。他不是赛过神仙了?”

    “本来就是啊,他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呢。”熊民范道,“你要不信,什么时候随我到丰城去问问,不知道苏百户的多得很,但不知道苏地师的,那可是一个都没有。”

    “你知道我不可能跟你去江西的,还说这种话来堵我。”王贵不屑地说道。

    “注意,前面有人。”走在队伍前面的熊家老三突然喊了一声,向众人示警。

    众人赶紧停下脚步,何本澄快走两步,来到前面,抬眼一看,只见几百步开外,走过来一队头裹包布的当地土人,约摸有五六十人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