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狼骑-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过一些土匪,便再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战斗了。这跟东江辽兵比起来,显然要弱了许多。

    凭良心说,邓圮和王洪也知道自家情况,因此他们是不想参加什么野战的,他们一心就想守城,比如到了河南后,他们便想能够入开封、洛阳这等大城,再不济也是归德府这类城墙尚算高大的。有城墙依靠,二将还是有些底气把握和贼军一战的,但要是把队伍拉出来摆开了打,二将那是心虚得不行。

    要是有白杆兵在,他们也敢放开打,但白杆兵眼下都在京城,没有皇帝的旨意,谁个能调他们过来。再说秦良玉的官职可比他们高得太多,白杆兵来了,也只能是秦家人指挥他们,而不是他们指挥秦家人。仗打完了,有功劳肯定是秦家的,没他们什么事,既然这样,又何须去想什么白杆兵呢。自个提着脑袋上就是,祸福都是自己也值当。

    提起秦良玉,邓圮和王洪那是相当敬佩的,把秦良玉和白杆兵的功绩摆出来,谅天下都没有不服气的。

    这女土司实在是能打,天启二年秦良玉率白杆兵解成都之围,回师克二郎关、佛图关,复重庆。天启三年,秦良玉又打败永宁奢崇明军,平定全川,同年平定“松藩叛乱”。

    沈阳之战中,又是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和总兵周墩吉率”白杆兵”与浙江的戚家军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毅然渡过浑河和满鞑子血战。大战中杀满洲兵数千人,终于让一直战不胜的满鞑子知晓明军中还有这样勇悍的士兵,并长久为之胆寒。由于众寡悬殊,秦邦屏力战死于阵中,秦民屏浴血突围而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但也正是由此开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才走出了四川,名闻天下。

    崇祯三年,皇太极攻榆关不入,便率十万八旗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攻陷遵化后,进抵北京城外,连克永平四城,明廷大震。金兵趁机直奔向通州,京师形势十分急迫。崇祯再次诏令天下诸军镇勤王。

    时建奴势大,来京师勤王的兵马倒是多,可是各方将领畏敌如虎,只顾自保,来是来了,可一个个都是逗留不前,根本不敢接近京师,更休说和满鞑子交手了。

    唯秦良玉接旨后,带领她的三千白杆兵,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以补朝廷因连年应战而造成的军需不足。到京师后,白杆兵与金军在京师外围相遇,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秦良玉就下令进攻!

    年己五十五岁的秦良玉,手舞白杆长矛,好似瑞雪飞舞、梨花纷飘,锋刃所过之处,金兵不是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所有白杆兵将士,不以一当十,威猛如虎,打得金兵落荒而逃。这份勇猛可是邓王二人远远不及的,除了佩服之外还是佩服。

    其后,秦良玉在督师孙承宗的指挥下,参与收复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解救了京城之围,将白杆兵的威名再次打了出来,甚至连奴酋洪太都屡次在贝勒会上提到秦良玉的名字,隐有大敌之意。

    东虏撤军后,崇祯为秦良玉和白杆兵的忠勇感慨,特意召见秦良玉,优诏褒美,赏赐彩币羊酒,并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其后,更是明诏石柱兵(白杆兵)可驻于京师,此份待遇令天下其他军镇大为羡慕,因为京师重地,除了京营之外,向来便没有其他地方军队长驻。尔今天子却明诏允许石柱兵可驻扎京城,可见对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是如何的看重。不仅如此,白杆兵更是享受京营的待遇,粮饷和供给都是足足,比起那些边军,那简直就是天地之别了。

    同为川兵,一个得天子青睐在京城驻扎吃香喝辣,一个却南北来回奔波拼命,且要受制于地方,常为下顿吃什么而发愁,这区别不能不令邓圮和王洪对白杆兵既生酸又不得不佩服。

    人比人气死人,人家是一刀一枪拿命拼出来的,有什么好眼红的。尔今还是把眼前事顾好了吧,这登莱的叛军一日不灭,他川兵就一日归不了家乡。

    自接到圣旨后,邓圮和王洪便督促士兵连日行军,途中提队的都有几百人。就这么赶了十多天,终于是和京营会合了。

    '

    到了小官屯后,邓圮和王洪立即向高起潜报到,他们以为这两日内就会攻打莱州城外的叛军,但高起潜却要他们和京营、蓟镇军一起扎营小官屯,只字不提何时出兵。

    川军所需的粮草也统由京营拨给,和拨给金国奇的蓟、辽兵马不同,高起潜拨给川军的粮草是论天给的,多给一天都没有。这让邓圮和王洪十分气愤,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大家同样都是官军,凭什么他金国奇就可以多领粮草,而他们却不行。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自己手下穿得破破烂烂,连兵器都凑不齐,京营和蓟、辽的兵马却是人高马大,衣甲鲜明,不用比试,高下立辨。

    论天给就论天给吧,只要给粮草就行,邓圮和王洪奈承认不平的现实,想着高起潜早点发兵攻打叛军,他们也好早点走人。

    可是半个多月了,高起潜并不提攻打莱州叛军的事,近两万大军每日里就在这空费粮饷,不知他高起潜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邓圮和京营指挥林建泰有些交情,当年他北上勤王时,曾在通州见过这个京营指挥使,虽然谈不上交情有多厚,但总算是有一面之缘。因此,和王洪商量过后,邓圮便想去拜访一下林建泰,好从对方嘴里探些消息,这高太监老在这按兵不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另外也想请林建泰去和高起潜说说,能不能给他们川兵补充些棉衣和御寒物资。他们从昌邑赶来,士兵身上根本没有多少棉衣,有的也是穿了几年了,不管到哪,地方除了提供必给粮草外,很少有给予其他物资的。现在天这么冷,看着手下兵们因为不耐严寒而冻伤,邓圮和王洪有些愧疚,虽说这些兵不是他们的亲兵家丁,也不指望他们能打什么仗,杀什么敌,但都是家乡子弟,眼看着他们挨冷受饿,二将这心总是不好受的。

    王洪心眼活一些,说实在不行就花点银子打点一下,太监爱财,要是得了好处,肯定能松松口。

    邓圮想想也是,便和王洪合计各拿一千两出来,总共两千两银子带着,另外再一人拿二百五十两,凑个五百两给林建泰,请他代为疏通高起潜,把这两千两给递上去,希望高太监得了银子后能对他们川军照顾些,至少也得拨些兵器和棉衣下来。

    两千五百两银子算起来已是邓王二人的一小半家底了,客军穷客军穷,这话说了几十年了,可一点不假。在四川时,邓王二人可是一呼百应,十足的地头蛇,捞银子的门道多得很,区区几千两银子根本不放在眼里。可是这离开地盘后,他们就跟根的浮萍一样到处飘泊,到哪都被不受人待见,军饷更是别提了,前后近三年时间,总共才发过两次军饷,一次是发了四千两,一次则是就给了三千两,两次加一块才不过七千两银子,可他们手下却是有一万兵的,这算起来,一人连一两银子都没有!

    大军在外,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哪样不要钱?就是兵器的维护也得要银子!

    朝廷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饱,算是哪门子事!

    跟朝廷要银子,回复下来都是千篇一律,非是说国家多难,国库空虚,望彼等以国事为重,节衣缩食,待日后国库有了盈余再补给。说白了,就是要川军自己想办法,除了不能抢,你们自己解决军饷吧。

    怎么解决?邓圮和王洪没办法,只能顾着保命的家丁了,其他的人,想管也管不了,饿不死你们就成。

    说起来,邓圮和王洪也着实亏了血本了,前后也陆陆续续掏了不少家底出来贴补,现在二人也是穷得要命。

    要是这两千五百两能起效果,二将也认了,要是打了水漂,二将怕是肯定不干。不过官场有官场的规矩,这银子只要你接了,这事情就要办成,不然,你就不能接这银子。

    二将也不怕高起潜拿了银子不办事,要真敢这样干,他们就立即把这事揭发出来,露给京里那些言官们,这帮人本就对太监看不上眼,又闲着没事干,一听监军太监苛待军兵,又收取贿银,还不群起而攻。眼下朝中东林当道,又不是前朝阉党当政,真闹将起来,高起潜讨不了好!

    有这杀手锏在,邓圮和王洪也不怕高起潜敢昧他们的银子,把银票凑齐后,便由邓圮出面去找林建泰。

    京营和川军扎营在一起,前面则是蓟镇和辽军的营盘,平日间都是不相过问的。

    邓圮没敢白天去找林建泰,而是选择夜深军士歇息之后才领着两个亲兵趁着夜色向京营走去。

    路上,碰见一队京营的巡逻兵,领队的哨官一见是个总兵,没敢阻拦放他们进去。

    邓圮直接向林建泰的营帐而去,指挥使的营帐自然和其他的营帐不同,因此并不难找。在帐外,邓圮向林建泰的亲兵队长说明来意,要他进帐通传一下,说是川军的邓总兵求见。

    总兵求见自家指挥使大人,那亲兵队长自然不会不通传,进帐之后一会便出来了,说是林大人请邓总兵进去。

    邓圮忙交待两个亲兵在帐外侯着,信步就进了帐,进帐之后却发现帐内除了林建泰外,还有三个人。'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大营 指挥使() 
那三个人,邓圮并不认识,不过其中一个穿的是京营指挥佥事袍服,想来应是林建泰的部下。另两人穿得都是便服,身形都很高大,一看就是戎马之人,其中一个更是戴着一幅面具,不知其真面目长何样。

    那三人对进帐的邓圮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斜过眼来瞄了邓圮一眼,随后便又转过头去看林建泰。这三人自然就是施大勇和蒋万里了,另外那个却是裴少宽。

    林建泰起身很是热情的招呼邓圮过来坐,朝帐外吩咐亲兵上茶,尔后有些感慨道:“上次见邓总兵,还是“己巳之变”京城危急,你率兵来京勤王之时,这一算,也是有两年多了吧?”

    “是有两年多了,当日在通州,若不是大人接济,末将怕早就饿死了,大人的活命之恩,末将可一直记在心中的,一直寻思要报大人这个恩情,可是朝廷这两年把末将调来调去,没个安定,想见大人一面都不能。”

    邓圮是正二品的重庆总兵官,林建泰这个京营指挥使却不过是正三品,但邓圮依然自称末将,却是因为林建泰不仅是京营指挥使,同时也是神枢营的总兵,另外他还有一个身份,便是五军都督府的都指挥同知,这是一个二品衔的官职。'

    也就是说,林建泰一人身兼三职,二品的都督府同知,三品的京营指挥使,另外还有一个并实际明确品级的神枢营总兵。

    前二者实际是散官,并不实授,只是一个荣耀,神枢营总兵才是林建泰的真实职务。但三者相加,足以让邓圮这个杂印四川总兵官以下官自居了。

    其实大明开国以来,这总兵向来是不定品级的,明初时都是以开国勋戚或子弟充总兵官出征,如建文二年,命李景隆为平燕将军,充总兵官。成祖即位,命何福佩征虏将军印,充总兵官。洪熙元年二月,始颁将军印于诸边将,但能挂将军印的总兵却是聊聊几,大多都是卫所的指挥暂充总兵官负责指挥方面作战。

    万历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