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我首先点将道:“张顺将军。”

    “末将在。”

    “你军所部以营为单位,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策略,在元朝南阳与我朝襄阳之间的沿路,伏击敌人的后勤辎重部队,如果元军军力多,那你们就只以骚扰为主,如果少,则劫之,目的就是不让其粮道顺畅,只是要小心元朝邓州驻军,那里有一支五千人左右的骑军,千万别被敌军包饺子了。”

    “是,末将领命。”

    让张顺去均州,留张贵守临安,并不是我不认可他们的能力,而是我不想让他们重蹈历史的覆辙。张顺、张贵均是忠义之士,是历史上襄樊大战中牺牲的平民英雄,比起宋朝正规军的不少将领们强多了。

    任何朝代的起始之初和末代灭亡之时,总会涌现出许多由小人物创造出来的可歌可泣事迹,而不少大人物却耽与安逸享乐中,成为了投敌者。

    “夏爱卿。”

    “末将在。”既然是在战时,作为战将的夏贵也以末将自称。

    “随州驻军由东向西,攻打鹿门山东面,鹿门山东部多为丘陵地形,不利于大规模骑军行动,你部可以利用这点,争取以伏击的方式引诱元军出来,集中优势兵力逐一蚕食之,如果元军不出,则只需佯攻,以吸引其兵力。”

    “是,末将遵旨。”

    “王安节将军。”

    “末将在。”

    “你率临安军区第三厢十八、二十一两个步兵军留守郢州。”

    “是,末将尊令。”

    “李曾伯将军。”

    “末将在。”

    “水师的任务是保证汉水的通畅,郢州驻地的东海舰队和沿江舰队的一千名将士都归你节制,从明日起,你率水师主力巡视郢州至襄阳段,不得让元军水师进入该水域。同时,为配合我军进攻鹿门山,你安排沿江舰队的十艘战船停泊于宜城县到龙尾洲一带,以备不时之需。”

    “是,末将遵令。”

    “谢道临将军、吴松含将军,姜才将军,你三人率领御林军、破虏军及第三厢其余三个军,合计二万八千人,随朕前往龙尾洲,从正面攻击鹿门山敌军。赵文义所部第十七军作为先头部队于明日凌晨出发,其余大军于五月二十一日出发,二十二日抵达龙尾洲,并在龙尾洲南部的松鹤坡安营扎寨。另外,火炮营因为行动速度缓慢,克里特将军,你率第一、第三两个大队随十七军一起出发。”

    “是,末将尊令。”

    “师臣、陆爱卿、赵爱卿,你们三人留在郢州处理军政事务,江爱卿,你随朕一同前往龙尾洲。”

    “是,陛下。”

    “吕将军,襄、樊两城内原有的火炮全部架好了吧?”

    吕文焕道:“回陛下,已经全部架好,目前襄阳城内有神器二十门,分置于东、西、北城墙内,樊城城墙上架有十门,分别置于北、西城门上。”

第468章 不期而遇() 
“好,吕将军,会后你连夜赶回襄阳,朕再调拨给你一个火炮中队,十门火炮,由火炮营指挥使完颜天雷将军率领,今晚与你一同返回。”

    见过神器之威的吕文焕高兴道:“是,陛下。”

    “吕将军,完颜将军是此中行家,襄、樊两城的火炮摆置就交由完颜将军决定。自本月二十三日起,你军便可自行决定火炮的使用,找准机会,狠狠打击敌人的抛石机以及攻城的元军士卒,但同时也要注意节约,要知道一颗炮弹的造价就相当于一百两白银啊。”

    “是,末将遵旨。”

    五月二十一日,二万多名宋军将士陆续从郢州城北门、西门出发,一路向北行进。

    由于地形所限,除了骑军以外,其余的步军只能从起伏不平的山路穿越,于二十二日傍晚时分才和炮营同时汇聚在松鹤坡的南麓。

    松鹤坡是数个小山坡的统称,山坡的北面便是龙尾洲,西面是汉水,龙尾洲的北面就是鹿门山。这龙尾洲也是从襄阳到郢州之间最大的一片平原,除了北面灌子滩附近有一片小树林外,其余之地均可适合大规模的骑军野战。

    中军大帐位于松鹤坡的中部,两百名亲卫成环状将我围在当中。

    在军中吃完晚饭,我在大帐中召集了一众将领,就明日的战斗进行了最后的部署。按照计划,如果元军不来攻打,明日我则会率领御林军第二师文璋部、破虏军和第三厢的三个军前去鹿门山实地勘察,只留下张世杰的第一师镇守松鹤坡营寨,同时也让克里特的炮营可以找到最为合适的攻击点。

    一夜无话,我和不少从未上过战场的将士一样,都在兴奋与紧张中度过,而像吴松含、姜才之类的老兵,却没有丝毫紧张感,只有建功立业的渴望。

    大队人马的出现,自然会让鹿门山的元军有所察觉。亥时三刻(晚上九点四十五分),鹿门山的元军帅帐内,襄阳城周边的主要将领全都集聚于内,在阿术、伯颜的主持下,商议着对策。

    经过真金的再三谦让,元军征南主帅阿术还是坐在了正中的主位上,真金坐在了左边首位,右边首位则是副帅伯颜。

    伯颜首先道:“各位将军,南朝援军终于按耐不住,于今天下午至傍晚时分陆续抵达了龙尾洲南部的松鹤坡,并在松鹤坡一带安营扎寨。具体细节各位均已知晓,就此情况,大家一起来商议下,我军该如何应对?”

    显得急不可耐的阿刺罕兴奋道:“大帅,真金监军,伯颜将军,南朝军队在松鹤坡一带出现,其目的是为了攻打我鹿门山营地,以解襄阳城孤立之危。依末将所见,我军当主动出击,歼敌于龙尾洲,更何况,南朝皇帝说不定就在其中,如果将其抓住,我等则大功告成。”

    相对于阿刺罕的兴奋,另一位先锋张弘范却颇为冷静:“从斥候探来的消息看,松鹤坡的宋军至少在二万人以上,这几乎就是郢州军的一大半军队了,而且,这两万多人马旗帜混杂,有御林军,有临安军区第三厢的骑、步军,有扬州姜才所率的破虏军,这几支部队皆是宋军的主力部队,因此,末将认为,我军当先试探完其战力后,再作决定,是依托榷场之城堡,打消耗战,还是主动出击,打歼灭战。”

    老将史天泽道:“真金监军,大帅,这支部队来者不善,末将认为,还是按照张将军之意,试探完再做打算,毕竟我军对于南朝新式武器火枪的所知有限啊。”

    随后,元军将领大多数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概而言之,一种是以阿刺罕为代表的意见,直接令大军出击,一鼓作气,歼敌于松鹤坡,另一种看法则支持张弘范,先试探,然后再做打算。

    阿术看着争论不休的众将,又看了看一言不发的刘整道:“刘整将军,你的意思呢?”

    见到元帅点名,刘整只好道:“大帅,末将以为,还是小心为妙。”

    真金笑道:“刘将军,你出自南朝,有何看法尽管说出,眼下只是在商议,是何建议都没有关系的。”

    “是,真金大人。”刘整起身道,“大帅,各位将军,元宋大战历经数十年,虽然我朝大占上风,但这一次南朝军队出现在松鹤坡却与宋军以往的习性有所不同。罕将军刚才所言,襄阳是座孤城,其实不尽然也,至少,汉水水路依旧掌握在宋军手中,也就是说,宋军还没有到孤注一掷必须打通与襄阳联络的地步,所以,末将以为,宋军这是在实施他们的反包围战术。这里就存在着一大疑问,我军明明有城堡可守,以宋军的战力,不正好上来送死吗?”

    诸将中最后一位抵达襄樊的征南都指挥使忽刺道:“刘将军,这不就是皇上定下之计吗?围城打援。”

    刘整道:“忽刺将军,问题就是出在这里,宋军在襄阳城并未完全被孤立的情况下,还要以其之短来攻我城堡,这不明摆着是有问题吗?”

    忽刺想了想道:“恩,刘将军,有理。”

    “各位将军,对此,末将认为可能有两种状况,一是宋军的统帅是个愣头青,有勇无谋,只知道硬打硬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有所依托,而这种依托,末将的直觉就是其所谓的火枪。这一点就像我军的回回炮,尽管我军只在樊城北门试了一下,但宋军守城的将士一定会大吃一惊,连番想到,如果十架、百架回回炮齐齐发射,他们还能守得住吗?”

    伯颜道:“刘将军,这第一种情况可以排除,南朝指挥这场战役的统帅是赵禥,虽然他是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愣头青,但绝不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愣头青,相反,连皇上都认可其为对手,所以,我们只需要针对第二种情况来做分析。当日,嗦都将军只听得震耳欲聋的声响,还没有看清时,我军的一个百人队就几乎全部坠马。我和刘将军的看法一致,南朝赵禥依靠的就是他们的火枪,而这一点,正好是我军的未知。”

    在座的元军将领虽然一向看不起降将刘整,但大都觉得其言颇有道理,也不住地沉思起来。

    “哈哈。”阿刺罕却突然笑道,“众位将军,休要长南人的志气。明日一早,末将只率本部先锋军一万人马,前去松鹤坡,将南朝皇帝的人头提来。这段时间实在是无聊之极,围攻樊城的阿里海牙将军已经攻下了樊城外围,而末将身为先锋,却是寸功未立,怎么也该让末将前去活动活动了吧。”

    对于擅长野战的元军来说,这种长时间的围而不攻战术,的确令阿刺罕这种类型的人颇不耐烦。

    “罕将军,南朝皇帝已经来到襄樊,你还担心没有仗可打吗?”阿术笑笑,起身道,“众将听令,明日由本帅和伯颜将军一起,率领阿刺罕部一万人、忽刺部一万人以及五千怯薛出战龙尾洲。各位将军,你们立即返回营地,安排好明日各部之事务,天亮之时,齐聚此地,随本帅一起出战,看看南朝御林军的火枪到底是何。”

    “是,大帅。”

    “阿塔海将军,你让你的副将留意东面的随州军,南朝夏贵一向善于打偷袭战的。”

    “是,末将尊令。”

    五月下旬的天气虽然炎热,但将士们依旧是全副武装。与众不同的是,御林军将士身着的铠甲明显简化了不少,除了胸前胸后为甲胄之外,其余部分均无铠甲遮掩,而临安军区这次随我前来松鹤坡的步军第二十军的装束和第十七、十九两个骑兵军的装束也是明显不一。

    这支步军是一支重甲步兵,全体身披步人甲,懂行之人一看便知,这是宋军重甲兵的装备。第三厢二十军是临安军区唯一的一支重甲步兵,乃是印应雷、王安节精心打造出来的一支专门针对骑军的部队。重甲步军历史悠久,也是百年前岳飞、韩世忠等名将用来制衡骑军的主要步军部队,这些重甲步兵个个都是从军中选拔出来的大力士,手持强弩、加重长枪、大刀、大斧等重型武器,连甲带枪加在一起,负重量高达40…50kg以上。

    重甲步军在与骑军对阵时,先是用大刀劈砍防御比较弱的马腿,用重枪刺马身,然后再用各种武器对准骑兵的胸部猛砍猛砸。不过,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是古代所有兵种中速度最慢的。

    至于破虏军,其装束和十七、十九军一样,清一色的轻骑军装备,不同的是,在破虏军将士身上,都有一种不经意的骄傲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