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旻犹豫许久,终于跺了跺脚,瞪了一眼女儿和赵奢道;“罢了罢了,你们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了,我是不管了。反正必须尽快,否则英儿的肚子被人看出了端详,我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啊。”
赵奢大喜,连忙上前拜倒;“多些伯父,哦不,是多些泰山大人。我回去立刻让长辈过来提亲。再询问神师,让他挑选个最近黄道吉日我来迎娶英儿。”
赵信又在旁边笑道;“这提亲之事包在我身上了,我父亲当年为田部吏的时候,对赵兄印象极佳,昨日还曾跟我提起他。我会后就跟他提这事,让他帮忙这事。”
赵颌是堂堂的内史,位列三卿的社稷大臣,有他亲自来为赵奢提婚,林旻倒是觉得倍有面子,当下看赵奢这个女婿也顺眼了许多。不过面子上到底是放不下,只是哼了一声便甩袖而走。
待林旻走远,赵奢和林英相互对望一下,齐齐上前拜倒,同声说道;“多些赵都尉的相助之恩。”
“阿,你们这是做什么,快快起来。”赵信连忙手乱脚乱的扶起二人,笑着说道;“赵兄,你我惺惺相惜,既然引以为知己,又何必如此见外。这谢不谢的事情,以后无须再提了。”
似笑非笑的看着林英,出言调笑道:“还有你,嫂子,你倒是聪明的很呀。”
林英自然知道赵信所指为何,所以只是莞尔一笑,道:“这也是迫于无奈的之举,到让赵都尉见笑了。”
赵信哈哈一笑,道;“不见外不见外。不过你们得抓紧时间了。否则十月之后林伯父没做成外公,恐怕心知被骗要暴跳如雷了。”
赵奢不由老脸一红,嘿嘿笑道;“这个就不用都尉你操心了。我自然会勤加耕耘的。”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齐齐嘿嘿直笑,脸色则是会心的笑容。到是一旁的林英又好气又好笑,只好拧过头去不在言语。心知却是一阵幸福感涌了上来。
第一百四十二章 激流涌动(一)()
赵奢的婚事敲定后,赵信第二日便向主父推荐了赵奢为羽林校尉。
对赵信举荐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主父心中多少有些疑虑,不过仍然按照原定接见了赵奢此人。''
赵奢果然没有让赵信失望,他在兵事上的独特见识引起了主父极大的兴趣,又得知他也是赵氏族人后,主父便毫不犹豫的命他为羽林校尉,归郎中令韩胜和羽林都尉赵信直属。
因为担心日子一久,女儿的肚子会藏不住,所以林旻再得知赵奢被任命为羽林校尉后,便催促着赵奢早日迎娶女儿。赵奢自然也乐得如此,于是央得旧任上司赵颌为自己做媒登门求亲,定于七月初八之日行婚嫁之事。
赵奢行婚之时,赵信带着一众羽林将尉亲自上门为之助兴,赵颌韩胜等大臣将军们也纷纷登门恭贺,原本平常至极的一场婚宴,到成了热闹至极。让出身寒苦、见惯了世态炎凉的赵奢脸色增光不少,心中愈发对赵信感激和尊敬起来。
只觉得这个上司虽然年纪轻轻,可为人处事和察言观色的手段却是高超至极,尤其是待人真诚,身边有着一大帮真心追随的兄弟们。如此人物,将来定然前途不可限量。
虽说主父给了赵奢十五天的假期,可赵奢只是在三天后便结束了休假,披甲匆匆赶往大营报道。赵奢的加入对赵信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他正愁这新军的操练无人可以替自己担当,赵奢既然积极性这么高他自然也不会客气,所幸将新营的所有事物都托付于他,自己只是和李维负责西宫守卫,倒是乐得清闲。
自信宫朝会罢朝归来后,主父出人意料的高调入驻王宫,重新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出现在赵国朝堂。朝中那些早已经习惯了他不在的大臣们,有些吃惊的发现主父忽然间如同变了个人一般,原本朝中大小事务皆是嫌其繁琐不愿过问,如今却事事关心。即便是本人有事不能临朝,也要派右师楼缓参与了解情况。
在朝会时,主父的座位排定到成了十分尴尬的事。民无二主,天无二日,按照礼制,赵国地位最为尊崇者应该是赵王何,他才是整个赵国的大王,是万民的主宰,其他人都是他的臣子,只能匍匐在他脚下,没有与他平起平坐的资格。
惟独主父赵雍却是个例外,从未有过的例外。纲理伦常中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到了他们两个人身上却变得不适用了起来。
一方面赵何是赵王,整个赵国的人都是他的子民,自然也包括主父在内;而另一方面,赵雍却是赵何的亲生父亲,这顶王冠还是他让给赵何的。
而“主父”此称谓无疑是赵雍首创之词,礼制的规格根本无例可寻。在他之前千余年的时间里,都未曾有过像他这样在位时心甘情愿的将王位让给儿子的。只是自赵雍禅位后长年不在宫中,即便回到宫内也只是召集心腹大臣召开小规模的会议,到也省掉了很多麻烦。
如今这种场面便让负责礼乐的大司礼为此绞尽脑汁,才总算想出了一套折中的办法。在原本用于朝会的临厥宫主殿中加设了一个金座,与王座平起居于其左,礼制皆以左为尊,父左子右,赵雍居于左象征着父子身份的。可高度上却微微低于王座少许,以示君臣之别。
于是,在赵国的朝会上便出现了一幕极为古怪的场面,原本高高在上的王座左边却多了一个同样黄金打造的主父位,两君同时临朝,共同接受着朝臣百官的参拜。
朝臣方面,因为主父长年不在国中,朝事几乎都是由肥义和公子成等重臣相商处置。到了赵何登基后,国事虽然依旧有肥义这个相邦代为处置,赵何耳濡目染下渐渐开始学会了为王之道。肥义试着让他处置了几件较为复杂的奏疏,赵何也处理的有板有眼,虽然给出的并非绝佳方案,但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属于十分难得。
算起来从赵雍为王二十七年赵何登基,到今日赵何为王二年七月,赵何已经在王位上坐了足足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当初那个懵懂不知的孩童渐渐已经长大,开始熟悉了国事。又有肥义这个出色的师父在一旁不断敦敦教导,原本就聪敏过人的赵何对王权已经不再陌生,假以时日必然是个出色的君王。
种种表明,当初主父选择赵何继承王位而非以军功显名的赵章,其实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对于赵王这个位子来说,赵何显然比赵章更能娴熟的驾驭王权。可是对于赵何来说戏剧性的一幕却出现了,当初亲手将王权交予他的父亲,今日竟然千方百计的想从自己手中夺回王权。
主父向来雷厉风行,一旦定下的事即可便用一种咄咄逼人的之态强行返回赵国朝堂,想要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面对主父的步步紧逼,最先反应过来的却并非赵何,而是以赵成和李兑为代表的公族和保守势力。
公族作为赵国国内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其影响力足以改变整个赵国的走向。虽然在赵雍长年的打压下公族势力萎缩了很多,大批草根出身的官吏和军官充实到了朝堂,取代了原先又公族和世家大族自晋国以来数百年的朝堂格局。但公族的势力根深蒂固,并非赵雍数十年努力就能消除影响的,更何况赵雍本身也是公族的一员,赵氏家族的强大才是他坐稳王位的有效保障。所以他虽然着手打压公族,却也时刻保持着公族的影响力。
至于朝中另外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则是以李兑、狐易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势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继承自晋国“士大夫治天下”观念的赵国,其本质上是一个个世家大族组成的庞大国度,其中赵氏自然是其中最为强大的一族,所以是诸氏利益的代表,成为了赵国的王族。但这并不代表“赵国”就是赵氏一家的“赵国”,像狐氏、李氏这样的大族在其中仍然地位不减,与赵氏共同维持着赵国的运行,垄断了几乎整个士大夫阶层。
这赵雍这个千年难得一遇的另类君主却似乎打破这种模式,他唯才是用,但凡才华之人便破格提用,根本不管公族和世家的利益。在他手上,肥义、楼缓、赵颌等一大批的寒门子弟跃居高位,相反大批资质平庸的世家子弟失去了高官厚禄,反而要向那些草民出身的大臣行礼。到了最后主父强行推行的“胡服骑射”更是让整个士大夫阶层和赵雍离心,这项伟大的变革虽然使赵国迅速强大了起来,却也极大的损害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赵雍不再是各家拥戴的君王,反而成为了破坏传统的异类,在朝中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
昔日赵雍禅位赵何,举朝竟然没有一声反对的声音,士大夫用一种难得默契见证了赵国权利的更替。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个离经叛道的君王更加糟糕了。赵何自由乖巧伶俐,性情温和,待下也是口碑极好,在这些士大夫心中,赵何才是一位合格的赵国君主。所以面对主父的卷土重来,这些人自发的会形成抵制力量。
第一百四十三章 激流涌动(二)()
ps:还未写完,请一小时后看,不好意思!!!
这些年来主父只是一心治军,对朝中事物大多并不放在心上,唯一能保持他在朝中影响的就是肥义。可是如今肥义态度不明,每日只是尽忠职守,从不卷入到主父和赵王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他为相邦多年,再加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朝中的声望极高。可以说当年肥义是主父在朝中唯一可以值得完全信赖的人,也正是因为有他,赵雍才能长年不在国都中赵国却不生乱。''
如今肥义的中立态度也让主父在朝中的影响力所剩无几,赵雍仿佛一夜间恍然醒悟,他在朝中几乎是毫无根基可言,那些大臣们,哪怕是他亲手提拔的臣子们,对他大多也是抱着一种不欢迎的态度。临朝一月有余,每日议事之时,凡事赵雍提出异议时,殿下几乎是死一般的沉寂,没有人反对,同样也没有人赞成。
大臣们的抵触心理非但没有让赵雍心灰意冷,相反反而激起了他的熊熊斗志。
他赵雍是什么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君王,如果这么容易就屈服了,那他赵雍就不是赵雍,也不配是赵雍。
他首先让楼缓出任右师一职,拥有了上卿的身份,为他在朝中四处活动,拉拢一些意志并不坚定的人。要知道朝中反对他的势力并非铁板一块,彼此之间依旧有着矛盾,这也为赵雍拉拢人心提供了契机。另外肥义的中立也为他和儿子之间提供了缓冲的空间,至少肥义是自己相交多年的挚友,一直是自己政策的坚定拥护者。
他之所以不肯一路既往的站在自己这边,无非是因为赵何的缘故。对肥义而言,对赵国的忠诚远远高于一切私人感情,而如今的赵王正是赵何。
相比较在朝中处于的劣势,赵雍他在军中的优势不言而喻。如今赵国最为精锐也是最为核心的骑兵军团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些人对他的个人崇拜是毋庸置疑的。而赵何虽然是赵王,但对军中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大半的将尉们都没有见过他的样子。一旦主父出现在军中,这些年轻的将士们必然会毫不犹豫的追随。
但是这也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赵雍为王期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曾经进行过军制改革,规定但凡五百人以上的士卒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