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姆18针式防空导弹,到萨姆19通古斯卡,甚至是巨型的萨姆21凯旋远程导弹也亮相在阅兵仪式上,巨型武器走过红场的时候,引来观众席的一片赞叹。
而亚纳耶夫也在暗自得意,他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为了这次的秀肌肉行动苏联可是将珍藏的家底全部扳出来晒太阳。亚纳耶夫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恢复到波澜壮阔的八一西方军演盛况,只能这种方式旁敲侧击,警告西方国家。苏维埃衰落,并不代表我们的武器失去了威慑力。
而苏联终于搬出了一种能让朝鲜为之侧目的武器,远程弹道导弹。
虽然1972年开始,苏联就向朝提供约20枚飞毛腿b导弹,并一直供应到1980年代终止。此后朝鲜又从埃及获得更先进“飞毛腿”b导弹的改进型,朝鲜对这些导弹尽心仿制,成功生产火星5导弹。
三年前朝鲜借鉴伊拉克阿尔侯赛因导弹的经验,加长燃料箱提升射程,开始研制“劳动”导弹。但是迄今为止研究没有发生重大的突破,只有亚纳耶夫心里对朝鲜的导弹实验进程明亮如镜,因为1992年苏联解体后,前苏联马卡耶夫设计局科研人员开始帮助朝鲜开发新型导弹技术。在1995年正式部署“劳动”导弹。
这一次的苏联阅兵仪式简直就是像是一次社会主义盟友们梦寐以求的军火展,朝鲜代表有些心不在焉的望亚纳耶夫身边站过去,企图私底下询问关于萨姆导弹的情况,但是都被亚纳耶夫巧妙的回避开话题,因为现在还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
最后一向武器登场的时候,原本播放的喀秋莎戛然而止,而是换上了歌词更加激进的一首歌,也就是那首由亚纳耶夫改编的《苏维埃进行曲》。当他要求将这首更加“霸气”的歌词男高音唱出来的时候还受到了苏尔科夫的质问。
“这样充满了大国沙文主义的歌词,真的适合播放在阅兵仪式上吗?”担任宣传部部长的苏尔科夫同时也负责这次的阅兵仪式安排,他有些忧虑的问道。
深谙斯拉夫民族暴力思维的亚纳耶夫反问他,“政治正确和激进口号,哪一个更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呢?打个比方,‘苏维埃要和西方世界和平相处,永远不要发生战争’的圣母说法跟‘苏维埃要踏平世界,对待威胁祖国母亲的敌人绝不手软’的激进口号相比,哪一个更能受到民众的赞同。”
“第二个。”苏尔科夫回答道。
“那就是了,还有什么问题吗?”亚纳耶夫白了他一眼,“友邦惊诧”这种事从来不会出现在亚纳耶夫的字典里,考虑歌词中英国人的感受?对不起啊我们向来跟欧洲搅屎棍没有多大的好感,他要看不惯就自己去大使馆抗议吧。我相信对外部长会友善解决这个问题。
何况当年美国人创造苏维埃进行曲的时候是想抹黑苏联,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首歌到后来居然会成为众人追捧的英雄进行曲。这倒是跟自己还没穿越之前看过的红脖子川普支持率一路飙升有着同样妙不可言的意味。
(我们苏维埃将踏平整个自由世界!)
激昂壮阔的音乐声响起之时,苏维埃最后一件可怕的杀人武器在全世界人民翘首以盼的目光中缓缓登场。庞大的身躯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一种可怕而又压抑的气氛。超过三十米的身躯携带了将近两千万吨t…n…t当量的可怕弹头。足以将世界毁灭好几遍。
(从贝尔法斯特横跨欧洲直到远东!)
它是苏联的最后一张王牌,西方最恐惧的武器,跟踏平整个欧洲的钢铁洪流和数额庞大的核武器库并称为苏联的最强两大王牌。
(红色十月进行曲唱响整个大地。)
北约心怀着敬畏,以地狱中最可怕的恶魔来命名这项武器的名字。
(白杨,喀秋莎,钢铁洪流,还有我们红色北极熊。)
r…36m,撒旦。(。)
第一百五十八章 伟大的信仰永不磨灭()
(第一更)
亚纳耶夫站在演讲台上,目光随意的扫过台下的人,他是首次以苏联领导人的身份面对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民。亚纳耶夫慢慢吸气,胸膛微微起伏,让不安的情绪平复下来,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在这里热烈欢迎我们所有到访的外宾,并向那些与纳粹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斗争的国家的代表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亚纳耶夫对每一个国家的代表微微颔首,表示尊重与敬意。而那些国家的代表对亚纳耶夫同样报以掌声。
“今天有六个国家的代表与我们一起,出现在莫斯科的红场上。这些代表们来自中国,越南,捷克斯洛伐克,朝鲜,蒙古,古巴。他们的祖辈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同仇敌忾、并肩作战。”
“来自中国的士兵们,作为亚洲与军国主义斗争的主要阵线,中国和苏联一样,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千百万条生命。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人们也在欧洲战场上无畏地与纳粹进行了斗争。朝鲜半岛的人民也对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坚决、毫不妥协的抵抗。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蒙古向我们的国家给予了全力支持。仅此,我像在座的所有代表,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亚纳耶夫在典礼台上鼓掌,台下的跟随着亚纳耶夫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现在在联合检阅方阵中的已经是当时参战将士的孙辈和曾孙辈了。胜利日是我们共同的节日,因为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一场为全人类的未来而战的战役。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经历了难以忍受的苦痛、贫困和损失。他们竭心尽力地工作,不惜生命地英勇战斗。树立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榜样。”
“我们向誓死保卫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祖国每一条边界的人们致敬!向在残酷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和第聂伯河战役中牺牲的人们致敬!向不屈的列宁格勒因饥寒而死去的人们致敬!向饱受俘虏奴役之苦、在集中营中受尽折磨的人们致敬!”
“我们带着这些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祖父、丈夫、妻子、兄弟、姐妹、战友、亲人和朋友的鲜活记忆俯首缅怀。我们缅怀所有那些再也没能从战场上回来的人们。我们缅怀所有那些已经无法再陪伴我们的人们。”
亚纳耶夫说完。又面相观众席上那些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二战老兵,饱含深情的说道,“敬爱的老兵们!你们是伟大的胜利日的功臣。正是你们的功绩创造了后代和平安稳的生活,让后代们能够去创造,能够勇敢地前行。或许你们的功绩无人知晓,但是你们的愿景永世长存!”
“今天你们的孩子和孙辈们将光荣地保持着一份胜利的殊荣,为祖国的现在和将来而努力,忠诚地报效祖国。自信地应对现代的挑战,为我们的祖国的顺利发展和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光荣属于胜利的人民!属于伟大的苏维埃!”
话音刚落,五架苏27战斗机高空克里姆林宫的钟楼,五颜六色的尾迹云映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湛蓝色天空上,格外的耀眼。
接下来的环节是由亚纳耶夫为二战老兵颁发抗战胜利的勋章,这是亚纳耶夫在这个特殊的节日给予二战老兵无上殊荣。他走下演讲台,亲自来到抗战老兵的席位之前,为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失去挚爱的他们军服胸口别上抗战胜利的勋章。每一次为老兵授予勋章之后,亚纳耶夫都朝着他们深深鞠躬。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们在卫国战争中付出的一切。”
亚纳耶夫替战争中失去了双手的老兵带上勋章,并且帮他整理好勋章。第一次受到领导人的接待。这位老兵太过激动,以至于一直再重复一句谢谢。
“谢谢你们当年的勇敢无畏,才换来今天的安定与和平。”
亚纳耶夫面前的老兵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双眼,但是他依旧昂首挺胸,等待着祖国的号召。就在亚纳耶夫说完这一句话的时候,他小声的说道,“亚纳耶夫总书记你知道吗,当年那些跟我一起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他们等待这一天好久了。当时我们只剩下了六个人困守一幢大楼,我的战友问我他们死后会不会成为英雄?我当时没有回答他。后来纳粹坦克轰平了整座大楼,只有我一人死里逃生被救回,他们的尸骨早就被埋葬在不知名的废墟下了。”
“但是现在我想告诉他,你们都是无名英雄。”
亚纳耶夫紧紧握着他的手,声音沉稳的说道,“祖国并没有忘记你们,谢谢你们,我们会接过你们手中的旗帜,继承你们的意志,继续前进。”
颁布完勋章之后,亚纳耶夫迎着老兵炽热的目光,刚转过身准备返回席位,只是他还没走几步,身后就突然传来二战老兵们的此起彼伏的声音。这是没有安排在典礼上的行为,完全是出自卫国战争老兵的个人意愿。
“第六十二集团军,第四步兵师,列兵瓦西里,代表斯大林格勒牺牲的全连士兵,像祖国致敬!”
“第十五近卫师,列兵伊万诺夫,代表斯大林格勒牺牲的战友们,像伟大的祖国致敬!”
“第六十一装甲师,列兵斯里琴科夫,代表斯大林格勒牺牲的战士,像伟大的祖国致敬!”
……
所有人的声音铿锵有力令人动容,红场在这一刻变得安静,只有风吹过红旗时猎猎飞舞的声音。
这些或许早已在军队的整合中被取消的番号,却是这群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他们象征着曾经的奋斗与信仰。当所有人都报完了各自的身份之后,到最后所有人统一占了起来,望着那面飘扬的红色旗帜,用统一坚定整齐的声音说道,“在座的全体卫国战争士兵,向伟大的祖国,伟大的苏维埃,致敬!”(。)
第一百五十九章 紧急事变()
(第二更)
接下来的环节是所有代表向无名烈士墓碑献花,亚纳耶夫协同六国出席代表前往亚历山大花园的烈士花园。亚纳耶夫将花朵摆放在墓碑面前的大理石上,所有人依次向墓碑线上一簇开得娇艳的鲜花。
“这一次的阅兵仪式非常精彩,亚纳耶夫总统。希望苏维埃可以一直保持着这股上扬的冲劲。毕竟从1985年开始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就一直遭到来自内部的重大打击。”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导人斯特拉斯基走过来向亚纳耶夫问好。
“还好,杨?斯特拉斯基总统,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如何?你也知道的,戈尔巴乔夫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而导致我们失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盟友。”
“局势不容乐观啊,亚纳耶夫总统。”斯特拉斯基总统忧伤的叹了一口气,“自从政治民主化,公开化改革之后,东欧的**被迫放弃了执政地位。就就算是捷克斯洛伐克**现在也在一片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现在捷克斯洛伐克已经进入到民主化的过渡期了。”
亚纳耶夫也有些忧虑,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执政**也失去了地位,那么苏联将会成为欧陆上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悄声问道,“如果现在捷克斯洛伐克重新加强统治,还来不来得及?”
“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斯特拉斯基苦笑着摇头,“品尝到权力滋味的民主派成员怎么可能放弃这个大好机会,而且现在民主化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