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立刻在山上砍树平地,很快就搭起了一长溜大窝棚,这些窝棚都用粗大的原木做架,上边盖了厚厚的茅草,窝棚里再生上一盆炭火,在这寒冷的冬季里,里边倒也是非常温暖。
桑榆镇的受灾居民也跟随而来,一些商户为了保险起见,也将货物搬到此地,另一大排大窝棚很快搭起来了。随着商户的到来,过往的很多商人也在此地落脚,一些简易饭店旅社也建了起来,这里竟然很快就热闹了起来,竟然隐隐有了新集市的景象。
有了新地点就要有新名字,十中队的官兵们有的叫这里抗日镇,有的叫胜利镇,还有的叫必胜镇,有的叫小开封,有的叫小天津,总之五花八门,什么叫法都有。
冯正将这个问题提到了李青林的面前,李青林想了想,道:“就叫新河吧,反正你那边上就有一个小溪,这样叫也算名副其实。”
李青林开了口,那这个地名就再也无争议,新河这个名字就算是定下来了。
三大队在桑榆镇打了一个不尴不尬的仗,这竟然在本地引起了轰动。
此时在中国,只要你扛起枪上前线去抗日打鬼子,你就是好汉,如果你能打死一个鬼子,那你绝对就是一个英雄。八中队和董昭的骑兵中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他们打死打伤二十多个鬼子,六十多个伪军,并且将日伪军赶出了桑榆镇,这在老百姓的眼中,这就是了不起的战绩。
在百姓们的传说当中,八中队的战绩被无限扩大,很多人都说八中队打死了一百多鬼子,好几百伪军,老百姓们竟然掀起了劳军的热潮。
今年秋收是个大丰收,地主老财们杀猪宰羊,挑着米面来劳军,条件较好的老百姓还将伤病员接到家里养伤,这让张二苟又感动又羞愧。
三大队打了胜仗的传言流传很广,这也给三大队带来了兵员,那就是前段时间被打散了的陈震东的第九支队一、二大队的散兵游勇们。
八月初,陈震东带领的一、二大队在来豫北的路上被鬼子伏击,他自己战死,部队被击溃,一部分部队回到了后方整编,还有一部分流落到豫西北地区的山野乡村。这些人有的投靠在财主们家里看家护院,有的成群结队上山打游击,八中队打了胜仗的传言给了他们无限的希望,又似乎在暗夜里给他们点亮了一盏指路灯,这些人想方设法历经艰难找到了桑榆镇,来到了张二苟这里。
对于这些人,李青林指示不管是有病还是有伤,只要能证明没投降过敌人、没当过汉奸,所有回归的官兵全部编入八中队。
对于回归的老兵,张二苟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对于一些有病有伤的,张二苟却有些不愿意收下。他认为这些人治病治伤要花钱,还要派人照料,而且病好伤好之后还不一定能再扛枪打仗,将这些人留下纯粹是浪费。
李青林批评道:“你也是个当兵的,都是提着脑袋和鬼子在干,谁没个三病两灾的?谁能保证以后不受伤?你要当兵的给你卖命,你又不珍惜他们的生命,今后还有谁给你拼命?你要是不要他们,我要。我就不信了,这些当过兵的人比那些老百姓还差,他们站个岗放个哨总比老百姓强吧?最不济我就给他一点地,就在我大队部旁边当个农民,最起码他种的粮还能养活几个兵吧?”
见李青林有些恼怒,张二苟连忙陪笑道:“老大,别发火,我要,我要还不行么?”
带队退回到水治的松井最近日子很不好过,他作为讨伐行动的指挥官,因为伤亡过大被驻在万安的警备中队队长以指挥失当狠狠训斥了几顿,这几天正灰头灰脑躲在警备队的司令部里闭门思过。而井上的部队伤亡很小,回去的时候又因为“征用”了大量皇军需要的物资,特别是那整整一大车的砂糖,更是让步兵大队的大队长喜笑颜开,因此大队长不仅没有批评井上,而且暗地里还表扬过他几回。
对于八中队的表现,佐佐木倒是很是惊讶。他原以为这就是一支杂牌军,没想到这支杂牌军竟然能抵抗住精锐皇军的攻击,这让他提高了警惕,他决定再派人去将这支部队彻底摸清楚。。。。
更多到,地址
三二六章 寒冬,暖冬2()
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北方的寒流早早来袭,气温早就在零度以下,外出的人们都穿上厚厚的棉衣,更多的农民躲在家中“猫冬”。
皮献酋有个多年养成的习惯,那就是每天都一大清早就起床,在当铺开门之前他就将一天的事情提前安排好,然后手捧着一个紫砂壶去镇子上的茶馆中去喝茶。
皮献酋虽然很有钱,但是他做人一直很低调,他今天就穿着一件普通的灰布大棉袄,戴着一顶老头帽,脚穿黑面布鞋,不知道他底细的人还以为他就是一个家境稍好的农民。不过和普通农民不同的是他手里的那把紫砂壶,据说这把梅树桩造型的紫砂壶还是明朝的古董,是皮献酋无意之中得到的宝物。
今天是个阴天,有小北风在呼呼地刮着,皮献酋推门出来,外面静悄悄的,没什么人在外面活动。
皮献酋的心情很好,因为最近他的生意很好,而且这次鬼子来袭他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皮献酋的裕民典当铺在大街的背后,而且还藏在一处竹林之中,鬼子在镇子里的时间较短,然后只顺着大街抢劫放火,因此并没有发现他的典当铺。皮献酋在街上的店铺被抢了,但是和裕民典当铺的财物比起来,那里的损失只能算是小零头。
出门以后,皮献酋眼光向自己的当铺四周扫了一遍,这也是皮献酋多年养成的一个习惯。
作为经营典当生意的老手,他们整天就是和黑白两道打交道,所有做这种生意的老板都会对自己的安全特别担心,因此,皮献酋出门之后或者进门之前都会对自家店铺周围巡视一遍。
皮献酋整了整衣冠,手端茶壶向四周巡视了一遍,他突然看见两个拾粪的人。
现在是冬闲季节,为了积肥,很多人会驮着粪筐出来拾粪,这也成了本地冬天的一个特色。但是皮献酋也觉得这两个人有些不同,但是到底在哪里有问题,他一时半会有看不出来。
皮献酋捧着茶壶慢慢往茶馆走去,走到大街上,他又看见一个拾粪的人,这次他留心注意了一下这个人。皮献酋突然之间恍然大悟,于是连茶都顾不上不喝了,连忙往八中队的队部跑去。
天虽然很冷,但是八中队的练兵场上却是热火朝天。此次日伪偷袭桑榆镇让八中队伤亡惨重,但这也激起了他们复仇之心,除了炊事班正在准备早饭,八中队其余的人员全部都来到训练场上晨练。
晨练的科目很简单,那就是部队在训练场上绕圈子练长跑。这一次教训已经足够深刻,张二苟决定练出一直能征善战的强兵来。能征首先就必须能跑,因此早晨跑圈已经成了八中队必练的科目。
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张二苟脱了大棉袄只着一件单军衣跑在队伍的最前头,只见他嘴里哈着热气,身上冒着热气,正跑得大汗淋漓。
皮献酋一般拉住他,道:“张队长,你快停下,有事对你说。”
张二苟正跑得通体舒畅,并不想停下来,于是甩开皮献酋的手,边跑边道:“老皮,有什么事?你跟上我,慢慢说。”
皮献酋过惯了富足的日子,身体哪里能和这些大兵相比,他紧跑几步追了上去,边喘气边道:“张队长,出大事了,鬼子来了。”
听到“鬼子来了”这几个字,张二苟立刻就停了下来,大声问道:“你说什么?鬼子来了?他们到哪里了?”
张二苟停了下来,皮献酋的小计谋得了逞,他追上来笑道:“鬼子没有来,但是和鬼子有关的人来了。”
有士兵也听到张二苟大喊的那句“鬼子来了”,有些人也停了下来,并渐渐围了上来。
皮献酋忙摆手道:“各位老总,我要和张队长商量一件事情,你们先练着、先练着。”说完拉着张二苟就往场地旁边走来。
张二苟边擦汗边道:“老皮,这大清早的,有事么事就快说,别这么一惊一乍的扰乱军心好不好。”
皮献酋向四周看了看,轻轻在在张二苟耳边道:“我发现两个鬼子派来的探子了。”
张二苟大吃一惊,道:“老皮,你可别瞎说,他们在哪里?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探子?”
皮献酋于是就将刚才看见那两个拾粪人的情况说了一遍,并且很肯定地说,这两个人绝对有问题。
张二苟道:“现在有很多人都在野地里拾粪,这也没什么呀,你怎么就这么肯定他们有问题?”
皮献酋有点小得意地说道:“你说得不错,的确有很多拾粪的人,但是这两个人不一样,我看他们根本就不是农民。”
张二苟道:“何以见得?”
皮献酋笑道:“我虽然不是出生在本地,但这么多年都在本地做生意,不自夸的说,方圆十里之内的人十个我就认识九个,但是这两个人我一点印象也没有;另外,拾粪的人一般都是年岁较大一点的人,而且会因为怕弄脏了衣服,他们一般都穿的很破烂,但这两个人也就二十来岁,穿的虽然是普通的棉衣裤,可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根本就不象是干活的人;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怀疑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到村子里去拾粪。”
“村子里难道不准外人去拾粪?”张二苟疑惑道。
皮献酋笑了,道:“在村子里能拾到粪么?做田的人把牲畜的粪便都当着宝一样,即使有了也会被他们立刻就拾走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牲畜粪便留给外人?”
皮献酋说着一指不远处的大路,道:“大路上车来车往,过路的骡马留下的粪便很多,一般的拾粪人都会顺着大路去拾粪,怎么会跑到根本没有粪的地方去拾粪?”
传令兵送来了张二苟的棉袄,他一边往身上穿,一边说道:“老皮,你说得有道理,这两个家伙肯定有问题,他们现在在哪里?我马上带人去抓了他们。”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拍脑袋,道:“老大上次来特别交代,我只管把队伍带好了就行,这事应该由李启藩去负责。”
于是他对传令兵说到:“快去叫李启藩,说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去办,叫他立刻跑步到中队部来。”。。。
更多到,地址
三二七章 寒,冬暖冬3()
上次在日伪偷袭桑榆镇的战斗前,李启藩遇事不慌、处置得当,不仅及时将敌情送给了张二苟,而且在尽可能的情况之下迟滞了敌人的行军,这让李青林和韩济中对他十分欣赏。
韩济中提议让李启藩负责八中队这一片的情报工作,李青林当场就同意了韩济中的意见,并且让李启藩自己挑选两个手下帮助他。
李启藩当兵才几个月,他实在没有想到大队长会这样器重他,因此十分激动地保证今后一定好好干,绝对不辜负大队长对他的厚望。
激动归激动,李启藩挑选助手还是相当冷静,他指名马云海和马云起当他的助手,其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二人已经经历过实战,并且他们就是本地人,对本地的情况极为熟悉,这就是二人做情报工作的一个最大优势。
李青林和韩济中当然答应了他的选择,不过要将这二人拉进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