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雍王-第5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职出来。”

    张经说的好听,分明是在要人质。

    张经请过了的人,都是宁波城之中有势力的人家。

    说句不好听的,能做到里应外合,出卖守军的,也只有这些人,因为其他人连做这个的机会都没有。

    张经必须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乱想才是。张经也是有所忌惮的,什么是耕读传家的,张经的意思,绝对不是那些自己耕种的人家,而是朝廷之中做大官的人家。这些人在张经看来,都是可以信任的。

    就这样张经从这几十家之中,找到百余名弃笔从戎的人。

    当然了这些年轻士子,或许真有从戎之念,而不是知道张经与他们家人之间的勾搭。

    有了这百余人,张经想做的事情,就从容多了。

    张经将这些人送走之后,立即问道:“城门都关闭了吗?”

    “都关闭了。”

    张经说道:“好,将所有的小吏都叫过来。”

    片刻之后,大大小小的文吏都在下面站着。都恭恭敬敬的,眼观鼻,鼻观嘴,嘴观心,好像是一个雕像一样,不会,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张经说道:“之前的事情,我一概不问,但是只要你们能助我守城,此战之后,保举三五个官身,还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如何表现就看你们的了。”

    这些小吏的眼睛都亮了。

    在寻常百姓的眼中,这些小吏也算是一个人物,因为毕竟是吃官家饭的,但是在真正的官员眼中,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物。

    所以凡是有上进心的小吏,都期待得一个官身,但是太祖时期还有很多杂途入仕,但是在之后慢慢的被压缩掉了,国子监监生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在明初有很多大官,都是从国子监出身,而到了后世,国子监监生,只能变成了考试的一个台阶了,国子监监生可以直接参加乡试,相当于一个举人的身份。

    不过,这些小吏油滑的很,不狠狠的震慑一下他们,恐怕他们也不会好好的给你办事。

    张经说道:“这几家在宁波的住址都知道吗?”

    张经又拿出一张纸,又是一分名单,这一分名单,与上一分不同了,上一份是宁波有头有脸的人,而这一份却是宁波参与海贸最深的几家。

    怎么说啊?

    宁波乃是东海重镇,又是海贸重点,可以说大大小小的家族都有人参与进入海贸之中,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也。

    而且真正能将海贸做大的,都是有后台的,平时张经想动,都不大能动,不过现在是战事,张经固然不能做到想杀谁,就杀谁,但是在这危机师傅,杀几家有通雍嫌疑的人,却是一二三,那么简单。

    “带这团练兵,一起下去,将这几家给我抄了。”张经说道:“也让这些新丁见见血。”

第八百六十三章迫降() 
第八百六十三章迫降

    眨眼之间,数日光阴过去了。

    “这就是雍王的手段吗?”张经脸色苍白,整个人脸上毫无血色,好像是一个人陷入三九寒天的野外。

    对张经来说,他现在面对的局面,比三九寒天还恐怖。

    他手中的一封书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

    张经心中一直以来的担心,终于爆发了。

    书信之中,写什么并不重要的,重要的说明。他父母家人已经落入雍王的手中了。

    “雍王仁德,岂会做这样的事情,不过,浙江巡抚何文渊何大人却没有这份心了。”雍王这边的使者说道。

    他并没有说慌。

    的确,这个计策正是何文渊所献。

    何文渊想迫降张经。

    张经是一块硬骨头。他来到宁波之后,种种手段,仿佛要将宁波打造成铜墙铁壁一般。宁波城要比福宁城坚固多了。

    唐宋时代的城墙先不用说,在元代,蒙古人为了消除汉人的抵抗意志,大量的拆除城墙。宁波城墙也被拆除了。但是在方国珍乱起的时候,元朝再次重建城墙。

    进入了明代,基建狂魔朱元璋大规模重修城墙,宁波也在重修之列。宁波城的规格在福宁城之上,福宁城只有四个城门。而宁波城却有六个城门。当然了宁波城有一点比不上福宁城,那就是福宁城在正德年间重修过一次。

    不过,这一点在张经的手中根本不是事情。他此刻就征召全城民夫,整修城墙,没有材料,就开始拆除城中的房屋,总之,不惜一切代价强化城墙。

    朱厚煌面对宁波都有些发愁。

    据说西班牙人想用三千士卒征服大明,不过,他们探查过,就认为,大明所有的城池都已经城堡化,不是三千士卒,能打下来的。

    这在朱厚煌看来,不过是一个笑话。

    但是再怎么是笑话,也能说明一个问题。

    朱厚煌可不愿意,一城一城的攻打下去,如果这样大即便雍军有百万之众,也打不下去。

    所以,朱厚煌一直再想寻求野外决战。但是杨一清好像是知道朱厚煌所想,所以,宁可连连失地,也不愿意与朱厚煌野外决战。

    所以,朱厚煌才采纳了何文渊的迫降之计。

    “雍王殿下之意,我已经明白了,只是吾自束发读书以来,就知道忠孝之意,家父从下谆谆教诲,莫不是移孝作忠。我宁死也不会投降贼子的,父母养育之恩,只能开始再报了。”张经咬着牙,恨不得将所有牙齿都咬碎,几乎一字一顿的说道。

    张经心中犹如刀绞,将雍王与何文渊恨到骨子里面了,继续说道:“雍王大逆不道,就知道心中没有丁点忠孝之意,只是不知道雍王九泉之下,何以见先帝于地下。”

    张经说道:“赶他出去。”

    “是。”张经的亲随立即将雍王使者赶出去了。

    “大人,还去巡城吗?”亲随问道。

    张经抬起头来,双眼之中充满了血丝,这些血丝好像是瞬间炸裂开来的。

    张经说道:“岂能因为私事,而误国家大事。继续巡城。”

    或许有些人是伪君子,但是大部分大明士子来说,他们从小读书,忠孝之意,灌入骨髓之中,张经绝对是孝子。

    但是到底做孝子还是做忠臣的分歧放在张经的眼前的时候,张经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他只能忍痛选择国家大义,他心中痛苦却不是别人能够知道的。

    “下去吧。”朱厚煌听了使者的汇报,将使者打发下去了。

    “殿下,我们真要将张经的父母杀了吗?”李良钦有一点不忍心。李良钦从江湖出身,祸不及妻儿,已经深入李良钦的骨髓之中。

    杀了张经,李良钦不会皱一下眉头,甚至因张经之事,株连张经家人,李良钦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是如果用别人的父母来威胁别人。这就有一点不合江湖道义了。

    “怎么可能?”朱厚煌说道:“孤怎么能做出这等事情,张经父母现在还在福州,不过暂时百关押而已,孤不过是用来乱张经的心神,如同他真因此开城,那是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不咬牙投降,孤也拿他没有办法。”

    朱厚煌未必没有杀张经父母泄愤的想法。

    不过作为一个理智的政治家,朱厚煌立即明白,不能这么做。

    首先,在这个时代道德是一个大问题。不,即便是后世也是如此,想打到一个人的观点,一般会转换为人身攻击。

    因为大家思想之中,都有一种古老的逻辑,好人办的事情,就是好事,坏人办的事情就是坏事。

    朱厚煌正要与嘉靖争夺天下。正要给天下人竖立一个好印象的时候,怎么会做这种的事情,而且他也明白。这样做大概也没有什么用处。

    就如刘邦一样,项羽用刘太公来威胁,刘邦耍光棍,要分我一杯羹,项羽反而没有办法了。

    就如现在的张经,他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杀了人,只会让张经更加顽强的与张经作对。

    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朱厚煌怎么肯做。

    “俞将军,你觉得这宁波城应该如何攻?”朱厚煌问道。

    “宁波城处于慈溪,奉化江,东钱湖交接之处,故称之为三江口,水系环绕,护城河的水量充沛,而且的城内外有水道相同。欲攻宁波城,必须先得到这些水道的控制权,不过这些水道狭窄之极,我军水师根本不能进入,必须有小船攻之,而有宁波城墙在,水道进攻,就暴漏在城头的打击之下。所以这样水陆联合的防守模式,很难进攻。”俞大猷说道。

    朱厚煌问道:“难道这座城池就不能进攻了?”

    俞大猷说道:“自然不是,只是恐怕伤亡惨重。”

    俞大猷的话说中了朱厚煌的心思,伤亡惨重这四个字,让这朱厚煌不得不慎重考量。首先这宁波城三面环水,是地下水充沛的地方,即便俞大猷不说,他也知道,放崩之法,大概是行不通的。

    只能有火炮猛攻了。

    但是还是火炮的威力不够,打破城池,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否则直接用火炮打破城池,也就好办了。

    朱厚煌说道:“你的意思是?”

    俞大猷说道:“臣以为不用急攻宁波。浙江一省的防御重心都在宁波与杭州两府,南方各地都一片空虚,臣请命一支偏师,攻克金华处州一带。或许也可以攻绍兴南部?”

    朱厚煌说道:“这有什么用处吗?”

    朱厚煌很明白,他要的不是地盘,而是打崩对方的主力,只要能打崩敌人的主力,那么江南就任他自有行动了。这些地方不用打,也是他。

    俞大猷说道:“连连失土,殿下以为杨一清真的能做的住吗?即便他能坐得住,北京那一位能让他们坐得住吗?”

    朱厚煌立即明白了,俞大猷根本就是逼杨一清不得不战。

    朱厚煌的思路局限于宁波城之上,而俞大猷的思路却是开扩的很。

    俞大猷继续说道:“即便杨一清敢抗旨,大不了派遣水师进入长江之中,到时候如果杨一清还能坐的住,臣就要佩服他了。”

    是啊,浙江,福建能放弃,但是南京是万万不可放弃的,不仅仅是因为南京是战略要地,更是南京在大明政治上的意义。

    南京是大明的首都,明太祖的孝陵就在南京城外,如果雍王得到了南京,就有了法统的支撑,甚至有了与嘉靖划江而治的底气。

    这一点,是嘉靖万万不能允许的。

第八百六十四章杨一清的困境() 
第八百六十四章杨一清的困境

    很多人说大明是两京制。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南京才是大明的首都,而北京不过是行在,是陪都而已。

    当然了从政治地位上,双方是翻过来的。但法统上就是这样的。

    就好像是文臣一边拿祖宗家法说事,一边一致忽略了关于割皮充草的任何记录。

    朱厚煌要是能得了南京,嘉靖的根基都会动摇。

    “好。”朱厚煌说道:“只是派谁去西征啊?”

    金华与处州空虚之极,只要派遣一支偏师,就能拿下来,可以说派谁都可以。这样的事情,俞大猷不愿意多插嘴,说道:“还请殿下圣断。”

    朱厚煌沉吟一会儿,说道“就派元敬过去吧。”

    朱厚煌之所以派戚继光去,是因为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义乌。

    不知道戚继光因义乌兵,训练出天下精兵,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