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在得到赤羽营副将卫峥的消息之后,誉王行动起来了。
如今朝中太子衰落,靖王新近崛起,势头很猛,誉王的地位是岌岌可危。
靖王最近晋升为亲王,他隐隐觉得这和当初自己的晋升是何其相似,难道自己只是梁帝眼中的磨刀石?
但这一切并不重要,只要自己的实力强大,最后皇位还是他的。梁帝当初夺得皇位,还经历了五王之乱呢,归根结底还是要自身的实力强大。
因此,他急需寻找盟友,谢玉一案,他知道了夏江的把柄,教书先生李重心,以及夏江的心结,赤焰之案。
现在有了卫峥的消息,就能把夏江拉入他的阵营。
誉王和秦般若约了悬镜司首尊夏江,一番唇枪舌剑,以及利益交换之后,誉王与夏江谈妥结盟。
这时,宫中传来消息,太子在太皇太后的国丧期间,于东宫大肆放纵,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言语之间还对梁帝大不敬。
梁帝大怒,先是幽禁太子于东宫,又派蒙挚率领禁军封禁东宫,后来更是直接废了太子。
誉王大喜,好事成双!
但梁帝又下旨,擢升靖王为五珠亲王,这让誉王像吃了半只苍蝇一样恶心难受。
他又感觉自己像是磨刀石,这种感觉很不好!
急忙联系夏江,开始谋划抓捕卫峥,这样不仅能报了梅长苏的利用之仇,而且以靖王的性情,肯定会营救卫峥。
到时,打压靖王和报仇两不耽误,一箭双雕。
江左盟的消息很灵通,卫峥刚被悬镜司抓走,宁凡就知道了。
此时,梅长苏还在昏迷之中。
他按照梅长苏的吩咐,再结合原剧情中的情景,还是安排了一些身手高强,失手之后极易逃脱的好手,在金陵城门口埋伏,营救卫峥一次。
毫无意外,没有成功。
接着,向言侯府递上梅长苏已经写好的亲笔书信,让飞流通知夏冬做好准备,进密道找靖王谈妥一切,派遣江左盟的高手假扮江洋大盗,扰乱京城。
梅长苏中间醒了一次,对宁凡的作为表示了肯定,并指示了下一步计划。
然后基本就和原剧情一样了。
言侯拖住夏江和夏春,靖王带着巡防营以缉捕江洋大盗的名义围困悬镜司,“江洋大盗”也毫无意外的在悬镜司附近现身。
赶来的药王谷众人佯攻悬镜司,在悬镜司大牢门前止步,并退了出去。
言侯看看时辰,对夏江说了一句话。
“我可以走了。”
就是这句话让夏江意识到不妙,急忙返回金陵城,回到大理寺去看关押在这里的卫峥还在不在,却是为江左盟众人领了路,成功救出卫峥。
另一边,言豫津邀请纪王爷去找宫羽听曲,正好在窗口看见,夏冬在给卫峥拍背。
一系列的连环计,让夏江恼羞成怒,直接御前告状,说是靖王劫走了卫峥,梁帝大皱眉头,召来靖王。
靖王却说,巡防营本来都要抓住那个作乱京城的江洋大盗,却被悬镜司的人冲乱了阵脚,以致功败垂成。
夏江说这些都是障眼法,就是为了掩盖,靖王派的另一伙人去大理寺救出卫峥。
梁帝诧异,怎么又把大理寺牵扯进来了。
夏江一通嘴炮,再加上誉王的助攻,成功激怒了靖王,让他又对当年的赤焰之案提出质疑。
这本身就是靖王与梁帝父子之间的一根刺,现在说出来,惹得梁帝大怒,加重了靖王的嫌疑。
又有宫女来报,芷萝宫发生了大事。
梁帝气急,踹了靖王一脚,大叫这对母子真让人不省心,就去了后宫。
还欠七更。
(本章完)
第45章 任务即将完成()
梁帝来到芷萝宫,却是皇后在训斥静妃,说静妃在宫中私设宸妃牌位,暗中祭拜,又说静妃给梁帝喝的药膳中有一味药草含毒。
梁帝本来怒气冲冲,听了这话,怒气更是大胜,但却不是对着静妃,而是皇后。
为宸妃设立牌位,祭拜一事,是梁帝私下吩咐静妃做的;梁帝最近睡眠不好,总是梦到宸妃,便安排静妃暗中祭拜。
而药膳之事,皇帝入口的东西,肯定是经过重重检验的,他问过御医了,那味药草要想毒死一个人,需要整间屋子那么多,在药膳中加入一些,反而有助于安眠。
静妃只是跪伏于地,并不为自己辩解,这更让梁帝对皇后是大怒,觉得静妃受了大委屈,可她性情如此,从不说与人听,可想而知,入宫多年来,静妃受了多少委屈。
但这时又不能不罚,他只是私下吩咐的,没有第三人知道。
于是梁帝轻轻揭过私设宸妃灵位之事,之事幽禁静妃在芷萝宫一个月。
又对皇后大发脾气,说她小题大做,揪住一味没有毒性的药草不放。
发泄一通后,梁帝冷静下来,觉得这事不对。
靖王那边刚出事,静妃这边就正好也犯事了,而且都是有关赤焰旧案的事。
静妃的事是自己吩咐的,难保靖王的事也是莫须有。
这是有人针对他们母子!
难怪誉王整日留在宫中,这一切肯定都是他计划的,刚在前殿构陷了靖王,皇后就在后宫拿住了静妃。
而皇后和誉王又有着母子的名分,是一伙的!
梁帝心中有了数,不再发怒,脸色平静地来到前殿。
看着靖王跪在地上的身影,梁帝仿佛又看到了静妃跪伏于地,不为自己辩解的样子,决定为静妃靖王母子做主。
夏江和誉王又一唱一和地挤兑靖王,本就心生疑虑的梁帝开始怀疑誉王和悬镜司首尊夏江勾结到了一起,陷害皇子靖王萧景琰。
梁帝决定静观其变,将此事轻轻揭过,让夏江继续查明此案,搜捕卫峥,靖王只是禁足于靖王府中。
夏江得令后,将金陵城搞的是天翻地覆,大肆搜捕卫峥,他明知道卫峥绝对没有出了金陵城,进皇宫之前,夏江就已经派悬镜司的人封锁金陵,全城张贴海捕文书。
夏江的这种反应全在宁凡和梅长苏的意料之中,全城张贴的海捕文书,不出意外被纪王爷看到了。
言豫津很是“惊惶”地拿着一张海捕文书给纪王爷看,说是他们那天遇上大事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纪王身为皇族,自然知道悬镜司这种出尔反尔的行径,对于皇族来说意味着什么。
纪王微眯着眼睛,泛着平常所没有的精芒,身为一个皇族,而且是当今陛下的嫡亲兄弟,能够在上一次夺嫡之争中安稳存活至今,还享受着荣华富贵;纪王爷绝对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放浪形骸,他的智慧不容小觑。
在纪王爷看来,历代不参朝政,不涉党争,只尊皇帝的悬镜司,一旦做出这种事情,对大梁来说,是怎样的滔天巨祸,更是能够动摇皇族的根本。
这事必须告知皇帝!
纪王爷随即便立即进宫,将他当日所见之情形一五一十的告知梁帝。
梁帝听完大怒,他本就怀疑悬镜司与誉王相勾结,这下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对于他这个聪明的弟弟,梁帝很信任,以为纪王很会拿捏分寸,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这次出手的如果不是悬镜司,而是其他任何一个朝廷部门,纪王绝对是闭口不言,不会发表任何意见。
但悬镜司不同,它的权力太大了,一旦脱离皇权控制,将会天下大乱!
这事太大,为了确认,梁帝派遣禁军大统领蒙挚密召纪王说出的参与者夏冬前来。
夏冬来了后,面对梁帝的质问,矢口否认,一口咬定,绝无此事。
梁帝拉过一旁的纪王个,让他再说一遍当时的情形。
夏冬好似“有些惊慌”,随即表明此事是她一人所为,与夏江无关。
却是在救出卫峥后,她知道了当时聂锋死亡的真相,对她的师父夏江大感失望,夏江已经违背了悬镜司建立以来的铁则。
他为了一己私利,陷害赤焰军和祁王,造成了当年的惊天大案,还利用了夏冬,还是她的丈夫聂锋。
现如今又勾结誉王,联合起来构陷靖王。
夏冬决定将夏江绳之以法,她从小被教导的就是忠君爱国,而且这样还可以报了自己的私仇。
所以她与梅长苏一拍即合,现在这样做,都是遵从了梅长苏的安排。
梁帝见夏冬的态度,果然大怒,命令禁军查抄悬镜司,抓捕一切人员,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悬镜司首尊夏江,以及他的三个弟子,夏春,夏秋,夏冬都下了大狱。
誉王被禁足在府,不得随意出入。
如此,誉王便废了。整日饮酒买醉,颓废至极。
许是这件事让靖王母子受了委屈,梁帝直接擢升静妃为静贵妃。
靖王也在一个月后办理好赈灾事宜而被加了两颗王珠,成为七珠亲王。
此时正好半年已过,梅长苏的病情得以控制,对宁凡的作为是赞不绝口。
虽然大局都是梅长苏把握方向,但是具体实施,宁凡也做得很好。
梅长苏能够下地行走之后,就去刑部天牢见了夏江,此时的夏江绝口否认自己构陷皇子的罪行,拒不招供,罪不至死。
梅长苏要激怒他,让夏江更愤怒,做出更多的疯狂之事,让他在死亡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梅长苏离开后,就一直监视夏江,在秦般若假扮送饭的婆婆见过夏江之后,很是警惕,但又不知道他们密谋了什么,有些无从下手。
知道原剧情的宁凡委婉提醒梅长苏。
秦般若为什么要辅佐誉王,这和她妄想复辟滑族之国有什么关系,和玲珑公主关系密切的夏江为什么会和誉王结盟,卫峥一事明显夏江自己就能完成布局。
梅长苏经过宁凡的助攻,觉得这是誉王的身份有问题,毕竟誉王只是皇后的养子。
于是通过靖王,拜托静贵妃在后宫打听誉王的身世。
就一更了。
琅琊世界就要结束了,需要好好构思下一卷。
(本章完)
第46章 任务评价及奖励()
后宫发生的一切都瞒不过高湛的耳目,已经决定押注靖王的高湛得知消息后,决定在帮一把。
一次梁帝从静贵妃的芷萝宫离开,高湛于恭送梁帝的静贵妃身前,仿佛不经意的轻声说了一句:
“誉王殿下和玲珑公主真像。”
这事就传到了梅长苏耳朵里,稍微一思考,就知道誉王是滑族玲珑公主与梁帝的子嗣。
这样,秦般若和夏江的态度就不难解释了。
大梁祖制,皇族长辈逝世后,需大礼祭拜三次。
毕竟古时以孝治国,丁忧之后,有守孝三年之说。
皇族不比寻常人家,不可能三年不理政务,所以才有了三次大礼祭拜。
而太皇太后的第三次大礼祭拜就要到了,这是最后一次,也是最隆重的一次祭拜。
届时,满朝文武除留守官员外,都要前去,皇族之人更是要大部分到场。
而就在梁帝与一众文武祭拜太皇太后之时,知道自己身世的誉王造反了。
不过,这次造反没有原剧情那样轰轰烈烈,一度将梁帝与满朝文武逼进小小的猎宫之内。
梅长苏得知誉王身世后,就想到了这种可能,本着不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