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人纷纷来卖饼的时候,他选择见好就收,激流勇退,也证明了他能洞察时势,毫不贪心。
而抽奖这种赚钱的方式,则是吴磊原创,古代是没有的,超过了这个时代一千多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吴磊真的很聪慧,思想上能走在别人的前面,自然也能比别人早一步发现商机。
简单的两件事,李浩从吴磊的身上看出了非常深厚的潜质,这就是一个天生的商业奇才,必须好好利用,还读啥书呀。
李浩和古代人想法不一样,古代人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人还认为无商不奸,所以看不起商人,商人地位低下,但李浩却认为,有钱才是硬道理,有钱能使磨推鬼,他若没有钱,如何能把琼南和流求发展得如此繁荣,如何能打造那样大的船队,如何能开启自己的商业帝国,如何掀起大航海时代,这一切,都是用金山银山堆出来的。
李浩已经不需要再听吴磊说下去了,他露出满意的微笑,问:“吴磊,你有什么志向抱负吗?”
吴磊见李浩不仅没有生气,还露出笑容,而且,他还问自己有什么抱负,不禁开心道:“回王爷,小人最大的志向,便是走遍这个世界,因为小人最近从书中得知,这世界,非常大。”
“哦?”李浩闻言双眉一挑,笑道,“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
“对。”吴磊用力点头,“小人想去看看。”
李浩开心道:“那本王向你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括地志》,另一本是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玄奘法师这本书目前应该还在编纂之中,不过也该接近编撰尾声了,估计一两年内就会成书,等成书后,本王会派人给你送过来。”
吴磊闻言受宠若惊,赶忙激动行礼:“多谢王爷!”
“先别忙谢。”李浩笑眯眯道,“还有好事呢,本王看你似乎是个做生意的人才,所以想重用你,以后本王的商贸船队,都交由你来打理,不过眼下,你还是新人,尚需砥砺,先听候陆云安排,跟船两年,两年后,你就是本王的海上商贸总管,专门帮本王打理海上贸易,如何?”
“这……这……小人何德何能!”吴磊这次真的被惊到了,才第一次见面,李浩就对自己这个小人物委以如此重任,简直匪夷所思,他真的是惊吓大过惊喜。
“不要害怕。”李浩道,“你很有头脑,只要积攒一定的海上商贸经验,两年之后,你将士航海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这样,你也能带着船队到达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了。”
吴磊激动得眼圈都红了,他万万没想到,水灾带给了自己人生惨变,却又让自己结识了自己的偶像琼南王,最让他没想到的是,琼南王居然如此厚待和重用他,他真的不知道如何用言语来表达此刻的心情了,他努力平复情绪,让自己的语气尽量平缓,道:“王爷厚恩,小人……小人粉身碎骨也难报答!”
“何必说得如此严重。”李浩淡笑摆手,转头面朝陆云,道,“陆云,你不是准备了许多国家的翻译吗,挑几个重要的国家翻译,让他们叫吴磊说外语,他将来可是海上的王者,学这些有用,不过……本王还是希望,十年后,或者二十年后,我们大唐的语言,能遍及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一切,就要靠你啦,吴磊。”
吴磊闻言浑身一震,让大唐的语言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多么宏伟的志向啊,吴磊把李浩的志向和自己的志向一对比,方觉李浩是多么伟大,难怪他能在如此年纪就从一介白身成为琼南王。
船队在琼南停靠四天,李浩也和陆云规划好了所有航线,然后李浩亲自送陆云登船,目送他们出海,这一次出海,可不像上次去倭国那么简单,此次他们带出去的物资,是上次的十倍都不止,而且他们还肩负宣威和传播大唐文化两大重担,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如果此次航海成功,很有可能这就是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次远航,也是大航海的时代的起点。
送走了陆云,李浩又下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令,造火炮。
虽然他现在有船了,但他的船还不具备太强悍的攻击性,床弩的威力终究有限,达不到李浩的要求,他的要求是很高的,他觉得这些海船,只有配上火炮,方能逞强于列国,称霸于海上,所以制造火炮是势在必行的。
火炮也分很多种,像明朝时候的红衣大炮,就是比较古老的一种,虽说威力打出来也能震慑人,但射程不远,威力也差强人意,而且装填太过麻烦,李浩毕竟是穿越者,他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好的,他打算越过老式火炮这一步,直接制造弹壳式火炮,他的目标定为加农炮。
在抗战电影里可以看到,那些带着车轮,推出来的大炮,有一个炮手在后面搅动转轴,调整炮口方向的,就是那一种炮,加农炮的特点是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射程远,未来世界的加农炮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也就是30里,什么概念。
制造火炮是很复杂的,对钢的要求非常高,要求炮身具有极强的韧性,否则容易炸膛,大炮炸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在明朝时,都是用铜制造炮身,因为铜是一种韧性比较高的金属,即便是用铜制造炮身,古代大炮的炮身还是制造的极其之厚,因为那时候的火炮没有弹壳,直接用火药在炮膛里点火,炮身承受的压力太大,自然容易炸膛,所以后来西方才会出现子母炮,也就是弹壳式大炮的前身。
李浩其实对火炮已经暗中研究很久了,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想要制造火炮,必须炼制塑造炮身的合金结构钢材,制造火炮的合金钢材料他知道,只不过一些比较稀有的金属有点难弄,倒不是他弄不到,而是量有点大,毕竟是制造火炮,而且他也不可能只制造一门火炮,所以需要的稀有金属材料量不小。
然而李浩坚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稀有金属只要存在于地球之上,他就能弄得到,顶多费点事花点钱而已,才多大点事啊。
材料问题倒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在于炮弹的制造,想要制造弹壳式炮弹,可不像红衣大炮的炮弹那么简单,顶部的触碰爆炸的引信就是一个难题,这难不倒李浩,他最后设计定稿的炮弹,是分装弹,弹丸和药筒分开的那种,引信部位装填红磷和硫磺,炮弹尖端是可以伸缩的,装有小弹簧,伸缩幅度只有三毫米,用火石连接到红磷,而红磷硫磺后面,就是密封的火药了,这样虽然也能达到引爆的效果,但有一个缺点,炮弹不防水,一泡水就歇菜,成为哑弹。
虽然是美中不足,但为了安全,李浩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完善。
除了炮弹顶部的引信,尾部引信难度似乎更大,尾部是绝对不能用红磷和火石的,否则随便一个颠簸,就有可能引起爆炸。
这个问题李浩曾经苦思了许久,在问过他哥哥李成之后,才有了解决方案,其实跟枪子弹打火是一个道理,子弹底部发火,也称底火,未来世界的子弹底火,有两大方式,分别是巴克瑟式底火与柏丹式底火。
而李浩最终选择的是巴克瑟式底火,其实就是在子弹的底部镶嵌一个底火杯,杯中放置引火用的特殊引药,底火杯只要被尖锐的东西用重力敲击,就会引爆引药,强大的爆炸压力会通过引火孔,进入弹壳,推动子弹,使子弹发射。
炮弹和子弹其实是一个原理,所以李浩就决定采用这种引火方式,安全可靠。
制造火炮可是高危行业,李浩心中其实十分忐忑,历时两个月,李浩花费数万贯搜集了十几吨的稀有金属,同时,所有火炮的铸具已经做好,只等炼钢浇铸。
制造炮身倒不怎么危险,李浩亲自指导,炮身各部分零件浇铸完成后,打磨,拼装。
由于是弹壳式火炮,所以是从尾部装填,这次的炮管厚度是8厘米,而底部炮管厚度是1厘米,因为底部处于爆炸位置,承受的压力最大,所以造厚一点,这样安全。
炮身造起来后,安装在底座上,长1。8米,口径130毫米,比加农炮小很多,可以想象,威力和射程也无法跟未来世界的加农炮相比,但在这个世界,绝对是大杀器。
445章:造火炮(下)()
炮身已经制造出来了,接下来是制造炮弹了,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李浩制定了一套可行性和安全性最高的炮弹生产流程,就是先制造好弹壳,嵌好底火杯,然后将空弹头敲入弹壳中,保证其严密性,接着便是往弹头中用细漏斗装填火药粉末,以钝木杵实,最后才是安装弹头。
正是为了安全生产,李浩才用了这种不防水的弹头,不然他完全可以把引火杯的原理运用在弹头上,那样就可做到防水了,只是这样一来,生产的难度会增加,危险也会增加,得不偿失。
火炮和炮弹都造好了,李浩的内心激动不已,下令把火炮和炮弹运至偏远深山之中,并派人彻查方圆十里之地,确定周围没有一个人后,才下令试炮。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大炮就架在那里,已经调好了方向,对准八里外的一个小山头,目标就是山头上的那株大杨树。
定这么远的测试距离时,李浩心中也有点忐忑,不知道这火炮能不能打到这么远,而且是从下往上打,他很担心。
不管他此刻是什么心情,只有试完炮,才能知道这火炮的威力,至于火炮是否成功,是否会炸膛,这一点他倒是很有信心的,底火杯威力有限,而且有弹壳减压,第一次放炮是绝不可能炸膛的,所以试炮的时候,他和一群人就站在火炮后方三丈之处,还处与危险范围内。
在场的所有人都劝他,让他往后站,站远点,毕竟他身份尊贵,不可轻易冒险,李浩坚决摇手拒绝,并喝令不许他们再劝,众人虽感无奈,但却又十分感动,特别那是那群工匠,李浩如此行为,也是对他们手艺的一种信任,有人甚至激动得偷偷抹泪。
这门火炮是简化后的加农炮,点火方式依然是锤击,只见一个工匠挥舞起七八斤重的铁锤,猛然敲打在火炮屁股部位一颗冒出来的小圆柱上,“轰”地一声巨响,一股震荡气流辐射而出,将那挥捶的匠师震得连退好几步,周围十丈外的众人也被气流吹得衣发直扬,他们虽然捂住了耳朵,但巨大的声响还是吓了他们一跳。
李浩眼睛一直盯着炮弹看,他眼力过人,只见炮弹飞快地划出一道弧线,片刻间就飞到了山头上空,然而……越过了山头……
一两秒后,地面轻微颤抖,又过数秒,爆炸声传来,距离如此远还能感觉到地面颤抖,可见这大炮的威力实在惊人。
“走!去看看!”李浩一声令下,留下一些人在此保护大炮,李浩则带着其他人朝爆炸地点走去。
到了爆炸地点,只见地上一个巨坑,坑中泥土还在冒热气,空气中一股刺鼻的硝烟味道。
望着这个大坑,众亲卫震惊得无以复加,这尼玛是什么力量,简直仿若天神一般,早已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反倒是那群工匠比较淡定,因为他们试过小型炸药爆炸,见识过炸药的威力了,不过如此大的爆炸结果,他们倒是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