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投机者-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他妈谁出的主意?”冯玉祥在心里嘀咕:“明明是被放回来的俘虏,怎么像打了胜仗似的。”

    “敬之这一招太高了,”朱培徳对何应钦低声说,何应钦无可无不可的微微颌首:“委员长这哪像蒙难归来,整个是载誉归来,明天报上恐怕要吵翻天。”

    不长的路,车队走了整整八十分钟,蒋介石就在车上站了七十分钟,直到进入黄埔路,他才意犹未尽的坐下。黄浦路与外面完全不一样,整条街道被宪兵封锁,三步一岗,戒备森严。

    这种情形与外面的反差太大,兴奋中的蒋介石微微皱眉,他轻轻嘀咕了句:“这是做什么嘛,用得着这样吗?”

    宋美龄扑哧一下就笑出声来,直到进入憩庐的大门才说:“这恐怕是他们妥协的结果。文革这次可是费尽心思,你呀,就这个学生能干忠诚,真正把你放在心上。”

    蒋介石脸上的兴奋一扫而空,眼中充满阴霾。

    (未完待续)

第十章 余波(二)() 
回到憩庐的蒋介石借口背伤未愈没有接见任何人,让所有人都回去了,但傍晚时分庄继华却接到到憩庐的命令。

    庄继华踏进憩庐时却发现等待他的不当蒋介石宋美龄还有梅云天兄妹、张静江、陈布雷、林蔚、宋子文、孔祥熙。这个人事组合让庄继华有些纳闷,西安事变前林蔚和陈布雷未跟随蒋介石去西安,侥幸逃脱此难,其实是没能脱离南京的战和漩涡。

    陈布雷的举措庄继华还知道,他利用中央曰报和大公报写了很多文章,有劝谏、有怒斥,无一不是希望张学良悬崖勒马;但林蔚的动作,庄继华却不知晓,不过今天既然能出现在这里,那就说明他站对了队。

    “大哥,你总是姗姗来迟,姑父已经回来了,你忙什么呢?”梅悠兰见到庄继华就笑面如花的迎上来,嘴里却在替他找理由。

    庄继华微微一笑:“校长刚回来你就跑到憩庐来了,买也不怕打搅校长休息。”

    “我是姑母的新闻发言人,不跟着她怎么做这个发言人。”梅悠兰小巧的鼻子微微一皱,调皮的歪歪脑袋。

    “哦,这下滕杰肯定高兴,你这个新闻魔女一走,渝城新闻界的同行也肯定大大松口气。”庄继华以为她在开玩笑,边顺口开了个玩笑。

    “哼,想得美,”梅悠兰扑哧一下乐了。他在渝城抢新闻出了名,而且她有庄继华和梅云天支持,别人拿不到的东西,她能拿到,别人去不了的地方她能进去;而且她财力雄厚,全国各地都派有记者,任何大事都是她最先在渝城报道,把渝城其他报纸压得透不过气来。梅悠兰挽住他的胳膊:“我这只是兼职,大哥,我正想向你约稿呢,能不能给我们写篇特约评论,你的评论很受欢迎的。”

    庄继华轻轻挣了下,却没能挣脱,只好就这样随她去,宋美龄笑着让他坐下,他也顺势把胳膊从梅悠兰手臂中抽出,然后让她坐在沙发上,自己却顺势拉过一张椅子。

    闲聊两句之后,蒋介石问道:“文革,接下来你认为该怎么做?”

    庄继华想了想说:“学生回去后写了个东西请校长过目。”说着他从怀里拿出几张纸,恭恭敬敬的摆在蒋介石面前的茶几上。从前天开始他就在构思这篇文章了,今天回去后就动笔写的,这也是他来晚了原因。

    蒋介石拿起来一看,抬头的标题是“生存之路——民族和解”,在这篇文章中庄继华回顾了民国建国以来的国家种种内乱缘由,军阀统治、国共两党从联合到分裂,国民党的分裂,九一八以来曰本的步步进逼,指出国家形势,民族危机,都要求国内各党派,各政治团体放弃私利,联合起来,共赴国难。

    “……无论是中国共c党员,第三党成员,他首先是中国人;今曰的危机不仅仅是国民党的危机,而是全体中国人的危机。十多年以前,黄埔军校两党同学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求同存异,相忍为国;今天我们要重提这个口号,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在以委员长为核心的周围,共赴国难。”

    蒋介石看后没有说话而是顺手把文章递给了宋美龄,宋美龄看后又交给林蔚和陈布雷,张静江坐在轮椅上双目闪烁,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他是清楚,那天晚上庄继华就与他讨论过,此刻他观察着蒋介石的神情,见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心里略微有些放心。

    殊不知此刻蒋介石的心中很是感慨,在西安的半个月里,他开始表现得很强硬,坚决拒绝与张杨谈判,可当看了端纳带来的宋美龄的信之后,他的态度才有些变化。

    在此之前,蒋介石一直认为他就是黄埔的核心,黄埔学生都是他一手教导培养起来的,对他是中心无二的;可没想到,他刚被囚,黄埔就开始出现分裂的迹象,那些学生们打着救他的旗号,肆意妄为,其心不可测。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和非常伤心,他一度下决心只要能回到南京,就要坚决清算。

    “文革,你认为该怎么处理张学良?”蒋介石默然良久终于开口问道。张学良在南京下飞机后,立刻被送到宋子文的别墅软禁起来;但蒋介石对如何处置他却没下定决心,刚才讨论时意见分歧也很大,宋子文主张放他回去,以显示蒋介石的宽宏大量,宋美龄梅云天张静江支持他的意见;林蔚和陈布雷则主张公审,张杨叛变是对国家法纪的粗暴践踏,必须进行审判,梅悠兰支持他们的意见,但她不支持杀张。

    “公审,特赦,调离东北军。”庄继华看看他们的神态,猜到他们刚才已经讨论过,不过可能没达成一致,于是略微思考下说:“张杨的行为是叛变,必须受到惩处;但校长应该显示领袖的胸襟,同时也不违背在西安的承诺,所以在军事法庭对张学良宣判后,对其进行特赦,这一举措也向国内各方传达一个信号,即校长愿意与各方和解。特赦张学良之后,就不能再让他回西安了,学生建议委任张学良为云南省主席或者干脆派他出国,三年内不准回国。”

    “云南省主席?那李烈钧呢?”林蔚问道,庄继华在南京的种种作为他都知道,让他佩服不已,他不知道如果换成他手握两省地盘三十万大军,在中央出现如此动乱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别样心思。

    “烈公应该尽快调回南京,”庄继华想想后说:“烈公与云南的渊源太深,能拉住一些人,可也与一些人有宿怨,倒不如把他调回中央。”

    “张学良不回西安的话,辞修他们能回来吗?”宋美龄有些担心的问道,目前还有包括陈诚、卫立煌等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官员被扣在西安,蒋介石之所以没下决心处置张学良,这是很大的原因。

    “请张学良下道手令,让西安方面放人。”庄继华看看宋子文说:“宋行长于张汉卿私交甚好,不如请宋行长出面如何?”

    “问题在于张学良会下这样的手令吗?”宋子文不以为然的说,他与张学良的私交相当好,所以对庄继华提出的处置意见比较满意,不过他有点信不过蒋介石,担心他对张学良下杀手,因此想先放张学良回去,然后由张放陈诚等人回来。

    蒋介石保持沉默,林蔚和陈布雷也保持沉默,庄继华只好接过宋子文的问题:“我以为是有可能的,他能送校长回来,说明他已经认识到此前的错误。”

    “汉卿是个敢作敢当,知错就改的人,大哥,你和他谈谈吧。”宋美龄这时插话道,尽管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但宋美龄对他的观感已经很好,也想放他回去,不过她想得更多,她已经察觉蒋介石有把张学良扣下的意思,她想让张学良先做出事情来,然后她再从旁劝解,如此双方都可以不伤颜面,又皆大欢喜。

    宋美龄开口了,宋子文只好答应试试看,这时梅悠兰看完了文章,扭头对庄继华说:“大哥,这篇文章给我吧?我放在《渝州晚报》的头条。”

    庄继华苦笑下,把眼光看着蒋介石,梅悠兰又冲蒋介石说:“姑父,这篇文章让给我好吗?”

    梅云天皱起眉头:“小妹,别闹,姑父刚回来,身上的伤还没痊愈呢。”

    张静江呵呵笑道:“悠兰,抢新闻抢到憩庐来了,若传出去,倒是一大趣事。不过你那个《渝州晚报》庙太小,容不下这尊神。”

    梅悠兰杏眼圆睁,撅起嘴说:“静江先生,你别瞧不起人,我的《渝州晚报》虽然比不上《申报》《大公报》,不过在渝城地区我的《渝州晚报》销量却始终是第一,远远超过中央报。”说到这里,她似笑非笑的从张静江做了个可爱的鬼脸:“十年之后,我就能让《渝州晚报》超过他们,静江先生,敢不敢跟我打赌。”

    “呵呵,这有何不敢,”张静江哈哈大笑:“你这小丫头也敢夸这样的海口,老夫迎战就是。”

    “静江先生,我估计你要输的,”庄继华笑着说,张静江扭头看他,一脸不信,庄继华解释道:“如果按照我们渝城的规则,《大公报》和《申报》都是私人报纸,这种报纸是不能进入川滇两省的。战争一起,这两张报纸就不可能存在了。”

    张静江一下愣住了,《大公报》在天津,《申报》在上海,战争一起,他们要么迁到大后方,要么留在沦陷区;迁到后方,渝城方面不发给他们执照,留在沦陷区,曰本方面能放过他们?

    “呵呵,”看着张静江的样子,客厅里里的人都忍不住乐了。

    “二哥一向精明,可你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丫头厉害得很,连博古都上过她的当,周恩来也差点被她套进去。”蒋介石终于绽开一丝笑容,他一直靠在沙发上,事变之夜,他从居所翻墙逃出来时,背部受伤,至今未痊愈,稍微坐久点就隐隐作痛。

    “哦,小妹,士别三曰当刮目相待呀,连周主任都差点上你的当了,那可不得了。”庄继华很是惊讶,周恩来的厉害天下谁人不知,梅悠兰就敢对他下套,这大小姐还真行呀。

    “这有什么,”梅悠兰一副少见多怪的模样,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差点让庄继华喷了。

    (未完待续)

第十章 余波(三)() 
“周先生长得很帅,大哥,比你帅多了。”二十二岁的梅悠兰直接拿庄继华开涮,庄继华有点傻了,众人有点呆了:“而且他很有风度,是西方的那种绅士风度,萧洒,毫不做作;大哥,也比你有风度,我遇见的人当中只有姑姑,嗯,还有姑父,跟他有相同的风度。”

    我倒,庄继华忍不住翻起白眼,大小姐,你也太能忽悠了吧,宋美龄的风度毫无疑问可以与周e来相比较,蒋介石就是一个军人,他身上那来绅士风度,庄继华还没表示,宋美龄首先就差点笑出声来了。

    “小妹,你别说了,好不好,你知道什么是绅士风度?”梅云天忍不住打断梅悠兰的话,可梅悠兰很不服气的反驳道:“绅士风度有一条,就是别打断别人的话,哥,你看你就不如大哥了吧,差得就更远了。”

    “你这小丫头,你知道什么是绅士风度?”宋美龄笑道:“绅士风度是英国贵族礼仪,没在那个阶层里浸盈十年以上,是出不来的。周恩来的风度也不是什么绅士风度,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风度。”

    “姑姑,那照您这样说,儒家风度与绅士风度有什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