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政治。庄继华明白了,蒋介石首先考虑的不是彻底查清案情,而是如何获取最大利益。他肯定是要借此机会除掉一些对手,可现在黄埔系实力并没有压倒优势,因此必须占据政治高点,也就是所谓的法统,让非黄埔系的人去查,只要查出线索,那么蒋介石就能名正言顺的抓人。
“要是有人敷衍了事呢?”虽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庄继华依然有些担心,汪精卫孙科会不会隐瞒什么,他感到这个世界好像是个混乱的,可以为所欲为的世界。
“谁敢,”蒋介石冷冷的说:“就是要撇清自己,或者其他人,也得查出些证据。”
其他人,蒋介石指的就是孙科和胡汉民,庄继华心想,他索姓干脆挑明:“校长认为孙科和胡汉民有没有可能参与这件事情?”
“孙科肯定没有。”蒋介石直视着庄继华,冷冷的,坚决的,毫不怀疑的答道。没提胡汉民,那么就是说胡汉民……。
“明白了,那我该怎么作?”庄继华当然明白了,孙科身份特殊,他是孙中山的儿子,他若卷入这件案件中,对孙中山的声望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你有那些想法?”蒋介石反问道。
“学生认为,既然不能直接明查,我们可以暗查;这是一,其次可以准备对许崇智收网了。”庄继华没有隐瞒直接自己的想法。
“晤,你去办吧。”蒋介石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看了情报科的情报后,蒋介石清楚胡汉民已经是死老虎了,真正要对付的是许崇智,可究竟怎么处理许崇智他还没想好,从私交上说许崇智是他的大哥,对他不薄,这要对付了他,以后别人会怎么看他蒋介石。
广州城内空气十分紧张,'***'在《新青年》《向导》等刊物上连续发表文章,指出廖案是帝国主义者与右派份子勾结,向革命发动进攻,要求彻查廖案,彻底清除右派份子,保持革命阵营的纯洁。
国民政斧宣布为廖仲恺举行国葬,其灵柩停放在中央党部礼堂供广州市民赡养三天后,廖案检察委员会向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汇报。
“凶手陈顺交代,他是在香港被朱卓文收买的,朱卓文给了他们一万元,”随后陈公博有从皮包里拿出支大号曲尺手枪放在桌上:“这支枪是警察在案发现场捡到的,根据我们的调查,枪的执照是南路司令部参谋长郭敏卿私人的,批发执照的是南路司令梅光培。凶手所用子弹是朱卓文向兵工厂领配的,郭敏卿是朱卓文未来女婿。”
“吴局长,朱卓文抓到没有?”蒋介石打断陈公博的话,追问道。
“案发当天,有人看见朱卓文离家,此后再没回来。”吴铁城答道,蒋介石脸色铁青。
“公博接着说。”汪精卫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经过调查,”陈公博向蒋介石不引人注意的扫了蒋介石一眼,朱卓文逃走之后,调查人员正在为难之时,周en来突然拿来一批情报,将断了的线索又重新连接上,显然那批情报出自蒋介石之手。
“最近了一个多月里朱卓文的活动,发现他与胡毅生、林直勉等人频频在慰园、文华堂俱乐部等地开会,我们调查了慰园和文华堂的经理和招待,他们一致承认,这些人曾经参与过密谋,其中还包括粤军中的梁鸿楷、魏邦平、林树巍、杨锦龙、张国桢等人,这些人与廖案脱不了关系。”
拿到证据之后,蒋介石不再犹豫,他直接下令拘捕胡毅生、林直勉。林直勉很快被捕,胡毅生却在逃。
林直勉被捕后坚决否认参与策划暗杀,但他承认参与倒廖:“我不赞成廖先生的行为,所以我赞成倒廖,但我没有参与暗杀,我与廖案没有关系。”
贺衷寒拿到供词后气得发抖:“狗曰的,避重就轻。”
“他的帐我们慢慢算,现在要对付的是胡汉民。”虽然蒋介石还没说,但庄继华已经知道下一个要对付的是谁了。胡汉民的家已经在情报科的监控下。
果然,第二天晚上,蒋介石下令搜查胡汉民的家。接到命令庄继华不由一愣,怎么是搜查呢?他向蒋介石询问是否真是搜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庄继华不再说什么了。
庄继华带人进入胡汉民的家里时,胡汉民已经不在家了。胡汉民被士兵敲门的声音惊醒了,当他听出是士兵后,他飞快的从后门逃到汪精卫家中,进门就叫:“蒋介石要杀我,蒋介石要杀我。”
陈壁君见他脸色苍白,神情慌张,连睡衣都没换,心中有些鄙夷,可胡汉民当年毕竟于他们有恩,他现在的状况,他们夫妻不能袖手旁观。
“四哥,这蒋介石怎么啦?展堂与廖案有关吗?”
汪精卫用眼神示意陈壁君不要谈这个问题,自己却倒了杯茶走到胡汉民身边:“展堂,没这回事,只是查查胡毅生。放心吧。”
可胡汉民无论如何不相信,廖仲恺暗杀在前,蒋介石要是如法炮制呢?看着胡汉民的样子,陈壁君嘴角流露一丝轻蔑:“放心吧,展堂,我陪着你,我看谁敢动你。”
“这样最好,壁君陪你去黄埔岛,没有特别委员会的命令,蒋介石不敢拿怎么样的。”汪精卫劝到,胡汉民一听去黄埔,更担心了。
汪精卫却拨通蒋介石的电话:“介石,展堂在我这里,虽然说胡毅生卷入廖案,但不表示展堂应该为此负责,不过为了避嫌,我想由我夫人陪他去黄埔休息一段时间。”
放在电话后,汪精卫对胡汉民说:“留在广州,你反而很危险,不如干脆去黄埔,安全就交给蒋介石,如此蒋介石反不敢动你。”
(未完待续)
第九章 倒胡驱许(二)()
第二天胡汉民就在陈壁君陪同下去了黄埔,蒋介石将其软禁在黄埔军校内。胡汉民这一走顿时在广州引发一股出走潮,不久伍朝枢悄悄潜往香港,然后才向国民政斧提出辞呈,邓泽如、张继、谢持、居正等人相继出走上海,邹鲁亦借国民外交代表团出国。
庄继华此刻才读懂为何蒋介石只是搜查胡汉民家而不是扣押胡汉民,政治家不是军人,交手过招不一定非要作到明处,除非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胡汉民自然是聪明人,看到大势已去,当即承认失败自动交出了所有权力。随着胡汉民的软禁,右派人物纷纷出走,左派和'***'则是士气高涨。可是无论是庄继华还是蒋介石都没有满足,他们的眼光同时盯住了许崇智。
“对许崇智学生认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首先逼其同意解除第一军军长梁鸿楷的职务,由李济深取代,逮捕廖案涉案人员,然后解散魏邦平、杨锦龙等人的部队,如果可以最好连李福林的部队也一块解散。这一步成功之后再解除许崇智的军权。”庄继华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向蒋介石建议到。
许崇智可不比胡汉民,他手上有兵,是目前广东实力最强的军队的领袖,也是有能力打垮蒋介石的人。
用李济深取代梁鸿楷是因为李济深非许崇智的亲信,与许崇智貌合神离。
“许崇智要是不就范呢?”虽然进展顺利,可蒋介石还是有些担心。
“粤军将领中人与廖案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点逼他就范。”庄继华很有信心,他信誓旦旦的说:“校长如果同意,我来安排。”
蒋介石沉默良久,点头同意。
这些天卫戍司令部里一直笼罩在紧张空气中,各处军官们都处在一种莫名的激动中,唯有贺衷寒是例外,他在情报科里沉默着,自责着。
庄继华在心中已经原谅了他,很多事情不是人为意志就能转变的。
“君山,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也不要再自责了。”庄继华回来后首先找到贺衷寒,他理解贺衷寒最近的心态,只是太忙,没有时间与他交流。
“文革,我太大意了,我被他们骗了。”面对劝解自己的庄继华,贺衷寒十分悔恨,当初要听了庄继华的是可能发现他们的阴谋的。
“失败是成功他妈,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庄继华拍拍他的肩膀:“现在我有事情要你做。”
同样吸取教训的还有其他人,文德楼里周主任对陈延年也在谈同样的话题。
“廖案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教训,我党必须组建保卫队,专门负责党的领导同志的安全。”周主任严肃的说道。
“对,这是血的教训,en来,你是军委书记,这个事情就交给你来办。”陈延年毫不犹豫的立刻表示赞成。
“好,”周主任接受了这项任务:“还有一件事,粤军中的部分将领卷入廖案,不过许崇智却想保护他们,我们向通过舆论逼许崇智同意解除这些反动军官的职务,改编他们的军队。”
“我们?”陈延年疑惑的问。
“这个主意是庄继华提出来的。蒋介石有些投鼠忌器,担心引起许崇智的反噬。庄继华认为可以通过新闻报刊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逼许崇智让步。他希望《新青年》《向导》等刊物配合。”周主任解释道。
“怎么又是这个庄继华,”陈延年不由皱起眉头,周主任有些意外的问:“怎么啦?”
“en来,你恐怕还不知道吧,你们这位黄埔俊杰在清新,逼着彭分田同志同意了地主入会。你看看吧,这是分田同志的信。”
周主任不由愕然,接过信匆匆看完后,摇头笑道:
“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或者无罪推论,他呀受西方法学思想影响太深;不过这也没什么,他不是也说了吗,可以从组织结构上限制农会主要负责人的权力。”
“可你想过没有,这也同样限制了我党领导下的农会。”陈延年立刻反驳道:“我看还是要限制地主入会,分田同志那里是特殊情况,其他地方不宜推广。”
“恐怕很难,庄继华虽然没有参加孙学会,可他对孙学会影响很大,他要是利用孙学会在全省推广呢?”周主任浓密的双眉紧皱,他感到有些不解,庄继华为何突然转变态度了呢?不知道蒋先云还能不能顺利完成任务。
“那只有先让分田同志试行一下,看看效果。”陈延年无可奈何的叹息道,要想推动国民党通过不准地主入会的法规是不可能的。
“只能先这样了,那这件事呢?”
“你怎么看?”能拿掉许崇智当然好,可陈延年并非那种冲动的年青人。
“我看可行,粤军中有人涉案,这是事实。许崇智本非意志坚定之人,让步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具体要我们怎么配合?”陈延年决定试试。
随后几天里,新闻界继续深挖廖案背景,新一期的《民国曰报》、《新青年》等掉转枪口,把矛头又指向粤军,指出廖仲恺身前因整顿财政引起粤军将领的不满,粤军将领亦参与廖案阴谋,当局已经查获线索,却因有人阻挠,无法将嫌疑犯抓捕归案。
……。
……。
“晤,四哥,蒋介石干得漂亮,许汝为恐怕只能让步了。”陈壁君收起报纸笑着对汪精卫说,她在黄埔岛上培了胡汉民两天后才回到广州家中。夫妻俩正悠闲的坐在沙发上喝咖啡看报。
“公博已经汇报了,粤军将领有人涉案,汝为就不该包庇他们。”汪精卫正色的说:“介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得了,现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