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我为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桓龊萌肆耍蛭词返亩际撬氖饭僭趺椿嵊泻没澳兀肯袼韭砬ㄕ庋娜吮暇故遣欢嗟摹�

    李瑾将这话一说,许贯忠就更加明白了,不过他还是说道:“这么说来,杨广在你心中是一个好皇帝了?”

    “兄长错了,我此前说过,在我看来,他的政策不能称之为暴政,而是急政。如果他能体恤民力,慢慢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未必不是如唐太宗一般的一代明君。只可惜,他急于求成,致使民变四起,又与关陇贵族离了心,才让李渊父子摘了桃子。”说到这,李瑾更是摇头叹息不已。

    许贯忠也被李瑾感染,不由感到可惜。

    “贤弟高见!愚兄受教了。”许贯忠对着李瑾躬身行礼。

    李瑾赶紧将他扶起来,说道:“小弟浅见,兄长何必如此?”

    许贯忠感慨道:“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诚不欺我!”

第十九章 志向() 
接下来的几日,许贯忠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李瑾口中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汴水之上,船只来往不绝,不知为大宋带来了多少的财富,所谓“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所言当真非虚。所以即便是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疏浚,也没有人提出来要舍弃这条重要航道。

    今日风平浪静,李瑾与许贯忠再次在甲板上谈论,正好看见两岸有人在疏通水道,看见那些衣不蔽体的河工,其间还有皓首白头的老翁,“唉!”许贯忠叹息一声,接着语气中略带愤怒说道:“国家已经无人了吗?治河者竟还有皓首老翁!”

    李瑾回道:“平民黔首为生计奔波而已。”接着对许贯忠道,“不过他们还算是好的,至少还有口吃食,兄长近年来可到过江南吗?”

    “还未去过,准备武举后再去。”许贯忠摇头。

    “兄长到了江南之后,胸中只怕会更加愤怒难平。”李瑾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贤弟此言何意?”

    “兄长平时应该有留意朝中时政,难道不知道花石纲已是愈演愈烈,渐成燎原之势了吗?”

    “虽然听朋友提起过,却是一知半解,不甚了了。”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当今官家好奇石异木,崇宁四年,朝廷在苏州增设应奉局,由蔡京的心腹朱勔主持,初时还好,这种花石贡品的品种不多,数量也很有限。只可惜,在咱们这位官家心中,这奇花异石上明显要比黎民百姓重要得多了,对于出色的进贡者纷纷加官进爵,上行下效,只怕现在各地尤其是东南之地再挖下去,挖的就不是花石而是国家的根基了!”

    许贯忠惊骇地问道:“形势已经如此严峻了吗?”

    李瑾接下来的话让许贯忠愈发心惊肉跳。

    “严峻?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爆发出席卷东南的民乱了!兄长可知,苏州百姓家中只要有一木一石稍堪赏玩,就有官吏率领健卒直冲其家,往园囿花石贴上黄封条为标志,就算是又搜罗到一件御前贡物。百姓稍有怨言,则必冠之以“大不恭罪”,借机敲诈勒索,普通人家往往被逼得卖儿鬻女,倾家荡产,朱勔却大发横财。”

    停顿片刻,李瑾接着说道,“他以采办花石为名,从库府支取钱财,每取以数十百万计,但进贡到东京的却都是豪夺渔取于民,毫发不少偿。其他如掘坟毁屋、贪赃受贿的事情不可胜数。朱勔役使成千上万的山民石匠和船户水手,不论是危壁削崖,还是百丈深渊,都强令采取,为此丧命者不知凡几。小弟在东京时曾经见过,为了运一块巨石入京,竟不惜拆毁城门,地方州县更不必说了。连城墙都能拆,不知这些人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许贯忠道:“想不到国家已是如此千疮百孔了!我从大名府一路行来,占山为盗者不知凡几,各地贪官污吏横行,盘剥百姓,我只以为是疥癣之患,不足为虑,想不到东南百姓已是水深火热的境地了!”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国家如此,只怕……”李瑾这话只说了一半,只是两人都明白,那剩下的一半是什么。

    两人沉默一阵,李瑾忽然问道:“听闻兄长精通女真语,不知对女真了解如何?”

    “我的女真语是从大名府路过的皮货商人那学来的,对于其部族并不十分了解。只是听说其部族近年来出了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已然统一了女真各部,开始反对辽国的统治,两者之间只怕不久就会有一战了。”

    “那兄长以为胜负如何?”

    “这些年来辽国也如同我大宋一般,吏治败坏,天祚皇帝也是一个昏庸之主,完全不知内忧外患,只一味游畋享乐。只是辽国毕竟立国二百载,虽然朝政不明,却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女真人虽然雄勇善战,但是毕竟人数处于劣势,又刚统一不久,在我看来二者胜负尚在五五之间。”

    “呵呵,兄长嘴上说着二者胜负在五五之间,只怕心中还是不看好女真吧?”李瑾笑道。

    “那贤弟以为呢?”许贯忠反问道。

    “我却以为女真必胜,辽国必败。”

    “贤弟何以如此肯定?”

    “兄长拭目以待就是,否则即便小弟说得再多也没用。”李瑾笑着说道。

    “你啊,也罢。那我就等着看了。”许贯忠笑着指了指李瑾,接着说道:“贤弟日后有何打算?”

    “为今之计,我先回一趟东京,看过林、鲁二位兄长和闻教授,就又得亡命天涯了,或许有朝一日会找一处山林,占山为王了。届时,只盼兄长不会不认我这个乱臣贼子。”李瑾说道。

    许贯忠只以为他是在说笑,说道:“贤弟何必消遣为兄?”

    “小弟说得是实话,怎么会消遣兄长?当今之世,乱象已显,朝堂上奸臣横行,州县里贼匪四起,李瑾不才,但是自认这一身的本事绝不下于他人,如何不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我林、鲁二位兄长只怕在东京也待不安稳了,到时候兄弟聚义,总要做一番事业出来,方才不负为大好男儿!”李瑾朗声道。

    “兄弟慎言!”许贯忠急忙阻止他。

    李瑾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激动了,说道:“多谢兄长提醒。”

    “贤弟还是要仔细思虑自己的出路才好啊!”许贯忠开始为李瑾的未来担心。

    “小弟省得,只是希望兄长将来还会认我这个兄弟。”

    “那是自然,你我见解虽有不同,但终归是意气相投的兄弟。”

    话到这里,两人今日是谈不下去了,许贯忠一心要考上武举,为国效力;李瑾却对这王朝失望无比,将来不免成为朝廷的对立面。

    这天之后,两人见面再不谈论大势,个人抱负,只是较量武艺,谈论兵法,论述山河地理,以免伤害了兄弟义气。又行了五日,此时已经是六月初了,船终于行到东京,一行人随着人流在东京上水门外下了船。

    由于李瑾的身份敏感,不好再光明正大地进城,李瑾和许贯忠两人只好在城外道别。

    “兄长,今日一见,不知日后何时再见。小弟祝愿兄长武举成功,前程似锦!”李瑾拱手对许贯忠真挚地说道。

    “贤弟,多日来与你相交,愚兄所获甚多。愚兄知道你是心智坚定之人,一身武艺不凡,才学过人,胸中抱负宏大,只盼望你将来若是当真啸聚山林,与朝廷对抗,若是能招安时便招安了吧!唉!”

    “兄长不必担心,小弟将来自有打算。”李瑾摆摆手,接着说道,“今日离别,盼望将来若是再见,兄长已能一展胸中所学。兄长珍重,小弟拜别。”说罢,李瑾躬身行礼,随即起身转头带着沈睿离开。

    “兄弟保重!”许贯忠对着李瑾的背影挥手大声说道。心中却是感慨万千,既为李瑾的才学见识赞叹,也对自己这个兄弟的未来感到担忧。直到李瑾和沈睿的身影走远了,许贯忠才收拾心情,带着小厮走进了大宋东京这一繁华之都。

第二十章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李鲁大闹野猪林() 
别过了许贯忠,李瑾带着沈睿从城外绕过半个东京城,直接到了城外的安仁村。到了村中,李瑾既不停留也不问路,直接朝着村后的私塾而去。此时正是私塾里的学童下学的时间,李瑾带着沈睿等在柴门边,等学童们都散去之后,李瑾两人才走进去。

    李瑾到正中最大的草屋门边,朝里一看,闻焕章正在里面看书。李瑾敲了敲门,闻焕章以为是自己的学生,头都没抬,直接说道:“进来吧。”

    李瑾笑着说道:“教授好大的架子,莫非是权贵的门进多了?客人上门连看都不看一眼!”

    听了这话,闻焕章抬起头来,看到是李瑾,惊讶地说道:“李大郎,怎么是你?”

    “怎么不能是我?”李瑾脸笑意。

    “你这是逃狱了吗?”闻焕章站起身来问道。

    “一言难尽。怎么,老朋友见面,连杯茶也没有吗?”

    闻焕章没好气地说道:“我这里,你还不熟吗?要茶自己去倒。”

    李瑾将包裹放下,说道:“说笑而已,茶就不用了。”接着拉过沈睿,说道,“沈睿,见过闻先生。”沈睿乖乖地躬身行礼说道:“见过闻先生。”

    “免礼。这是?”

    “我兄弟。”

    “你几时又冒出个兄弟出来?”闻焕章问道。李瑾就将自己的事情细细地说了一遍。

    “那你以后有何打算?”

    “来东京看过你们这些老朋友之后,只怕就得浪迹天涯,或是找个风水宝地,啸聚山林去了。”

    两人正说着呢,忽然听到门外有一个粗豪的声音响起:“闻教授在吗?祸事了!”紧接着就是一个莽和尚冲了进来,不是鲁智深又是谁?鲁智深冲了进来,急促地说道:“教授,快救救我林兄弟!”等看见了李瑾也在,鲁智深惊呼道,“兄弟,你怎的在此?莫不是我眼花了吗?”

    “兄长没有眼花,确是李瑾。”李瑾上前抱住鲁智深说道。

    等李瑾松开之后,鲁智深说道:“看来开封府说的也不全是假的,兄弟你果真在孟州犯下大案了。”

    “兄长如何从开封府衙得知?”

    “今日我正在菜园子饮酒,林教头的丈人张教头忽然来找我,说是开封府公人将林教头带走了,罪名是结交匪类,还说兄弟将孟州牢城营管营、差拨并管营公子杀了,随即逃遁不知去向。”

    “好无耻的泼皮!”李瑾顿时这是高俅故意要陷害林冲了。

    事已至此,几人只有尽力营救林冲了,只是这事实在是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即便几人上下使钱打点,也只是让林冲在牢中少受些苦,去不能帮他脱罪。

    三日之后,开封府宣判,林冲身为禁军教头,却结交匪类,判脊杖六十,刺配沧州。判决一出,李瑾仰天长叹,鲁智深愤怒之下,一禅杖将碗口粗的柳树铲断。

    东京城外,林冲头发散乱,脸上刺了两行金印,穿一身麻布囚服,缓缓前行,身后是两个手持水火棍的公人。走了三十里,眼看着天色已晚,正好路边有个客店,三人走进去投宿。

    路边野店,没什么人操持,只有兄弟二人。只是进门的时候,林冲看见那店家,只差叫出声来,好在及时醒悟过来。三人随意用了些饭食,进了客房歇息,只是那两个公人要热水时,却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