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空阵地军官报告已经连续3天没有现德军的侦察机在西边出现,但高射炮兵没有一点松懈:有明斯克的几个雷达站做为指示,来自中高空的敌机能被先期现,但如果敌机从低空过来就靠高射炮兵的反应度了。
空中也没有出现己方的飞机,恍惚间似乎回到了战争爆前的一刻。看着雨后的晴空,林俊仿佛都由种错觉、思维一时的难以转过弯:苏德战争怎么会变成这样?!
照理这会一定是处处硝烟加上漫天的飞机,哪有如此清闲,也许希特勒和他的将军元帅们也变得有些不自信了吗?
“应该不会,或许是他们有点我这样的恍惚,不知道下步该如何走了!”
是的,百试百灵的闪电战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威力,希特勒的高参谋也需要进行新的战略部署。
古谢夫的公文包里有一张最新的防区地图,上面标注了到昨晚为止正面300公里宽度的所有部队与工事群配属情况——这可是一张绝密中绝密的地图,当然林俊有资格、也需要有一张。
明斯克的防御将分成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斯大林防线”,“斯大林防线”与城区之间几十公里区域的三道防线就是第二部分,最后就是城区防御。
今天林俊将视察“斯大林防线”和中间地域部队部署准备情况,特别是城区两翼的配置:这里要保证明斯克不被从背后包了饺子,至关重要。
“斯大林防线”各主要堡垒群都有铁路和后方相连,随时可以运送弹药补给和装备。而整个明斯克正面有两道环形铁路,中间还有多条纵向支线连接,确保整个铁路网的畅通。这些都是随着“斯大林防线”的建设而修建地配套工程:这样大的工程不会只为了运输,而是成为整个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因为装甲列车和庞大的列车炮需要它们!
国内战争的经验和感情让苏联西部的几个大城市都修筑有特殊的铁路网,就是为装甲列车服务:装甲列车、列车炮,这些就快进博物馆的巨无霸将在卫国战争中爆出最后的能量,而在明斯克这样铁路网专为它们设计的防御体系里,他们能够爆地能量将是巨大地!
刚才来的时候,林俊就看到第二道环形铁路的一个小转换站上有一列远程列车炮。三门180毫米列车炮的炮口就对着西边。在离开一线后。林俊坐上步兵战车往东南方向,就是想看看那些远射程的列车炮。
列车炮还在那,但林俊在抵达后并没有直接去看那些大家伙,因为一列浑身黝黑的列车缓缓驶进转换站,应该是来加水的。看着眼前这列长长的列车,古谢夫几个注意到长露出了笑容——这是一列重型装甲列车,卫队地成员们有些都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庞然大物,而它中间的指挥车厢上用很大的字体写着车名:普论雅科夫元帅号!
72号重型装甲列车今天刚刚在明斯克铁路总站修理站整修完毕。那些大大小小的破洞和损坏的机件,经过铁路部门同志和战士们三天的努力终于基本修复,在补充了部分弹药给养后,上午驶出修理站执行它新的任务,成为明斯克“斯大林防线”的巨型移动炮台。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列车还加挂了两节平板车,上面共有8门76。2毫米野战炮:一战留下来地老货色,但还能靠得住。密布的环形铁路能给它足够的活动自由。只要战斗打响,哪里需要它就能出现在哪里,甚至能跑到防线外面(当然这样有点不理智。)。
一旦某个点出现危机,这列浑身长刺的庞然大物能以每小时50公里的时赶到,密布地大炮和机枪会让德国佬明白:苏维埃的装甲列车还没到要进博物馆的程度!
两个月的战争给72号重装甲列车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虽然已经修复,但那些新修补地地方一眼就能看出——它被坦克炮击中过,也被飞机扫射过,开战时地221名指战员现在还有175人在车上,其他不是牺牲就是受伤。
当列车驶进转换站时。士兵们看到有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军人站在铁道边地几辆装甲车旁。为的赫然就是普伦雅科夫元帅!
车还没挺稳,别克里耶夫少校就跳下车。向林俊跑过来!
少校同志一脸沧桑,“啪”的向林俊一个敬礼:“您好,普伦雅科夫元帅!”
为什么叫元帅,而不是副统帅?大大的称呼就在身后的车厢上写着,还是昨天重新涂刷的,称呼为副统帅那多别扭!
林俊很正式的回了个军礼,“别克里耶夫少校,你们在作战中非常勇猛,祝贺你们!”
“为苏联服务!”
可以下车的军官都聚集过来向林俊致敬,其中几位在几年前见过林俊,车上的士兵们都站在装甲车门旁向林俊敬礼。别克里耶夫很激动,他没想到副统帅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少校是自己唯一一个认识、一起呆过一段时间的装甲列车车长,林俊当然记得:在乌拉尔那次,这72号列车可是让自己好好的长了长见识。
由于这只是个营级单位,虽然兵种特殊,但林俊不可能在前期战报中看到他们的表现,刚才那句赞扬的话不过是看着车体猜测的:都修补成这样了,一定是经历了激烈的战斗。
“你把你们这些天的战斗经过和我有点好奇。”老朋友了,虽然自己的身份摆着,但对于老友林俊还是比较热情的。
“普伦雅科夫元帅,我们在6月3日上午就参加了布列斯特要塞防御战,一直在那坚守到6月15日。在德军暂停向布列斯特强攻后,北上调往与立陶宛交接的突出部支援,后来在上个月的撤退中返回明斯克,现在归属明斯克城防司令部指挥。”
别克里耶夫说得简单又清楚,激战的具体情况就不需要详细说了,元帅同志不是爱听故事的小孩子——两场战役都是艰苦卓绝,林俊能够理解。
“伤亡情况怎么样?”
“牺牲28人,还有16人在医院,刚刚补充了40名新战士。请您放心,72号装甲列车不会给您丢脸!”
少校的表情非常坚决,俊相信他们能做到——这是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列车,对于其中的成员而言是种荣耀更是责任!
林俊向自己的随员们介绍了眼前这位他曾经提到过的装甲列车指挥员,而别克里耶夫一看副统帅有相互介绍的意思,也向林俊他们介绍了自己的军官。
一边是副统帅的随员,一边是装甲列车的尉级军官,这似乎不是一个档次,但林俊不仅仅将别克里耶夫当普通军官,还是半个老朋友,这次相遇就不会显得过于等级森严。
“要停多久?”
“一小时,还要补充些炮弹。”
“走,到你的指挥车坐会。不会打你们工作吧?”
“不会、不会!”欢迎还来不及,怎么会拒绝。
走进曾经熟悉的车厢,有一股男子汉的气息充斥其间,还混合的淡淡的硝烟和其它一丝说不清的味道:这就是一个男人的世界,要不是刚完成一次大整修,这里的味道更不好闻,能这样就已能说明成员们平时的内务做得很好。
指挥车箱还是老样子,只是几年的时间已经让那些设备留下了些印记,这让林俊有点故地重游的味道。
车厢左边墙上显眼的位置有个大镜框,里面是自己和别克里耶夫等几名列车军官的合影,那是上次在列车上拍的,他们也给林俊寄过一张。林俊看了看四年前的自己:年轻的上校,自信又活力十足!
“看来岁月不饶人,那会我都还没皱纹,呵呵。”林俊的话有点意思道:现在他都才28周岁,但就这几年的功夫都让自己眼角长皱纹了!
“24岁的年轻上校,28岁的苏联副统帅,就像一场梦。”林俊心里有点感慨。
也就在车上待了十几分钟,没停留太久,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离开时根据列车成员们的请求,林俊和他们在指挥车外以车名为背景再次拍了张合影,林俊还故意和别克里耶夫两人照了一张。
“打完仗寄给我一份!”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德国的难题()
在明斯克的林俊和在莫斯科的斯大林都在等待德军的进攻——自己再次动大规模进攻在目前并不合适,至少要等到入冬将秋雨过后的大地冻实以后再说。苏联的军队适应寒冷,那会才是红军动几个大型战役的合适实际:现在秋雨都还要两个月才来,有效的防守是关键。
但这会德军不仅仅要制定有效的新作战计划,兵力和装备的调派也是个天文数字般的工作,而对于希特勒来说除了军事问题,还有一件事是他头疼的!
德国在苏联的间谍网在“肃反”中彻底瓦解,连个小虾米都没留下(“肃反”中为数不多的良好后果之一。),但他们在美国有庞大且相对完整的潜伏情报体系:现在让希特勒头疼的问题就来自美国,还不是间谍获得的,因为“纽约时报”上就有!
美国将向苏联实行“租借法案”,提供各种战略援助,这让希特勒非常头疼!
希特勒对美国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基本的矛盾,虽然他根本瞧不起美国的军事力量,但在战争的头两年中,却仍然尽力使美国不卷入战争——使美国不卷入战争,是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主要任务。
德国驻华盛顿的大使馆用尽一切手段,包括贿赂美国国会议员、试图“津贴”作家和资助“美国第一委员会”,来支持美国孤立主义者,使美国在战争中不参加到德国的敌人方面。希特勒很明白:只要美国由罗斯福总统领导一天。希特勒征服世界、与意大利和日本瓜分地球地狂妄计划就一天无法实现。
“早晚要对付美国,要狠狠地对付!”但是一次只能对付一个国家——这是希特勒的战略到41年入夏前得到成功的秘诀之一。对付美国地时候一定会到来,但只有在打败英国和苏联之后才能这么做:到那时候。他将在日本和意大利的帮助之下,对付暴户美国人,胜利了的轴心国家将轻而易举地使孤立无援的美国人屈服。
希特勒尽力想在对美国下手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前,保证美国不卷入战争;要做到这一点,日本是关键所在。
早在40年初,里宾特洛甫曾对墨索里尼指出:日本拥有牵制美国的力量,它可以阻止美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出兵欧洲对德国作战。
德国是如何看待美国的呢?:美国只有在认识到他们面对的是坚定不移地决心以后才会后退,美国的人民是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子弟地。因此是反对参战的。
对于和日本的关系,希特勒很明白那个东方岛国还得靠他:在太平洋地区,日本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已经很难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如果欧洲的德国出现问题。用不着多久日本就将现它自己已经处在全世界的围攻之中。所以德国和日本坐的是一条船:德国的失败也就是日本帝国的理想地告终。
同英国的一年多较量让希特勒感觉有点无可奈何,为什么会这样?他明白、毫无疑问的:若不是罗斯福总是给丘吉尔打气,英国早就不会打下去了!
这“打气”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还有那些数量巨大的战略援助,英国人在岛上可以说是靠着美国地援助在坚持:德国必须用尽一切办法阻止美国参加到战争中来,并且阻止它过于有效地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