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唐-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臣年轻,师严不足,书院的教学不如国子监等严谨也是有的。”

    其实李清想说的是,国子监那种呆板的地方哪里是学习的地方,应天书院仿照后世大学的体例,自然让学生觉得新鲜和有趣的多。

    更何况,书院的很多知识是国子监这种一心想着培养圣人子弟的学院所没有的。书院的很多学生也并不是只对《诗经》等儒家经典感兴趣,这些平民出身的子弟有不少却是对李清讲授的物理、化学知识更有兴致。

    李隆基点点头,说道:

    “你虽然年轻,却也不是胡闹之人,书院有李适之等人坐镇,朕也放心。不过,书院还是要多请些名士大儒才是,既然是为朝廷培育人才,为朕分忧,师资方面不能缺少了。”

    李清连忙称是,不过语气之中带着一丝难言之隐。

    李隆基看在眼里,顿了一下,皱眉问道:

    “书院有什么难处不成?”

    李清躬身行礼,沉声说道:

    “最近微臣听到一些传闻,因为广平王入了书院学习,有人风传微臣结交东宫,并涉及李相公等诸位书院教习。因此不少人为了避嫌不愿来书院教书。”

    长安城确实有这种传闻,不过都是不熟悉情况的市井之徒胡乱猜测罢了。谣传止于智者,就连相府也没有把这种话当真。

    李清是知道接下来李林甫为了排出异己,而大兴冤狱,不择手段的。无论是现在的李适之,还是可能过来书院的李邕等人都有可能波及到,李清不介意让这传闻为自己在李隆基面前争些利益的。

    李隆基沉默片刻,接着问道:

    “适之在书院可还适应?”

    李适之辞去一切官职而去书院教书,是李隆基希望看到的。此前李适之跟东宫多有接触,李隆基对此心存怀疑,不然也不会任由李林甫对李适之等人的迫害而故意纵容。说到底,李隆基对李适之等人结交东宫是不满的。

    李清知道李隆基的心思,上前轻声答道:

    “李县公最近一心在书院教书,吃住在书院,就连长安都很少回去的。”

    这时候高力士笑着说道:

    “回圣上,前几天老奴从李府门前过的时候,看到大门紧闭,问了下才知道李县公府上一直闭府不见客的。”

    李隆基听了李清和高力士的话,放下心来。只要李适之明了形势,避开朝堂纷争,不与东宫勾缠,李隆基对李适之并没有什么意见。

    看现在的样子,李适之是打算彻底离开朝堂了。

    李隆基笑着说道:

    “些许流言,不必当真。书院众人朕是信得过的。”

    李清忙拱手道:

    “谢圣上。微臣此前担心有心借这些流言而陷害书院中人,是微臣多虑了。”

    李隆基听了,皱眉沉声说道:

    “哼,有人借这种事情中伤书院,你就直接告于朕知。”

    在李隆基的心中,远离朝堂前去书院为朝廷教书育人未必不是李适之等人最好的归宿,既然李适之绝了再入朝堂的打算,书院这间自己亲封的书院自然是不允许他人捣乱,那怕是借口结交太子。

    李清躬身谢过,不再言语。如果以后真要出现有人去书院拿人的事情,李隆基今天的话就是圣旨啊,李清大可搬出来使用。

    李隆基随口问道:

    “最近可曾有哪些人去书院教书?”

    李清答道:

    “书院的师资基本上够用,不过多多益善。微臣是想请陈相和北海的李太守等人任书院客座教授,如果有暇可以去书院为学生讲习。”

    陈相即是陈希烈。请陈希烈入书院,算是相府在书院的耳目,也能够让李林甫放心,当然,在李隆基心中,这算是书院里面东宫和相府之间的再一次平衡了。

    李隆基沉思片刻,轻声说道:

    “李泰和是当世大儒,现在年事已高,去书院教书倒是不错的去处。”

第315章 入股?让利() 
李清去往温泉宫拜见李隆基是依晚辈的身份入宫请安,因此与李隆基并没有谈什么正式的事情,不过是聊些家常,闲谈一下书院的故事。

    到了傍晚才李清从温泉宫出来。半天的时间内君臣相谈甚欢,因为此前李清送的鹦鹉,杨玉环对李清也是言语亲切,李清顺便作了一首诗赞美一下杨贵妃,令得李隆基和杨玉环两人心中大悦,对李清的态度愈发亲近了。

    一整天下来,虽然并没有做什么太过谄媚的逢迎拍马,但是能够得到李隆基作保书院的口谕,李清心中甚是满足。

    出温泉宫的时候,李隆基命高力士亲自送李清至宫门口。

    李清和高力士结伴往宫外走去。高力士对李清的态度倒是更显亲热,一路上不断恭维着李清最近所做的事情。李清谦虚一番,两人言语尽欢。

    出宫门,李清登马车离开温泉宫的时候,高力士笑着说道:

    “听说前些日侯府上成立了一个棉布行,不知道生意如何?”

    李家的棉布行是跟书院差不多时间成立的,主要是生产和销售侯府棉纺作坊中的棉布,算起来差不过将近有三个月的时间了。

    依靠报纸的宣传、棉布独有的优势,李氏棉布行的生意十分兴隆,李瑞也从洛阳回来专门负责家中棉纺行的经营。

    由于工艺的改进,李家将近一年的充足准备,洛阳那里自家种植的棉花的丰收,从原材料到生产到销售一条龙运营,李氏棉布在长安城迅速打开局面。

    棉布相对于丝绸锦缎、麻布等有着很大的优势,特别是随着冬季的来临,棉布的销售更是进入了一个旺季。长安城中,因为以前几乎没有人经营棉布生意,李氏棉布行在整个京城处于一个垄断的地位,生意自然兴隆。

    即使长安城其他布商想着跟李氏棉布行进行竞争,也没有足够的棉布。丝绸锦缎在价格上远高于棉布,麻布的保暖等性能又比棉布差了很多,使得其余布商只能望之兴叹而无可奈何。

    长安城最大的布商宋氏布行也有少量的棉布出售,然而因为成本的缘故,价格比丝绸还要贵,自然不是李氏布行的对手。这些天,经营李氏棉布行的李瑞成为了长安城风头最盛的商贾。

    侯府在棉布一项的进项上,一个月的收入就远远超过之前家里经营蜀锦一年的收入。

    独有的先进工艺,完善的上下游链条,先发优势等都使得李氏棉布行在未来的三五年之间足以垄断整个长安乃至大唐的棉布经营。

    三五年之后,棉布生产工艺的流出,棉花种植的普及会给棉布的经营带来巨大的竞争。然而李氏布行因为先发优势带来的垄断地位会给后来的竞争者设置极大的障碍,同时也无形中会提高竞争者加入的门槛。

    李氏棉布行的出现把棉布蕴含的巨大利润摆在了人们眼前,棉布给这时候的其他布匹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棉布将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制衣布料,丝绸等布料将成为少数人的选择。

    这相当于棉布垄断了整个布料行,而生产棉布的李氏布行同样会成为布商中的龙头。

    可以想象,棉布将给侯府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甚至于仅此一项就有可能让侯府成为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数一数二的商贾。

    当然,这都是李清的推测,在实际的经营中自然会有很多的风险存在。

    棉布巨大的利益,自然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特别是经营布匹的同行。现在这些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因此李瑞的棉布生意做得倒是顺风顺水。

    当然,也有人是因为慑于侯府的权势而不敢对李氏布行做什么的。但是,在长安城中能够撼动侯府的权贵大有人在。这其中,有的是一些布商背后的势力,有的是看到棉布巨大的利润而得了眼红病的人,甚至于有些人会不择手段的打压李氏布行。

    而这些李清都要提前做好应对。

    李清并不怕生意场上光明正大的竞争,因为李氏布行巨大的优势存在,新加入的竞争折不会给侯府的生意带来太大的冲击。李清防备的是可能出现的其它势力,仪仗权势对侯府的生意进行破坏。

    当然,整个长安城,真要撕破脸皮跟侯府或者说长公主府作对的人不会太多。李清不敢保证棉布带来的巨大利益不会让有些人铤而走险。

    为了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李清自然需要找一个更加有力的靠山。

    整个大唐,论权势,比侯府和长公主府权势大的自然有,然而有一个人的权势比之整个大唐或者说整个天下人的权势都要大——这个人就是李隆基。

    李清想要避免出现被其他权贵仗势打压的情况,那么李隆基这个靠山就是最好的选择。

    此前李清和李泌就此事进行过商讨,李泌说道:

    “这些年圣上用度无数,造成内库紧张,李侯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取得圣上的信任。侯府经营的棉布生意利润巨大,仅靠一个侯府是不能够保护到这些利益的,李侯需要找到一个足够大的靠山保证棉布的利益不被他人夺走。”

    “从长远来看,光棉布一项利润就不止千万,李侯可以从钱财入手,为圣上‘分忧’。这算是阳谋,即便是圣上和所有人都知道李侯的意图,但是如果圣上不说,其他人也不会和不敢提。除非圣上一改往年的奢靡之风,否则会越来越仰仗和信赖李侯。说不定未来大唐的户部都有可能由李侯来掌管。”

    “自然,具体怎么做还要好好商议,直接送钱的话怕是会适得其反。”

    当时李泌不确定地说道。

    李清想了想,笑着说道:

    “这个我自有办法。”

    此时高力士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在李清看来却是有意为之,这其中说不定还有李隆基的意思在。

    作为李隆基面前的红人、李隆基一生最为信任的近臣,高力士的每一句话都不会无的放矢。高力士问及棉布的事情,自然是看到了其中的利益。

    而李清为了真正傍上李隆基这株大树,一开始就想着把棉布的一部分利益作为充盈内库的费用,说白了就是让渡出来一部分股份给李隆基。

    当然,这会是私下的决定,甚至于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约定。

    作为李隆基的最佳代言人的高力士自然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这个事情可以跟高力士暗中商议的。

    李清回过身来,笑着对高力士说道:

    “生意尚可。没想到高郡公也知道棉布生意的事情,不如这样,高郡公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请高郡公去棉布行转转?”

    高力士见李清如此说,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拱手说道:

    “一定一定。”

第316章 过潼关() 
夕阳照在少陵原上,璀璨的晚霞布满了整个天空,坐落于少陵原的书院披上了一层绚烂的霞光。

    冬日的冷风从窗子外面吹进来,吹散窗前书案上的白纸,李清坐在那里认真的看着手中的一封信。书案的对面,李适之一脸兴奋地望着李清。

    这封信是李邕写给李适之的,薄薄一张信笺上面并没有多少内容,除了李邕对李适之述说两人往日的交情,便是告知李适之自己已经答应了过来书院教书的邀请。

    李清比李适之要早知道这件事。今天一早,昆仑就风尘仆仆地赶回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