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点了点头,作四战之地的河南,那里的地面并不平静,赵倜之所以做墙头草,除了性格使然,实际上还和当地的环境有一些关系,就像赵倜与豫西的土大王刘镇华之间的矛盾。
早在共和二年时,宏威军驻防陕州尔西地区,刘军驻防洛阳和洛河上游一带,防地不但接近而且交错,刘视宏威军为客军,时有去之独占豫西的意图;赵视刘部为土匪,对之防备甚严。共和三年白朗军瓦解于豫西,刘镇华谎报邀功,赵倜更加愤恨刘镇华。
后来赵倜当上了河南督军,自然视刘镇华为眼中钉。但刘镇华对赵倜却有一套应付办法。当赵倜去开封上任时,刘镇华早到了开封,不但以下属之礼迎接,晋见如仪,而且还以地方人的资格领着一班河南耆绅对赵倜大加欢迎和宴请,刘镇华还对赵大加恭维和表示拥护。
赵倜是个老军伍出身,在政客手腕上搞不过刘镇华,结果还被刘镇华攀结了把兄弟。另一方面,赵对刘不敢轻易下手,也有他的顾虑,一来顾虑刘镇华的镇嵩军是豫西的土着,又是出身绿林,搞不好会治丝益棼;二来顾虑袁世凯在剿办白朗军的叙功中对刘有所偏袒,故虽视刘如眼中钉而竟无如之何,而且处处还得将就刘镇华。
例如,赵倜委的豫西镇守使丁香玲论理说应驻洛阳,惟因刘镇华镇嵩军司令部驻洛阳,赵倜只好叫丁香玲把豫西镇守使署设在陕州,丁香玲所带毅军也只驻在陕州附近。镇嵩军在所驻洛水上游各县自行调动,督署不加过问。这几县是河南的鸦片产区,镇嵩军在此保护种植、收税,而赵倜也不过问。
“总理,在我看来这到不是赵倜的水平有限,虽说赵倜是老行伍出身,在政治手腕上不及刘镇华,这只是其一,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刘镇华是当地的土大王!客省督军到异省任职,虽都带有军队,但是为维持地方稳定,对本省地方势力总是一忍再忍,地方军队势力是各地政体的毒瘤,一日不除,地方将一日不安!”
正在整理着文件的刘敬之突然插口说道,曾经用一年的时间自费对国内各省进行考察刘敬之对各地地方势力的强大可谓是深有感触,如果说表面上那些督军权力之大无人能出其左,但那些地方势力才是真正的土皇帝,扩军、种烟、强吞民地,几乎都能找到这些地方势力的影子,尤其是地方小军阀,各种祸民行为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
“地方势力?土皇帝?……”
司马在唇间沉呤着,调查部的情报中从未落下这些地方势力,但是现在并不是动地方势力的时候,
不过,不能动的地方势力只局限于一部分,对于拥有军队的地方势力要坚决打击!利用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将是将来地方治政的重点,省、市、县、乡四级地方议会将会成那些地方势力的角逐场。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侍从官走进来,在司马耳边轻说一句话。
“让他进来!”
只见调查部石磊只身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前所未见的焦色。
“总理!出事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卷 大时代第239章 战争或和平()
“中国是一个由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江苏……等29个省以及特别区组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海外同胞在内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严禁任何个人、政党以及地方政府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宣布独立,并最终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于共和六年二月十日通过的《反对国家分裂法案》中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在其通过的两年之中都未能显现出他效用,甚至于很多人都将这一法案遗忘,但是在研究那个时代历史时,任何人都无法忽视一个事实,《反对国家分裂法案》杜绝了国家的分裂,在那个地方主义盛行、独立思潮起伏的时代,任何宣布独立的省份和政治团体,都从法律意义上定性为叛国者,那些人的行为不再是政见之争,而是企图分裂祖国一群罪犯!……历史无疑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祖国是神圣而不容分裂的!”
——共和一百年《历史杂评》评论员清教徒stg44《时代的进行曲》。
“总理!我们获得可靠情报,中华革命党总理荪中山可能会在近期内离京,接受四省秘邀前往西南四省,其很有可能会……会同西南四省,另立中央!宣布独立!”
石磊的话顿时震惊了会议室内的众人,中华革命党或许不是国会第一大党,但是在国内中华革命党和他的常务总理荪中山一直享有一定的威望,一但其前往的西南、另立中央、宣布独立的话,各地地方势力为求自保,很有可能会纷纷宣布独立,独立省最终很有可能会以其为首共同对抗中央政府。
“消息确定吗?”
接到这个消息的司马脸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此时的铁青,愤怒和失望的情绪的在心头萦绕着。
“情报是二处提供的情报,百分之百可靠,如果不出意外,其很有可能会在近其向国会交通委员会提请,前往西南考察的交通!”
一直以来以冷静、淡定示人的石磊此时脸上带着明点的焦色,现在所需要面对的这个人,并不是过去所要面对政客、军阀,而是在国内享有很高声望的人,在这个关头,如果其真的……那么很有可能会动中央政府的根基。
被愤怒和失望的情绪在心头萦绕着的司马扫了眼会议室内的众人。
“畅卿,你们怎么看!”
所有人都能从司马的语气中听到那种深深的失望之意,或许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有可能第一年起来反对宪政之人,竟然是……在会议室内的众人多少知道,司马在一定程度上几乎视荪中山为导师,尽管两人在看待问题的观点上完全不同。
“先生,我们必须要禁止其离京,一但其前往西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督军,如共和四年护国战争一般,很有可能会组成联合势力,宣布独立、武力对抗中央政府,恶端一天,其后果不堪设想!”
杨永泰几乎连想都没想就立即动了一个念头,软禁!将其软禁于京城,至于理由,总是可以想到的,反正无论如何不能让其离京。
“叛乱!如果他们那么做的话,就形同于叛国!行分裂国家之举,其罪无可恕!先生,根据共和六年二月通过的《反对国家分裂法案》的内容,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个为中国公民生来之义务,分裂国家者即为叛国者!如地方宣布独立,中央将在不得以的情况下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扞卫祖国领土完整时,中国国民皆有义务誓死扞卫祖国领土完整!”
吕仁站起身来冷声说道,声音之中透着些许冷意。
“这不再是政见之争,而是爱国者与叛国者之间的较量!到那时边防军所进行的作战,不再因废督裁军引起的动乱,而是一场旨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卫国战争!总理!或许《反对国家分裂法案》只是一个在两年前通过的法案,但是却可以从法律上去定义那些人的行为,他们从法律上就背叛了国家!那么还有什么面目用维护所谓种种的名义去煽动民众!”
吕仁话让包括司马在内的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所需要的就是舆论,借助舆论抢先定性“独立省”,将他们的行为从所谓之“为国为民”在法律上定性为受帝国主义煽动的背叛祖国的行为,任何理由都无不能成为其宣布独立的借口,中国只有一个中国!任何问题都要在由四万万同胞选举的国会进行决搓商,到那时宣布独立者只是一群叛国罪犯而已!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司马沉思了数分钟后轻叹一声,语气显得有些沉重。或许这个一个沉重的决定,但是又能怎么样呢?如果真的……那么就……有时候人总是要做出无奈的选择。仅道非要等到……到那时他才会意识到“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吗?
“徐杰!你现在立即取一份《反对国家分裂法案》,给荪文先生送去,告诉他,去留!由其决择,望君三思!”
推开房门,纷散的细雨着立刻在风的作用下扑到荪中山的脸上,今天的这场春下的很大,似乎是在征示着什么一般,是走!是留!这是一个问题。黎明前的京城被黑暗紧紧地包裹着,灰白色的房顶分隔着漆黑的天际。
此时作为中华革命党党魁的荪中山的呼吸显得有有些急促,令他感觉不安的,并不是四周死气沉沉、异乎寻常的寂静,而是让他感觉到有些寒毛直竖、不寒而栗的是那个人走一步算十步的定计,在国会上无论是中华革命党或是共和党诸党皆被占据绝对优秀的复兴党死死的打压着。
更有甚者,其以责任内阁之名行总统制之实,像在过去的西北联合议会一般,两院均设有许多委员会,还设有由两院议员共同组成的联席委员会,国会工作大多在各委员会中进行。在变了味的内阁制下,国会对内阁官员、部门仅只保留监督权,官员任免权均由国务院决定。
司马的新政府建立以来,政府政事的集中于在国务院,但实际上却是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凡一切军国大事皆由国务院总理议决施行,通过总理办公室,司马把行政权完全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办公室调主任一人,赞襄总理政务,承总理之命监督政事堂事务。其职责略相当于袁逆时期的国务卿,仅对总理负责,对任何机关任何人概不负责。
二届国会刚定,其第一件事就是利用国会通过《大总统、总理责权案》,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共和以来大总统和国务总理之间的权限争论,集一切权力于总理一身。即便是如此,其仍不放心,甚至于还建立了一个中央特勤局负责保护大总统、总理、政府要员以及国会议员安全,他这是行当年洪武帝特务之制!名为保护安全,实为监视!
自司马从俄国返京在国会上按着约法宣誓就任总理之职开始,不过仅仅只用了数月,曾经自己所寄于厚望的国会,就已经完全沦为了那个人玩弄政治的附庸。在各部长的任命上,中华革命党未得到一个部长之职,共和党和进步党甚至包括国民党还得到几个副部长之职,但是中华革命党却被抛弃了,仅只得到多个不足轻重的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之职。
政府已经成为司马的政府,连同国会同样沦为复兴党的国会!当年袁逆费劲心机历时年余才做到的,其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即以达成。时势考验着国会各在野党党员的信念,已先后有十数人退出各党,加入复兴党。
“……望先生不日南返主持大计!”
荪中山的脑中浮现出西南四省督军联名秘电,现在国会中正在讨论的《废督裁军案》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西南四省、沿江诸省,他们似乎都在准备对抗《废督裁军案》,对于中华革命党而言,这多少是一个机会,对于国家而言这又何尝不是。
“反对国家分裂法案!反对国家分裂法案!”
走在走廊内来回度着步子的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