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离,多达十四个隔离小区相互分开,成千上万的居民被隔离在隔离区内。
各个医院派出的医护人员一户不漏地天天检查,不放过一个可疑情况。警察相当严格地控制了整个地区的人员出入,基本上做到滴水不漏。西北式的“现在代”预防隔离的根本原则就是“画地为牢”,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上海的绅亨们并不介意在短期内向隔离区的居民进行捐助,用于购买他们的日常生活所需食品、燃料。
上海流感防控总部每天都召集有关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由各单位汇报情况,清查漏洞。全体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地没日没夜地工作着,也焦急地期待情况的好转。在上海租界的防疫工作也抓得很紧,甚至为了防控病情的传播,除了学习由西北卫生署疫病防控中心制定的预防隔离制度外,租界公部局甚至派出万国商团、巡捕在租界与华界出入口拉起铁丝,以防止华界的病情渗透进租界。
在上海的仁和医院的尸体解剖室内,解剖台上躺着一个差不多还是孩子的年轻人的尸体。哪怕最轻微的移动,液体也会从他的鼻孔里涌出来。在几名医生的努力下他的胸腔被打开,肺脏被取了出来,死者并不是死于普通的肺炎,其他几例解剖也得到了类似的异常结果。
“我们已经确定,从病症和解剖结果上看,应该六个月前的“巴拿马号”船员带来重感冒已经再次爆发!”
走出解剖室经过全面消毒后的医生在脱去口罩、防护服后开口对西北卫生署疫病防控中心派来的工作人员介绍到,仁和医院是西北卫生署的合作医院,一直都得到卫生署的捐助,同样是西北卫生署疫病防控中心分布在全国的疫情通报单位之一。
和过去不同,半年前上海租界内的宏仁医院发现第一例“西班牙流感”之后,西北卫生署几乎是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专家,而这一次西北卫生署仅不过是派来了一名工作人员指导上海建立全面的“预防隔离制度”,相比于上海,西北的重感冒同样非常严重,西北的医务人员甚至只能疲于应对发生在本地的病情。
与此同时,在西北尽管实行着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格的“预防隔离制度”,但是病情仍然不断漫延着,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报纸上的通报数字从最初的三位,上升至五位,甚至死亡病例在短短几天都增加到三百余人。人们从最初的相信和盼望,到渐渐的失望甚至到了绝望。
人们对伍连德和卫生署疫病防控中心的信任和崇拜也开始动摇了,开始出现风言风雨,称这种感冒是不治这症,甚至于在内地有些居心叵测之人,开始揣测着司马是不是为了俄国的风骚娘们而流连忘返。
对此,作为卫生署疫病防控中心主任的伍连德看在眼中,听到耳中,除了一方面发电报要求司马返回西北主持大局之外。另一方面他依旧严格地按照既定的办法一丝不苟地督促落实,不容许有任何一点放松和疏忽。试着像1910年的东北肺鼠疫防治时那般,用自己的镇定和信心去感染其他人,就这样,在西北整个卫生体系在失望中顽强坚持着,而对着每天不断从各地汇报的感染、死亡数字的增加饱受着失望情绪的煎熬。
“决战时刻,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哪怕是在绝境中,坚持就是胜利。”
这句西北的信条,在这个时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都在坚持和绝望之间徘徊着。就在人们处绝望时,边防公署发布了一则新闻通告,让在坚持和绝望之间徘徊着的民众再一次燃起了希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卷 大时代第198章 希望()
(到今天是小市民的一岁生日,记得去年的9月9日无语第一次在电脑上码字,码出第一章小市民的奋斗,并在两天后上传于起点,没曾想现在竟然已过去了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正是各位大大对小市民的支持和厚爱,让无语和小市民一路坚持了下来!拜谢中!)
张家口至上乌金斯克的铁路,是西北最重要的一条铁路干线,为了满足战时需要,这条铁路实施着最为严格的战时施工制度,一百三十六个的铁路工兵团在机械的帮助下,分别在一百三十六个经经纬度测定的施工段同时向两端施工,除了近三十万铁路工兵部队不日昼夜的赶工之外,另外还有超过六十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工直接参与了铁路的建设,得益于良好的的地型与全方位的配合,仅历时一年零六个月全线通车,投入使用。
(历史上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困难的生活条件,全长336。5公里的集二线只用了一年零八个月就全线拉通。)
在共和七年八月十三日,张上线战时铁路开通。蒙古高原上响起了火车的第一声汽笛声,唤醒了这座酣睡的高原荒漠。看见那一列列满载货物和希望的火车在轰隆声中驶出国门,一种从未有过的民族自豪感让国人们庄严起来,这是世界上施工最快的干线铁路,尽管其仍然带着战时铁路的色彩,简易的施工、尽可能简化的路线设计等等,但是这条铁路却勾通了西北与西伯利亚。
由于中俄两国铁轨采用的标准不同,中国采用的是1435毫米标准轨,而俄罗斯却使用着俄制1524毫米宽轨,这样尽管张家口至上乌金斯克的铁路将中国与西伯利亚铁路连接在一起,但是铁路却不能通用,铁路在进入恰克图至上乌金斯克俄制宽轨线路前,必须进行火车换轮工作。这就有了在恰克图的这座世界最壮观的火车换轨车间——恰克图火车换轮车间,所谓换轮就是更换车辆转向架。。
远远望去,一座“巨无霸”式的蓝色建筑物,矗立在蓝天草原之间。这就是位于恰克图城南与买卖城之间换轮车间,大库南北走向,全长851。55米占地面积15864。38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换装库,车间全部采用建筑工期知的钢架结构。库内设有一条换轮线和一向转向架存放套线(即宽准轨转向架均能存放的线路),25吨架车机200台,10吨天车八台,大库东设有可存放约3000个转向架的存放位,每次可以完成整列最多48辆车的换装,年设计换装能力高达160万吨。
在8百多米长,二十几米宽的场地,车辆转向架一个挨一个井然有序地静候在换轮车间外,壮观至极。需要将铁路上的两国不同轨制的车辆转向架更换为两国的车辆转向架后,在不同轨制上奔跑的火车,才可以在不同轨制的铁路上自由穿梭。
而在铁路站场,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散堆装货场,22台门式起重机不可一世地横跨在一道道铁轨两侧,一台台橘红色的庞然大物使整个机械换装场充满了亢奋和气吞山河的气势。现代机械化的大手笔续写着西北的不同。就是它们承载着这条铁路设计每年600万吨的进出口货物的吞吐量。而援助俄罗斯的各种军用物资以及建材、化工、纺织品以及其它商品则从这里运出国门,工业取换取的俄罗斯的木材、煤炭、铜矿粉从这里运进入西北的工厂。
呆在车厢内的司马并没有闲情逸致观赏的壮观的火车换轮场面,源源不断从西北传来的疫情通报让司马再也笑不出声来,为了获得最新的悄息,空军特意派出数架飞机,断的把各地的报纸空运至铁路沿线,然后交给专列的收发室,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就会被送到司马的桌前,报纸上的新闻往往比各地汇报的官方数据更为直接,但却其内容却显得有些恐怖。
“……骨痛病刚刚开始时,官府还能提供棺材,征集民工掩埋。可是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没有足够的棺材,於是决定直接下葬。可是由于缺乏人手,再加上民工人大都害怕被尸体传染上重感冒,到现在堆积在城外的尸体已经一个礼拜没有下葬了。
在坟场上,数不清的棺材和尸体就停放在露天,长达数里。且不要说放在露天的尸体,即便是有棺材的,也只有极少数被钉上了,绝大多数是敞开的。由官府提供的是廉价棺木,结果没多久死人的肢体就露了出来。大坟地的情形惨不忍睹。我粗略的数了一数粗,足有一两千具尸体……”
《长春时报》上对长春的城外坟场惨状的描述几乎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司马没想有想到仅仅不过是两周,国内的流感竟然达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按照统计数字,西北各省汇报感染数字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这还是因为的西北防控得力的结果,而这甚至不及上海一地的感染病患,如果西北是流感的灾区的话,那么全国无疑达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之所以延期一周返回国内,是为了安排好俄罗斯的一切,毕竟西北在俄罗斯投入了太多,尽管波多金似乎说动了司马,但是司马最终还是选择了拒绝,这个时代不是18世纪,俄国人绝不会因为一场婚礼同意两个国家的合并。不过波多金提到的俄罗斯政府内部的反对势力,却使司马看到一个新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才会拖延了整整一周,几乎是在安排一切之后,随即立即乘专列从伊尔库茨克返回了西北。
边防公署、西北市政府、联合议会,还有法庭等机关都因防疫令,而暂时关闭,仅只留下了少数工作人员办公。此时西北的街头随处可见巨幅的广告,警告公众避免公共集会,告知人们打喷嚏、咳嗽时要用手帕掩口。还有一些布告上写着:“吐痰等于死亡。”任何人在街上或公共场所吐痰都将会遭到警察的逮捕。
“先生,从俄国返回西北了!”
就在西北的感染病例超过十万例,人们几乎达到绝望的地步时,传来了边防公署的新闻通告,那些在坚持和绝望之间徘徊着,因这则新闻再一次烧起希望的西北民众,几乎是自发的带着口罩,不顾的军警的阻拦围到了西北火车站和实业大道两侧。
就像过去一样,人们或许把希望系到了先生的身上,过去是先生创造了西北的奇迹,而这一次,民众同样把最后的希望系到了他的身上,此时没有人去在意病毒不会随着先生的到来而消失,处于半绝望中的民众或许希望先生的到来可以带来奇迹,但是更多的人却是希望能够在死前最后见一次先生,同样也希望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内给先生一次最盛大的欢迎仪式。
远处响起的火车轧轧声,让火车站内早已等待多时的民众的翘起了脚尖,朝着东方的铁路线上望去,先生的专列并不是蒸气列车,远处没有一般列车进站时的滚滚白色烟云。
伴着汽笛声蓝黑色的专列驶入了西北火车站的一号站台,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火车停稳了下来,火车刚一进站,便从站楼上跳下一名士兵,在士兵的腰间扣着一根电话线,这是专列靠站的规定,按规定专列靠站之后,必须要第一时间连接电话。
西北的电话络构建于清末用三十年建成的有线电报上,采用了后中国1966年设计的新8式交叉的明线线路,容量可达200多个电话电路。在同一杆路的导线中,还可选出几对铜线或铝线各加开一套短距离的高12路载波电话,使容量增加到300多个电话电路。
而载波电话增音机这种补偿线路传输衰减和特性变化的设备。更是大大延长通信距离,实现远距离载波通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