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建海军,必先铸其精神!无海军之精神,即无海军!”

    看着教室内端坐着的学生,年过半百的沈寿堃面色淡然的说道,然后转身在黑板上一个词。

    “海军精神!”

    “水兵们!谁可以回答我,什么是海军精神!”

    沈寿堃直视着教室内的这些刚考进海校的学员,用鼓励和期许的眼光看着他们。在这些学员的身上沈寿堃看到的是中国海军的未来,就像他们的那群把课堂搬上军舰的学长们一样,或许他们还太过年青、或许他们尚未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海军军官,但是就其精神上至少具备了海军军官应有的海军精神。

    对于作为清政府选派的第三批海军留学生之一的沈寿堃而言。赴英国深造,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主修海军大炮和轻武器,兼习海军战术、舰艇指挥及驾驶铁甲舰。毕业后,奉派到英国地中海舰队,上“额格士塞兰德”号练习舰实习。在英国的三年沈寿堃最大的收获就是“海军精神”。

    百年来海军被列国称为贵族军种。有人说这是因为建设海军需要大量的资金——在一艘主力舰的造价可组建数个个陆军师,海军相对陆军的确是够“贵”的。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海军高陆军一等的服饰和待遇造成了海军的“贵族”地位。

    除去这些,海军还称得上“贵族”吗?

    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并不决定于物质上的富足,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气质、精神、文化和人格上的优势。被称为“贵族”,是因为海军军人在与钢铁和大海为伴中形成的海军精神,每一名海军军人都是一名精神上的“贵族”。

    “报告长官,海军精神即是战斗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职业精神、世界精神、绅士精神!只有具备这六者才方可称为海军之精神!”

    一个年青的学员起身立正回答道,对于海军精神,早在两个月半他们考入海校之后的军训中,那些水兵有前辈们就不断的用尽一切手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海军精神,对于海军精神的领悟已经刻到了他们的骨子之中。

    “很好!那么你可以解释一下海军的这六种精神吗?”

    海警学校重视海军精神的培养,这一点沈寿堃非常清楚,但是在课堂上沈寿堃仍然不介意重提此事。

    “海军的战斗精神在英国被称为“纳尔逊”精神,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见敌即战。不畏强敌、不惧牺牲、勇于挑战强大的对手,即使明知不敌也要毅然出击、战斗到底,以牺牲和鲜血摧垮敌人的**和意志。军舰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最高成就、人类科学进步的结晶,就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而言,没有什么机械可以超越。要操作如此庞大复杂的机械,没有知识、不尊重科学是不行的,毕竟海军是靠技术和知识而不是野蛮和暴力来战斗的……所谓海军的“洋气”,其实是一种反对因循守旧、保守排外,要求放眼世界、积极学习的世界精神。……”

    年青的学员立正回答道,手臂自然下垂贴着裤缝。无论是海警舰队或是海警学校其根基源自边防陆军,自然也继承了边防陆军高度强调军容军风的军律,对于每一名官兵而言,这一切不仅是军姿,他还是军人的魂魄。

    眼前的这些高度纪律化的学员,让沈寿堃心中出现了些许隐忧,一些或许看似多余的隐忧。

    “先生们!如果你们想在你们未来的海军生涯中取得成功,你们需要劳记一点,“海洋上的事业属于有灵魂的人。”思维机械僵化的军人,即使再坚韧服从,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军。他或许会是一名好陆军,但他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海军,因为他们的思维太简单了、太程式化了。海军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意识,服从和整齐划一固然是必须的,但是海军绝对不需要没有自我意识、不会独立思考,想法千篇一律的“机器”,海军需要的是有灵魂的军官!”

    看着面前这些学生,沈寿堃正重其事的正色说道,这是光绪十二年沈寿堃进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时得到忠告,此时沈寿堃给予面前这些年青的学员们以同样的忠告。

第二卷 大时代第140章 啊!欧罗巴!我的爱人() 
(呒呼!拼命码字两天两夜,终于完成加更了!谢谢各位大大一直以来对小市民和无语的支持与厚爱!ps:周末加更完成了!求票中!)

    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在山脉的西部是俄罗斯平原,东部是西伯利亚平原。向北它一直伸入喀拉海,向南里海离山脉的开始不远。这里它过渡到哈萨克的草原。从它的南端到北端它一共长2500公里,在它的北端它平行鄂毕河向东转入海。不论是按鞑靼语称它为乌拉尔山,还是按照俄语的名称叫它博亚斯山,都很有道理,因为这两个词在它们各自的语言中都是“腰带”的意思,他就像欧亚大陆的腰带一样,把欧亚大陆区分开来。

    这座绵延数千公里的山脉是从西伯利亚进入欧俄所必须越过的疆界。从位于乌拉尔山东坡的叶卡捷琳堡离开俄罗斯皇家近卫军,选择这样一条路似乎是很明智的。这条路最好走,曾经在数百年前俄罗斯的冒险家们正是越过这个腰带进入了亚洲。

    共和七年6月18日中午11时36分,一列由前进型蒸气机车牵引的列车缓缓进入了山区平缓地带,在蒙蒙细雨中,在一大片林深树密的原始山林中,越过了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列车那散发着柞木味的车厢的车门后面,一张张东方人的面孔向外张望着。他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眼前似乎千万年未曾变化的森林和眼前的一切。

    “嘟……”

    这时列车突然拉响了汽笛,晃晃荡荡走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这时缓缓的在森林间停了下来,但是这里显然并不是车站。

    火车刚一停下,就从火车的尾部车厢跳下一群扛电影机手持照相机的记者,从他们的泛着些许红光的脸庞上,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此时的兴奋,尽管他们强压着这种感觉,扛着电影机的摄影师一下火车就打开电影机先拍摄面前的这恒古未变的森林,然后把镜头对准了列车的闷罐车车厢。

    这时一个穿着士官长军装的士官从火车上跳了下来!在他的脖颈间挂着一个墨绿色的亚光军哨,任何一名西北军的官兵对于这种军哨都很熟悉,它发出的那种刺耳而尖锐的哨声就是命令,在战场上士兵们正是在哨声的指挥下战斗,他发出哨声会让听到它的敌人禁不住浑身颤抖。

    “滋……”

    扛着电影机的摄像师屏住呼吸以稳住身子,把镜头对准了那个胸前挂着数枚勋章的士官长,同时给了他一个面部特写。

    在镜头中右额处带着一道蜈蚣伤痕的士官长含起了墨绿色的军哨。

    “嘟嘟嘟……嘟嘟嘟……”

    刺耳的哨声打破了原本寂静的原始森林。

    随着哨声的响起,数十节车厢同时响起了哗啦啦车门被拉开的声音,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争先恐后的跳出了火车。在跳下火车他们没忘记最后收拾一下军装,以让自己显得更精神一些。此时无论是士兵或是军官的脸上此时都扬溢着灿烂的笑容,流露出一种骄傲自得的眼神。

    “一营集合!”

    “六营集合!”……

    随着士官们口令声,刚刚跳下火车的士兵们立即按单位在车厢前列队。

    “1、2、3、4、5、6、……”

    在列队报数时时所有官兵的眼睛总是不住的由西边数百米外的地方望去,眼中带着期待、激动的神色,甚至于可以听到他们因为兴奋而显得有些紧张的呼吸声。

    而数十名记者则用相机忠实的记录下了这一时刻,尽管此时他们同样兴奋的以至于感觉有些窒息感。

    “敬礼!”

    在冷御秋和一众高级军官走下列车的,向车厢边列队的士兵举起自己的右手行军礼时,执勤士官的口令响了起来。军官行礼,士兵回礼。这是西北军的军规。

    “哗!”

    列队的数千名士兵随即行持枪礼,目视着他们的指挥官。

    这时数千名行持枪礼的士兵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不再有先前的兴奋之色,所有官兵都轻轻的发出有些低沉的话语。

    “荣誉!”“忠诚!”

    “荣誉!”“忠诚!”

    “荣誉!”“忠诚!”

    ……这是在西北军在迎接烈士灵柩时发出的低喝!伴着官兵们的低喝声,铁路边气氛随之变得有些悲壮起来,他们用这种方式铭记那些在战场了牺牲的战友,用这种方式让他们与自己分享此时的荣誉。

    此时的铁路边的队列中被西风吹起的数十面军旗迎风飘荡,红色的铁血旗上那只源自春秋战国白虎冲着西方张牙舞爪,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源自春秋战国的铁血战魂。

    “中央模范军”、“山东陆军”、“河南陆军”、“广西陆军”、“四川陆军”、“云南陆军”……在数十面军旗上可以看到如此的金色字样,每一面军旗代表一个省,西伯利亚并不是边防军一支军队在孤军作战,来自全国各省的部队少则一个营、多则几个师,这是一场国战!

    冷御秋看着眼前的这些士兵,这三千六百名官兵是从西伯利亚华军部队中抽调出的精锐,他们都是忠勇勋章的获得者,因为在战场上的所立下的战功才得到此刻的荣耀,他们将成为几千年来第一批踏上欧洲土地上的中**队!

    “士兵们!枪上肩!……向左转!齐步……走!”

    没有任何激情扬溢的动员,有的只是身为军官所需要下达的口令!步枪上肩时的声响和鞋跟撞击的声音是像擂响的重鼓一般在原始森林中回荡着。

    “向左……看!”

    伴着军官怒吼的口令声,方队中的官兵齐步变正步。庄严肃穆的黄色脸孔,落地有声的中**靴,整齐划一的动作,所有官兵在经过那座方尘碑时都有一种傲然的眼神注视着它。

    令所有人心情激荡那座方尖碑,外观并不十分的伟岸,它被一圈木栅栏围着,高度也仅只有三米左右,在它身上的那些俄、英两种文字用红漆勾画标出的内容,令人神往,碑上刻有相当大的两个箭头,分别指向东方和西方,箭头下用俄英两种文字标出了亚细亚和欧罗巴,此外在此碑上还有这样的内容:to莫斯科1777。5km!

    当第一名中国士兵的跨过方尖碑时,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历史,和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局,中**队几千年来第一次跨出了洲界,到达了欧洲的大地上。

    “知道吗?我们的军靴现在现踩踏在欧洲的大地上!就连我们脚上的泥巴,都是欧洲大地的泥土!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里是欧洲!是欧罗巴!是那些洋人的老家!现在我们的军靴就踩在他们的老家里头!知道吗!就是这!这在我们的脚底下!”

    在战友环绕下,一个胸前挂着数枚忠诚勋章的士兵对着电影机的镜头大声的叫喊着!脸上带着激动的泪水的士兵们用力的指着自己的脚下。曾几何时,那些欧洲人的军队一次又一次的用他们的军靴践踏着中国的大地,现在中国的军人们第一次把自己的军靴重重的踩到欧罗巴这个腓尼基的公主的娇躯上,士兵们用军靴重重蹂躏着欧罗巴的躯体,以此来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