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第八大街有着种种法律条文约束投机者,但在这里最受尊重的恰恰就是这些投机者。
“老伙计,你看,有些时候,这个世界看上去似乎失去了理智!”
站在窗边的罗子明听到门打开时,头也未回就轻声道出了一句话来。
“要知道赌徒永远不死!有钱的人,可以投机,钱少的人,不可以投机,根本没钱的人,必须投机。”
坐到宽大的办公桌前,李历清轻声回答了朋友的问题。投机本质上就是一种赌博,历史上还有许多着名的人物也是投机家族的成员,当然最后一句不完全正确。大家总是需要一定数量的钱,才能开始投机活动,但数量不一定要很多。
如果真的没钱,首先必须工作。在最初涉足证券投机自己也曾遭遇败后,好几次身无分文,甚至欠债,以至被迫重操旧业,作经纪人和顾问赚取佣金,以脱离窘境。或许正是因如此,这个行当才会如此吸引自己。
“不过第二者居多不是吗?”
“人的本性使然!”
作为职业投机人,李历清自然知道那些人的本质,实际过去的二十年间,自己一直利用人类的这种天性。普通人如此,名人也是如此,历史上还有许多着名的人物也是投机家族的成员。发现万有引力,名留千古的牛顿也曾试过证券投机,只不过失败了,最后,牛顿甚至禁止别人在他面前提证券交易。伏尔泰曾和女朋友大谈有价证券和货币,长达几个小时之久。他也曾投机谷物和房地产,后来,更以投机的外汇走私客身份走红当时。
“贪婪!”
罗子明无奈的笑了笑。
战争是经济的催化剂,近四年间,数千亿华元的国防采购,除去刺激着中国的工业的急剧膨胀外,更刺激着国内的股市,尤其是那些国防供应企业的股票更是达到有价无市的地步。
“如果战争的结束的话,或许我们会目睹一场灾难!”
由贪婪带来的投机即便是在战时也不可能消除,他们在购买着“自由债券”的同时,并不妨碍人们将钱投入了股市。
“至少短期内战争是不会结束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这些。其实自由债券同样也是投机。50元可以买100元17年期的保值债券,投机股市的只是一部人而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相比于变幻莫测的股市,自由债券才是最好、最省心的选择,但发行量远低于市场吸纳能力。”
作为职业金融投机商李历清同样关注着国内的过去几年股市过热,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自由债券无法吸纳的部分民间闲置资金的正常流入,经历了十五年前经济危机后,股市在很多人眼中根本就是吃人的老虎。
“国会已经批准增加780亿华元的自由债券。”
“这不是什么新闻!加上这一笔自由债券的总发行量是2890亿华元,国人爱国之心可见一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投资国债稳当啊!”
端着茶杯的李历清忍不住感叹了一句,在中国多少年来战争时候购买国防债券一直被视为爱国的表现,在这场战争中自由债券亦被赋予同样的意义,不过相比于八千亿存款总额还是太少了一些。
但喝着茶时,李历清感觉今天老朋友的话似乎有些古怪,西储或许是国债的代理商之一,但他显然没有必须和自己谈论这个问题,难道是……
“这是第十三期自由债券!也是最大的一笔!”
留意到朋友的神情,已经坐到椅上的罗子明意有所指道。
“是不是像一些人分析的那样,国务院准备放开手脚打一仗!”
“一些朋友告诉我,今年政府原本不需募集如此一笔巨额国债,这是国务院、准确的来说是总理办公室要求国会通过的,你是知道的,总理的意愿总会有人帮助他达成!”
这一下李历清算是明白为什么他扯来扯去在债券上纠缠着,难道罗子明知道一些内幕?不对!西储或许是总理的产业之一,但这却令不少官员避之不及,总理并不是通行证,很多时候反而是负担。
“打不打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期债券与军事行动无关!”
“那你的意思是……”
李历清坐直身体望着罗子明,实际上从国会通过这期国债后,自己同样怀疑这笔国债的用途,一方面通过的时机是德国驱逐中俄慈善救济机构,二是美国新一界总统宣誓就职,托马斯。杜威总统在就职演讲中透露出了一些异样的信号。
而在上国会通过这期巨额国债前,就有一些消息称,外交部在伊拉克等地频繁秘密会见他国外交人员,尽管那些消息都没有印证,但隐约还是能让人感觉到一些异常。
突增国债、中德关系突然紧张、美国新总统信号各种事件在李历清脑中连成了一条线,但这条线之间却又缺少必要的联系。
“与军事行动无关,那会是……”
突然李历清抬起头看着罗子明,呼吸显得有些激动。
“难道……”
“十有**吧!准备好了吗?我们的机会就要来了!”
尽管已在国务院生活了多年,然而,成天对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枝状吊灯、封闭式的空间,还有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司马仍然会觉得有些不太自在,相比于国务院的总理楼上的官邸,司马更喜欢的自己在北郊的庄园,实际在不行,就是离这只隔三条街区的宅子也比这更舒服。
不过,尽管不太喜欢这里,但此时此刻,刚刚下楼的司马正迈开步子朝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几乎从司马进入办公室时,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总理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走在地毯上步履轻盈矫健,甚至非常难得的会和一些职员开着玩笑。
“……好家伙!瞧你们,估计又熬了一夜,赶紧,麻利的抓紧时间休息一下!”
经过作战地图室,碰到一名年青的军官正端着空咖啡壶走出来时,司马心情不错的交待了一句,只惊的那名参谋顿时愣在门前。
“总理正在和内阁成员开会,不过,今天总理的心情看来很不错!”
舟冠升走到总统办公室外的休息室,总理办公室的一位与其熟识的女职员在为他倒茶时,在一旁轻声提醒了一句,这几乎是一个惯例,毕竟很多官员都在意总理的心情如何,以便在汇报时注意自己的语气。
“……美国的政策是和平的,尽管我们被迫卷入战争之中,但在战争中,我们更应明白自由与信念的重要性,同样,我们也以尊重所有大小国家、民族的权利与尊严……我们将永不容许我们默认由侵略者所支配和和解主义者所赞许的和平,……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唯一的任务是悍卫自由,属于我们的自由,第一要务是击败日本!不计代价与牺牲……”
在念出托马斯。杜威的就职演讲时,司马时而会有啧啧的声音跳过那些不感兴趣的段落,相比所有内容,只有这么几句话是司马最感兴趣的。
“尊重所有大小国家、民族的权利与尊严!新总统的上台,令美国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注意到这个字眼了吗?”
司马喜笑颜开指着其中的两字。
“民族!这是他们第一次提醒这个内容,这意味着托马斯准备彻底放弃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利益,而这一直是我们和他们之间最大的分歧不是吗?”
“总理,这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信号而已!”
对于中美停战,仍然感觉有些不可置信,尽管罗斯福去世后,原副总统曾派人与中国进行过接触,但他们所坚持的中国必须无条件从菲律宾撤军的要求,一直是双方最大的分歧,即便是他们作出不会向菲律宾派驻军队的承诺之后,国会也不可能接受这一“屈辱”的条件。
“少川,你觉得呢?”
心情大好的司马扭头看着顾维钧,在杜威宣誓就职之前,外交部已经和他的私人代表接触过几次,虽然不过只有几次接触,但也可谓是颇有进展。
“尽管中美两国在亚洲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就目前来看,在维护欧洲国家殖民地利益和维护本国利益之间,托马斯会选择后者。”
顾维钧的回答在众人的眼中,显然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答案,毕竟即便是在罗斯福时期,在某种程度上,罗斯福亦有与中国结束战争的想法,只不过一直以来双方的利益差距过大,导致没有多少进展。
“但是……托马斯比罗斯福、更希望结束这场战争”
“而在托马斯的眼中,中美之间爆发的战争,不过只是“罗斯福的诡计”而已,现在我们和美国唯一的分歧就是菲律宾和澳大利亚!”
司马说笑着打断顾维钧的话,今天心情之所以不错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托马斯的那份就职演说,更重要的托马斯和他的班底的大半都是孤立主义者,他们的政治信仰决定了美国会主动结束这场“错误”的战争。
“而且,檀香山是美国人无法消除的记忆,除了认为这场战争的错误外,最为重要的是,托马斯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得进攻日本本土谅解的同时,还希望借助我们的力量击败日本,在我们达到战略目的,是我们想结束战争,而现在却是美国想结束战争!这种差别可以令我们在谈判桌上取得更多的优势。”
在内心深处司马忍不住为罗斯福的提前去世感到庆幸,罗斯福的去世让美国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总统,而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一手搭建的有利于美国的战后格局,或许很快就会随着托马斯的上台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人在政在,人亡政亡!在美国同样如此,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眼中看到的只有眼前的“美国利益”,而无法注意到如果美国主导这场战争,对美国未来的益处。
“总理……难道……”
宋子文惊讶的看着总理,中美最终会媾和是意料之中,但按照总理的话中透露的意思,显然总理很有可能会对日本动手,这在意料之外。
“这场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未来的中国构建一个未来百年的国家战略安全平台,如果成功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将能够为我们去两个大敌!子文,这个世界只能养起一个中国!甚至于养一个中国都可能存在困难!至于日本!亚洲只能存在一个强国!日本恰恰在我们身边,所以……”
此时司马的神色显得很是轻松,一但中美签订停战条约,美国的未来已经注定,孤立主义将美国逼上的绝路,等到美国人意识到这一切时,恐怕早已是无力回天,或许几十年后,地处北美的美国会和南美的阿根廷一样,成为罕见的从发达国家退回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这场战争结束之后,除去教育部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汉语培训中心”之外,中国教育测验中心将会在同期,公布的汉语能力考试标准,这个标准将会在全世界推广,也就是“检定非汉语为母语者的汉语能力考试”。”
说到这个考试,司马变得慢慢的得瑟起来。
在另一个时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是美国设立的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成果收割机,美国人不必对他国教育付出的巨大代价做什么,不必拓荒、播种、耕耘,其它国家已经把尖子人才培养好了,并且经由全世界的教育、考试、筛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