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1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东尼向眼前的这名中国准尉告发着自己的战友,稍显稚气的脸上带着一丝的不安,似乎在为出卖自己的战友而感觉不安。

    “安东尼先生,要烟吗?”

    李泽平从铁制的烟盒中取出一根烟,在安东尼出卖自己的战友时,李泽平甚至都没有做记录,或者说根本不需要做任何记录。

    “长官,我说出这些,会令菲尼受到惩罚吗?”

    抬起头接过香烟时,安东尼望着眼前的这个和善的中**官,他会因此处罚菲尼吗?

    “安乐尼先生,从你来到这里之后,你见到过我们处罚过任何人吗?”

    李泽平说笑着为眼前的这个安东尼点上香烟,看着对方不安的吸着香烟,知道他是第一次出卖自己的战友,但有了第一次,接下来总会接连不断的发生,自己只需要给他一定的小恩小惠,一根香烟或者两片途有黄油的面色,随后他会不断的出卖自己身边的所有人。

    人的本性如此,尤其是在他看到自己的出卖并没有给自己的朋友、战友带来麻烦之后,他就会彻底的放下心理负担,不断的出卖所有人,而自己所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倾听他的出卖!“为了鼓励战俘互相告发,我们可以给告发者香烟等奖励。但是对违纪者和告发者都不加惩罚,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鼓励战俘相互告发,它的最终目的在于,破坏战俘之间的关系,挑起他们之间的内讧,最终彻底摧毁他们的意志。”

    作为宪兵司令部战俘管理局的一名军官,李泽平曾听过肖新仁的讲座,早在战争爆发之前,这个西北大学医学院心理学硕士就研究过各国的战俘管理,在他看来,那些战俘管理实际上千百年来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在新的世纪,我们必须要使用一种全新的战俘管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进行战俘的管理,很多人认为,残酷无情的对待战俘,会瓦解他们的意志,但在某种程度上,对战俘的殴打、辱骂,他们就会被激怒,而他们的愤怒会激励他们求生意志。但是在没有任何激励的情况下,他们平白无故地死去。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不给予他们任何激励,同时彻底瓦解掉存在于战俘之间的战友友爱,最终使其完全丧失求生的**。”

    想到肖上校讲座上谈及的内容,总让李泽平心生一种不寒而栗之感,不过中国是国际交战法则和战俘公约的几个倡导国之一,而且在国防军的战俘营中的确很难找到虐待战俘的证据,但精神上的打击远甚于**上的折磨,正像肖上校说的那样,最终使其完全丧失求生的**。

    离开办公室后,李泽平看到那些在营区自由活动,四处游走。身着墨绿色军装的国防军宪军和战俘们共在同一营区居住、生活,偶尔甚至可以看到国防军士兵与战俘们在那里交谈,如果没有军装和肤色上的区别,或许很难区分出谁是战俘,谁是管理者。

    而在不远处,可以看到一些围成一圈的美国士兵,他们正在那里展开自我批评,这是战俘营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为了推动自我批评,作为战俘营主管的肖上校将战俘们分成10-12人一组,然后实一种所谓的“战争创伤团体心理治疗”。

    开会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站在全体面前,当众坦白他做过的所有坏事-以及他应当做却没有做的好事,这一战术的核心在于,战俘们并不是向看管他们的国防军宪兵,而是向他们自己的同伴坦白。通过暗中瓦解那些被俘士兵的相互关爱、信任、尊重和宽容,肖上校成功的创造了一种环境,使战友之间的友情的慢慢的耗尽,不信任之感在所有人的心中漫延着。

    “李准尉,怎么,是不是有些无法适应?”

    肖新仁的脸上带着笑容。

    “长官,我总觉得……”

    李泽平的话说了一半,但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名词,毕竟肖上校的战俘管理试验,并没有违反中国所签署的任何一条国际公约,那些美国士兵并没有遭到任何虐待,更没有遭到殴打,甚至在这里,他们根本不需要参加任何劳动,甚至于伙食也是参照国防军的丁级供给,实在是没有有任何可以挑衅的地方。

    “李准尉,知道为什么我会选择你做为我的助手吗?”

    肖新仁说笑着看着身旁的这个年青人,这个年青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这正是自己选择他的理由,在国防军中像这样的“心理学人才”并不常见,培养新人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在自己之后,必须要有人可以继承和整理这种战俘心理学。

    “在国防军中,心理学主要用于劝降,甚至相比对敌军发动心理战攻势,国防军更相信飞机大炮坦克硬力量,就像我们过去管理战俘时,无非是两个极端,要么遵从军事法典,给予战俘以良好的待遇,要么按照各国通行的对战俘实施残暴的虐待,但这有什么意义呢?无论是良好的待遇或是残暴的虐待,都是不科学而且不人道的。

    对于战俘的管理,通过心理战术上的瓦解其心理比面包和拳头都更为有效,你看,现在我们这里有三道铁丝,我可以告诉你,三个月后,我就会把这些铁丝拆掉,而到那时,这里不会有任何人会逃跑,我也不会威胁他们,假如一人逃跑,全队枪毙。不!那么做是愚蠢的莽夫而不智的行为!同样会玷污国防军的荣誉!”

    “长官,我在进入战俘管理局后,曾听过你的内部学术报告,昌吉战俘管理营的确是一个奇迹,在拆除战俘营外的铁丝后,3。8万英国和英联邦战俘无一人逃跑,甚至无任何人尝试,就连中立国的新闻记者,也称赞“在中国的战俘营,就像是一个奇妙的东方旅行!”。”

    李泽平在提到这些时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自己的这位长官,他选择自己做他的副手,是希望自己可以从中学习,并协助他整理战俘心理学报告和学术论文。

    在这里自己学到的最多的就是消极心态是杀手,是一个看不见的杀手,就像是昌吉战俘营一样,尽管在战俘营的四周并没有铁丝,也没有布满荷枪实弹的岗哨,却没有一个英国和英联邦士兵企图逃跑。不仅如此,那些英国俘虏还经常相互告发和出卖,有的甚至与国防军看守成为好友,与他们一起娱乐、举行联谊活动。

    但其中的很多人在红十字会到来后,甚至于懒得和家人报个平安,其中不少士兵会神志恍惚地走进自己的床铺上,绝望地环顾四周,然后完全丧失求生的**。他会独自躲进一个角落,头上蒙一块毛毯,一生不吭地坐在地上。然后慢慢的死去。

    有什么比让他们自己彻底绝望、失去生的意志更残酷的?长官的成功是建立在一种可以用变态以及最极端来形容的心理战摧残与研究上。在昌吉战俘营或许看不到铁丝,但是所有人都被关进了没有钢筋和水泥的单身牢房,尽管没有任何**虐待事件,但短短三个月内,昌吉战俘营的死亡率却创造了国防军战俘管理历史的最高。

    三个月内,7。56%的死亡率,以至于连宪兵司令部战俘管理处的长官们,都有些无法接受,如果不是一再的调查发现,的确没有任何内体虐待事件,否则自己的这位长官此时已经到了军事监狱服刑,毕竟无论如何国防军都需要维护自己的荣誉,他们可以接受适当的虐待,但却不能接受大规模的战俘死亡。但在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种战俘心理战的确非常有效,以至于国内的一些医科学院和部分心理都参与这种史无前例的心理研究。

    “言不由衷!7。56%,你在心里肯定说这个不是吗?我负责昌吉战俘营三个月,战俘的死亡率是7。56%!他们说,如果让我负责一个战俘营,恐怕到战争结束时,整个战俘营不会有任何人幸免,但是……我没有违反任何国际公约和国防军战俘管理条令不是吗?”

    肖新仁的语中稍带着一些报怨,总是有一些人无法理解自己,他们只看到了战俘心理战攻势残酷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这种大规模的试验对于心理学研究促进,在此之前,谁能料想简单的心理战术在战俘管理上的运用,竟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

    “这只是一个试验不是吗?我只是将战俘营视为一个大型的心理学试验场!心理学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的病例和实际研究之上,而战俘营为我们在心理学研究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验场,这是出于医学研究的需要。”

    “长官,但这种对正常人的心理学试验,总有些不太人道!”

    李泽平多少仍然有些不太能够接受,这种心理试验的危害性远甚于正常的人体试验,人体试验尚需要挑战人类的伦理道德,更何况是这种的更极端的心理摧残。

    “人道?你看事实上,他们所受的的待遇比有史以来各场大规模战争中的战俘都优越。其实,在任何战俘营之中,每一个战俘都需要经厉意志的考验,意志薄弱的人会死去,意志坚强的人会活下来,而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研究,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促进了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同样的,你也看到了中央调查局、军事情报局甚至于中央警署对于我们的研究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军事情报局的情报人员,他们在战俘营得到的机密资料,远多过他们通过其它渠道所得到的,仅仅只过了两个月,那些英国人就会主动的向他们透露各种各样的机密情报,他们最初的出卖的是自己身边朋友,但最后,当出卖成为习惯之后,他们出卖的却是他们的国家。”

    肖新仁颇为无奈的耸了耸肩膀,事情总有两面性,一方面国防军战俘管理处不喜欢战俘营的这种高死亡率,但在另一方面,却又非常欣赏这种轻易获得的情报,毕竟这些情报有宜于军事情报部门的工作,而更多的情报部门则第一次认识到了心理学在情报界的应用,这使他们获益良好,甚至颇受启发。

    “相互告发、自我批评、瓦解对上级和祖国的忠诚、剥夺一切积极的情感支持,当然这一条管理处的长官们并不喜欢,他们不希望看到战俘营里的战俘都死完,但前三种心理攻势,却让我们的在心理学和情报上获益良多不是吗?李准尉,至少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刽子手!不需要下令处决这些可怜虫?生与死的决定权,实际上是由他们自己所掌握,而不是我们!”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新时代第188章 身在异国() 
共和16年,西元1927年10月4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圣安德修道院内,低沉缓慢的乐声配合着摇曳闪烁的灯光,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大气都不敢出。院长南文主教面前跪着十名虔诚的信徒,他们通过了修道院数月的生**验,已获准成为本笃会的新修士。此刻,南文主教正为他们举行“更衣礼”。

    本笃会是天主教中称得上最古老的一支教派,它以清苦简朴和顽固守旧闻名于世。它向来不重豪华的礼仪,但是这天,修道院却破例接待了许多显赫的来宾。在一旁观瞻的人,除了比利时天主教重要的神职人员外,还有一些比利时人和中国人,他们是当时的驻比利时公使、驻法公使、驻德、驻英驻葡萄牙公使、驻荷兰公使的代表,以及这些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