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1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马力发动机提高至少1680马力,最大时速提高至少585公里,而且通过机翼下悬挂副油箱的方式,载弹量4。2吨时航程达到前所未有的2100公里,h…17壬型轰炸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防军的要求。

    但空军需要的不是h…17这种早已不堪重任的老式轰炸机,国防空军需要更先进、更强大、航行更远、载弹量更高的新型轰炸机,尽管早在几年前,一些公司就已经设计出比h17更先进的轰炸机,但那些轰炸机并不能满足国防军的要求,迫于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需要,空军仍然只能接着定购h…17壬型轰炸机,20年前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的轰炸机部队,而现在,中国空军曾经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轰炸机部队,早已经老旧。

    “郑司令,我保证,h…32轰炸机比你以知的任何一种轰炸机都更为先进!”

    秦国镛信誓旦旦的保证着,h…32的研发历程可以用多灾多难来形容,共和27年接到国防空军的研制规范时,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为空军研制新型替代轰炸机的中华飞机制造联合企业,在收到规范报告后的,立即对超过200吨原有图纸资料进行修改,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就提出了的设计说明,收到规范第五个月就制造出了全尺寸模型,比于氏、翔升两家公司快了四个月到六个月。

    设计说明给出的很轻松,全尺寸模型制造的也很轻松,就在公司和空军签字合同后,空军前后修改三次设计规范,最初空军给出的设计规范看似非常先进,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空军先后三次修改规范,提出27规范修改规范。

    随着各国空军新型轰炸机和战斗机的推出,空军认为27规范已经落伍了,或许短期内以27规范研制的轰炸机并不算落,但其中存在的严重不足是无法默视的。首先是速度还不够理想,尽管规定的584千米小时的最大速度在轰炸机中以算得上遥遥领先,但它在最大时速超过600千米的他国战斗机面前仍不占任何优势。其次,尽管27规范中的轰炸机可以远程飞行,但其航程与载弹量矛盾非常突出,虽然其要求最大载弹量可达9000公斤,但此时仅能遂行短程作战任务,当其作战半径延展至2600千米后,载弹量就大幅降至高空飞行2500公斤或中空飞行5500公斤。换言之,按照27规范研制的轰炸机进行远程轰炸时,实际攻击力只相当于一架中型轰炸机!

    空军修改规范,迫使公司在制造出原型机后,不得不对设计进行全方位的修改,其间的多次修改证明xh…32的气动性能和操纵品质还是非常优秀的,没有必须进行空气动力学上的改进。

    尽管受到航空技术水平的限制,制造80吨级的h…32型轰炸机期间面对着重重困难重重,但最大的问题却在于飞机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上,h…32原型机进行的一系列的试飞后发现发动机有过热问题,并且在过热时有起火的危险,发动机起火从此时起成为他的“顽疾”,如噩梦般伴随他的整个试飞过程,在最初的近两年之中,几乎连在梦里,秦国镛都会梦到因发动机燃烧引发的数次事故。

    最初他的原型机使用的是2500马力的xd…x…18…2500型双排18缸发动机,但是随着空军对规范的修改,2500型发动机已不堪重任,为此公司不得不合西北通用动力公司合作左制新型大功率发动机,双排18缸发动机本身就有自燃风险,而新的xd…x…42发动机,有多达4层星形,共42缸,其初始型号功率即达到3500马力。多层星形的后面的层次会有冷却问题,因为流过的空气已经在前面被加热了,冷却效果要下降,自燃风险无疑进一步加大。

    最后西北通用动力公司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采用强制冷却风扇,尽管后两排的气缸的冷却问题依然难以解决,但总算勉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了36小时持续运型零自燃的考验。

    在这个问题解决后,等待了三年多的空军总算是欣然下达了定单。相比于于氏、翔升的设计,空军在情感上和理智上,都更倾向于中飞的h…32,而且相比于另两家公司,中飞最大的优点是,拥有庞大飞机制造厂,庞大的生产能力,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h…32,更何况h…32充分采用了相对成熟的技术。而且同时还采用了一些另两家公司未采用的新型技术,毕竟相比于国内任何公司,中飞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西北公司下属的数百家技术企业提供的最新、最先进技术支持。

    西北公司尽管分解在了数百家企业,但这些企业现在仍然和过去一样,拥有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力量,二十七年来,其技术一直远远领先于中国工业界,和过去不同,他们总会将最先进的技术,优先用于公司系统内部企业,以确保内部企业的竞争力,这种“闭关”,使得他们可以在很多领域拥有其它公司难以企及的优势,就像h…32工程一样,表面上只有中飞参与,但h…32的子系统,却有超过36家西北公司系统企业参与这一工程,为其提供最先进的子系统技术支持。

    “h32轰炸机空重为41423公斤,最大起飞重量82295公斤,翼展的50。05米,机长32。38米,全高10。36米,最大时速612公里,巡航时速368公里,升限11251米,作战航程8400公里,作战半径4000公里,最大载弹量13200公斤。机腹有前后两个炸弹舱,每个弹舱有独立的舱门。投弹时有一个定时器控制投放顺序,使炸弹在两个弹舱中交替释放以保持飞机重心。h…32的发动机是全新设计的西北通用动力x…42…3500型四十二缸气冷星型发动机,每台达到惊人的3700马力。为了增强高空性能,x…42…3500配备有两个通用动力w…11涡轮增压器而不是通常发动机的一个,增压器由西北通用动力公司的电子系统自动调节。安装直径5。5米的三叶螺旋桨,由减速比为100:35的减速机驱动。发动机舱在外形设计上尽力减少空气阻力,将滑油散热器和增压器中间冷却器直接直入发动机进气口下,减少迎风面积。虽然庞大,h…32的结构却十分传统。除了控制翼面是织物蒙皮外使用全金属材料。每个起落架配备双轮,尾部有一个可伸缩的缓冲器,在飞机进行高姿态着陆和起飞保护尾部。机组编制预计10到14名,一般为12名,包括正副驾驶、领航员、投弹手、机械师、无线电报员、雷达操作员和五个炮手。投弹手与投弹瞄准具和射击瞄准具一起被安置在机鼻最前方,正副驾驶并排坐投弹手后面,周围有防弹钢板和防弹玻璃的保护,机械师、无线电报员和领航员紧挨着驾驶舱后。后段的增压舱是四个炮手和雷达操作员的位置,都有装甲隔板保护,尾炮手坐在尾部单独的增压舱中,只有在非增压飞行时才能进出尾部小舱。……但最值得的还是他采用的西北精密电子仪器公司轰炸瞄准雷达,雷达通过扫描云层下的地面产生一幅能被受训操作员读懂的“地图”,雷达发射3厘米波,回波在机载阴极射线管上显示,最好的反差是水和陆地的交界,此外城镇的回波比郊外空地要强,因此可根据海岸、河弯形状和城镇分布与精确地图比较来判断目标的位置从而使其可以在的厚云层以及夜间对目标实施准确轰炸。”

    不过在秦国镛在那里做着介绍着,已经走到飞机前的郑培林等人在仔细打量着这架轰炸机时,并没有在意他说的内容,毕竟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h…32的性能参数,这些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任何新意。

    而此时那些飞机和地勤人员则大都兴致勃勃的围观着这架新型轰炸机,眼前这架庞大的超过他们的想象的轰炸机,在倾刻间征服了他们所有人。

    “子壮,这些东西你们的说明书里已经说过太多次了,这不是我所关心的,我关心的产量。告诉我,今年上半年,你们可以生产多少架轰炸机?”

    “480架!根据目前我们生产能力,上半年至多只能提供480架h…32轰炸机。”

    秦国镛报出了一个相对妥当的数字,在战争时期,任何一家公司的生产力,永远也不可能满足军方的需求,至少在军方意识到他们的需求被满足之前。

    “这远远不够!到今年年底,不论你们用什么办法,我们都需要至少1600架,我们现在只有3600架h…17,嗯!从这个月开始,所有的h…17全部停产,中飞必须要集中力量生产这种轰炸机!。”

    果然正如秦国镛料想的一样,郑培林对上半年只能提供480架的产量,非常不满,在这场战争之中,曾经被自己视为的法宝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根本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而另一方面,空军又需要一种新型的战略轰炸机。

    在亲自颁发了h…32进入空军序列的证书之后,郑培林和秦国镛二人离开了空军基地,两人认识了几十年,更多的时候,两人的关系早不是供应商和采购方的关系,而是朋友,多年的老朋友。

    “新轰炸机的进展如何?”

    相比于这架载弹2000公斤时,作战半径只有4000公里的轰炸机,满载作战半径甚至不及战斗机的“战略轰炸机”并不能让总理满足,而且根据战略空军的任务,未来实施洲际轰炸才是战略空军最重要的任务,而h…32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发动机!我们还在等合适的发动机!”

    秦国镛的语气稍带着些许无奈,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空军29轰炸机设计规范中提到的数据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中国的航空制造水平,设计制造80吨级h…32尚面临着重重困难,更何况是两倍于其的29规范中提到的“洲际轰炸机”,设计和制造问题都可以在h…32的制造设计中得到解决,但是发动机的问题却是一个大问题,这不是经验可以解决的,这种新型的飞机需要的是新型的发动机,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种发动机,而新发动机仍然在设计之中。

    而且中飞正在设计的这种飞机,将是一种全新的跨时代的轰炸机,采用的新技术之多不亚于20年前研制h…17,正是因为其面临着的技术困难,才使至今,中飞不过只是刚刚完成他的纸面设计工作,甚至于连全尺寸模型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这种龟速早就令空军有所不满。

    “你们必须要加快研制的速度!发动机我会督促通用动力,要知道我们很快就要进行一场真正的大战了!”

    说出这句话时,郑培林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真正的大战!两天前,当中太平洋海战胜局传出之后,总理通知自己要求自己把一个轰炸机部队南调,现在那支部队已经转场到了南太战区,看来国务院是真的准备,但是最终或许所有的问题都将归于洲际轰炸机服役的时间。

    “要不,就接受于氏的方案?”

    郑培林琢磨着半年前,当于氏飞机制造公司被告知其设计的远程轰炸机落选后,其提出的符合29规范的飞机设计方案,他的那个技术更保守,但却非常可行,充分运用了业已成熟的传统技术,方案或许保守,但至少可以在短期内提供。

    不过中飞提出的方案又有些让人弃之不舍。一方面是技术落后的远程轰炸机,而另一方面是诱惑力十足的,采用大量先进技术的轰炸机,这个选择非常难以做出,国会有可能批准两种功能重叠的轰炸机给空吗?但新轰炸机却是空军在这场战争中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