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来的只有美国和英国。他们无疑都是未来中国的假想敌,在亚洲中国和美国尤其是英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实在太强,美国的也弱不到那里去,但是对于扩充海军而言,在拥有这两个假想敌的前提下,国会会慷慨的批准海军任何大规模的扩充计划,至于是否会引起传统海上强国的警惕就不是沈鸿烈等海军将领所需要考虑的事情。
“海军要扩军,不能一艘一艘军舰的造,而是要一支舰队一支舰队的下海!”
中国海军已经沉寂数十年,相比于其它海上强国多年来的力量积蓄,中国海军如果想在短期内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短期内大量建造军舰,引起其它海上强国警惕是必然结果。
与国会内的狂热不同,当国会陷入“造舰”的狂热之时,数百米外的国务院大厦总理办公室内的气氛却有着几分诡异,海军部总长程壁光,财政部次长宋子文坐在司马的办公桌前似乎因为一个问题陷入僵持之中。
“总理,如果完成目前海军法提出海军扩军计划,未来十年之中每年海军需要保持4。5亿元以上,这是因为舰队的舰龄只有十年,每年需要新建舰船吨位超过18万吨,目前建舰每吨单价已经超过了700元,光这就去掉了一个亿以上……对于国家经济而言,海军法无疑根本就是拖累!”
宋子文有些焦切的望着沉默不语的总理,试图用数据说服总理放弃“海军法”。
作为财政部次长的宋子文对目前国内陷入的狂热以欣慰同时,同样感到一丝惶恐不安,这种惶恐不安随着国会议员提出的《共和中国海军法》最终化为现实,如果中国的经济如同美国一般,自己绝不会有这种惶恐,但是以中国目前的国力,试图在建立一支与美国、英国相等的舰队,已经超过的这个国家所能够负担的范围。
程壁光平静的看了眼宋子文,这位中华革命党孙文的内弟,在二界内阁之中无疑是一个另类的存在,27岁挤身内阁财政部次长之职,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其无党属,即非复兴党员,也非中华革命党员。尽管的他的姐夫一直邀请其加入革命党,但是其总用“事务官员无党化”回绝,对此包括程壁光在内的很多人都颇为欣赏,但是现在他把矛头对准了海军却是不能接受的。
“宋次长,如果英、美、法三国的战争叫嚷化为现实,现在恐怕南方各省已经沦为战区!那时国家经济不是被拖垮的,而是被他们打垮的!无海防即无国防的现实教训,我想宋次长应不会忘记。”
《共和中国海军法》是停战后,海军四年造舰计划遭到削减后,海军参谋部部分参谋提出的方案,试图像德国一样,通过海军立法的形式,将海军规模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从而确保海军可以在任何时期顺利扩军,但是一直缺少合适的提出的契机。
“婆罗洲危机”的爆发、英法美三国的干涉,为海军提出《海军法》提供了最佳时机,在程壁光等人的策划下,海军国会作证的结果被捅上了舆论界,海军无法保卫国家的现实和帝国列强的步步进逼,令敏感的国人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海军进行大规模扩军,而《海军法》的提出自然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程总长,您是海军总长,自然学过海权论,难道程总长忘记了马汉提出的一个国家无法同时发展陆权与海权的先鉴之言吗?同时还有海权论中海权是自然形成的总结吗?”
被程壁光指责的脸色一白的宋子文,几乎未加沉默的就用“海权论”反驳着。
“总理,德国前车之鉴近在眼前!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两人因海军造舰引发生争执让司马颇为无奈,实际上对于海军的造舰计划,司马并不赞同大规模的造舰,别说造舰与未来舰队维持所需的巨额军费,就是那怕经济上可以负担起来,但是海军同样还来不及训练足够数量的海军指挥人员,也缺少完善的海军基地,尤其是岛屿链外围海军基地。
之所以在扩军需要面临重重问题的情部下,仍然同意海军的扩军方案。原因非常简单,是为不久之后的谈判争取筹码,就像后世一般,苏美之间无数军事部署最终都是为谈判桌前争取筹码。
但不赞同大规模造舰却并不意识着不赞同海军的扩建计划。既便是明知道战列舰已经是昨日黄花的前提下,司马仍然同意海军建造大型战列舰。无论是战列舰大厚度装甲钢板或是大功率蒸气轮机以及大口径火炮直到造舰技术,对中国工业水平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建造大型战列舰可以为未来建造大型商船、航母提供技术支持,更多重要的是可加快中国船舶建造业的整个技术实力。
“子文,你的意见我会加以考虑,但海军先期扩军计划是国防的需要求,国家安全迫使我们现在必须要发展海军,当然如果战争威胁消弥,介时海军扩军计划还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毕竟很多事情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沉默了一会后,司马拍板做出的决定,经济上中国的确承受不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但是司马却压根没有进行军备竞赛的意思,原因非常简单,中央调查局已经对英美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及国内动向进行了分析。
不止是中国负担不了大海军了,欧战结束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弄得连财主家都没了余粮,连老牌强国英国自己都受不了了。头号超级大国,头号海上霸权的大英帝国一直奉行的是“两强海军”政策,就是说世界第一位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舰队规模一定要大于或等于第二位加上第三位的规模。
这个“两支舰队的规模”现在出问题了,首先大英帝国在经济上就在走下坡路。其次美国海军同样在大规模扩充,而德国保留着远比历史上要强大的海军力量,现在中国跟着进行海上军备扩充,英国已经无法的从物理上实现两支海军的标准,限制海军军备的时机早已成熟。
三天前,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关于召开限制海军军备会议》的议案,不久之后,迟到了三年的华盛顿会议就会召开,那时海军的扩军计划自然会受到限制,现在之所以通过海军法,就是等着在会议上用纸面上的方案去争取海军利益的最大化,用纸面上的军舰去减少对方的军备,如此划算的生意,不做白不做。
而且到时还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的舰队吨位大都在纸面上,而英美等国的舰队却远超过各国所能接受的吨位,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报废大量的军舰,在军舰到达退役舰龄之前,各国均无法新建大型战舰,未来战争爆发之后,停止建舰十几年后的英美将缺乏建造3。5万吨级或4万吨级以上军舰的经验,而中国却可以利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舰船、冶金、火炮等技术上的赶超。
总理的一意孤行令宋子文有些无法接受,中国绝不能沦入德国一般的境地,现在的兰芳就是导火索,如果大规模的扩军计划引起各国的警惕,那时或许威胁真的会演变成现实。
“可是总理!现在削减军备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如果我们继续无节制的扩充军备,无疑会引发各国的的警惕,最终适得其反……万一……”
“没有万一!他们绝不会开战!子文,经济上你是专家!现在欧洲大战造成的1500万死者和2300万伤者的流血惨像还历历在目,各国民从反战情绪十分高涨。各国人民对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沉重军费负担异常反感,使得各国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所欲为地扩充军备,而共和十二年的经济危机,更使美、英、法等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在人民反战、形势动荡和经济不稳的情况下,各国绝不会贸然挑动战争!”
司马用近乎武断的语气打断了宋子文的话,之所以认定英、美、法不会对中国开战,根本原因是因“婆罗洲危机”将各国底牌表露无疑,如果不与切身利益有关,他们绝不会冒着政府崩溃的局面开战。和平仍然是现在世界主流意识,而中国所需要的就是利用这种主流意识,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比如殖民市场共享!
取消殖民地歧视性关税以及土地、移民、投资等政策!如果能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解决这些问题,那才是真正的收获,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正在于海军的扩军方案以及海军法的通过,只有在实质威胁下才能够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夏维夷以东270海里太平洋洋面炮声隆隆,内华达号、亚利桑那号等数艘主力舰排成纵队航线,在舰舷一侧浓烈的火药黑烟几乎淹没了庞大的战舰,从夏维夷岛上机场起飞的陆军飞机准确的击中靶舰,利用陆基飞机对敌舰队实施远程空袭,是各国海军在见识到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对佐世堡远程奔袭的惊人战果后,纷纷开始效仿。
当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在进行演习时,一艘悬挂中国五色旗的远洋渔船出现在演习海面上,一般美军驱逐舰发现远洋渔船进入海区之后,立即在海面的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弧线,朝着远洋渔船逼近,炮口直对着远洋渔船。在距离远洋渔船大约数百米时,驱逐舰打出了一串旗语。
“你船已经进入进入演习海面,请立即撤离!”
“回复他们!这里是公海海区,我船享有公海自由通行权!”
拿着望远镜的王玉林对身边的大副命令道。
航海日志官则在航海日志上作下了进入演习海区后第一次航海日志。
“西北时间,5月27日夜9时12分,我船终于接近了演习海域。美国舰队的这次大演习,在夏威夷岛附近海域大张旗鼓地展开,我船遭遇第一次拦截。船长下令进行机动避让,仍坚持公海自由通行权……”
“远渔113”是海军情报处下属的12艘远洋间谍船之一,间谍船的作用就是当敌对国家在公海演习时,就靠近演习海面,通过无线电侦收来搜集演习的构成、过程以及部队编制等资料,与他国用谨慎的办法悄悄地进行,以免刺激对方不同,海军情报处间谍船更喜欢利用公海自由原则堂堂正正的收集情报。
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恶化,美国把舰队主力集中在太平洋方面,在夏维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海军部获得这一情报后,立即命令海军情报处派出间谍船,以查明美国舰队的动向和战备情报。
海军情报处美国组的杜涛少校以“随船军官”的名义搭乘该船,通信情报专家季伏恒少校被任命为通信长,另外还有许多一流的通信情报人员临时搭乘了该船,担负侦收美国舰队中波的任务。而与此时同时,情报处专门抽调一批精干的通信情报组人员专门派往马绍尔群岛侦听站以侦听收美舰队的无线电通信,测定方位。
“你船立即撤离演习海区,以免造成误伤!”
当美军驱逐舰不断通过机动阻拦防止这艘远洋间谍船进入演习海区时,船上通信情报组则专心致志地利用电子侦听设备搜集演习情报,以掌握这次演习的大体过程。
“王船长,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次他们的演习和过去有所不同!”
从望远镜中一直观察着美军演习的的杜涛扭头问着身边的王玉林。
“美国陆军的飞机,在美国陆军舰空队被称为参谋总部航空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