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汽车在灌木围墙前停了下来,蔡锷和司马两人下后车走了进去,映入眼前的是一排排两层高的中式红砖瓦房,隐于茂密的树木之后,宽敞的疗养院收拾的干净整齐。每一排的楼房都是相连的,外面有个公共的走廊。偶尔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或护士,急匆匆的走过。

    平房前面,有很大一片草地。除了中间的条长长的水泥路,两边都是草坪,有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长了出来,其间零星散布着一些的桌子,桌边围着些许男人在那里聊着天或下着棋,这里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却也很也让人感觉到些许温馨。

    对于这座荣军院司马并不陌生,在它尚在规划时自己曾多次修改疗养院的规划,西北市荣誉军人院的初步规模方案设计师们参考了“巴黎荣军院”的设计,将荣军院与博物馆合为一体,这个方案被司马否决了,“让他们在安静祥和的环境中度过他们的余生”,荣军院的设计即按照伤残军人疗养院设计,全部遵循着无障碍原则。

    “他们为国流血牺牲,国家要给予他们最高的荣誉!”,在荣军院建成后,每年春节前司马都会抽时间亲自来到这里给老兵们拜年,荣军院的伤残老兵并不多,只有一千多人,要么是一些彻底失去劳动能力伤兵,要么是年龄很大又没有家人的“老兵”,毕竟很多中国人并不愿意呆生活在荣军院内,他们往往喜欢和家人呆在一起。

    施晨用左手拿起一个的棋子,重重的落在老伙计的卒上。

    “吃你一个……”

    说话时余光看到了走进荣军院的两个人,待看清来者的模样后,施晨先是一愣,连忙站了起来。

    “长官到!”

    站起身来的施晨像过去在部队时一样吼着口令,原本正在下着棋着的老兵们纷纷站起身为,除了那些坐在轮椅上无法站立的老兵。

    在司马身旁落半个脚步的蔡锷见老兵们站起来后,抬起右手行了个军礼。

    “敬礼!”

    随着一声口令,老兵们同时回礼。他们的军礼是杂乱的,有左手、有右手,甚至还有光秃秃的手腕。

    不一会在荣军院后院的老兵们在得到悄息后,也纷纷赶到了前院,围在总理和总长周围。

    “总理好!总长好!”

    老兵们笑咪咪的向总理和总长问着好,尽管他们每年只来荣军院两三回,但这些已成废人的老兵,知道国家从来没把他们忘记。

    望着眼前的这些荣誉军人,司马的心有些酸酸的,尤其是看到那些二十一、二岁高位截肢的年青人,尽管他们的表情大都很安详笑容,但却无法直视他们,这些青年在自己生命最为炫目的时候,为了国家付出了他们的一切,有时牺牲于战场对这些青年而言或许是一种解脱,伤残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反而会不断的折磨着他们。

    “总理……”人群后一声略显稚嫩的声音传了过来,顺着声音望去,司马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少年颇为兴奋的用双臂转着轮椅,草地上轮椅行动并不方便,见少年有些吃力,旁边的老兵连忙推着轮椅让他靠近一些,司马连忙朝那个少年走了过去。

    望着走到自己面前的总理,少年的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总理好!前国防军第三十一师九十二团二营列兵王三向您致敬!”

    自己终于见到总理了,自己来荣军院当天,他们就自己早来半天都能看到总理,原本以为要等到首义纪念日,谁想才五月总理就来了。

    少年脸上的笑容、带着些许绒毛的上唇,让司马意识到这个叫王三的少年很年青,轮椅上的他只有半个身子,而轮椅旁系着一个尿袋。

    “多大了!”蹲下身来的司马声音有些发涩,他最多也就十八、九岁吧!应该是去年和日本人打仗时落下的。

    王三的脸上依然带着笑容,似乎为自己能够看到总理而兴奋着,总理的话让他一愣。

    “到年十……20!”

    “说实话!”

    少年的犹豫和迟疑让司马意识到王三远比自己想象的年青。

    “十……”

    “总理,小三不到16,去年和小日本打仗时,南方有些省管的不太严,他虚报年龄参的军!去年在朝鲜被炸成这样,小三命大,搁旁人早死了!过完春节才从陆军医院转过来。小”

    一旁的施晨替王三回答着,三是荣军院里的年龄最小的,也是最乐观的,和其它的高位截肢的伤兵不同,成天笑呵呵的。

    虚报年龄从军!

    去年中日战争结束之后,国会曾经专门成立调查委员调查此事,一些年青的学生为了能赶“最后一仗”,他们在征兵处虚报年龄,很多人还是小屁孩。最后国会清查出了8756名虚报年龄的新兵,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17岁,其中126人在战场上阵亡,更多的人受伤,其中有国防军最年青的烈士14岁的杜安平。这一调查结果导致多省征兵处军士官提前退役。

    看着轮椅上高位截肢的少年,司马在心下轻叹一口气,拍了拍王三的手,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感觉到总理似乎有些异样王三心中一暖,像过去一样的笑眯眯的安慰起别人来。

    “总理,跟牺牲的战友比,我还活着,够幸运的了!再说,在这里……这些大哥叔叔们平时可照顾我了,而且有吃有喝的……嘿!这的日子过的,想当年皇帝也不过如此吧!”

    “你小子!”

    施征笑拍了下王三的肩膀,换来的是一阵笑声。

    “小三,在战场上你怕吗?”

    司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的自己压抑在心中的恐惧吧!

    总理的问题让王三犹豫着不知道怎么回家才好,沉默了好一会才抬起头。

    “怕!可怕有啥用,都到那份上了,不打下去……就真完了!”

    “怕!可怕有啥用,都到那份上了,不打下去……就真完了!”

    少年的回答对司马而言似乎是提醒,连一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为什么自己不懂了。还犹豫什么,都到了这份上了,如果步步退缩的,最终还是会完蛋。与其像捷克一样不放一枪一弹就亡国,不如摆开阵势,做出拼个鱼死破的样子,把他们逼回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卷 新时代第19章 势() 
中国空气从共和13年5月2日《中华时报》、《西北时报》、《大公报》等数十家报纸上均以头版刊登来自英、法、美三国“最后通牒”之后,整个国家的空气变得有些沉闷,愤怒的情绪在这个国家4。6亿人的胸腔中激荡着。

    从上午9点开始,举国上下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国民胸佩白色花或身着白色孝衣在街头、广场上汇集,他们似乎是在为这个国家哀悼着,数以千万计的国民无不是悲愤万分、痛不欲生。

    “中国!男儿死尔!”

    数千座城市到处都是一个声音,宁可四亿六千万国民悉数战死,也绝不接受三国之最后通牒。

    国民花了这么多钱!

    军人流了这么多血!

    好不容易争回了强国地位,当中国人尚沉浸于强国地位实现的梦境之时,兰芳独立所引发英、美、法三国为制止中国“干涉”发布的“最后通牒”,如当头棒喝一般,震惊了这个国家,原本对列强无丝许好感的国人从最初的震惊化为现在的愤怒。

    高耸的国会大厦对面共和广场上,数以十万计的学生、白领、工人静静的坐着,仰望着广场中央旗杆上的五色旗,人们的目中带泪,脸上尽悲愤之色,帝国。

    “我!自由之中国之国民!今日苍天可鉴!帝国列强意亡我中华之心未绝!我中华男儿若不奋起一搏!亡国之日不久矣!自由之中国之国民!绝不做帝国列强之走狗之奴隶!绝不接受帝国列强之通牒,宁战死!不做无骨之徒!战死!”

    广场上一名的身着军装的青年用近乎嘶心裂肺的吼声呐喊着。

    “……短衣匹马出乡关。喇叭铜声……祈战死。临大敌。顶天立地吾儿身。平生只愿为国牺牲。头颅一掷轻……祈战死!”

    数十万在广场上静坐的青年轻唱着《祈战死歌》,在他们的面前,不断有青年、工人将血迹般般的血书上呈国会。

    “这……这可以怎么办?怎么办!”

    见又接到数千份血书,身为国会副议长的张国淦额头汗水直帽,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向三大列强宣战!天!外头的那些年青人疯了,自己可没疯!

    “七万九千六百三十五封!一个上午!”

    以共和党主席身份出任国会众议员议长之职的徐树铮轻吐着一个数字,神情显得有些凝重。

    “祈战死!祈战死!总不能都死了!”

    国会大厦内一名老头持重的国会议员听着入耳的歌声,有些愤怒的用手杖敲击着脚下的大理石。

    “都死了!咱们中国可怎么办!怎么办!”

    年迈的国会议员在吼着的同时老泪滑了下来,声音显得有些悲愤。

    国会已经召开紧急参众两院,商讨如何应对眼前时局,英、美、法三国的外交通告把中国逼到了绝路上,他们的傲慢与无礼狠狠的抽了中国一个耳光,抽的国人耳内嗡嗡作响,最后蛮横的说一句“东南亚的事情与你们无关,你们滚回自己的家里,如果想趟这池混水,那你们中国就等着玩完吧!”。

    与众多国会议员的担忧、紧张不同,徐树铮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似乎对未来完全没有一丝担忧,偶尔嘴角还会扬起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

    “借势!”

    望着广场上的那些静坐的国民,听着他们的歌声中的绝决之意。有些感动的司马回过头来看着蔡锷吐出了两个字。

    “你的这个势几乎把整个中国上下都置于烤架之上,国民在愤怒!军队在愤怒!整个国家现在都同火山一般,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但愿能控制住吧!”

    蔡锷摇摇头轻叹了口气。现在全中国的电报都纷纷发到国防部,军官们发电要求动员军队,宁可战死也不接受帝国列强的威胁,民间发电鼓励国防军再扬军威,四万万六千万国民为国防军坚强后盾。

    甚至于少数几个省的省长已经下令国民警卫队动员,做好响应国家征召的准备,尤其是沿海省份,沿海各省海上警卫队今天已经开始执行战备巡逻,广东省海上警卫队多次驱逐“侵入”我国领海的英国“军舰”,如果不是严格遵守不开第一枪的原则,或许广东海上警卫队早和香港英军军舰擦枪走火了。

    “他们的威慑是建立在我们害怕战争的基础上,现在国民的表现会让他们看到一个事实,中国人不怕打仗、不怕威胁!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如果他们要打,爷就和他们打到底!”

    转过身来的司马说到激动时,唾沫甚至都喷了出来。将消息捅出是内阁与总理的智囊团体在研究了一夜之后制定的计划,目的在于激起“民愤”,利用民间的愤怒和态度,向美国、英国、法国传达明确信号,中国人宁可全部战死,也绝不接受耻辱的最后通牒。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舆论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进行了数小时的策划,最终推出了一系列的对三国最后通牒的分析性“评论员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