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处的丘陵上,苏联人把山都掏空了,构造了大量的堡垒、地下工事群,布置了大量的炮位,高射炮,机枪火力点等。丘陵和丘陵之间的小城和小镇,苏联人也经过加固,都变成了一座座钢筋水泥的堡垒,并把所有可燃物都烧掉了,用来防止燃烧弹。
同真实历史上相比,苏军的防御能力变得更强了,但是苏军的反击能力却变弱了。
因为战略轰炸,加上斯大林格勒被德军攻占,现在苏联人的坦克数量已经十分稀少,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坦克能够支撑他们发起大规模反击的。
莫斯科战役中,德军进攻失利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苏军在冬季发起反击。因为进攻失利之后可以停下来,用猛烈的火力慢慢轰击,再寻找办法攻击,自己也不会受到什么威胁。可是对手的反击,却是让人防不胜防。
现在的苏军,已经失去了反击能力。
现代战争,一支失去了反击能力的守军,基本上就是一支等死的守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人分割消灭,却无法夺回失地。不像是冷兵器时代,可以困守孤城,让对方在城下损失惨重。现在的攻击手段太多了,只要被分割包围了,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除非拼命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不过那也已经损失惨重了。
另外,丘陵和丘陵之间因为存在着比较大的开阔地,已经失去了大部分装甲力量的苏军,要把每处防线都紧密连接起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以综合上面所有,苏军的防御看起来是强了,其实比历史上的更容易被击破。
斯摩棱斯克方向,德军万炮齐鸣,不计其数的德军俯冲轰炸机呼啸着,从苏军头顶掠过,向地面的苏军阵地冲了下来,准确的投下一枚枚重磅炸弹。
丘陵和丘陵中间的平原上,苏军无险可守,又缺乏装甲反击力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人从容部署,对自己进行分割包围。
经过了炮击和轰炸,德军装甲部队开始向苏军阵地发起冲锋。
不计其数的坦克排成了整齐的队形,坦克柴油机和汽油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淡蓝色的烟雾在空中弥漫,坦克集群向苏军发起了冲锋。
被炸成月球表面一样的苏军阵地上,一条条壕沟已经变成了浮土,永久火力点变成一座座大坑,铁丝网鹿砦都被炸得荡然无存,半埋式的掩体被埋在地下。苏军大部分的反坦克炮等重武器,都已经被摧毁。现在苏联人手中只剩下轻武器。
德军坦克碾压过来的时候,苏军士兵爬上了残破不堪的工事,手里握着反坦克手雷和燃烧瓶,扛着无后坐力炮,怀里抱着炸药包,准备迎击德军的进攻。
只剩下轻武器的步兵,要阻拦装甲集团的攻击,可以说是极其悲惨的事情。
德军坦克靠近了壕沟,一辆辆坦克的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吐出火舌,密集的子弹从苏军阵地上方扫过,压得壕沟里面的苏联人根本无法抬头。不时还有坦克对准了壕沟,炮口喷出一团火球,高爆炮弹落在壕沟中,炸起了黑红相间的烈焰。
剧烈的爆炸声中,苏军士兵的残肢断体飞上天空。
偶尔有一两门无后坐力炮开火,射出一条条火龙,击毁了德军几辆坦克。但是苏军的反击,却遭来了德军更加猛烈的火力打击。
德军的坦克炮,机枪,很快就把那些苏军的无后坐力炮炮组都撕成了碎片。
跟在德军坦克后面的装甲车,用机枪扫射,压制苏军,防止苏联人反击;一辆辆装甲车上,半履带式运输车上,不计其数的德军步兵跳下来,向苏军阵地发起攻击。
迫击炮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下雨一样落在苏军阵地上,腾起了冲天烈焰。
德军的坦克在火力打击之后,一辆辆坦克再次动了起来,向前方残破不堪的苏军阵地碾压了上去。
“德国侵略者上来了!同志们,和敌人拼了!乌拉!”一名苏军政委站起来。
就在德军的坦克眼看着就要碾压到苏军阵地上的时候,壕沟里面,跳起不计其数的苏军士兵,反坦克手雷,燃烧瓶,下雨一样向冲在最前面的德军坦克砸了过去。
爆炸声,火焰的燃爆声响成一片,有多辆德军坦克起火。
可是苏联人的损失更大,大部分的苏军士兵在投掷出反坦克手雷和燃烧瓶之前,就被后面的德军坦克、装甲车和步兵击毙。
那些投出了反坦克手雷和燃烧瓶的苏军士兵,大部分也都没有活下来,都被德军射来的子弹无情的撕成碎片。
起火的德军坦克上,几名德军坦克手跳下车来逃生。
“哒哒哒”苏军机枪手开火射击,撂倒了几名刚刚逃离坦克的德国人。
但是德军报复的炮弹马上呼啸而去,苏军的机枪火力点在火光中飞上天空。
德军步兵跟着上来,大批步兵向苏军壕沟里面投出了手雷,随后德国人和仆从国的士兵纷纷跳进壕沟内,在近距离上,同苏军展开了激战。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德军歼灭了这一片阵地上的苏军,共有三千多苏军阵亡,一万多苏军受伤被俘。
德军继续向东北方向发起攻击,在德国人的前面,一座小城拦住了德军的去路。
这座小城,两边是丘陵,城镇位于丘陵的正中间,挡住了通往莫斯科的公路和铁路。而连接两座丘陵的城镇,又为两边丘陵上的苏军提供了掩护,让苏军可以彼此联系。因此德国人必须攻克这座城镇。
“出动轰炸机,投放重磅炸弹和燃烧弹,把这座小城给彻底炸平!”德军司令曼施坦因向空军方面提出了请求。
戈林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曼施坦因的请求,立即派遣轰炸机,对苏军实施轰炸。
德军前线机场上,一架架挂满了重磅高爆炸弹和燃烧弹的德军轰炸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机在跑道上滑行。
因为德国人的石油不是特别多,不可能像美国人那么奢侈,把宝贵的汽油拿来制造凝固汽油弹,因此德国人的燃烧弹大部分都还是白磷燃烧弹,还有一部分是威力巨大的铝热燃烧弹。这些不需要氧气助燃的燃烧弹,虽然不会像凝固汽油弹那样抽走大量氧气,可是这些东西一旦喷溅在人身上,就会一直燃烧,哪怕是用水冲,用土掩盖都无效!一旦被喷上,只能把起火的地方用刀子割下来!
德军轰炸机群轰鸣着,升上天空。
执行轰炸任务,对于德军飞行员来说是一件简单而又愉快的事情,因为苏联空军的主力基本上和美国人拼光了,德军的轰炸,几乎就不会遭到苏军战斗机的拦截,德国人出入苏军阵地上空,就像是进入自己家门一样。
轰炸机从距离苏军阵地150公里外的前线机场起飞,升空后大约二十分钟,轰炸机群就抵达了苏军占领的城镇上空。
机群投下了铺天盖地的炸弹,顿时这座小城里面到处都燃起了几千度高温的大火。威力强大的铝热燃烧弹,发出了耀眼的白光,把周围的一切都给烧化。
德军轰炸之后,又向小城砸去了大量的炮弹。
等到德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冲入小城内,残余的苏军抵抗不是很激烈,就败退了,逃入两边的小丘陵上。
对那些小城镇的攻击,不算太困难。可是德军还是碰到了一个难题。
位于莫斯科西南方向180公里外的图拉,是苏联的一座大城市,这座城市坐落在俄罗斯中部丘陵地带上,这座城市是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最后一道关卡,是苏军守卫莫斯科的最后一道门户。一旦图拉被德军攻下,莫斯科就将失去了西南的屏障,就将会面临德军机械化部队的直接攻击,完全处于德军威胁之下。
第六十四章 德军攻势(2)()
随着一座座小城镇和小村子被德军占领,苏军被困在小丘陵上。
虽然德军不会冒险对那些小丘陵发起攻击,但因为苏军缺乏反击手段,被困在小丘陵上只能求自保,却没有任何反击手段。
斯摩棱斯克一带,一条铁路线和一条公路线并行,从两边丘陵中间的山谷中穿过。这里的小丘陵,德军必须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拿下,否则苏联人对德军的后勤运输线会造成极大的威胁,是一件麻烦事。
1943年6月9日,德军发起了大规模攻击。
大批希姆莱管风琴式80毫米48联装火箭炮、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奈布维佛式10管150毫米火箭炮等各种火箭炮向苏军盘踞的丘陵发起了猛烈的火力急袭。
“嗖嗖嗖”不计其数的火龙呼啸着,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向苏军阵地上扑了过去。
火箭弹在阵地上炸开,山头上顿时变成了翻腾的火海。
德军的身管火炮、俯冲轰炸机,也对苏军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成排成排的炮弹排山倒海一样砸了过去;俯冲轰炸机不断发出怪叫声,向地面俯冲下来,机翼一抖,一枚重磅炸弹对准坚固的工事落下。
苏军阵地被炸得支离破碎,山头腾起熊熊烈火。
对丘陵的攻击,德军坦克是开不上去的,只能用步兵发动进攻。
成群结队的仆从国步兵拉开散兵线,在通用机枪、迫击炮和狙击手的掩护下,向苏军的阵地冲了上去。
虽然炮击和轰炸,摧毁了苏军的地表工事。但是苏联人躲藏在坑道中,躲避过了德军猛烈的火力打击。等到德军派遣仆从国步兵发起攻击的时候,苏军又从坑道中冒出来,躲在弹坑中,躲在残缺不全的壕沟中,向山脚下冲过来的德军猛烈射击。
“哒哒哒”苏军的机枪冲锋枪发出咆哮声,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下暴雨一样向山坡上泼洒而去。
仆从国的士兵不断倒下,尸体从山坡上滚落下去。
德军的通用机枪、迫击炮和狙击手向苏军进行压制,不少露头射击的苏军士兵被击中,倒在战壕中,弹坑内。
但是苏联人占据了地利上的优势,居高临下射击。而且此时双方的士兵都已经冲得非常近了,德军的轰炸机、火箭炮和重炮都无法发挥作用。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战,虽然德军的人数多,但是苏军占据地利。苏联人的手榴弹可以从上面砸下来,而下面德军仆从国士兵的手榴弹,却投不上去;苏军机枪手可以躲在掩体内射击,德军仆从国军队的机枪手无处隐蔽;居高临下射击的苏军迫击炮,射程也能比德军的远一些,又能看得一目了然。
双方一番激烈的近战,德国仆从国军队丢下了三百多具尸体,被迫退了回去。
德军又一次对山头发起了猛烈的炮击,轰炸。可是苏军看到德军退回,就立即退回到坑道内躲藏起来。因此,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并没有对苏军造成多大的伤害。
当仆从国军队再一次冲上去的时候,又遭到了冒出来的苏军猛烈的火力打击,在山坡上留下了两百多具尸体,退了回去。
德军再次发起空袭和炮击,又一次把山坡上炸得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山头的树木全部被炸得翻在地上,燃起大火,土地被炸成了一片焦土。
这次轰炸停止之后,德军出动了山地战的王牌部队:越南仆从国军。
控制在维希政府下的越南殖民地,组建了一支山地部队。这支部队被送来欧洲,经过德国人严格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