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马的体重来说,如果它的蹄子伤了,就不要想再起来了,它的蹄子会受不了的。所以赵榛拔出剑,一下子刺在了马颈上,从这里直直透入心脏,那马立时结束了痛苦。赵榛立刻对城门上的士兵说:“还不快下来,给你们补了,快点!一会儿你们不吃呀!”
“来啦……千岁!”几个笑着的将领走了过来,道:“主公,怎么跑这么急?这几匹马可都不错啊,您出去的时候还没有带马呀?哪里来的?”几位将领都是十五六岁的样子,显然都是赵榛曾经训练过的童子军出来的。所以与赵榛一点也不陌生,而且也不害怕的直接与信王赵榛亲热的说话。
“杀了个土匪,恶贯满盈的大力刀知道吧!他手里竟然还有几匹好马。估计次等的马都被他杀的吃了。”赵榛说道。
“啊!那您没事吧?”其中的一名副将焦急的询问道。赵榛拍了拍那一名副将说道:“有我会出什么事?不知我的名儿吗?本王就是一座大山,专门压你们这些小花小草的……小心点,别让血洒出来了……”
“晓得叻……”守城将士们笑呵呵地把马抬下去,至于怎么吃,那就是他们军营厨房的事了。
看着前面的几员小将,由于时间问题,赵榛还来不及训练完他们,就让年龄大的进入军队了。但那都是次要的,赵榛不会在这方面花太多的时间,训练这种事情如果是自己动手,那信王大军就完了。一个人的力量再强,能训练出几个厉害的士兵?
赵榛已经想好了,他会把练精兵这个光荣的任务交到岳飞的手上,但是岳飞这个人是个忠勇的人却也是有极大主见和野心的人。所以为了制衡,赵榛要给练兵的岳飞配上几个动员将军,这就是物质精神两手抓,既要把士兵训练好,也要让他们忠心!
如果训练出一帮子只忠于岳飞的白眼狼,赵榛上哪儿去哭去?当然,将对自己忠心的一大批原金龙童子军中的优秀者打入各军成为基层军官,也是赵榛掌握军队的一种手段。
但其实不用这种手段,存在叛变的这个问题显然不大。作为一个军队的统帅,怎么样管住你的手下?答案很简单,在这个强敌入侵,战火纷乱的时代,你只要让你的手下和百姓们有足够的东西吃。或者哪怕你弄不到足够的东西,但你能让他们吃个半饱,并且做出一副一直在给他们弄的样子,就可以收他们的心了。
当然,还要有能力击败强敌。要是如同赵构一般一味逃跑,就是给人们吃饱饭又能如何?今天能吃饱,明天很快就被金兵杀过来当鞑虏的奴隶了!
而且,一支对领袖忠心的军队,往往是因为对领袖崇拜的原因,而信王赵榛,绝对是一个强大的领袖。而且,还有一大批动员将军的伶牙俐齿,将所有将士们的心笼络到他信王赵榛的身上。
在扬州,高宗皇帝看了蝶部关于信王的奏章后,把一批从北面回来的蝶部人员召进行宫里,详细问询,其中也问到了赵榛的具体实力。
信王赵榛没有南下,在北面抗金轰轰烈烈,而且据说拥兵数十万,连金兵都不是对手。蝶部人员不得不据实回答。所以他们的回答让高宗皇帝很失望。
信王强大,就意味着自己的皇位危险。高宗皇帝想了半天,说了一句话:“你们下去吧,让信王带兵南下此议作罢。”
此议虽然作罢,但赵构不死心,他通过各路蝶部人马,密切关注北面的局势,尤其是信王赵榛的情况。
深得高宗信任,并且深知高宗赵构心思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随即密奏高宗皇帝,呈述自己的驱虎吞狼策略。现在金兵南侵正急,高宗可以利用赵榛和信王义军地力量,消耗金军实力。从而为与金国求和,让金国消灭信王创造时机。继而可以坐拥半壁江山,与金国和平相处。
一般的使者会被赵榛杀掉,高宗皇帝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与一味求和逃跑地自己很不对付。所以,很快他就下旨召见李纲,让李刚走一趟。信王赵榛可以杀卖国求荣的官,可以杀私通金国的官,也可以杀高宗赵构的亲信。但是,信王赵榛绝对不杀对宋国忠心的官。而李纲是有名的支持抗金对大宋忠诚地大臣,所以信王绝对不会对他下杀手。
就这样,李纲带着几名使者冒充马贩子,一路北上,很快到了沃州,并且非常幸运,马上就见到了南下到沃州的信王赵榛。
“信王千岁,我这次来,一是想了解河北局势,二是想知道你为什么不对金军发动进攻。三是想知道你是如何击败金国军队的。”
李纲把这半年来南方地局势大概说了一下后,言归正传道:“千岁殿下,您能告诉我,您是怎么杀败金军的?”
对于李纲这个名臣,赵榛一直很期待的就是他归附自己。所以,就算是派系不和,但是李纲这个人是他可以信任的人。所以他也没有任何隐瞒,把所有战况都说了一遍。在听到赵榛以个人勇武为义军获得击败金军东路军的事情后,李纲的脸上明显露出不信之色。
对于高宗赵构让他宣读的立刻发动对金军总攻的圣旨,信王赵榛立刻以各种理由推脱时间。
看着那张与赵构酷似,但更显稚嫩却又更加沧桑的脸庞。李纲的脸上的神情很凝重,因为他意识到信王赵榛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在祭祀天地祖宗中所见的少年了。信王义军也不是一年前的义军了。
而且,信王要求高宗送一批足够几十万军队吃几个月的粮草过来,并且持续的给他提供粮草军需。信王赵榛和信王义军现在的确有资格和实力提出这样的条件。但是,就连李纲都知道,一心想求和的高宗是不会答应信王的要求地。
事实摆在这里,信王手下的义军目前占据的地盘看似不小,军队数量看似强大,其实真正的精兵不多。所有信王义军的正规军都正在紧张的集中训练中。而且现在信王辖区人口众多却粮食不足,还需要大量的好粮种做种子。所以,现在义军很紧张。
“殿下准备什么时候打金兵?”李纲问道。信王赵榛没有说话,他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一直以为金国会迅速重新整备军队,攻击自己。但是却南下进攻赵构去了。“九哥朝廷会给我援助吗?”赵榛问道。
“你必须先发动进攻。”李纲回答道。信王赵榛很头痛这个问题。他也在两难之间。
现在的自己毕竟改变了好多历史,但是金军南下的战略并没有因为自己而停止。当前形势下自己发动攻击进攻金人,只能让自己受到很大的损失,让高宗捡便宜。但是南面的百姓将受到很大的苦难,这是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事。
“以我目前的状况,发动攻击,等于自取败亡。”信王赵榛正色说道:“你必须奏请皇兄,给我援助,否则就算我发动攻击,我也没钱没粮。除非大宋的军队全部北上攻击,与我联手夹击金军。”信王赵榛说道。
“这不可能,今年内,大宋不可能发动反攻。”李纲叹了一口气,他说了赵构现在的情况。各地军队固守地方,赵构一味逃亡。
“我大宋不是有几百万军队吗?”信王赵榛冷笑道:“难道我皇兄就知道解散军队不会抵抗金兵么?其它地方军队都不能打仗?各地应该都屯有地方兵,他为什么不敢进攻?此次我与金兵大战,金军前后损失二十万精锐,如果你们从南面发动进攻,我从北面发动进攻,南北夹击,我们所有丢失的土地肯定能拿回来。”
事关大宋重大决策,李纲知道他只是一个被贬的臣子,自己就是对高宗赵构说了,赵构也不会答应的。他不想说太多,只是用力摇摇手,示意信王赵榛不要说这些没用的话,说点实际的东西。
“既然如此,退而求其次……”赵榛苦笑道:“你回去吧,告诉我皇兄,他能够给我多少援助,我就可以办多大的事情。如果没有援助,那么我只能按照我最合适的时机来攻打金兵。”
李纲想了片刻,问道:“你有多少战马?”听到他说的,赵榛非常失望。他的战马都是从金兵手里夺回来的,现在他正在建立养马场进行繁殖良马。养马场自然需要大量的马来配种。
而且现在信王手里有数万名骑兵和骑步两用兵都是一人双马,他自己的马都不够用,你李纲就想为高宗空手套白狼的弄自己的马?李纲,他最为期待的一个忠臣却如此的不识时务。再加上高宗赵构一点诚意也没有,当自己真的是白痴。不给马儿草,还让马儿跑的快,简直是侮辱自己的智商。赵榛想的条件全部落空,这让他极度沮丧。
高云飞送走李纲,派人安顿好他的起居,便匆匆走了进来,询问会谈的经过。赵榛没有让高云飞参加会谈,因为他和李纲之间有些话不好然给外人听到。
信王赵榛请高云飞坐下,把金军攻打扬州并且继续南下,高宗失败的原因和事情前后都说了一下。
“如此一来,我的那位皇兄已经被金军逼退到了长江以南的地方。到了现在,我那皇兄依然铁公鸡一毛不拔。我们若想生存下去,只能靠自己了。”
听到信王赵榛的话,高云飞惊讶不已。宗泽去世后,一百数十万义军百姓都烟消云散,都被信王捡了便宜。此刻宋军的连续失败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事。不过,那位大宋皇帝在决策上的傻帽和骨子里的自私,却让他看到了另外一层面的一线辉煌。
那另外的一线辉煌不是别的,就是将来赵榛取代赵构登而机称帝后,有着从龙之功后,自己将来的荣华富贵自然是享用不尽。
第54章 义军策略扬州兵变()
“总帅,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高云飞思索良久,突然笑了起来,他说道:“高宗赵构以为自己是大宋朝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谁也不能违逆他。其实他算个鸟啊,自掘坟墓自己往下跳。在他解散了百多万义军和青壮年之后,让金军一路南下,攻城掠地。他竟然把自己当成天下雄主,号令各方?哈哈……笑死人了,高宗赵构自己挖坑自己跳,完了还要自己埋了自己,哈哈……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的人,凭什么还能跟您争?”
信王赵榛看他喜笑颜开,知道高云飞是什么意思。高云飞虽然怕死,但是也是有远大志向的人。从以前他老爹只是金国一城的守将,他却和能金国高层联络不断,获得了好多的消息。加上他这段时间来出众的管理才能,说明这个人真的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有能力的人,自然就有野心了。高云飞当初投奔信王赵榛,是因为信王赵榛的暗算,不得不为。现在却是因为信王的信任而主动献出自己的忠诚来了。既然对主子忠诚了,那就必然希望跟随主子登上更高的位置。
从龙之功!权力巅峰!荣华富贵!这些已经不仅仅是高云飞一个人的想法了,还有一帮信王军将帅、文官们都是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大家都已经知道赵构无力生育的秘闻,一个个更是雄心勃勃。
“当然,我们其实可以说服李纲。”高云飞兴高采烈地说道:“赵构野心勃勃,篡夺了皇位。其目标绝不仅仅是保住大宋江山,而是有当皇帝野心的原因。现在主公您有中外一统,重建汉唐盛世之万里江山的雄心。与赵构一味求饶逃跑,自拆自军的行为比起来,任谁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