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这时,赵榛看到对方有了破绽。他躲开邓昆的左手一剑。一声轻喝,忽然剑点对方的右手剑的剑面,往旁一引,借劲引力再次把邓昆的右手剑给荡开到了一边。
同时,赵榛揉身进步,扬起手中的剑,直接用那钝起的剑柄,向邓昆砸去。这要是给砸中了,以赵榛的力气,必是骨折的下场,直接会将对方制服。怎么说也就算胜了,还不用要了邓昆的命。
邓昆虽是不及赵榛,可也不至于看不出这一招中的厉害。他一见赵榛的剑柄到了,心中一动,想也不想的,全凭身体的感觉,脚下一用力,向后一倒。他同时双剑舞动,顺势一滚,想避开赵榛的连续攻击。
这一刻的动作说时迟,但那时快。一转眼的功夫,正常几乎是人感觉不出来的。
赵榛在心里也是惊叹对方的速度,但他没有空多想,全是手上的直觉动作。赵榛的功夫已经达到了意在拳先的境界,他的反应神经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地步。
赵榛的反应速度何其快,他想都不想的出手,直接将剑面贴在了倒在地下正在滚动,乱舞着的剑面之上。随着两人的兵器碰上之后,然后赵榛就使了缠字诀。这一缠可是立刻就散发出巨大的力量。相比起来,无疑是还在地面滚动躲避赵榛攻击的邓昆力量不足。他的宝剑经不住赵榛的缠字诀,邓昆不由失手丢开了一把宝剑。
此时,失去了一把宝剑的邓昆立刻滚了出去,瞬间发力站立了起来。赵榛飞步上前,大举相攻,但见他运剑如飞,引、拍、拨、缠、绕、劈、刺、点、撩、崩、截、抹、穿、挑、提、弹、扫,一把铁剑在赵榛手里上下翻飞,种种剑诀应运而生,直攻着剑术一向强悍的邓昆后退连连。
其实对于现代特种兵出身的赵榛来说,剑法并不是他的强项。但这也无所谓,反正他的武技高,而且就凭他钻研的多出九百年的剑术水平。在这个时代号称第一剑客也不成问题的。
这两人交手,一开始是赵榛退,现在可轮到邓昆退了。开始,赵榛的剑法走得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的剑路。随后,他可就使出了太极剑法中的精髓套路了。
太极剑法,与养生的剑法不同的是,在华夏国珍藏的一些剑法中,是有真正决杀的杀戮之太极剑法的。纯粹是以杀人打斗为主的剑法。赵榛虽没有得到那些高手真传的太极剑,可也按照秘籍中的路数,学了八九成。
武学这种东西是一理通,百理明的道理。赵榛纵不是太极剑最高手教出来的,但是也得到了太极剑法的精髓。当下赵榛剑法划出圆圈,顿时缠住了邓昆的吴钩。
如同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一般。赵榛的铁剑立刻将邓昆的另一把宝剑引了过来,如果他双剑在手,赵榛断然不可能这样放肆的就将他的宝剑引动。邓昆毕竟不是低手,双剑舞动配合,赵榛的单剑会被邓昆砍断或者挡开。可现在只有一把宝剑的邓昆,却是拿赵榛的这种未来高超的剑术没有了办法。
眼看就在邓昆快要落败的时候,那明教门徒中的刘师弟忽然大喝一声,扑上来了。其余明教门徒齐喝道:“师兄,用剑阵!”明教剑法厉害,明教还有一套五行剑阵更厉害。
武林中人,争端不断,厮杀也不断。明教中人与一些其他教派的人经常起冲突,有时候也会和一些山贼、恶官爪牙作战。单打独斗有时候明教势单力薄,可明教中人一旦结成了剑阵,明教教徒虽然人少,可是反过来可以杀数倍比自己高明的剑客高手。由此可以知道明教的剑阵厉害。
明教中人一出手,赵榛立刻就大怒了。董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连在交手的邓昆也呆了住。
没人想到这些明教人会如此激动的出手,这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邓昆这次出来带在身边的多是他的追随者。自从明教领袖,后来号称是明教教主的方腊起义失败死后,明教其实已经在内部分成了几个派别。
尤其是最近,金兵入侵,各方势力风起云涌。明教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此时最老的一批人已经渐渐失去的威信,新的一批领袖渐渐成型。其中,邓昆号称是明教年轻一辈的第一高手。所以其中一些勇悍的明教教徒就追随了邓昆这个明教里的第一剑客。眼见头领要落败,这些明教中人可是接受不了了,所以才会出手。
这时,呼啦超周围的信王军亲卫兵、侍卫们纷纷提出刀枪剑戟、弓弩搭箭,立刻对准了这些明教教徒们。开玩笑啊,堂堂大宋亲王被一群草莽围攻,简直是欺人太甚了。亲卫军将士们就等赵榛一声令下将这群人全部杀了。
赵榛放过了将要落败的邓昆,回过身来一摆手,众将士这才纷纷撤下。赵榛没有多说什么,竟然是正面迎向了明教众弟子。
明教众位弟子一看赵榛如此做,顿时都心中大喜,立刻纷纷结了五行阵法杀了上来。哪知道赵榛早知道他们的阵法破绽似的。身子滑溜无比,面对剑阵只一拧腰,就让开了。
还没等众位明教弟子明白过来,已经穿插进入五行阵生门的赵榛提剑柄狠狠砸在了那名挑头的刘师弟地下巴上,顿时把刘师弟砸得跌倒在地上。一时间,他头晕目眩,只感觉满眼都是小星星。
余下的明教弟子纷纷提起宝剑就要砍杀而来,不过赵榛可没有给他们机会,连连踏步在他们阵法破绽之处,抢上前去,先是一脚踩住了一人的小腿内侧,然后跟上去两膝给撞得对方晕倒过去。
赵榛同时铁剑挥扫,先一步牵引对方的兵器,就手跟上去,专打腮帮,而且用力极大。一个个明教弟子立刻被这重击打晕,这种重击引起的连环脑震荡可以让人迅速失去战斗力。这也是赵榛不想杀明教之人,因小失大,而无奈之举。
明教弟子,重义轻生,打斗起来,对自己的生死浑然不放在心上。一个个冲了上来,悍不畏死。赵榛当即反迎上去,铁剑反握,迅速出击。只听一连金属的交响,赵榛先用铁剑挡住对方的攻击,再用剑柄或自己的拳脚进行还击。
这种格斗法就是后世现代化军队中的匕首的使用方法了。因为和军刺不同,匕首不容易给人一下子的致命伤。军刺只要刺到人的主躯干体内,就可以造成重大的伤害,就算不是要害,可要是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到家,一样是会死的。
而匕首一定要割到动脉血管才能达成效果。短小的匕首想要一下子要人的命,可不简单。为了方便士兵快速接手适应匕首,军队里有一种专门利用匕首挡格而用拳脚克敌的拳法。
当然,这不是华夏人发明出来的,而是西方国家首先发明出来的,不过包括赵榛在内的一大批特种部队人员却是喜欢,就学了。现在正好应用到手里的断剑上面去。
说实话,赵榛挺恨面前的这些明教中人,太不识相了,明明不是自己的对手,却如此的拼命。他们都是抱着自己去死的想法拼命刺杀的。有时候甚至以命换命,给别人制造胜利的机会,也由此让赵榛明白了明教的强大。面对这样的明教教徒,难怪那些欺压百姓、为富不仁的权贵,在重兵保护之下都要害怕了。
现在有一个明教教徒,赵榛还记得自己已经把面前的这个人的肋骨打断了两条,不过从这人的样子上看,好像那骨头还没有事一样,依然拼命。这份忍力也是非同小可。赵榛忍着想把铁剑放在那人的脖子上拉开的想法,变成了拳头打下了去,直接轰中了对方的太阳穴。那个人立刻昏了过去,这回赵榛终于将那个人放倒了。
可余下的明教中人还在,他们还是那样不要命的拼上来。明教教徒悍不畏死可不是说笑的。后世明教的无数教徒笑对元蒙大军,仍然拼杀抵抗,直到驱逐元蒙铁骑,争夺天下,可不是那么简单能办到的。
赵榛一看,自己拿着这把铁剑毫无用处。这群混蛋杀不能杀,拿着白白碍事,所以索性把铁剑插在地上,直接搏击!
只见赵榛一双拳头打出下雨一般的水平,雨点一般倾盆而下,当面过来的明教中人无一不是给打得飞了出去。可他们仍是向赵榛冲上,直到一个个被击昏了过去。
打斗的速度极快,眨眼间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此时反应过来的邓昆立刻悲凉的叫道:“都给我住手。”场上只有三个明教教徒还能站立起来。
明教教徒听邓昆的话,住手了,可赵榛却不受他的指挥。赵榛直接在面前的一个明教教徒头上一点,那人也倒下去了。
所有倒下去的明教教徒中,除了昏迷的,其他人仍是勉力在动,一个个挣扎着想要爬起来。他们每一个身上都断了三、五根的肋骨,还有的人断了臂骨和腿骨。可他们仍没有放弃战斗,这一点连赵榛和周围观战的信王军亲卫将士们也是佩服的。
一名还能站立的明教教徒对邓昆道:“师兄,我们还可以打,我们不能认输……”邓昆叹了口气,他看自己带来的这些手下,一个个都伤得不轻。虽然伤了,却偏偏没有性命危险,这里面赵榛手下留情得太过明显。古人都是讲面子的,人家堂堂大宋亲王如此忍让,已经到了一种极致。如果邓昆再要打,那不是找面子,而是叫丢乖卖丑!传扬出去,那么赵榛礼贤下士、容人大量的贤惠之名将更胜,而自己的名头就彻底的臭了!
“罢了,是……是……是我们输了……”邓昆说出这句话,手中仅余的宝剑也掉到了地上。那名明教弟子道:“师兄……”邓昆道:“怎么,还嫌我们的脸面丢得不够吗?输了就是输了,我明教就输不起了吗?我们的教义难道就是说话不算数耍赖么?”
董成上前道:“师兄……”邓昆看着小师弟,心中感慨万端。一开始,小师弟就不断的说信王赵榛的厉害与可怕,只笑当时自己还有着一份的傲骨,总觉得一个人纵然再强也强得有限。就算信王赵榛真有本领,也不至于真就强到了哪儿去,自己想来总是可以对付的。
尤其是见到了赵榛,简直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王爷,哪里是什么万马群中诛杀金兵上将首级的勇猛悍将?可是随后邓昆发现,信王赵榛不简单,他故意挑起争斗,想要与赵榛一战。
结果没有想到赵榛是真的很强大,这种强大进一步刺激到了邓昆,让他体内那好武的心动了起来。忍不住的,邓昆就想看看赵榛到底有多厉害。传言中一力搏万千的大宋亲王,号称天下第一高手的信王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以,邓昆忍不住了向赵榛发出了挑战。这已经给证明是一个错误了。事实上,当赵榛拿出了大中神龙枪随手玩耍的时候,看到那娴熟的技巧和巨大的力量,邓昆就知道自己会败。虽然两人没有交手,可那个时候,赵榛对大中神龙枪的了解与过手的熟练,让见多识广的邓昆深深的知道,赵榛已经能与这样的一件强大神兵利器天人合一,人枪合一了。
那时起,邓昆就知道自己不是信王赵榛的对手。信王赵榛的水准,已经可以开宗立派,当一代宗师的水准了。而且赵榛的身上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强大气势,压迫的旁人顿时矮了几分。
董成逼着赵榛拿自己的短剑佩剑,邓昆自然知道董成的用意。本来按照他的骄傲,本是要阻止的,但那憋在嗓子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