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千轻骑就撕开伊尔汗国在南侧的防线,足够震动伊尔汗国。这就像是把一颗钉子死死的栽进了蒙古人的心腹之中,只要这一颗钉子不拔除,蒙古人的日子就不好过。
将领们顿时都安静下来,齐齐看向马塈。他们很清楚,老将军带着他们走到这里,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又承担了怎样的压力。毕竟他们只负责在前面冲杀杀得爽快,但是马塈却要在后面指挥,照顾到方方面面。
“从现在开始,继续往前的道路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走了,”马塈的声音变得深沉,“咱们这几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值得重视的对手,一路势如破竹,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伊尔汗国没有任何压箱底的军队,我们从南洋走的时候尚且留了大理军第一师这样的精锐在南洋坐镇,某相信伊尔汗国肯定也有一样的打算和规划,之前几天可以说是我们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现在这几天足够他们回过劲来,恐怕就有我们好果子吃了。“
一名名年轻的将领们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刚才那个率先杀入府衙的小将打了一个激灵,朗声说道:“老将军还请下令,我等必将追随老将军,把蒙古鞑子的腹心搅一个天翻地覆!”
马塈点了点头:“传某命令,即刻将所有哨探全都撒出去,务必探查清楚蒙古鞑子下一步动作,只要有任何军队调动,务必报告。另外抽调五个都南下联络步卒,同时随时准备掩护步卒侧翼,以防蒙古鞑子骑兵绕过卡尔巴拉包抄我们步卒!其余各部迅速修整并且补充粮食和水,记住不准直接抢掠,现在蒙古鞑子的府库已经是我们的了,先从府库之中拿,不够的就用府库之中的钱财和百姓交换,绝对不能和百姓爆发冲突!”
这里是距离大明万里之外,马塈当然不敢幻想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更何况他也没有打算真的在这里停留多长时间,所以只要和当地百姓和平共处就好,更何况刚才百姓的表现也在告诉马塈,这些百姓心中也没有多少是向着蒙古人的,想必他们也不会傻乎乎的站出来为了蒙古人而反抗大明,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就可以。
等将领们齐声应诺转身离开之后,马塈轻轻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灰蒙蒙的天空,蒙古鞑子肯定不会坐视卡尔巴拉这样的南侧门户落在明军手中,所以接下来肯定是一场恶战,如果海军的飞剪快船能够及时溯流而上以及步卒可以赶到支援,那尚且还好,否则这一战必然艰辛。
现在马塈唯一还能庆幸的,就是蒙古鞑子在府库之中留下了充足的物资,足够支撑整支大军作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马塈和张贵等人最担心的物资难以为继问题,毕竟船队从南洋赶过来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让马塈感受到了叶应武所谓“奔袭战”和“闪电战”的精髓所在,长距离奔袭在中国古代不是没有过,比如霍去病率领八百轻骑长驱马踏匈奴和唐末李愬雪夜入蔡州,都是典型的奔袭战,但是这样的奔袭战都有明确的点目标,霍去病是奔着匈奴王庭去的,而李愬更不用说,其目标就是蔡州,这和闪电战还有一定的区别。
因为闪电战不只是要达成攻打一个点的目标,而是通过不断的长距离奔袭和突进攻破一个又一个的点,从而将所有的点连成面,直接从各个角度撕裂敌人的方向,促使敌人全线崩溃,这种战术已经上升到了大战略的层次。并且对于军队有着很高的要求。
就算是叶应武这样公认的战争指挥奇才,实际上也就是只使用一次这样的战术,在北伐幽燕之战中,叶应武确保了辽东和山西的安全之后,以两淮军、天武军为利箭长驱幽燕,一个口袋阵一夜之间成型,将蒙古主力大军死死包围在幽燕咫尺之间,从而让伯颜和史天泽望断长城就是越不过去。
而这一次马塈实施的闪电战实际上和叶应武那一次有异曲同工之妙,精锐部队在前面狂飙开路,而大队人马跟在后面同样一路飞驰向前推进,对于一向注重急行军训练和负重训练的明军来说,这些虽然也不是小菜一碟,但是还是能够做到的。
第六百八十一章 势入浮云亦是崩(上)()
正是因为明军有急行军的训练经验,再加上有两千骑兵可以用来开路,所以马塈才敢做出闪电战一举突破伊尔汗国南部防线的策略。而事实证明至少现在他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匆匆忙忙调遣的蒙古军队,需要面对的是自己苦心经营很久的坚城。
更主要的是,随着卡尔巴拉落入明军手中,报达南侧门户洞开,所以就算是进攻卡尔巴拉,蒙古军队也不敢用出全力,毕竟谁都不知道打出这么神奇一击的明军,还有没有什么令人害怕的后手,尤其是现在明军海军的飞剪快船正溯流而上,这意味着明军战船可以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打击伊尔汗国腹心位置的任何一处城镇,甚至直接将军队投放在该城镇中,真的来一个出其不意。
攻占卡尔巴拉,可以说马塈已经完美的完成了一次闪电战形式的突袭,达成了目标,他可不会天真的以为继续向前也依旧能够用相同的办法拿下报达。闪电战讲究的是突发制人且适可而止,如果一味的向前推进,将目标制定的过于高远,便会导致自己转身陷入不利的地步,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闪电战,有着兵种过于单一——实际上就是骑兵、补给线路太长从而导致不得不自给自足、缺少攻坚力量等等缺点。
而实际上蒙古人打下偌大的江山,依靠的可不就是类似的骑兵长距离奔袭作战。只不过因为他们当时装备的弓弩和火器远远比不上现在的大明,所以才没有办法达成和大明一样的战果。
因此蒙古人很有可能看穿马塈这种闪电战术的弊端所在,这也是为什么马塈到了卡尔巴拉就适可而止,毕竟拿下卡尔巴拉,震慑蒙古人的目的也达到了,同时不必过于冒险。
对于现在这一支孤悬海外的大军来说,以两千轻骑向前突击已经算是最大的冒险了。甚至马塈知道,如果蒙古鞑子的大军来的比自家步卒更快一些的话,恐怕他不得不直接将这座刚刚到手的城池拱手让人,毕竟两千骑兵在蒙古人的主力大军面前实在是不够塞牙缝的。
现在马塈期望的,只有步卒能够更快一些,以及南洋能够支撑更久的时间,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更多回转余地。
“启禀将军,城北二十里发现蒙古鞑子骑兵!”一名哨骑快步冲入府衙之中,“大约有千八百人,应该是蒙古鞑子的前锋!”
马塈猛地转身,而几名还留在这里的将领都下意识的看向他。以一千多人作为前锋,后面跟着多少蒙古军队可想而知,看来这一次突袭卡尔巴拉是真的戳中了蒙古人的痛点。
不过话说回来,这不就是大家想要的么?
就在此时,老将军轻笑一声,打破了大堂之中的凝重:“这蒙古鞑子来的还真是快,只是不知道他们有胆量来,有没有本事活着回去?”
——————————————……
南京,栖霞山。
金陵护理学院就位于南京栖霞山下,向西南方向隔着钟山和南京城相望,而在学院的南侧,原本的田地已经被热火朝天施工的工地所取代,按照朝廷旨意一座座新的学院将在这一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栖霞山古来金陵形胜之地,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山中遍种红枫,每年红叶满山的季节都吸引游人如织。而金陵护理学院安排在栖霞山下,一来是因为这里环境优美、景色秀丽,二来也是因为距离南京城有一定距离,同时周围地域开阔,在叶应武的规划中自然方便兴建更多的学院,这些学院修建在一起自然更便于学院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同时也便于管理。
而直到这些新的学院陆陆续续开工,很多人这才明白过来叶应武多年以来的安排,这位年轻皇帝不管之前有没有想要对世家下手,但是至少对学院的兴建早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陛下,臣告退。”将叶应武和赵云舒送到栖霞山的半山亭中,黄道婆便拱手辞行,随着北地捷报传来,学院之中也是一片欢腾,黄道婆自然觉得自己还是回去看着点儿比较好。
栖霞山虽然就在学院一墙之外,但是毕竟不属于学校的地方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正好趁此机会欣赏栖霞山之风貌,卿自行离开便是。”
黄道婆转身告退,而叶应武的目光投向山下,整个金陵护理学院就像是一条巨龙盘在山下,而围绕着这个学院,一处神卫军的驻地以及兵部的衙门,还有众多正在兴建的学院不断向远处延伸,这样一个依托南京和栖霞山而发展出来的卫星城逐渐形成气候,刚才即使是在学院之中都能看见的密集烟花便能够证明这一带的蓬勃发展。
至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大明的都城南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发展,城中和城外越来越多的人口以及越来越多开工建设的与之配套的生活设施,都能够证明这个王朝和这个民族正在舔舐伤口,逐渐恢复元气,这自然是叶应武最想看到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当真不假,”赵云舒感慨的说道,“夫君,没有想到这一株株枫树连在一起,竟然也能够形成如此壮观的景象。”
叶应武怔了一下,转过头来,刚才光顾着和黄道婆讨论学院扩建以及组建其余学院的事情了,一时间还真的没有在意这周围满山开遍的红枫。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叶应武拾阶而上,追上赵云舒的步伐,忍不住喃喃感慨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想当年自己在兴**担任一个小小的团练使时候,在滕王阁被江镐他们灌得酩酊大醉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一天会站在这里,看着大明的赤色龙旗在万里河山上飘卷,看着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态?
世事变迁,难以捉摸,但是至少让自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不知道另外一个时空之中写下这一首词的主席,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态继续向前,又是以怎样的感慨、期待和疑惑在自己终将离去的时候写下了“而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万山红遍,如何才能让这万山永远的红下去?
“夫君,你在想什么呢?”赵云舒扯了扯叶应武的衣袖,“念念有词的。”
叶应武笑了笑,看着漫山遍野的红叶:“想到了一个我曾经知道的人。他曾经拥有过这天下,他也曾经感慨过这红叶······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啊!”
赵云舒默不作声,细细的揣摩这一句话,不由得感慨一声:“虽然妾身不知道夫君说的是谁,但是这一句词之中透露出来的霸气和开阔胸襟,绝非平凡人物啊。所以此人到底是哪一代君主?”
“啊,我也是偶尔看到的,不记得了啊,要不怎么说是曾经,”叶应武顿时尴尬的笑了笑,“好啦好啦,我们上山,到山顶上一览这栖霞风情。”
赵云舒察觉到自家夫君有些尴尬,便顺从的点了点头。不管叶应武是不说还是真不记得,她都不会主动问的。
因为栖霞山毕竟偏僻,上山道路蜿蜒难走,虽然一路上锦衣卫和禁卫军早就做好了防护,但是想要一口气登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