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流军师-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样两个强势力量,薛廷陀根本无力抗争,被最后灭掉只是时间问题。此时已不是李靖说什么,整个漠北是杨师道和徐敬业两个人的天下。他们根本不用请示什么,半年多时间,两个人早学会了,军队在前面开道,后面官员进驻,然后筑城、修路。

    收缴铜钱,金银珠宝换成大唐货币和新汉币,再买东西分给这些农牧民。他们的牛羊、骆驼和马匹卖给新汉。大唐有新汉西域道给的物资,所以,唐军的日子也不是太艰苦。

    李靖也承认,有李彦,汉国女皇是真给面子,弄得两家十分和睦。军队除了军装不一样,军旗不一样,就跟一家人似的,商量着来,把薛廷陀当点心分着吃。以山川地形、河流区分国界。

    双方立界碑,确定边防线,弄得在碛口的真珠毗伽可汗哭的心都有。最可气的是,因为铁勒九姓不被原谅,有很多王族的人偷偷改姓了。

    为了取得好感,竟然改成汉姓,取一个汉人的名字,然后全家偷偷的跑了。当然是跑汉国的人多,那里近,战争又不是新汉发动的。对于新汉国大量招收人员,谁都知道。

    一时间,新汉国成为移民热点,这些人是偷跑的,当然带来大量的财产,等于给新汉投资一样。失去土地,失去牛羊,又没有地位,只好是普通人。

    为了不让人发现是铁勒九姓,尽力学汉字,说汉语,薛廷陀在李彦的高压政策下,土崩瓦解。

    到六月份的时候,进入薛廷陀作战的唐军已不用从关内道、陇右道运送后勤补给的物资。新成立的州县已完全可以解决了这些问题,又一个势力圈形成。

    这时候,别说李彦走,就是李靖走恐怕也没问题了。所以,李靖并不担心:“俊青要回长安?”

    李彦点点头:“我想回去协助皇上一臂之力,解决了这些高丽棒子。再有三个多月进入秋天,而北方快进入冬季,如果唐军不能解决他们,就得退兵,征辽算是失败。”

    李靖点点头:“那好吧,这里我坐镇即可,你回去吧,为那些死了的将士报仇。”

    李彦重重点点头:“放心,从今以后,将没有高句丽这个国家,那里将变成大唐辽东道。西海道、西唐道,再有漠北道和辽东道,大唐的疆域将是空前的。”

    “哈哈。”李靖大笑:“老夫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些,此生足慰,你走吧。”

    根据长安报上来的信,唐军被阻在辽东城,那是进攻高句丽的关键,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都止步于辽东城。

    这一次自己也不知道李世民是否拿下辽东城,但知道好像并没有竟全功,那就是辽东城并没有拿下,这是李彦不能容忍的。

    最让李彦受不了的是东瀛出兵了。根据自己安排的人了解,辽东战场有日本这个王八蛋出兵协助。这促使李彦不顾李世民命令,决定回长安的主要原因。

    李彦离开前,一连发出了三四封信,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分别送往四个方向,其中第一封信就是给锦儿,让她调一个师的军队进入西域,从剑南道进入岭南道,进入东南道交州,和李泰的海军舰队汇合。

    第二封信是给李泰的,让他调集一个师的兵力,与新汉军汇合,集中他的舰队进入琼州集合待命。

    同时给李承乾一封信,让他调一个师的精锐加上他的一个舰队进入琼州,然后,军队向台湾集中,进入绿城港,和台湾海军汇合,李彦随后会赶往台湾。

    最后一封信是给宇文毓的,让他准备一个山地师,向南进入沿海与新汉军队汇合,进入台湾,等候自己命令。

    新汉、西唐、东南、吕宋、台湾。五家共计集中的军队是五个师,计五万人。根据海军情况,大约有战舰三百多艘人员三万多人。

    李彦并没有背着李靖,让他十分吃惊:“俊青,你这样干,皇上得吓死,以为你要灭唐呢。”

    李彦笑了:“这些力量皇上早就知道,他天天看着我,恐怕就是因为这个。我倒是没打算灭唐,但我要灭了高句丽。”

    李靖没再说什么,难怪皇上一直防备李彦,他用这十几年时间,在大唐周围布下了如此力量,如果一旦联合,恐怕推翻大唐轻而易举。李彦笑笑:“李将军,以你的才能,难道你看不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李靖想一下说道:“确实,这当中如果没有你,他们根本无能力联合起来。互相牵制,形成不了一股力量,大唐可以各个击破。”

    李彦点头说道:“这也就是皇上还能放心的地方,只要控制了我,这些地方不足为虑。如今把这四个道并入大唐,其他的人都拿大唐没办法,包括汉国。”

    李靖也不能不承认李世民确实有头脑,这些人当中最有可能威胁到大唐的,就是李锦儿的新汉国,地盘最大,实力最强,因为他不是李世民的儿子。可李靖不知道西唐女王是李彦的女儿,并不是

    发出信之后,李彦坐车离开渃真水,现在的真州,也是漠北道的治所。走定襄上快车道,直奔长安。他要从长安到房州,再从长江顺流而下到扬州,出海去台湾。

    就在李彦向南赶的时候,他下达命令的几个地方纷纷开始行动,调集力量,整顿装备,一同赶往台湾。与此同时,辽东城下战火纷飞,李世民集中了五万兵力,正在进攻辽东城。

    从三月份开始全面进兵,到现在已五月末近三个月的时间,唐军刚刚渡过了辽水,逼进辽东城下。

    高句丽王高亮和莫支离泉盖苏文也加强各地的防御,利用北长城阻挡张亮的水军从海上进攻,同时,命令崔孝带领五万军队增援辽东。

    高句丽在李世民准备东征的时候,也就知道这一天早晚得来。高句丽也清楚,如今的大唐绝不是当年的隋朝,不但平定突厥,同时灭掉吐谷浑、平定吐蕃,兵锋正盛的时候。敢两面开战,同时征伐薛廷陀。

    本来和薛廷陀已然商量好,李世民大军一动,他们就向朔州进攻,夺取河套地区,进逼长安,可以让大唐撤军。但是李世民竟然派李靖和李彦这两个大唐神一般的人物西征,军队只动用一万。

    本来泉盖苏文认为是牵制薛廷陀的目的,但接到报告,真珠毗伽可汗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他担心李靖和李彦从北向辽东进攻,但是,李彦他们好像并不着急,而是稳步前进。这样,泉盖苏文放心了,所以全力阻挡唐军进攻。

    辽东防线他们经营多年,每个城里都是兵精粮足。大唐距离远,后勤补给困难,十几万大军,后勤是沉重负担。虽然冬季辽南沼泽封冻,但离开水草,唐军一样坚持不住。只要坚持到冬季,高句丽就算胜利,利用一冬天时间,就可以灭掉新罗。

    泉盖苏文十分得意,中原王朝又怎么样?不是一次又一次败在了高句丽手里。如果这一次成功灭掉新罗,再吞并百济,联合日本,那就可以反攻大唐,把河北道纳入高句丽的国土中。那时候,什么大唐,根本不算什么。志得意满,信心十足,泉盖苏文以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唐军已是强弩之末,如果失败在辽东城下,那他们就是彻底失败。所以都城平壤一次派出五万军队增援辽东城,加上原来那里的兵力,共计八万人。加上扶余城、新北城、盖牟城、安市城与昌北城,在辽东,高句丽集中了二十万军队,而唐军总兵力才十万,加上消耗的,剩下八万多人,怎么可能是对手。

    但是,全盖苏文也低估了唐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更低估了唐军灭掉他的决心。最主要一点是李世民不是隋炀帝,这一次进攻的军队是招募的军队,并不是府兵,本来战斗力就不一般,加上是复仇之战,所以,战斗意志十分顽强。

    面对唐军进攻,高句丽只是据城坚守,根本不敢出战。但李世民是有准备的,带有大量的攻城器械。

    最快速的是李绩的部队,他兵发柳城,但却虚张声势准备进攻怀远,泉盖苏文急令高彬领兵两万,坚守怀远镇。可李绩却突然进攻柳城,最让高句丽军队想不到的是,李绩并没有进攻柳城,而是迅速北上,一举攻占通定(辽宁新民),迂回反包围柳城,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拿下柳城。

    俘虏了两万高句丽人,最大的收获是缴获了十万担粮食。这一下,李绩的军队根本不用从后面运送粮食。有了后勤补给,辽东道李绩的大军渡过辽水,向辽东城进攻。这一下,让全盖苏文大惊,才向辽东增援的。

    十几天后,改封亲王的李道宗任西行道行军总管,一举攻占了盖牟城和新城。打下盖牟城,唐军进攻有了据点,李世民的大军终于从辽南通过,进逼辽东城下。

    但此时已是五月末的时间,李世民的行军大帐中,身上满是泥水的李世民连衣服都没换,立即找来了各路大军的总管,看到皇上如此,李绩问道:“皇上,为什么这样?”

    李世民笑着说道:“在辽泽过不来,还是阎立德的以土作桥才能通过,沿途有不少隋兵的遗骸,我命军士埋葬,才弄成这样。”

    李绩说道:“皇上仁圣,必能打败高句丽。”

    李世民说道:“前面情况如何?”

    李绩说道:“辽东城高墙厚,而高句丽军有三万多人,他们存有大量粮食,短时间根本没问题,我军利于速战。”

    李世民点点头,此时已是五月末,从这里耽误时间太长,根本无法进攻到平壤。一旦进入冬季,很难胜利,就说道:“我们是攻占辽东,并非在辽东决战,两面进攻即可。李绩、李道宗攻城西,张世贵、张俭攻南城,两面进攻,务必拿下辽东城。”

    众将一起躬身领命,唐军在追求速度,所以根本没做停留,而是稍作准备就开始攻城。城里守军三万多人,而增援的军队也有四万,虽然被挡在白岩城,但也进入辽东一部分。为了拿下辽东城,唐军只好分兵阻挡白岩城的增援,李世民可用在进攻的兵力也不足五万。

    双方兵力差不多,但高句丽军是守,而唐军在攻,处于不利地位,战斗异常激烈。只是背土填沟就用了七八天时间,顶着城墙上的弓箭,士兵举着盾牌掩护工兵背土填城。

    李世民骑在马上看着远处的辽东城,他脸上是沉重。这里倒下了太多的汉家儿郎,但不攻占辽东城就无法进攻平壤。

    面对三百多斤的石炮,城墙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但很难摧毁他。城上城下都是尸体,昨天接到李彦他们从薛廷陀方向来的报告,李世民嘴角是一丝笑容。李彦有多大能量,李世民清楚,但他很奇怪,李彦为什么没有夺取天下之心?真是一个奇怪的人。自己怎么也不能输给他吧?那还有面子吗?

    想到这,催马上前,一把提过来一袋土,向城墙下冲去。身后的侍卫吓得大惊失色,纷纷冲上前保护。

    看到皇上亲自背土填壕,唐军士气大增,都喊着口号向城下冲去。

第442章 血火辽东(二)() 
进攻辽东的战斗更加激烈,唐军将士不畏生死,顽强进攻。李世民每天都亲临前线,有时指挥投石机,用巨石攻城,有时竟然亲自催马前行,引弓搭箭向城上射箭。

    虽然李世民的那几箭什么问题也不解决,但皇上亲临前线,和士兵一起战斗,这极大鼓舞了唐军的战斗意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