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流军师-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既然他这么有自信,自己去弄好了。

    李彦已有了离开这里的打算,自古帝王多疑心,看来都是。李世民治国确实没说的,但他也过于自信了。

    台湾已打下基础,锦儿在西域也有了基础,自己何必再操心这些,后世就是一个小人物,何必来到这一世非要当什么救世主。长孙无垢已然没事,短期之内也死不了,还是回去吧。李彦没打算去西域,班杰说请他去接替王位,是不是试探李彦也不敢确定。但他知道自己不去,李世民绝对不会进攻西域,那他恐怕才是没事找事干呢。

    只想等冬天丽质把孩子生下来能动身,就带她回台湾,这一次本来就是为长孙无垢的病回来的,现在病好了,也没必要呆下去。

    有了打算的李彦,恢复了平静。在台湾多好,那里什么都不用担心,自由自在,来年夏天真的没什么事,也可以轻骑快马去西域,看望母亲和孩子,见见锦儿,已好多年没看到她了。

    李丽质并不知道发生的这些,见李彦回来:“见到母后了吗?没什么事吧?”

    李彦说道:“哪来那么多事?御膳房的人都是你安排的,没问题。你呢?怎么样?有反应吗?”

    丽质摇摇头:“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母后说她快要生的时候总是动弹,我这怎么没有反应?”

    李彦笑了:“那证明是女儿,一定很文静,很乖,不像她妈妈那么闹。”

    “你坏蛋,说我”李丽质坐起来想打李彦,可是一动,哎哟一声躺下,疼得脸都变了,吓得说道:“坏了,是不是要生了?孙道长说就这几天。”

    李彦也吓得喊道:“来人,快,找医生。”这一嗓子,王府里立即乱套了。准备好的三个产婆跑进来,连忙往外推李彦:“王爷请出去。”

    李彦急了:“那是我老婆,我为什么出去?”

    杨吉儿生李念的时候,李彦不在场,这还是他第一次经历这些,吓得有些惊慌。一个产婆说道:“王爷,这是忌讳,见了会走霉运,请出去。”

    李丽质捂着肚子:“俊青,你快出去,不许你看。”

    李彦也吓得没主意了,被产婆推出去,在门外急得直转圈。听到丽质叫唤,李彦也没办法,他帮不上忙啊!

    孙思邈和周景柲从外面进来:“公主怎么样?用不用去医院?”

    李彦摇摇头说道:“不知道。”

    孙思邈说道:“王爷别担心,我们检查过一切正常,我已经让医院准备好了,没事。”

    李彦知道大唐长安医院现在的水平可不一般,特别是外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血型的出现,注射器和输血设备的拥有,让医学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手动离心机的出现,也加快了药物提纯分离。已然有好几个州出现了正规的医院,这是李彦来到大唐做得最满意的一件事。

    综合起来,他有几个大成绩,一个是医疗方面,一个是道教的兴起,一个是各种公司的出现,四轮马车和道路,都是李彦的得意之作,相反他在政治上却没有什么建树。

    人家穿越都是在政治制度,军事建设上有什么成就,最次也是教育体系上,可李彦一样没办到。

    现在的曲江书院还是半死不活,军队只有一个骁卫军,还是原来的样子。失去李彦之后,一切又走回原点,所以,李彦没什么成就。再有的就是他的理念,却从西域得到发展,再一个就是台湾,这个到十二世纪才发达的地方,现在就开始兴旺起来。想一想,李彦还是很有成绩的。

    “王爷,恭喜王爷,恭喜王爷,是个小娘子。”

    一声很响亮的婴儿哭声,伴随着产婆的恭喜声。李彦连忙问道:“公主呢?”

    产婆连忙说道:“母子平安,恭喜王爷。”

    李彦这才想起来,产婆总是说恭喜,高兴的说道:“好,好,每人赏钱百贯,王府的每人赏钱三十贯。”

    真是大手笔,财大气粗,孙思邈感叹。李彦说道:“孙道长,帮我看看,没什么事吧?”

    孙思邈犹豫一下,还是跟李彦进来。他知道李彦不那么保守,为李丽质把脉后说道:“王爷放心,没事,王妃身体素质好,只是疲劳,休息即可,贫道告退。”

    “谢谢,谢谢。”李彦激动的连送孙思邈都没送,忙着去看李丽质:“丽质,感觉怎么样?”

    李丽质疲倦的露出一个笑容:“对不起,是女儿。”李彦瞪眼睛:“胡说,我就吩着是女儿呢,儿子咱们有,再说,大唐也不计划生育。”

    李丽质很想问问什么是计划生育,但她太累了,头一歪闭上眼睛,很快睡着了。李彦看着包在红布中的小孩儿,这还是第一次看刚出生的孩子,他的印象就是自己也不难看,母亲又那么漂亮,孩子怎么这么丑啊?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是自己的女儿,哈哈,自己也儿女双全了。这可是含着金匙出生的,她拥有一个三四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她将是那里的公主。一定让她快乐成长,不能像锦儿似的。自己让锦儿都不知道什么是快乐女孩了,更没有少女的幸福,十五六岁就为国操劳。自己女儿绝不让她那样。不过叫什么名字好呢?

第373章 风雨飘摇三五年(一)() 
台湾青城永王府,高大恢弘气象万千。东西宽一千二百米,南北两千四百米。占地近三平方公里。这是三百来万平方米的地方。

    当初建造的时候,李彦根本不同意,典型的劳民伤财。自己家里就三口人,加上侍卫,下人,也不过三百多人,弄一个这么大地方就是浪费。

    可李书同坚决不干,要不就把台湾王转给李彦,否则就听他的,李彦只好同意。耗时两年时间才建成的永王府,气派程度简直堪比皇宫。

    但它和皇宫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很有欧式风格。尽管李彦很守旧,也有些迷恋东方建筑,但他不能不承认,在居住上,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建筑理念还是差一点。

    这和中国的历史中,等级制度严格有关。什么身份住什么样的房子有严格规定,是不能逾制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发展。

    台湾是化外之地,根本就是独立王国的地方,拥有自己的制度和军队,对大唐也只扣头承认大唐是领导者。李世民也很明智的根本就不管这里。

    李彦已经回台湾三年时间,在长安度过一个冬天,李彦是深居简出,什么人都不接触。连李世民的春节祭祀都找理由拒绝。对此李世民心知肚明,也就不强求。他以为李彦不可能离开,毕竟有李丽质在。可他不知道的是李丽质身上承传了长孙无垢的一点特质,那就是以丈夫为中心。不傻的她很清楚李彦所处的尴尬位置。

    父皇不相信李彦,但是也不放他走。以李彦的能力,竟然什么国事也不找他商量研究,军政的事情也不用李彦插手,完全是对待外人一样,甚至都不如其他几个驸马。

    就连母后都再没有来过,这让李丽质很是伤心。虽然李彦什么也不说,可李丽质心里不痛快。渐渐的也就伤心了,还是她先提出回台湾的。

    李彦没有反对,也没什么高兴的。两个人什么都没收拾,在白天离开家,前往东市去游玩,可直到夜晚才知道两个人失踪。当城门关闭的时候,王恒才带着信赶往皇宫报告。

    李彦这是托人送回来的,告诉他把信交给李世民,李彦悄然而行,告诉李世民他们回台湾了。信上什么话都没有,只有这么一句话。李世民好长时间看着手里的信一言不发。

    他知道李彦和他已经没话可说了。以往是得罪李彦,这一回李世民明白,李彦心冷了。虽然没有成为敌对关系,但以前的关系也荡然无存。

    思考了很长时间,李世民传旨台湾,封李彦的女儿李姝泉州郡主,默认了李彦离开。对于从来不上朝,几年时间都不参与朝政的李彦,三省六部心里也一清二楚。李世民的几个近臣宰相,更是比谁都明白。

    李彦就像是神仙一样,当有事的时候,就会出现,然后悄然远行,再也不会出现。谁也不知道李彦下一次什么时间还会回来。

    很快就不会有人再关心这些,因为西北方向出现变故,朝廷方面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个方面。因此李彦离开也就没有引起什么波动。

    李世民不说,只是加封李彦的女儿,不管是出于对长乐公主,还是对李彦这个亲王,大家都明白是笼络李彦的意思。很多郡王的女儿不过是县主,李彦的女儿连一周岁都不到,就被封为郡主,已经是殊荣了。

    李世民当然知道李彦是不满意走的,哪能不防备西域李锦儿的态度。命令程知节注意河西走廊的西域沙洲,加强戒备,防止李锦儿向大唐进攻。

    对于吐谷浑的内乱,李世民非常愤恨。伏允被杀,吐谷浑的实力被进一步削弱,对于牵制西域非常不利。几经研究之后,都同意交好吐谷浑,不但能牵制西域,同时能牵制吐蕃。

    松赞干布的野心越来越大,已经向吐谷浑进攻。杀了伏允登上汗位的诺曷钵年纪幼小,根本难以服众。李世民也心里着急。

    御书房召集几个近臣商议。杨仁恭说道:“皇上,既然伏允已经被杀,这时候出兵平叛已经失去意义。西域李锦儿陈兵若羌州,大有进攻吐谷浑的架势,同时吐蕃也向党项和白兰调兵,我们没有准备,一旦吐谷浑被灭,大唐两条商路都会被威胁,臣建议答应诺曷钵的请求是上策。”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和岑文本还有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说道:“我认为杨大人说的有道理,如果答应吐谷浑的请婚要求,吐蕃和西域看到大唐支持,就不敢进攻。”

    兵部尚书侯君集说道:“臣以为不要答应,趁着这时候进兵吐谷浑,就能把那里收为大唐领土。效仿东突厥的处理方法,向俟斤城进兵。我们拥有青海五城,西域未必敢进攻。再说吐蕃刚刚请婚,也就是相看看看我们的态度。”

    其实房玄龄也不赞成和亲,那样有损大唐的威信。可是不管吐谷浑,要是西域真的进攻怎么办?李彦要是在还好说,可李彦已经离开,怎么离开的谁心里都有数。

    岑文本看李世民看他,也说道:“我认为还是和亲为好。李锦儿不可能甘心交出青海五成,要是和吐蕃联合,很是危险。即使我们进兵,也是三分天下。还是保留吐谷浑,他可以牵制三家。”

    房玄龄没有说话,既然大家都是这样想的,自己也不敢说没问题,也就点头表示同意。既然都同意这个意见,李世民说道:“同意诺曷钵的请求,赐弘化公主和亲吐谷浑。”

    吐蕃罗些王城之内,松赞干布一脸的骄狂,自己十三岁接替赞普的位置,这才几年时间就统一吐蕃。又刚刚迎娶尼婆罗的公主,后面已经稳定。他要开始向外扩张。对大唐的繁华十分羡慕,当然想进攻大唐。但是想进攻大唐,就必须先进攻吐谷浑。

    二十几岁就有如今这个成就,让他有些骄狂,对于大相禄东赞的说法有些不相信。大唐现在是很强盛,但吐蕃也不是很弱。占据吐谷浑就能接近中原,从而获得更多的物资。只要灭掉吐谷浑,那时候在交好大唐,就可以灭掉西域。

    活佛巴瓦说道:“赞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