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天的时候,林祥的海军舰队送李彦和李丽质到镇江,在扬州上岸,在运河登上客船,直接到洛阳,在洛阳换车去长安。
这条水路其实比陆地慢,可李丽质怀孕了,所以李彦选择走水路,不用车马劳顿颠簸。水路毕竟平稳很多,对于坐惯海船的李丽质,河道上的船简直就是不动一样。
逆流而上速度又慢,急的李丽质埋怨李彦,要是这样还不如走旱路,必要时可以骑马。看着变得泼辣又爽利的李丽质,李彦估计长孙无垢绝对不会相信,她的女儿会变成这样。要不是最近一段时间那也不去在家里养着,可能就像一个村姑一样。
即使很注意保养,但海风吹拂也让她皮肤粗糙不少,只是比以前健康很多。此时是春末,向北走天气开始凉爽起来,让李丽质的心情平稳不少。
谁也不认识这对年轻夫妇,更想不到两个人是这样的身份。历时近一个月时间,商船终于停靠在洛阳码头,两人进入洛阳城里。
李彦很是奇怪,在扬州还能看到张贴的告示,但洛阳反倒很少。是时间长了还是其他原因?但已经到达这里,近乡情怯,李丽质有些紧张。
当初自己毅然决定和李彦离开,灞桥边上没有一个送行的人,连母后都没来。李丽质不清楚是母亲不知道,还是不高兴生自己的气,可这一走就是四年时间。洛阳自己没有来过,不知道四年有没有变化,长安呢?姐妹们都该出嫁了吧?清河,豫章,高阳,承乾哥哥,是不是很有太子的样?青雀呢?是不是还那么胖?
听李书同说,小九封为晋王,最小的封为城阳公主,听说很得父皇和母后喜爱,那本来是我的。
李丽质有些嫉妒。其实父皇还是很喜欢自己的。也很宠着自己。可父皇和李彦就是不对付,俊青做了那么多,哪个臣子也比不了,可父皇就是怀疑他,到底为什么啊?李丽质也是愁苦万分。
其实李彦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大臣,贪赃的,枉法的,顾着自己家族的,边防拥兵自重的,反对李世民的,都可以得到重用,自己为什么就不行呢?
是因为锦儿?好像也不是。那些突厥心怀异志,也经常反叛大唐,李世民还不是封他们可汗,给他们领地,锦儿又没有占领大唐领土,干什么李世民这样防备自己呢?这回回长安,一定要弄清楚。否则自己早晚有和李世民战场上相对的一天,那时候丽质怎么办呢?
带着满腹的不理解,李彦和李丽质乘坐的马车进入长安的城门,沿着朱雀大街直奔朱雀门。
第354章 再回长安(二)()
太极宫甘露殿,李世民很紧张,昨天皇后突然发病,太医院的人束手无策。李世民差点杀了苏威,平时养着他们,关键时刻却没有作用。本来两个人好好的,可是,前几天突然发病,却检查不出什么原因。
这让李世民是又愤怒又担心。几个儿女都站在外面,太子的脸色更加难看,身边刚刚结婚的太子妃也紧张万分。只有四岁的李治惊恐的伏在奶娘的怀里,他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知道两个宫女被推出去,大喊饶命,但却很快没有了声音。
赵坤也大气不敢喘,平时在李世民发怒的时候,也只有赵坤敢进言,可今天他也不敢说话。六十多岁一头白发的苏威跪在李世民面前:“皇上,臣该死,实在查不出皇后什么病,气疾是旧疾,可是血崩却不明原因。”
“无能”李世民十分震怒,他真不该听高士廉的,如今真的出事了。正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门口的侍卫进来:“启禀皇上,宫门外房相求见。”
李世民知道自己已罢朝好几天,几个大臣已进言多次,不能因为皇后的病而置国家大事不顾。但李世民哪有心思处理朝政,他有时也对长孙无垢不满,但那都是小事。真的皇后有危险,李世民的心里是刺痛,仿佛天要塌下来一样,竟然有些无所适从。
此时,房玄龄求见应该有事,因为几个丞相都知道,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不会来找皇上,尽可能的通过三省处理,说道:“宣。”
房玄龄从外面进来,身边还带着一个道士,两个人给李世民施礼。李世民摆摆手,说道:“免礼,玄龄何事?”
房玄龄一指身边的道士说道:“皇上,此人就是孙思邈道长,今天刚到长安。”
老道不卑不亢的微微点头。李世民当时大喜,有些顾不得皇上的形象:“孙道长,请你救救皇后,朕一定重重有赏。”
孙思邈微微拱手:“皇上,贫道是浪得虚名,并不能保证什么。皇上伉俪情深,让人感佩,所以才来看看。”
李世民心里不舒服,孙思邈的大名是早就听说过。李世民下过三道圣旨召他进宫,竟然没给李世民面子,虽然不再想这件事,但对孙思邈也就没什么好印象。
可是,想确定李彦的行踪,把他找出来,高士廉说李彦非常在乎皇后,李世民可向天下发出诏令,说皇后有病,需要名医。这样的消息传遍天下,李彦一定能见到。即使李彦不出面,但丽质一定关心母亲,只要李丽质出现,就能确定李彦的踪迹。
虽然这样有咒皇后的意思,但李世民也觉得是好办法。对此,长孙无忌并不同意,他认为无端说皇后有病,像是诅咒一样。同时皇上用这样欺诈手段,也有损皇上威严。但李锦儿崛起,李家人全部失踪,西域的强硬兵力,让李世民不放心。
再说,皇后的身体也确实有病,如果真能找到名医,治好皇后的病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大唐疆域出现了这样的布告。这是皇榜,当然引来了无数人的兴趣,可也因此有不少人进入大牢,一些江湖骗子也因此丢了脑袋。告示中提到的孙思邈却没有来。
不过也被李世民招揽了一些有名望的医生。前几天皇后的气疾突然加重,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起了血崩。如果长此下去,必然危及生命。
止血药却不能用,那样会引发血滞加重气疾,所以,苏威束手无策。太医院如同大祸临头,这要是皇后死了,他们都得人头落地。越是这样,越没人敢下药。
李世民也明白孙思邈的意思,他是感念皇上对皇后的感情才来的,并不是冲着赏赐和高官厚禄。李世民哪有心情管孙思邈怎么来的,连连说:“感谢孙道长,请看看皇后吧。”
孙思邈是医者,他能享誉天下,医术高明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能让他有如此名望是他的医德。多少年来,他从不管患者是什么人,高官也好,皇亲也罢,都是一视同仁,对一个贫贱的百姓也会尽心救治。他常年进深山采药,却很少挣钱,有时在一个城里坐诊,十几天义务看病,药没有就会进山采药,平时也就寄宿在道观。
如此人物,哪能不创下良好的名声,何况他医术非常高明。从隋朝时候起就已然如日中天,再加上他拒绝皇上召见,不畏强权,更是被百姓拥戴。听了李世民的话,点点头:“好吧。”
长孙无垢脸色苍白,身体已十分虚弱,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因为她已经很注意自己,也小心的按着李彦说的,注意饮食。可是一进入冬季,还是发病,而且很容易患上风寒,引发气疾。
这一次更是严重,月事来了就没有停止,是非常危险的,人又有多少血可以流,所以身体非常的弱,如果不严重,李世民怎么能这样害怕。
隔着一层纱帘,孙思邈为皇后把脉,又问了几个问题,低下头思考一阵,又开始把脉,如此足足快一个时辰,弄得李世民更加紧张。
孙思邈站起来,走出室外,对李世民说道:“皇上,皇后是气疾发作,感染风寒,加上身体虚弱,生产过频,体质下降才会如此。”
李世民对这些病并不陌生,因为苏威他们也是这样诊断的,但只是没有提生产过频,相信苏威他们是不敢说。
他相信是因为李彦曾经说过,也警告过自己,连忙问道:“可有办法医治?”
孙思邈说道:“这些病只是慢慢调理,并不是太难办,但皇后的身体里面有死婴,这点恐怕是最难办的。”
死婴?李世民吓一跳,吃惊的问道:“怎么回事?”
孙思邈说道:“请皇上退开其他人。”李世民一听,那一定是涉及到皇后隐私,连忙摆摆手,室内的人全部退出去。
孙思邈说道:“其实皇后怀孕了,但婴儿已死亡,留在体内,才引起血崩,葵水不止,这会危及生命。”
李世民的火一下升到脑门,皇后怀孕,为什么太医没有发现?这么严重的事情,怎么会不知道?当时大怒:“来人,把太医院的人全部押进大牢,如果”
“慢着,皇上。”孙思邈说道:“皇上,贫道和你说就是这件事有些奇怪,按理说,皇后怀孕很容易看出来,苏太医的医术贫道也知道,他不可能不发现。所以我也担心自己是误判,你让给皇后看病的太医进来,我有些事情问他。再有一件事,请皇上招李彦进宫,贫道有几个问题向他请教。”
李世民傻眼了,找李彦?自己三四年都不知道他在哪,布告发出已三个多月,但李彦音信全无。是李彦真的死了,还是他根本不想出现?这让李世民一阵阵愤怒。如果皇后有差错,他绝对不管李彦是谁,出现自己就必杀她。
可李世民哪知道李彦并不在中土,是在海外台湾岛上。这种寻医的事情和李彦有什么关系,再说,台湾岛上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李彦和李丽质的身份。这还是李书同他们来了以后,主要人才知道李彦李丽质的身份。
田冲的人进入大陆开始安排眼线和人员。见到这份告示,才带回来给李彦。李彦立即决定回长安,为照顾李丽质又走的水路。
李世民愣一愣,说道:“为什么找李彦?”
孙思邈说道:“听说他医术高明,早就想一会,但一直无缘相见。日前我见到我的师弟,原来他一直和李彦有接触,可我远在天山采药,两年未进中土,回来后想见见李彦,听说皇后的病是他治好的,想研究一下。”
李世民叹口气,自己一气之下把李彦贬去岭南,其实是中了李彦的计。这小子早就想跑,被自己强留在长安。没有压住火,和对他的担心,李世民把李彦贬出了长安。
李世民一直不相信李彦死,就是心里明白,李彦让他上当,离开了长安:“孙道长,李彦去岭南的路上失踪,朕也不知道他的下落,已三年多时间。”
“啊?”孙思邈吃了一惊,摇头说道:“可惜了,贫道还有很多问题想向他请教。他的医术很高明,也把医生的地位提高,同时也让医生有了统一标准,这是大贤之举,真是可惜。”
连孙思邈这样的人都说李彦医术高明,李世民是一阵愤恨,他不知道李彦为什么藏拙,总是说自己不是医生,也不会医术。那些出自他嘴里的诗词查遍了古今也没人知道谁写过,但李彦根本不承认是他做的诗。有意隐藏实力,非奸即盗,一定是有目的,否则,正常人谁有这能力会坚决不承认?但李世民也只能愤恨而已,他并不知道李彦在哪。
“报,报皇上。”赵坤在外面喊到。皇上把他们都撵出来,和孙道长谈病情,他不敢进来,但事情太大了,他只好仗着胆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