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着李秀宁也学了几招,不过很是难看,也解决不了问题。不过他到是学会骑马了。一直喝到很晚,两口子被安排到一起。
李彦家是三顿饭的,早晨吃过早饭,柴绍对李彦家的饭菜又是大加赞赏一番,决定返回长安。柴绍也很喜欢李彦,这个小孩不大,可是说话办事一点也不像小孩,要是不看脸,绝对不会相信李彦只有六岁。
这不到一年多时间,李彦注意锻炼身体,又三顿饭吃着,身高增长很快,要是不说还以为七八岁呢。柴绍说道:“大郎,这里是穷乡僻壤,你又是读书人,虽然年纪小,但是过几年就可以入仕为官,还是去长安吧。有我们夫妇也没问题,你不是说自己父亲也是在朝为官的吗?”
李彦也不想住在这里,可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去长安的。想去也是等李家占领长安之后。好像是618年,还有不到两年时间,那时候自己倒是没想当什么官,倒是想发财了。
有这个后台,在认识李二,那可是风生水起,想不发财都难。自己可是做好了发财的准备。大唐第一富翁是谁?非我李彦莫属。李彦摇摇头:“现在我不想去,还是过一段时间吧。等到你们稳定下来,李家说了算的时候,我再去。”
李彦的话让柴绍心里一动,有些怀疑的看看李彦,可在他的脸上实在看不出什么。李秀宁也狐疑的看看李彦,她昨夜以听丈夫说了,父亲从晋阳来信,让他们准备一下,把家里的人撤离长安,返回山西晋阳。但是小心不能让朝廷察觉。
什么意思柴绍和李三娘都明白。可是看李彦好像知道一样,这是为什么?联想到昨天李彦竟然称呼他们是驸马公主,心里直发颤。但李彦的话让他们也不好明问,只是怀疑的告辞离开李家庄,赶回长安。
送走李秀宁,李彦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每天还是教小妹学习,然后训练自己的护卫队。在就是锻炼身体,温习李秀宁教自己的剑法,生活过的很是惬意。这里也许是山里的原因,又是冬天,天气开始冷起来。李彦没有忘记问李秀宁高昌在哪,弄了半天终于弄明白,原来是在新疆一带,这时候还是大隋的附属国,每年都有使者朝贡,只是去年开始,天下大乱,隋朝已经不行了,高昌国再没有来。
李秀宁不知道李彦打听高昌干什么,李彦没说,但是他自己知道,那是棉花的产地,天下一旦稳定,就立即派人前去,弄回棉花种子,自己就发财了。以后自己就是大唐朝纺织业龙头老大。
想到得意的地方他就嘿嘿傻笑,弄得小翠总是摸他的头,看看是不是少爷得病了。还算不错,李彦在李福和杨氏的带领下,过了一个大隋朝的春节。繁文缛节和庞大的礼仪,让李彦见识到什么是古代春节。
后世过年的时候,老人都说越来越没有年味。可筋疲力尽的李彦又开始怀念后世的春节,那多简单,没有忌讳,就是吃喝玩乐。
李彦作为家主,又是山庄的主人,只好当起了老大的角色。一整套仪式下来,只剩下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好在李彦有一个良好的外表,也就没人计较他失礼的地方,遗憾的是没有真正的爆竹。
李彦很庆幸,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商洛山里面却很平静。春耕没什么困难的,除了冬麦,只是耕种一些粟谷。有曲辕犁,按着李彦的密植种法种上土地。
这回没人再不听了,李家庄里的农户成为各家各户相请的技术人才,李福帮着李泉把地种上。转眼五月分了,李彦还是一样每天看书,看那些像天书一样的古书。自己的文化水平还可以,但他不认得繁体字。整个李家庄也没有识字的,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的书,李彦实在是看不明白。就算是认出来,也不明白说些什么,只好郁闷的不在研究这些书。闲着的时间,李彦终于制造出他最喜欢的东西,硬木水笔。其实就是后世已经淘汰的沾水钢笔。
一个很精致的木柄,上面是一个废了很大力气磨出来的笔尖,虽然很麻烦,但李彦那一手临摹宋徽宗的钢笔字终于不再让李福笑话他。
李锦儿都可以帮着李彦算张了,她学会了阿拉伯数字,已经可以使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也学会了李彦不少简笔字。李彦不知道传出去怎么解释,只好严肃的告诉妹妹,这些不能在别人面前露出来,那样会惹祸的。李锦儿只有六岁,当然是对哥哥言听计从。
杨氏最近身体不是太好,很少出去。也不关心李彦干些什么,反正知道儿子人小鬼大,做事情比大人都鬼,干脆一股脑的把家里事都推给李彦。
李家庄的人已经见怪不怪,他们少爷是天才儿童,什么都明白。李彦正在屋子里研究他伟大的发明,是一副用薄木片做成的扑克牌。这是实在闲极无聊想起来的,这个时代没有电,没有网络,什么都没有,天一黑就倒下睡觉。让李彦这个来自现代的人实在受不了了,决定找点事干。想起了扑克牌,要是有这个东西,母亲和小妹,还有小翠还有小琴,就可以玩了。
王木匠的手艺越来越好,虽然五十四张牌弄出一大堆,可已经很薄了,还很光滑。李彦正用他的自制钢笔在上面画东西呢。李四在外面跑进来:“少爷,少爷,你让我打听的事情真的有哎。”
李彦放下手里的笔说道:“我让你打听的的多了,哪一件?”
李四说道:“刚刚打听到消息。瓦岗军占领黎阳仓,很多周围的百姓都赶到那里分粮食去了,洛南的乞丐流民都跑光了。”
李彦放下笔,看着自己按着记忆画出的地图,知道洛南距离洛阳很远,基本上兵祸到不了这里。好像和李密打仗的是王世充。
心里想着后世那些名传遐迩的隋唐英雄魂,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太多了。自己有没有见到他们的机会?很想去洛阳见识一下,可是想想还是算了吧。自己这点能耐,这时候大隋朝还是很有力量的,自己可惹不起他们。
“少爷”李福在外面进来:“少爷,你看谁来了?”
李彦看到在门口进来的竟然是李秀宁。有些激动的站起来:“原来是娘子驾到,怎么不说一声。我好去迎接。”
李秀宁勉强笑笑,脸上竟然有忧愁的表情。李彦想起来了,立即对李福说道:“所有人离开这里,没有命令严谨靠近,不听者杀。”
李福吓一跳,少爷这是干什么?李娘子也不是外人。但是看到少爷的脸色严肃,立即出去,让李豹带着护卫队的四个人守着四面,不许任何人靠近。
李秀宁也被李彦弄的愣住了,自己确实是秘密前来的,可是李彦怎么知道的?也不用李彦让,自己坐下。李彦一笑,李秀宁是不用和李彦客气的,笑着的说道:“怎么,听到什么风声了,吓成这样?”
李彦确实有些害怕,李渊起兵就是五月份,这时是五月末,可是根据自己知道的历史,李渊是年末才占领长安。这时周围可都是隋朝的军队,要是知道自己窝藏钦犯,那就完蛋了。自己可没打算起兵造反,家里有母亲,有小妹。不能冒那个险。但他是不会承认的:“哪里话,即使知道又怎么样。我怕什么。”
李秀宁说道:“那好,我就在你这住几天,不会把我交出去吧?”
李彦看来自己没有记错,还是那个时间,就说到:“柴将军到了太原没有?家里人安排好没有?”
李秀宁奇怪又警惕看着李彦:“你好像什么都知道,说,你怎么知道的?”
李彦心头一惊,自己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这可是造反的大罪。李渊起兵打着旗号可不是造反,自己这样自以为是,真是太危险了。可话已经说出去,想收回来也不行。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奇怪的,我有人打探消息,你父亲起兵奔长安,我要是还不明白,那不是白痴吗?”
李秀宁更加怀疑:“你的野心也不小,竟然关心这些,有什么打算?”
李彦摇头:“什么打算也没有,只是想知道周围的情况,自保而已,你看过二十人,又没钱的人造反吗?我才多大,那不是我的志愿。”
李秀宁还是有些不放心了,可她来到这里,发现还是那二十来个护卫队,也没什么变化,有些疑惑的看着李彦。
他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和柴绍回到长安后,知道柴绍已经把那个丫鬟卖了,两个人和好如初。既然李秀宁是受伤,再说李彦年纪太小,李秀宁也不是一般的人,当然不会有什么怀疑。
欢乐的过了一个春节,刚刚过春节,接到李渊的信,让他们把家里人秘密送出长安,返回太原。可当开始行动的时候,发现已经被监视了。
柴绍有些没主意了,担心的问道:“秀宁,我们该怎么办?”
第18章 邀请()
李秀宁知道柴绍也是有勇有谋的人,可是缺少临机决断的勇气。结婚已经好多年了,也知道他的性格,轻轻一笑说道:“不用担心,父亲和哥哥都不在,家里只有老弱妇孺,根本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朝廷方面也就是注意我们两个。只要我们不动,他们不会怀疑。你一切照常,不要引起别人猜忌,我来安排家里人离开。”
柴绍知道自己的娘子足智多谋,点头答应。春节刚过,走亲访友的人很多,虽然此时烽烟四起,天下大乱。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梁师都、薛举以及王薄。这些人都在四处征战,和隋朝军队打得难解难分。但是关中地区由于是京师之地,加上隋炀帝把京城迁到东都洛阳,大兴城已经不是中心,还是很平静的。只有杨侑在这里在留守,长安也没有那么繁华。
但是留守的官员还是互相拜访,恭贺新禧。李秀宁也就请二娘万氏和自己迎接来访的宾客,除了重要的人以外都不朝面。
可这些来访的人都不知道,李渊的几个夫人和妾室都是轮番出来的。每个人见面之后,再也见不到了,而是被李秀宁用马车秘密送出长安。
每天身为内卫的柴绍,按时当值。没人怀疑李家已经有了变化。足足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李家之内除了下人和仆从主要人都离开了。
看着空荡荡的府邸,李秀宁对柴绍说道:“你明天一早离开长安,通过小路回晋阳。”
柴绍一愣:“三娘你呢?”
李秀宁说道:“父亲起兵说是迎战突厥,可是大兵的集中方向是黄河沿岸。卫文升,阴世师不会不明白的。我们想一起离开长安是不行的,你先走,我留下掩护你。”
柴绍一把拉住李秀宁的手:“三娘,我怎么能抛下你自己走。”
李秀宁脸上有一丝红晕,虽然经历上次风波,可是柴绍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她轻轻握着柴绍的手:“紹郞,不用担心,我是一介女流,不会引人注意。父亲起兵在即,需要你的帮助,你走后我会单独一人相机离开长安。”
看到妻子说的很坚决。柴绍没有再争辩。他了解妻子,说了的事就不会改变。对于不露声色就能把家里人都送出京城,是万分佩服。重重点点头:“你保重,一定小心。”
第二天一早,柴绍孤身一人,穿上便装,单骑一人出长安走原阳直奔风陵渡,渡过黄河赶往晋阳。
看着丈夫走了,李秀宁心里安定下来,儿子已经被人送回并州。如今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