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流军师-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时间李秀宁和李彦的河东道没少上缴利税,可是天天听到说没钱,也不知道钱都哪去了。现在才知道李渊的钱那来的,原来户部的钱不归皇上,皇家自己有产业。那可是国营企业,不用上税的,还是没有成本的,怎么会没钱呢?

    看来自己得抓紧熟悉,弄明白这里的奥秘,推动大唐朝的经济发展。这么多年了解,终于知道所谓的盛世也不过就是没有人饿死而已,其实边远地区一样有饿死的人。吃不饱,穿不暖的事情太多了,十几年的乱世纷争,天下更是贫困,有多大能耐承担多大责任。

    李彦一开始就是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当一个逍遥的少爷,可是如今他家财万贯,日进斗金,开始关注起民生和天下。

    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后世有慈善家,他们向社会捐赠,大搞慈善事业。站在一个小市民的普通人角度,给他们的评价就是沽名钓誉,显摆而已。如今李彦也到了这个层次,他才明白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当然了,自己早八晚五,两点一线的为温饱奔波时候,哪有什么社会责任感。思想境界的提高,让李彦着眼的角度和层次完全不一样。

    李渊不应该这样考虑,这个天下是他家的,大臣限制他用钱也是为天下着想,并不是为了个人。河东道还算可以,自己和李秀宁治理了四年时间,可其他地方呢?想到这问道:“秦王,当务之急是什么?”

    李世民一愣问道:“什么当务之急?”

    李彦笑了:“就是大唐现在最急着想解决的困难是什么?”

    李世民明白了,看来房玄龄他们看的没错,李彦很有普世的思想。攻取长安的时候,主动献计就是不想士兵伤亡太大,在河东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当地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为百姓着想。房玄龄是治国之才,更能发现人才,房玄龄这样的人,却因为自己被父皇贬官闲置在家。

    心里黯然一些说道:“最主要的是没钱,因为夏粮收获之后才能收进来夏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赈济。北方大量土地荒芜,复耕面积有限,主要是解决粮食问题。饥民反叛是天下大乱的根源。这一次刘黑闼反叛,也跟当地的民生有关。可是大唐初定,根本来不及解决。”

    李彦明白了,他说道:“其实南方粮食富足,产量也高,只要把南粮北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湖广地区是鱼米之乡,粮食很多,运到北方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李世民有些发愣,李彦好像没有去过这些地方,他怎么知道那里的?再说那是江南之地,大唐对那里的也是刚刚开始接触。

    李彦既然已经进入长安,无法躲开这些事情,他也就要做点事,那样就不会参与权利之争。也就说道:“有句话叫‘湖广熟,天下足’也就是潭州和鄂州地区。那里有一种粮食叫水稻,一年能收获两季。亩产达到近千斤。要是大力推广,把粮食运到北方,就可以缓解困难。”

    李世民一下站起来:“你说的可是真的?湖广这地名我不知道,这句话也没有听说过。不过我马上禀报父皇,派人考查,要是真的,那可是解决问题了。”

    李世民高兴的说完,想想又泄气的坐下说道:“没用,即使是真的,也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再说漕运也跟不上。在鄂州运到扬州,再通过运河到达北方,路途遥远,消耗过大,也解决不了问题。”

    李彦说道:“不用,在长安修一条到鄂州的高速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李世民摇头说道:“修铁路哪是那么容易的事,云风路你们用了四年时间,鄂州到长安距离只多不少,时间上也等不了。”

    李彦说道:“不是铁路,是高速路。”

    李世民说道:“高速路是什么路?”

    李彦一下还真的解释不清,只好说道:“就是官道的一种,相当于直道。要是修成可以提高近十倍的运力。粮食价格就会下降十倍。”

    “十倍?”李世民吸口冷气,就连李秀宁也吃惊的张大嘴,不是铁路,竟然可以提高十倍。李世民不相信的说道:“可能吗?”

    李彦肯定的点点头,这是他处理云风铁路应用时得出的结论,没有机动车,不是运送煤炭这种重物,其实修高速路更加合算,时间也要短的多。这也是他的一个计划,点头说道:“应该没问题,最低也能提高五至六倍的运输能力。”

    李世民急切的说道:“多长时间能建成?需要多少投资?”

    李彦说道:“这个不过好说,我要计算后才能知道,毕竟这段距离多远,都是什么道路,修到什么程度都要计算。”

    李世民说道:“那好,我即刻进宫面见父皇,你可以找工部宇文越,户部窦莲,进行研究,一块上表报告。不过不要耽误司农寺的政务。”

第133章 风云长安(一)() 
一连十几天时间,李彦忙的脚不沾地,工部宇文越和户部窦莲也十分忙碌,他们接到李世民命令,全力配合李彦的调查。

    工部派出官员对长安到鄂州的直线进行勘察,确定距离和地形初步考察,李彦也派出自己家里的人,动用一切力量在进行计算。

    这一次的工程预算竟然是李锦儿主持的,一个十一岁少女,指挥着一些大男人,围着桌子计算各处送来的资料。这一下可是惊呆了所有人,李彦已经震惊天下,原来他妹妹也这样厉害。

    说李彦忙是因为他还有司农寺的工作,李秀宁把孩子托付给奶娘,按着李彦的要求,和司农寺少卿刘济源一起清查所有皇家产业。山川湖泊远原来归少府寺管理,这回李彦来,李渊大笔一挥,这些都从少府寺挪出,归入司农寺。

    李彦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决定。刘济源已经四十多岁,可面前的是公主,他哪敢说一句反对,只好调动全部人力进行清查。李彦没有任何指示,也不说要干什么,只是要清产核资。

    这让司农寺上下官员都是胆颤心惊,哪个部门会没有毛病?这可是贪墨皇家的钱,那是要掉脑袋的。李秀宁不懂,也就只是查证核算。

    总算不错,李秀宁在河东这几年也不是白干的,知道不少,很多隐形的财产被清算出来,让李渊是大发雷霆,司农寺的四个官署被免职十几个人。不但李彦提出的长安到鄂州的什么高速路吸人,就是带来的大唐反贪腐案件也十分吓人。

    很多官员都后悔让李彦回来。可李渊却很高兴,他发现原来自己还是很有钱的。加大李秀宁的权力,再说这是公主,哪个也不敢不给面子,也不敢得罪。

    李秀宁也很不讲究的到处伸手,连其他部门也都插手调查。这一来李渊发现一个好处,那就是哪个部门都有藏匿的现象。这一高兴就把其他八寺的很多事物都挪到司农寺管,只要和钱有关的都归到司农寺。

    看到李秀宁的得意样,李彦恨不得跳起来大骂。蠢猪,揽到手里的事情越多,越挨累,还得罪人。这是好事吗?

    看到李彦黑着脸,李秀宁的老战术又拿出来,立即又是捶肩膀,又是亲脸蛋。弄的李彦也没办法:“我说公主大人,我们是清产核资,不是来反贪的。那是御史台和大理寺的工作,你是不是打算把大理寺的活也抢过来?”

    李秀宁郁闷的说:“这怨我吗?他们贪的可是我家的钱,我能不管吗?”

    李彦无言以对,好半天说道:“你这么一弄,你还看不出来啊?哪有配合你工作的?谁看到你不是躲着。我看你快要摊事了,说不得上哪天就被免职。”

    “笑话,我是大唐公主,这是父皇交代的”李秀宁不服气的说道。

    李彦冷笑一声:“那好,走着瞧。”

    李秀宁还是不服,一步都不放松地继续干。李彦可不再参与。他不像是司农寺少卿,倒像是户部工部的官员,一心筹备高速路修建的问题。前期的工作是大量的,这时候可没有那么多设备,检测勘探都是人工土办法,大量的计算都是人工完成的。李锦儿带领工部的十几名官员,还有她的四名小丫鬟,一起计算大量的资料。

    每天看着这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兢兢业业的计算整理资料,工部户部官员赞不绝口。李锦儿终于扬名大唐朝廷,李家兄妹成为大唐传奇。李彦还有另一项忙的地方,那就是他的婚事。

    杨氏可不管李彦忙不忙,下令必须完婚。会同萧氏,就是一阵张罗。李彦也只好抽时间去完成这时候繁琐的礼仪。

    这可是大事,连秦王妃都参与了。当坐到一起研究的时候,杨氏发现她竟然没有说话的份。因为一边是秦王妃,一边是太子妃,这是什么身份?杨吉儿的姨母是国公夫人。消息早就传开,皇上已经批准修建长安到鄂州的高速路,这是堪比铁路的工程。

    还是老一套可能集资修建,那些参与云风铁路的都挣到大笔的钱。这一次没人怀疑,很多家族都开始运作,想参与其中。

    都知道这是秦王主办,李彦是总设计师。谁有资格参与连皇上说了都不算。立即有不少官员开始向李世民靠拢,这是新的情况。

    有上一次荣誉牌匾的事,李世民也有经验了。他根本不参与军事作战问题,那是李元吉的事,抓住这一次工程坚决不放手。

    李建成几次提出想管理这个项目,可李世民是尚书令,这是政务方面的事,李渊也不能把他挪到太子东宫去,让李建成十分愤恨。

    东宫他的书房里,几个心腹聚到一起。韦廷议说道:“太子,我们把李彦弄回来是失策,他被秦王拉拢住了。”

    王郅说道:“李彦想干点事,也想赚钱。秦王掌握中枢,当然得依靠秦王。要是把秦王拿下来就好了。”

    李建成阴沉着脸,他知道那不可能。魏征说道:“其实也不是办不到,皇上给李彦的权利是司农寺少卿,挣到钱都是皇家的,太子只要提出这个项目归入是司农寺,就能在秦王手里夺过来。”

    李建成眼睛一亮:“好办法。我去见父皇,高速路是挣钱的,父皇绝对不会愿意看到他落到户部手里。”

    魏征有些犹豫,他其实知道李世民这样做是利国利民的事。可既然选择追随太子,就应当忠于主公,不能三心二意。只好说道:“太子,这是利国利民的事,不能破坏掉。只是减低秦王的影响即可,不要危及到李彦。”

    李建成可不是这样想的,自己把李彦弄回来,他不感激自己,不来东宫谢恩,竟然和李世民搅到一起,其实他更想杀了李彦。嘴里答应道:“那是当然,只要归入司农寺就行,怎么说李彦也是主办人。”

    李彦刚刚回家,杨氏催他去窦府办婚事上的事,看他不满意的样说道:“这是你娶亲,难道你不喜欢吉儿吗?”

    李彦当然想早点完事,因为萧氏说吉儿要出嫁了,不能住在李家,这样名声不好。要把她接回萧家住,可是长孙无垢说杨吉儿身份太特殊,不能降低身份。也会给窦轨带来麻烦,还是她的秦王府比较好。根本不管别人是否满意,直接把杨吉儿接到秦王府去。

    当知道这个决定的时候,李彦想反对都晚了,因为他明白长孙无垢这么做的原因。那就是让李彦和秦王府脱不开关系。气的李彦背后大骂,这个女人太坏了,一心为李世民着想。

    这一下再也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