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届时,曹cāo四面全是敌人,情况绝对不容乐观。所以,消息才刚一出现,许都就已经人心惶惶,特别是那些曹营中的中下层人物,估计一个个都在想着未来的打算,考虑着后路该怎么走吧。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曹营内部,有不少人偷偷开始跟袁绍那边联络起来。当然,与此同时,当初关于郭嘉的某些谣言,也再次跟着闹了起来,显然背后有有心人在挑拨。
这也没办法,谁叫郭嘉确实跟袁绍那边的重要人物有关系呢,因此,就算是谣言,在别人听来,也总是有几分真。而且不仅是郭嘉,要知道荀彧叔侄同袁绍那边也是有关系的。不说郭嘉跟荀彧当初都是从袁绍那边过来的,他们如今可都还有亲友在袁绍那边呢。
曹营当中,郭嘉跟荀彧这样的重要人物,都有些不清不楚的,其他下面那些人又怎么可能有什么信心呢,是吧!所以,人心惶惶,不仅是因为袁绍看起来太强了,同样还有内部原因。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曹cāo哪里还敢继续呆在外面啊,哪怕战局不错,曹cāo也不得不立刻退兵,回到许都安抚人心,同时防备袁绍。
于是曹cāo的离开,正好造就了贾诩,这个一直很低调,擅长隐藏在幕后,搞一些yin谋诡计的家伙,这一次终于向世人展露出了他本身拥有的军事才能!
嗯,也就是那个张绣要追,贾诩说不能追,张绣追击失败了以后,贾诩又说赶快追的如同教科书般的经典战役。
第626章 正能量()
简单的说,曹cāo因为袁绍之事,而快速退兵,张绣见如此良机,要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却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自然不听,强行追击,结果被曹cāo亲自断后击败。
战败而归以后,贾诩这时又对张绣说,
“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
张绣奇怪道,
“我之前不听你的建议,正是追击了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何要再追?”
贾诩回答道,
“形势已经起了变化,赶快去追准能获利。如其不然,请斩吾首。”
张绣于是听从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最终竟将曹cāo后卫部队击溃。
得胜后,张绣问贾诩请教是怎么回事,贾诩解释说道,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明白。将军虽然擅长用兵,但绝非曹公敌手。曹军虽然刚撤,但曹公必然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jing,但将领比不过他们,他们的士兵还很有士气,所以我知道将军你必败。曹cāo之所以还未尽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后方出了事,所以击破将军的追兵后,一定会全力撤退,留别人断后,他留的将领虽厉害,却比不上将军,所以我知道将军用败兵也能取胜。”
张绣听后大为佩服,一时间,更是相信贾诩,也是因此,后来贾诩劝张绣归降曹cāo,张绣才会听从。
而之前,郭嘉躺在床上自信的说,虽然就算加上他,这次的事情也不好办,但只要有他在,就不会让贾诩轻易得逞,郭嘉说的就是这件事。
如果郭嘉这次没有中毒的话,估计贾诩的这次经典战役,最终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到时候,历史上对贾诩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评价了。要么自作聪明,要么纸上谈兵。虽然计划看似合情合理,但在真正的战场专家面前,却也不过是小儿科。
没办法,成王败寇,就是这么一回事。就好比郭嘉之前进攻淮南时候一样,成功了那就是教科书般的经典战役,可一旦输了,则郭嘉最终也会沦为笑柄。
。。。
等到曹cāo带兵赶回许都之后,袁绍那边,却是没有“如约”攻过来。当然,倒不是袁绍故意吓曹cāo,就像上次救吕布那样救张绣。而是如今公孙瓒都还没有彻底解决呢,如果只是偷袭的话,那袁绍还可以打一下,但如今曹cāo都已经有所准备了,如此直接跟曹cāo硬碰硬,实属不智。
等到把公孙瓒解决掉,再无后顾之忧,那袁绍再举大兵出征许都,绝对会势如破竹,横扫天下!
不过,袁绍虽然是没有立刻打过来,但无论是袁绍那边,还是曹cāo这边,都已经开始在各自边界位置,布起重兵防守起来。也就是说,两人之间的那一直盟约,也还是有名无实,终于成了一张废纸!
而曹cāo回到许都的第一时间,就展开了“整风运动”。之前郭嘉中毒的事情,果真是这样不了了之了下来,也是没办法,不可能对献帝出手,而针对这件事,如果真要杀的话,也只能杀唐姬或者小糊涂,小糊涂从始至终都是被人利用的,至于唐姬,如今郭嘉都已经算得上是不计较了,那曹cāo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不仅是唐姬的事,连董承的衣带诏事件,曹cāo暂时也是管不了的了。同样也是没办法,因为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绝对不适合杀鸡儆猴,以杀戮来维持稳定的'**'手段。那样的话,不把人一个个全部逼到袁绍那边去才怪了呢!
所以,如今的许都,需要的是“正能量”!需要宣传曹cāo有多么好,袁绍有多么差,袁绍似强实弱,绝对不会是曹cāo的对手,要开展的就是这样的整风运动。
袁绍那边,在暗地里煽风点火,利用郭嘉跟荀彧来说事。如今曹cāo也是把郭嘉跟荀彧推了出来,作为正面例子,用以证明曹cāo的那些宣传是正确的。话说的再多,也不如摆在眼前的事实。郭嘉和荀彧,是何等人才,相信曹营中人都看得很清楚吧。而正是这样两个人才,当初却是离开袁绍,来投奔还一点都不起眼的曹cāo,如此,难道还不能证明曹cāo比袁绍强吗?!
所以,现在是该郭嘉跟荀彧表现的时候,是该他们出门演讲的时候了!
这一天,郭嘉难得的把他的小伙伴们聚在了一起。
“听说了吗,最近荀彧那边搞了一个四胜四败论出来。”郭嘉开口说道。
刘晔第一个点头,
“这种事情,自然是听说了的。荀大人果真非同寻常,妙,说的妙啊!”说着,刘晔就卖弄一般的,开始摇头晃脑的背诵了起来,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此谋胜也。。。。。。此武胜也。。。。。。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郭嘉等人,简直称得上是目瞪口呆的听刘晔把话说完,这家伙,真的脑袋缺根筋吗?再联系起之前的事,郭嘉真有些怀疑刘晔这家伙是不是观音菩萨派下来坑他的了。走了一个郭援,又来了一个刘晔?
如果此时曹溪在旁边的话,一定会拍着郭嘉的肩膀感叹道:你现在能理解我为什么那么想揍曹植了吧,简直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嘛!
等刘晔背诵完毕,这才注意到了现场的气氛,不禁愕然的问道,,
“我难道有说错什么吗?”
“没有,你可记得清清楚楚呢!”郭嘉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我就说嘛,当时我觉得这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所以才一字不差的刻意背下来的呢!”刘晔点了点头,一副相当欣慰的样子。
郭嘉无奈的一拍脑袋,千万不要跟他说什么为何放弃治疗这样的话,说的好像刘晔还能有救一样。
郭嘉把头一偏,不去搭理这个家伙,对其他人说道,
“你们都知道,我这人不喜欢卖关子,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荀彧搞了一个四胜四败出来,我们也不能落后于人是吧,所以,我决定要搞一个十胜十败出来!你们都给我动脑子好好想想,不能让人感觉我们是抄袭的,当然,荀彧那四点说的不错,完全可以归纳进去,然后再给我补充六点!这样就算有人说其中四点差不多,那我们也要拿另外六点压死他们!”向来不服输的郭嘉拍板决定下来。
第627章 挤出来()
听了郭嘉的话,一时之间,现场的其他人都有些傻眼了。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竞争之心,也不是就要眼睁睁的看着荀彧那边出风头,但,郭嘉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是吧。何必一定要纠结于这种胜败之论呢!
且不说这会给人一种争锋相对的感觉,也不提会不会被人认为是抄袭和模仿,关键这东西既然是荀彧提出来的,那么荀彧必然会是深思熟虑过后才发表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真能够想得出十胜十败出来,那么荀彧可能只说其中四个,而留剩下六个给郭嘉补充?荀彧有那么友好,有那么谦让?如果荀彧真是那样想的话,那他现在是不是该主动把剩下的六条提供给郭嘉?!
所以啊,在荀彧已经把最明显,最主要,最关键的四点都提出来之后,如今郭嘉居然还要让他们补充六点出来,这简直就是在强人所难嘛!绞尽脑汁挤出来?宁愿相信他们这群大男人能挤出nǎi来,估计也不能够把这剩下六点给挤出来吧!
其实也不是郭嘉要为难他们,而是郭嘉非常清楚的知道,历史上是有这么一个十胜十败论的,所以,郭嘉相信,只要认真去想的话,那就一定能够想得出来!
当然,有人可能要奇怪了,既然郭嘉提前就知道这种事,那为什么不抢在荀彧前面,先把那简单的四胜四败论说出来,如此,不仅非常轻松自在,而且还不会被人认为是抄袭。至于到时候荀彧还会不会去想什么十胜十败,那就是荀彧的事了,跟他郭嘉无关,这不是事半功倍是什么!
但是,不要忘了,围绕在郭嘉身上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天命!很早郭嘉就已经决定了,其他事情可以不管,但历史上郭嘉做过的事情,如今郭嘉必然也还要做一遍!虽然郭嘉觉得这件事的可能xing很小,但这十胜十败确确实实是郭嘉提出来的,那么,如今郭嘉就绝对不可能放弃这么一件事。
既然郭嘉都已经敲定了要搞十胜十败论出来,那么荀彧的那四胜四败就有些不重要了,让荀彧先提出来,还能作为借鉴呢。免得郭嘉真要去想十个,现在只需要想六个就行了。不过,就像上面说的那样,荀彧都已经把最明显,最重要的四个提了出来,那么剩下的肯定都是不好想的。所以,郭嘉才会把所有用得到的人都召集起来,他要集思广益。郭嘉就不相信,历史上他都能搞出十胜十败论出来,现在这么多人,反而还搞不出来了!
“十胜十败,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说十个就是十个!”郭嘉斩钉截铁的说道。
众人也知道郭嘉的xing格,无论再莫名其妙,再想不通理由,但郭嘉向来说什么就是什么,决定了那就决定了,不管是什么道理,总有他的道理是吧。
所以,既然郭嘉把话说到这一步了,就只能硬着头皮去想了。
“荀大人谈了度、谋、武、德四方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加一个文进去啊?文成武德嘛,主公的文采,那叫一个好啊!”刘晔想了想,顿时伸出大拇指,开口建议道。
众人:“。。。。。。”
虽然郭嘉的十胜十败,最后还是凑了个“文”上去,但绝对不是刘晔如今说的这个文,而是文治武功的那种文。
不过,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