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军中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站了出来,他是王超的儿子王德用。为父亲做先锋,他率万人冲过党项第一道防线,掳掠牲畜数以万计,随即杀进最先确定的目标——乌、白池。
这时他终于发现,最初的情报是多么的准确,他面对的真是党项之王李继迁!
千里奔袭,终于找到了李继迁,但是同时也得面对党项人全族的精锐。这时宋朝全军的主帅范廷召和王超的反应是“不敢进”。
突然间的胆怯,这和之前的顽强前进,强突防线的表现转变太快。但是情有可原,宋军五路合围,只有他们到达,他们的军力到底是多少,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是下面的一个事实却能推论出来,他们的实力远远不如光前锋部队就有三万人的李继隆部。
王德用请战,这位年尚未及弱冠时的少年是主帅的儿子,可他领到的精兵只有五千人!这就是那时的真相。只以这区区五千人,王德用与李继迁鏖战三日,大小共数十战,连战连捷,最后宋军全军压上,李继迁终于被击溃,率残部逃离老巢。
这是一次惨胜,宋军虽然胜了,战绩是阵斩五千余敌,生擒两千余人,抓获党项部落的酋长未慕军主、吃啰指挥使等二十七人,马两千余匹,兵器铠甲过万数,但是自身的伤亡,还有连日的行军、激战,已经是彻底的伤疲之军,而且身在客境,实在没法再去追击。
退兵,宋军几乎是刚刚击败李继迁,就从乌、白池开始撤退。但是退兵的过程中才真的是凶险万状,幽灵一样的党项骑兵在西夏荒原出没不定,只要宋军稍微露出散乱不支的迹象,他们就会随时再杀过来,胜负生死之间根本还都没有确定。
这时王德用请父亲和范廷召先行,他率军独自殿后,严令——敢乱行者斩!宋军全军整肃,队伍严整,就在离原夏州五十里的地方,党项人真的出现了,一直尾随在他们的背后,但是始终不敢挑战。眼睁睁地看着宋朝人越走越远。
西夏之战就这样结束了,宋朝这一次真正的得到了胜利,但是胜利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这一点李继迁清楚,宋朝的皇帝赵光义更明白,对于西夏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就此扫平,绝不给李继迁再死灰复燃的机会!
转过年来,赵光义任命侍卫司马步军都虞侯傅潜为延州路都部署,以防御契丹;任命殿前司都虞侯王昭远为灵州路都部署,继续向李继迁进攻,攻击不断,时刻搜索,务必要斩草除根。
战况激烈,不到一个月,王昭远就在灵州行营上报,再次击败李继迁,但是李继迁仍然逃脱了。这时候时间到了宋至道三年,公元九九七年的二月间,赵光义五十九岁了,纠缠了他近十八年的箭伤终于不可控制,史书记载,他病情恶化,生平第一次在便殿决事。
他下令灵州前线停战。之所以这样做,无外乎两个原因。一,兵家乃不祥之物,赵光义要以休战来邀上苍之幸,恳请赐福再延长他的生命;二,以他对战争的关注程度,这次由王昭远征讨李继迁,他一定还是赐阵图,定计划,全程遥控战局,这时他再也支撑不住了,只有放弃。
之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宋史中再也没有任何政治、军事、人事变动的记载。很明显,帝国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皇帝的健康。但是举倾国之力,也无法延缓一个人生命的流逝。
三月二十八日,赵光义终于病倒,彻底无法料理国事。第二天,最后的时刻终于来到,他死在了皇宫内的——万岁殿。
万岁殿,居然还是万岁殿!时光轮回二十二年前,就在那个风雪交集的夜里,他匆匆走进了这个神秘的世界,去面对着哥哥的尸体,这时居然也要从这里离开!
二十二年了,他留下了太多的印迹,在正统的史书上,人们可以看到历朝历代人士给他的盖棺评定。宋人的评价当然很高,说他不仅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指征服北汉),而且之前就协助赵匡胤奠定了大宋的基业。完全是一位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超级皇帝。
到了元朝,也就是宋史太宗本纪里以及后来的明、清两朝的学者们,对他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元人强调他“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这是说他对哥哥不敬;“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这是他对弟弟、侄儿、嫂子的不仁。最后的一句还算厚道,“后世不能无议焉。”说他身后会有些议论。
的确,这些事情一直都在千年间口碑流传,对他声讨斥责。但是,这都是他的私德,与军国大事方面的成败无关。与之相对比的是李世民亲手干掉自己的哥哥、弟弟,又贬死了自己的太子,无论哪一点都比他做得狠,但一点都不影响千古一帝的名望。
明、清两代人所着重的就是这个。因为无论怎样解释、掩饰,赵光义从他哥哥手里接过来的江山,都是一座欣欣向荣,统一将成,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而到他死时,扔给下一代的却是一个破烂摊子。辽国人欺负到头顶上来了,西夏人再不是臣子,连自己国内都有了四川大起义的反叛,这一切,都是他亲手造成的!
可是这些也不足以说明这个人。
他太复杂了,但是也极其简单。一句话,是他的追求害苦了他,更害苦了他的国家。他全心全意地去做着他没法胜任的事,而且每次的运气都差到了极点。
无论是两次北伐契丹,还是远征西夏,他都只差了那么一口气。可以说如果他坚持住了,那么辉煌的、无与伦比的胜利就会属于他。他就会如愿成为那个神圣无比、压倒所有前人的完美帝王。
但为什么每一次他都那么倒霉呢?
可是却又无法否认,他又是那么的幸运。比如说,如果他没有和他哥哥赵匡胤生在一个娘的肚子里,他还会是他吗?帝王,将令他遥不可及!
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终结点。他本不是个命中注定的帝王,却有着那么崇高的理想。这时就不要说他的“功绩”了。后人们一致认定,从唐朝中期开始,中国的政治就开始畸形,由太监们掌权,皇帝任由他们随便生杀废立。到了五代,武将们又把太监杀了个干干净净,从此黄袍加身的戏一次次上演,总也玩不腻。直到赵匡胤,才开始把政治拉回到正轨,由懂行的文官来执行。
而真正做到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人却是赵光义。可以说,以后百余年间北宋的繁华昌盛、和平安定的根本就是由他来奠定的。可是要注意,这样的“功绩”会让赵光义感觉非常悲哀。这完全是他不得已才这么做的!
如果他北伐成功,他就会当之无愧地成为军队的灵魂,作为最高的、唯一的主宰,他完全可以像他哥哥那样去平衡文武官员之间的关系,决不让一方压倒另一方。但是谁让他败了,为了安全,他只能选择现在这样的局面。
就是这样的无奈,宋朝的无奈就从他开始。时光倒流,风雪黄昏万岁殿,这里是一切的开始也是最终的结束,恍惚间,那个曾经血肉至亲的身影再度出现,远远地在宫门之外等着他。
一句似乎无关痛痒的问话——光义,你快乐吗?
终生追求,用尽手段,现在满足吗?
回答只是一丝难解的微笑——我来过,我奋斗过,如此而已
五十九年的岁月,二十二年的风霜,经过便是经过!
第112章 啊……衰神(1)()
一个人生而劳碌,死后应该得到些许的安宁了吧,这是对一个死者最起码的尊重,但是骄傲、强势了一辈子的赵光义却偏偏就得不到。
真是悲哀,他刚刚咽气,真正的尸骨未寒时,他两个生平最亲近的人就背叛了他。
十全大太监王继恩和他的皇后李氏。
在正史记载中,一切都是太监不好。王继恩可能是习惯了颠倒皇位,于是在老主子刚死的时候,就直觉性地在心里掂量了一下。
再明显不过了,让皇太子顺理成章地登基,有他什么功劳?可是再另立一个,那么二十二年前的旧事就会重演。他还是那个拥立新君,立下头功的人。
这样的美事,想着都兴奋,简直就是唐朝时伟大的太监群落才能做出来的事,而他,一个太监,居然就能两次成功,这是空前绝后的纪录,是太监中的太监!于是他先动手联络了两个同伙——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三人联手还是觉得分量不够,于是才又找到了赵光义的遗产直接继承人。
李皇后。
这可不是乱说,在两宋三百一十八年的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赵某氏”们绝对是皇位继承人中的第一顺位。层出不穷的太后、皇后们从第一位太后(赵匡胤他妈)开始,就从来没闲过。
何况这时的李皇后不仅有名位,更有实力。她的哥哥李继隆大将军是宋朝禁军殿前司的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要知道这时殿前司早就没有都点检了,这位指挥使大人就是禁军的第一高官,并且他本人此时就在京城里。
这种配置,至少在理论上已经达到外戚最强时的汉朝的高度。那么还等什么?时间不等人,王继恩只要稍微看一眼李皇后身边的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儿,就知道了皇位的继承人应该是谁。
原皇长子,现废庶人赵元佐。
李皇后马上就同意了。前面已经说过,她早就一直在皇宫里抚育着赵元佐的儿子。这时是爱子及父也好,还是从前时因为爱其父才养其子也罢,反正她被打动了。
就这样,万事俱备,只差一人。只要再搞定了那个肥胖痴呆的老衰神,新皇帝就会顺利掉包换人。
以上就是在正史记载中,宋朝第三位官家诞生时难产的前因。
正史如是说,那么就这样看下去。因为无论是王继恩和李皇后谁先找的谁,都对他们的同伙性质没有区别。要强调的只有一点,就是他们入伙结盟的时间。
做这样的大事,记载中,居然一切都是临时决定的。
事情从赵光义病倒开始,也就是他死的前一天。从那时起,王继恩才和李昌龄、胡旦结党,准备推举赵元佐。
同时一个事实让人摇头苦笑,能想象吗?在这种重要时刻,皇太子赵恒居然一直都没在病危的父皇身边。他被隔离了,连皇宫都进不去。但这实在不能怪他,在中国历代帝王的传承规律中有一个现象。越是强势的父亲,所选择的继承人,就越会是一个低调的儿子。刘邦这样,李世民这样,甚至后来的朱元璋也一样。赵恒也不例外,皇宫里的所有命令都挂着他父亲的头衔,他必须得听。
但不急,有人能进去,六十岁的首辅宰相吕端亲自进皇宫探病。有证据证明,那时吕端的视力已经很不好了,他努力地向四周张望,结果发现谁都在,除了最应该出现的赵恒。吕端立即警觉。他当官四十多年了,甚至五代十一国时的乱世都亲身经历过,什么没见过?何况他之所以这时进宫,就怕出这样的事。
但他什么都没说,一点表示都没有,只是悄悄地躲开所有人,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笏板上写了两个字——“大渐”。马上派亲信送给皇太子,要赵恒立即进宫。
就在这时,赵光义死了。
王继恩立即行动,他首先去见李太后(立即升级),两人瞬间勾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