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亲眼所见,也很可能是有人暗中作梗。”秦百川补充道。
“多谢。”程嫣然淡然的答应了一声,继续道:“事到如今你们也都该明白,整件事都是由李明秀暗中指使,我不过是帮凶。我也不瞒着你们,早在李明秀要对付锦绣山庄之际我就得到了消息,并且也曾暗中传话给陈鹤鸣,让他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程嫣然指了指陈鹤鸣,示意自己说的话可以去问陈鹤鸣求证:“当然了,你们也可以说正主已经跑了,我只是信口雌黄了罢了。可诸位不要忘了,薛诗涵是夫子,秦百川是商贾,尤航,王神武是江湖中人,你们都没有审讯我的资格。”
“的确没有。”之前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秦百川并不觉得伤口有多疼,可现在一放松下来肩膀上的血洞便传来剧烈的痛感,失血过多导致他面色苍白,颇有些头晕:“你回去之后,又该如何交代?”
从李明秀呵斥程嫣然的话语以及宫本西木还有那些东瀛浪人对程嫣然的态度中可以判断,程嫣然似乎来自一个叫做东瀛商会的势力,而她充其量算这个势力的高层却并非首脑,秦百川因此才有一问。
“不劳秦先生费心。”程嫣然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随后宝剑回鞘:“以后再见,说不定我们就是敌人……你们……小心些。”四个东瀛浪人不情不愿的跟着程嫣然走到门口,程嫣然站住脚,回头深深地看了秦百川一眼,扬长而去。
“秦大哥……程小姐似有什么难言之隐。”尤航挠了挠头。
“尤航,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两大势力先后离去,一直到这个时候猴子才算彻底松口气,见尤航站在秦百川身后,猴子晃了晃匕首。在知道是尤航绑走洛鸢的时候,猴子气得半死,可是后面尤航出其不意杀了对方一人,猴子又有些拿不定主意。方才大战之中没空询问,现在他必须要弄个清楚。
“侯大哥,到这个时候你还不明白啊?”尤航歉意的对猴子等人笑笑,随后神色颇有些傲然:“我爹过世之后,还未上位的李明秀便趁机笼络我,许以重利让我背叛丘山军。呵,我爹当年虽然只是岳翔元帅帐下一名普通军士,但他从小便教育我,做人便该如元帅那般精忠报国。今日的岳家军变成了丘山,偏安一隅,可忠诚二字我却不能忘,也不敢忘。”
尤航冷笑一声:“李明秀拉拢我之际,我将他的意图原原本本上报给了丘山军的大当家,大当家听取了柳小姐的意见,让我假意答应李明秀,刺探沿海军的虚实。为了取信李明秀,柳小姐还将渔家傲领班的位子给了旁人,让他误以为我会心生不满,再加上我那时年龄偏幼,李明秀想不到我有那么深的心机。这几年我也的确为沿海军做了一些事,并未露出马脚,也逐步获取了他的信任。”
尤航说得简单,可做双面间谍这种事最是危险,几年如一日而且没有被李明秀发现破绽,足以证明尤航这小伙有些手段。猴子摸了摸脑袋,苦笑道:“先生以前对我说过,人生如戏,全凭演技……你小子让我有种青出于蓝的感觉。”
“渔家傲再怎么说也是个戏班,在那种环境下成长起来,演技不好也不行啊。”尤航看了秦百川一眼,笑道:“我原本也觉得自己演技够火候,可跟秦大哥一比还差了很多。”
猴子知道秦百川的手段,哈哈一笑没说话,倒是薛诗涵一头雾水:“秦百川怎么演了?”
“薛夫子,你是读书人,不懂这些门道。”尤航对薛诗涵解释道:“晚些时候我收到李明秀的传讯,让我带走洛鸢,综合衡量之后,我决定听从他的命令。为了不让洛鸢、秦大哥露出破绽暴露我的身份,我事先谁都没有通知。”
“等我在这里出现的时候,故意搔头给秦大哥传递了信号,秦大哥当时便明白过来。当时那种情况,若是换做旁人要么松口气,要么将信将疑,都会露出一点苗头,可秦大哥非但面不改色,反而以死相逼,做戏做足了十分。,让人不得不信。”尤航颇有些感概:“秦大哥,多谢你对我的信任。”
经尤航解释,薛诗涵等人这才明白过来,唯有秦百川虚弱的摇摇头,想要说话却没开口。看到尤航传递约定信号,并非秦百川百分百的相信他,只是……在那种条件下,他根本别无选择。
手机请访问:。
第224章 要见秦百川()
今晚经历的过程惊心动魄,李明秀和程嫣然先后退走,可李明秀手尚在海中封锁海岸线,众人也不敢冒然离去。薛诗涵撕开衣襟为秦百川包扎伤口,其余几个人则是守在土房的各个入口,凝神以待。
好在,并未过多久,黄石岛上人声鼎沸,却是前去北郡搬救兵的凌天兆带着十艘快船,百名军士准时返回;发现李健无故消失的德生公也是后知后觉,派遣亲卫队长李照耀四寻找,终于在黄石岛与李健碰面。
剩的事情便简单了,北郡军士拉开强弓硬弩四巡视,确保海面安全之后,薛诗涵亲自指挥将秦百川洛鸢陈鹤鸣以及张仁四个人抬上担架,由凌天兆亲自护送他们返回锦绣山庄分堂。
因李明秀的关系,秦百川意识到沿海军内部可能即将出现一场风暴,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卷入漩涡当中,在离开的一刻,秦百川跟薛诗涵商量,让她派出一队军士护送李健,以免那个亲卫队长半途对李健不利。
薛诗涵全部照做之后,劳心劳力又身受重伤的秦百川终于不支,倒头便睡;薛诗涵生怕再出变故,跟凌天兆商量之后,便让他率领军士暂时驻守锦绣山庄安阳分堂,她则是跑去安阳府衙,敲响了官鼓。
别的都无须多说,就说李明秀冒天之大不韪公然反派沿海军,绑架德生公的儿子,这两件事就必在安阳引起轩然大波。得到消息的安阳府尹几乎当时便吓得魂飞魄散,三大书院大比召开在即,这种时候发生地势力内斗,他头上的乌纱不保事小,这些年他跟李明秀往来密切,要是北郡彻查来,自己掉脑袋都不算大事,十有**要株连九族!摆渡看新节
放开安阳城即将迎来暴风骤雨不说,锦绣山庄分堂之内也是彻夜难眠。呼啦啦的一群军士带回了洛管事秦部长以及消失多日的陈鹤鸣张管事等人,按理说这应该是好事,可这些人要么虚弱,要么带伤,这可忙坏了家丁丫鬟们。又是外出找郎中,又是做饭换衣,一直忙到三更了场面。
天色微亮之际,陈鹤鸣硬撑着从床上爬起,先后来到秦百川和洛鸢的房间探寻,得知二人都无大碍之后,陈鹤鸣这才长长的松口气。这些日子对陈鹤鸣来说是一段不愿回首的经历,可实际上除了被关在黑屋当中每天只吃一顿饭之外,他并没有受到毒打或伤害,而秦百川却是不同。
想想在黄石岛上,秦百川面无惧色从林管事手里抢回自己,再想想秦百川为救洛鸢不惜以命易命,陈鹤鸣重重叹气。到这一步,无论从才华智谋还是胆识勇气上,他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差了秦百川太多太多。
陈鹤鸣在秦百川房外踱步之际,忙了一晚上的凌天兆也过来探望,陈鹤鸣当即拉着他询问秦百川来到安阳之后的始末。凌天兆也没隐瞒,将秦百川这些日子所做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听说秦部长为了自己去严府,访海风,见德生,陈鹤鸣更是唏嘘不已。
回到房间之后,陈鹤鸣没有半点睡意,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将秦部长的事迹汇报上去,为他请功。拿定主意之后,陈鹤鸣展开宣纸,挥毫泼墨,添油加醋的描述了秦百川的功劳,最后连用三只信鸽,放回江陵。
陈鹤鸣做完这些天色已经大亮,他终于抵挡不住阵阵侵袭的疲倦,回到床上安心睡去。而几乎在陈鹤鸣刚刚睡过去的一刹那,安阳城发生三件大事,每一件传出去都足以惊天动地。
第一件,安阳府尹颁布两条命令,首先全城通缉李明秀!在明面上,李明秀是安阳商会副会长,通缉文令上只说李明秀席卷钱财,务必将之缉拿归案。其次,对涌入安阳的东瀛浪人,尤其是东瀛商会进行整顿,但凡没有在户部备案的东瀛人全部捉拿,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官府的两条命令已形成喷潮之态,紧跟着又传来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一夜之间,沿海军在安阳以及周边分堂有近乎一半的产业被人洗劫一空,其中大部分分堂连人带银子全部消失,一小部分分堂横七竖八留几十具尸体,就连德生公本人也遇到刺杀!
很罕见的,十几年来始终不愠不火的德生公勃然大怒,公然站出来发布沿海军最高戒严令,责令沿海军各分堂堂主立刻返回总部,并要求江湖上的朋友要么前来助阵,要么遇到李明秀后当场将之格杀!
这条消息无异于承认了李明秀的公然反叛,安阳百姓似乎都可以预料到一场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就在安阳城人人自危,有些颇具眼光的百姓已做好搬迁打算的时候,第三条消息总算是稳定了一些民心。
在安阳将军府准备观摩书院大比的义王站出来发声,责令那些出身草莽的江湖人士未必以国法为重,不要做出过激事端。义王在民间尤其是江湖中素有名望,他的出现无疑是给人心惶惶的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再加上北郡郡守第二天亲自带领五千军士赶到安阳,百姓总算安稳来。
“秦百川闹出这么大的阵仗,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安阳城一处并不起眼的民房之内,遥遥的看着义王在众多百姓的跪拜当中逐一安抚,凌天兆的老爹,也就是当朝皇上冷哼一声。
“皇上,我们的暗线早就传出李明秀存有异心的消息,即便是没有秦百川,沿海军动荡也是迟早的事情。”皇上身后跟着那人正是吕士高,帝师虽还是穿着带着补丁的粗布衣衫,但官复原职的他身上隐约多出了一份上位者的气息。
“李德生养虎遗患。”皇上眯缝着眼睛说了一句,吕士高低头装作没听到,其实皇上这话只说了半句,后半句应该是:“朕又何尝不是?”不过皇上不说,吕士高也乐得装糊涂。
“这样也好。”没有得到吕士高的回应,皇上似自言自语道:“我听说李明秀是打算借用秦百川的名头绑走李健,如果被他得逞,即便李德生心知肚明,可碍于李明秀在沿海军中的威望,也要问锦绣山庄讨要说法。可锦绣山庄在丘山军的范围,丘山军的柳伯颜年龄虽老,可手里长枪不老,再加上柳媛媛跟秦百川不清不楚,说不定就要爆发一场更大的冲突。”
“的确。”吕士高这才出声回应,可并未多说。
“现在冲突是没了,可是安阳动荡,又给了我那位皇弟赚取民心的机会。”皇室嘴角泛着一丝不明所以的笑容:“看来我也应该去凑凑热闹,这便让人达赐你尚方宝剑官复原职的圣旨……你说,我那位皇弟会作何感想?”
“义王千岁会感慨皇恩浩荡,不计前嫌。”吕士高深鞠躬。
“虚伪。”皇上瞥了吕士高一眼,冷哼道:“在你们这里朕已经听不到真话,朕在安阳最多还能待上三天,书院大比结束后,安排时间让我见见秦百川。”
“皇上,这似乎不妥……”吕士高当即皱眉,在别人看来皇上召见可能是天大的恩宠,可他知道,自古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