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唐-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栋心想,眼前这人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瓦岗首领翟让么?他们全都不带兵器,似乎没有恶意。还算翟让聪明,知道不敌府兵,也就放弃了抵抗。

    既然对方手里连兵器也没有拿。那自己一方也不能显得过于咄咄逼人,李栋忙让程咬金等人放下手里的武器。程咬金刚开始还认为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等见到翟让的时候,发现他们手里没有兵器。不觉就有些脸红。

    对方如果不是十分自信,相信府兵不会放冷箭,也不敢这般大摇大摆的出来。府兵现在占上风,自己却还没有土匪头子的胆量大,这岂不是让人羞愧难当?听到李栋的吩咐,程咬金赶忙收起兵器,冷眼旁观对方会耍什么花招。

    李栋笑着冲来人拱手说道:“在下李栋,受皇命前来剿匪。敢问来人可是瓦岗军翟让翟首领?”

    翟让听到李栋发话,张嘴便说匪了匪的,说道:“在你们看来,我们可能是匪。可在老百姓眼中,我们却是他们的大救星,我们是替天行道!如果不然,我们也不会在这么短时间聚拢这样多的义军。”

    李栋听到翟让说“替天行道”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大海寺密林之处,那奇怪道士和自己所说的话,要自己遵循天道人心。便对翟让说道:“翟首领,在下愚鲁粗钝,一直不太了解这天道人心究竟指的是什么。”

    “天道便是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让他们安居乐业,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天下没有战尘,没有酷吏盘剥,为君者使仁政,亲贤远佞……”翟让义正辞严的说道。

    李栋听了一会儿,便打断他,歉意地说:“不好意思,翟首领,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你解疑。”稍稍停顿,李栋又说:“隋帝杨广作为一名帝王,他是不是从坐上皇位那天起,便一心想把自己的江山给玩完,逼天下百姓到处造反,好使祖上传下来的宝座拱手让给别人?”

    “这个……”翟让一时无话可说。杨广不管做下了多少让人不耻的事,他作为杨坚的儿子,恐怕也不会一上台便想把自己的江山断送他人之手。就说道:“杨广自然不会这样做,除非他是一个傻子。可是,他的行为无疑于告诉天下,他和傻子几乎没有分别。”

    “营建东都洛阳,征发天下百姓数十万。修建大运河,又征发百姓数百万。攻打高句丽,又征发百姓三百万。百姓不堪其苦,再也无法用在下去,才不得不走上造反这条路。这条路便是顺应天道,顺应民心!”

    李栋哈哈一笑,说道:“看来翟首领在东都洛阳作法曹还是有些见识的。不过你的见识也仅是限于一个小吏的见识吧了。隋的国都在长安,长安在以前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自西汉以来,中原一带已经超越了关中,成为整个国家最富裕的地方。国都国都便是要成为全国的中心。”

    “长安失去了他的地位,洛阳理所当然就成为了理想的国都。隋帝营建东都也是顺应天道之举。当然了,他征发几十万百姓,为了满足他个人的享受和奢华的排场,这是他的失误之处。但他的行为,绝对是为了整个国家的长居久安。”

    “江南乃鱼米之乡,涿郡是抵挡北方蛮夷入侵的要塞,那里也是一片繁荣之地。他开凿大运河,是为了让江南的鱼米运到东都洛阳,再转向涿郡。这其实是把全中最重要的三个经济发达之地联系起来。对整个国家来说,战略意义非常的重要。”

    “这又是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福祉。”

    “至于说到北征高句丽。大隋富饶而强盛,安眠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征高丽是为了彻底打败他们,纳入大隋的版图,为了江山千秋万代可以顺利的传承下去。身为大隋之人,隋帝攻打棒子国,我是十分赞成的。而且我本人也曾经参与了北征。”

    李栋看着那些被自己一席话惊得目瞪口呆的人,继续说道:“这三项举措,在普通百姓来看,是劳民伤财之举,因为那些人是粗陋的乡下人,不懂一个横跨五湖四海的庞然大物如何去治理。但身为瓦岗首领,心怀天下苍生,难道真的从来没有考虑到,当你取了天下之后,你将会怎么治理天下?”

    “这些事情放在你手上,你也会这样做的。隋帝只不过是代人受过而已!”

    翟让冷笑不止,说道:“好一张歪曲事实的嘴。天下百姓不过六千万,除去不能参战的女人,还有三千人男人。这三千万人中,去掉老人孩子,只留下一千万壮丁。好了,开发运河就征发数百万,攻打高句丽又是三百万,这岂不是菏泽而鱼?他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人们无法再生存下去,是以才起兵造反,只不过是为了一口饭吃。”

    “我们瓦岗便是替天行道,为天下生民请命。你攻打瓦岗不是逆天而行,背道而驰吗?”

    李栋对翟让所说不以为然,哈哈一笑,说道:“你说的还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来审视的。如果站在一个帝王的角度来看,这三件事是当务之急,必需尽快做到的。杨广只不过是急功近利了一些,没有考虑或是忽略了百姓的承受能力。但这些绝对不是你们造反的必要理由。”

    “隋帝杨广也是在为天下百姓长久的生计而操碎了心肠。而你们的起义无疑于火上浇油,薪上加柴,助长了这种不人道之举。”

    翟让对李栋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但不管怎么说,杨广不顾民众的感受,为了江山社稷把天下百姓逼得无法生存,只能吃泥土苟延残喘,绝对不是一个圣君。

    翟让又说道:“翟某没有坐上皇位,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治理天下。只知道让自己的兄弟姐妹能吃上饱饭便是顺应人心之举。”

    李栋又说:“不仅要让自己身边的人吃上饱饭,还要让天下大同,鳏寡孤独者皆有所欢,黄发垂苕怡然自乐,这才是一个人,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应该做的事。你带领瓦岗起义,只做对了一部分。不仅要见自己,还要见他人,见天地!”

    翟让听了李栋的话,在心里默默的考虑,天下鼎沸之时,自己举瓦岗之义军,似乎的确只顾及了一部分人,却忽略了天下。

    这与杨广的为天下却忽略了一部分恰恰相反。如果杨广是一个暴君的话,那么自己登基以后,也不比杨广强上多少。因为翟让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胸怀把天下全部装上。

    比起眼前这个年轻人,自己也不如。虽然他一再反驳自己,所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心里一时犹豫起来,到底要不要向府兵投降。 

第238节:李栋的舌功() 
翟让和李栋就起兵造反,以及杨广的所作所为,对天下百姓有利还是有弊,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争论。 翟让意识到自己举兵只顾虑了一部分百姓,却没把整个天下装进胸怀。眼前这名年轻将领,不仅带兵打仗有一套,在思想和认识方面也都远超自己。以前从没听过他的名字,他名不经传的,又非世家大族子弟,怎生有这般超人一等的见识?

    翟让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了,向李密看去。李密祖上官封蒲山公,他本人多年跟随杨素杨玄感父子,在朝廷高堂中有很深的关系网络。兴许他比自己了解深入一些全面一些,能提供一些了解此人的资料。

    李密见翟让向自己投来讯问的眼神,往前凑了凑,来到翟让面前,问道:“翟首领有事吩咐?”

    “你可熟悉此人?”翟让轻声问时,瞟了一眼山道中的李栋。

    李密眨眨眼睛,心说:怎么不认识?我们私下里曾有过深入的交流。他所说的话,有一部分还是我指点的。不过他天份极高,悟性很强,结合杨广的所作所为进行实例分析,讲得比我说的还要浅白三分。

    但凡哲理,做到深入浅出,若非参透天地,绝不能三言两语便让人听明白。很明显的,他达到了这个层次,言简而意骇,自己也甘败下风。

    不过李密有些奇怪,前段时间他还不理解何为天道,才向自己请教。自己对他讲解了儒、释、道三种角度的不同解释。短短的几天时间,他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难道他机缘巧合,得到了什么高人的指点?

    李密疑惑半晌。往前凑了凑,俯首低声说:“他就是章丘战败知世郎的李栋,张须陀在齐郡时战败郭方预、卢明月真正的幕后主持,秦琼罗士信只不过是执行了他设下的谋略方案。至于其他方面。我了解也不多了。”

    翟让惊得倒退一下。看着李密脸上出现的恭敬表情,问道:“李栋我是知道的。难道就是他么?也忒年轻了一些。”

    李密在瓦岗的地位并不高,一心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并不惜向李栋暗送秋波。现在李栋攻到瓦岗门口,对李密来说。一洗往日所受压制,翻身扬眉吐气的机会终于来了,他可是绝不轻易放过。

    李密看了一眼翟让,试探着说:“现在我们瓦岗军粮所剩无几,李栋阵兵十数大军压境,可谓危机重重,时不我待。属下之意。不如暂且向府兵靠拢靠拢,解除眼前所遇的危机。等日后有了机会,再策动李栋造反,假借他的手推翻暴隋也不失一个好计策。”

    “我翟让做的是替天行道之事。岂能半途而废?现在投降,以后哪还有脸面再树义旗?此事万万不可再提!”翟让表面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心里已经有了松动。他所考虑的只不过是面子问题,投降就等于失败,一个男人是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失败的。

    李密呆在瓦岗很长时间,为了挤进权力中心,对翟让此人自然了解很深刻。知道他心里所想,便嘿嘿一笑,朝李栋身边的几个将军支了支下巴,说:“黄脸的大汉是秦琼,表情呆呆的那人是罗士信,蓝脸的大汉我不太了解。既然能和李栋并肩站在一起,想来也不是普通人。”

    “败在秦琼罗士信手下,我觉得不丢人。总比败在那个蓝脸无名小卒手中要好听一些。”

    翟让一边听李密所说,一边也在考虑,秦琼罗士信二人威名远播,天下皆知,败在他们二人手,败亦犹荣,不算丢人。只是从此以后,便不能以龙头老大的身份安排事情了。心里难免有点憋屈。

    李栋站在山道之中,见翟让和李密二人站在一起头抵头窃窃私语,不知说些什么,不时还朝自己这里指指点点的。便提高声音说道:“李某还等着翟首领回话。你我双方是握手言和,还是拉开架势拼个你死我活,胜者为尊?还请翟首领给个最终的答复。”

    李密听了李栋的话,心里也有些着急。现在只等翟让一句话,是战还是降便能决定几万人马的生死。在紧要关头,必需和翟让掰开脸面来些强硬的,不然他还会犹豫下去。便脸一仰,有些傲然地说:“翟首领,两军对决,要杀伐果断,雷厉风行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瓦岗替天行道,岂能不爱惜百姓的生命?如果一味的打下去,李栋势必会血洗瓦岗,致命生灵涂炭。我等也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据属下知道,清河窦建德刘黑闼,江淮杜伏威和辅公柘等各率五万人马赶到瓦岗山下,帮助李栋攻打我们。瓦岗虽然在实力和名望上比他们二人稍强,但他们二人都归顺了李栋,我们几乎成了瓮中捉……捉鱼的局面。战则必然惨败,降则还可以留得青山在!归降府兵有什么不好?一样可以替天行道。如果降后他们的做法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