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栋从他表情看出来,杜雨一定是不相信,老虎这样的大虫,论吃人逞凶还算山中一霸。若论禀性天赋,则还没脱离走兽一族。
杜雨不信两人之间的离奇故事,李栋也不勉强他。便把心中的疑惑,何为天道讲了出来,问杜雨是否了解。
杜雨摇头,表示不知道。不过他又揣摩着称说,天就是头顶的天,也是天意,上天的安排。这道嘛。便因人而异了。儒家的人以为是仁,道家的人以为是道,佛家人认为是佛,是善。
因为杜雨是练武的人。对曲曲折折的书袋子一直不敢兴趣,
虽然杜雨没有详细讲出来,也给李栋指明了一个方向。在不同的学派学说中,对道的理解便不完全一样。首先得弄清楚,向自己暗示天道的人,究竟是从哪一家的角度出发的。
在李栋的搀扶下,杜雨勉强骑上马,二人一前一后慢慢回到章丘城内。杜雨升任县尉后,家中也有仆人照应,李栋不用担心他家中父母老迈无人照料。安排好以后。马匹留下,李栋才步行回家。
回家以后,天色已经黑下来,胡乱吃些晚饭,逗一会孩子。
陆柔在一边一直看着李栋。心里似乎有话要说,可一直也没有出声。
二人都躺下以后,陆柔才轻声问他,今天遇到什么事了,一直闷闷不乐的,话也很少。
李栋心中吃惊,自己一句话也没有说。陆柔便看穿了自己心中藏的有事。果然是同一战壕的朋友了解自己啊。李栋沉吟一会儿,就问陆柔,天道怎么讲。
未嫁李栋以前,陆柔可是饱读诗书,可涉及这种至高的哲学精华,陆柔也犯了难。饱读诗书不等于是学究天人。不见得是学贯古今,站在至高点上俯视一切。
因李栋提供的资料只有两个字:天道。
天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既指自然之天,也指人间之天。还指每个人心中的天。有人以孝为天,有人以武为天,有人以贪为天,有人以仁为天。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理解的天。
这道字更复杂,既有亘古存在之真理,也有身体力行,屡败而不馁的意思。天道酬勤嘛,还有替天行道,都证明了该层关系。
天与道这两个复杂含义的字凑到一块,含义便更加复杂。
陆柔虽然讲了很多,李栋却越听越乱,讲还等于不讲,因为仍没得出最终结果。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上天暗示自己有所作为。绝不能再消沉下去。无论天道酬勤还是替天行道,都明确指出关键所在:做。不做任何事,便是有违天道,而这做,如何做才是顺天应道?把关键所在弄清楚才能明确自己的最终目标。
第二天,李栋便取来了一些磺硝和木炭,重新拾起原来为造出子弹而不断试践的火药。前两次已经试践出来,木炭和磺加大比例,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余下的只有最后一种了,把硝加大份量再试验几次。
李栋迎来的仍然是无数次失败,不过随着加大硝的含量,火药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当加大到五分之四的时候,药效特别显著。只是李栋手中并没有秦琼为自己打制的弹壳和子弹。
过了一段时间,经过无数次试践,李栋确定火药有了重大的进展,便骑马赶到齐郡,找到秦琼。
秦琼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李栋了,还以为李栋回心转意,要重归大队。
李栋对重新归来不感兴趣,寒暄数句便提出要秦琼拿出按图纸做出来的特殊兵器。秦琼见他嘴是拒绝重归,实际行动却要兵器。兵器只用在队伍之中才能发挥真正作用,这岂不是在暗示,他已经有了回归的潜在心理嘛?
秦琼自然很是高兴,取来一些空弹壳和特殊的兵器,也就是手枪。
李栋取来弹壳,火药填进去,子弹压进去,装在手枪之中,来到无人的地方,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打响了第一枪,隋末的第一枪。
可惜的是,手枪冒出一阵浓烟便熄了火,子弹还滞留在弹壳内,根本没有射出去。这让李栋气急败坏。
已经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为何还是不能成功?
心中虽然异常恼怒,甚至有想放弃制造手枪的愿望,但已经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放弃,前面气功的功夫岂不是白白浪费?
只得按住性子,取出枪内的子弹,仔细查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检查以后,李栋发现,子弹的密封效果不够理想。每个弹头填进弹壳以后,都露着小米一样的缝隙,怪不得火药只冒烟却不能把弹头射出去。
找到秦琼,让他亲自加再工一遍,使弹壳更加密封,确保万无一失以后,李栋和秦琼双双来到箭射场地。
娴熟地装子弹,上膛,扣动扳机,“啪”的一声脆响,金黄色的弹头疾如闪电,快比流星,射出枪膛,奔向箭靶。
秦琼初次见到这种兵器发出这种怪异之声,又是冒烟又是闪光还有巨大的响声,秦琼饶是胆大,也给唬得脸红心跳。问李栋这是什么怪物?怎么会发出这样大的响声。
近一年的努力,始于成功射出大隋第一颗子弹,李栋也欣慰异常。
对秦琼的疑惑,李栋没有回答他,又连续射了几颗,确定子弹能够连续发出而不卡壳,李栋才放下一颗悬了一年的心。
“这是我无意中想到的一种兵器,也就是攻打卢明月的时候,那种火光给我的灵感。那时的火光威力太强,连我也给卷进了去。我便把火光缩小几倍,只针对一个目标,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我现在终于成功了。祝贺我吧!”
秦琼虽没弄明白,李栋造出来的这兵器,让人惊吓不已的东西,到底何种怪物,但从李栋抬手间便把箭靶射倒的威力感觉,是一种新型的,比射箭还要利害的武器。
如果不是这样,李栋也犯不着近一年内流血受伤,不辍不馁地为这东西浪费那么多的精力。
于仲文老将军亲自请李栋出山,他都没有答应。现为这不起眼的怪物却不请自来。这岂不是有出山做事的苗头?兵器兵器,就是在府兵中用的嘛!
李栋非常兴奋,不过考虑到手枪的射程远,杀伤力大,就是自己中了枪弹也无法幸免。也就是说,手枪制造出来却不能给府兵,哪怕是秦琼罗士信等人配用。
因为,除了自己以外,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懂得如何驾驭手枪。
如果自己把用法告诉秦琼和罗士信,避免不了的,这东西便会传出去。
一旦传出去,世界上的能工巧匠无所不在,仿制出来,对自己来说,就是一大灾难。自己也有受伤被击毙的可能。更不要说大规模配给府兵,死伤的府兵将会成几何级倍增。
虽然这样来说,有可能会催化出一个崭新的时代,使隋朝的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效果,也不能把这逆天的武器暴露出来。
这与自私无关,这是顺应天道!
想到这里,李栋心中蓦然一动。天道!
天道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苦苦追求而仍然无果的一个词么?
天便是历史,便是人心,道便是规律,便是有所作为。
那石碑在暗示自己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规律,尊重历史,有所作为,也有所不为。顺应历史走向的可以去做,违背历史走向的便不能去做。
按照隋末已经发生的事情,接下来张须陀面对的将是血战瓦岗。难道上天在暗示自己,对张须陀之死袖手旁观,置之不理,任由他自生自灭,这才是天道?
可这样做岂不是有违人心道义,自己受他恩慧颇多,明知即将遭厄,却不能施以救手,这并不是天道人心!
第200节 神秘客光临()
耗数月之久,费九曲十八折,身体落伤无数,子弹总算制成,李栋的心病也总归落地。
闲时居家,抱抱孩子,帮父亲处理些政事,不经意间,日子从手指缝一天天流逝。时间已经到了深秋,寒冷的冬季不久也将光临。
秦琼、罗士信与李栋情同手足,以前约隔十日,便到章丘探望李栋。临近秋季以后,二人来的次数屡见减少。每次探望,总带来张须陀与瓦岗决战的消息,张须陀仍像以前作战勇猛异常,仍是常胜大将军,从未落下败绩。
李栋听了以后,脸上不见喜色,忧愁却越见深重。李栋明确知道,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一日,大海寺一战,张须陀以身殒国,有去无回,终向一生孜孜不倦尽忠的大隋,捐献了他最珍贵的生命。
这一时,秦琼和罗士信又来了,言称张须陀被任命荥阳通守,专门对付瓦岗寨叛贼。荥阳与章丘离得远了,他们以后不能随心所欲来探望,这是最后一次了。
危险明明近在眼前,却不能把实情告诉二人,李栋听了更加怅然无绪,忧闷不止。
此时,李栋一心想替朝廷做点事的想法逐日愈烈,偏偏杨广又不派人请他,李栋着急得七上八下,坐立不安。
到了十月份,金秋送爽,碧空如洗,天边闲云,云卷云舒,万木更换冬装,满眼望去,四处萧煞,飒风颇吹,天气越来越凉了。
李栋的父亲李浑,这天回来,满面春风,喜滋滋对李栋称说,朝廷有重要的人物下江南,途经章丘,要齐郡陆离儿和杜雨以及自己搞好防卫。绝不能出半点差池。
李栋一时纳闷,猜不透朝廷还会派谁来。兵马大元帅光临的时候,也没有像这样大张旗鼓。貌似这次来头更大,还会有谁呢?
猜来猜去。李栋觉得杨广的可能性最大,毕竟也只有贵为天子的杨广才有资本,动用沿途一切力量,为他保驾护航。可仔细想一想,历史上的杨广,是好大喜功,喜欢铺排奢华,刚愎自用,却非礼贤下士的君主。
李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帮助章丘府衙安排接待事宜。从头至尾。包括县令陆离儿本人,谁也不知道来者究竟是何人,只知道权势显赫,地位特别重要。
来人明确召示,不公开。不张扬,悄悄地进行,也不设隆重的接待。因为乱世纷攘,做好保护程序即可。
这样以来,李栋凭直觉,越发不认为是杨广了,这不符合他的一贯作风。但是又明确指出沿途一词。来人究竟到哪里去,顺道拐到章丘呢?
不过李栋也心情往深处去想,章丘府衙的事,与他关系不大。他一心担忧着张须陀的安危,真个是忧心灵焚。
这一日,李栋在家逗孩子取乐。孩子已过百天。乌溜溜的眼睛像养了一豆黑水银,小鼻子十分精巧,小脸蛋嫩嫩的,红扑扑的,像一只熟透的红苹果。让人见了忍不住想去咬一嘴。
只是小如归十分眷恋陆柔的怀抱。在李栋怀中呆不了很长时间,便伸着柔软的小胳膊,哭着闹着要妈妈抱。
李栋一边哄着他,一边叫着他的名字,说道:“我的小如归,我的小亲亲,我的毛毛虫,不闹啊,娘亲正忙,一会就来抱你喽!”
“如归——如归,孤的爱将何是归来?”一个中年人的声音蓦地在院中响起。
李栋听了脸色剧变,这个声音再熟悉不过,除了杨广还有谁敢自称孤家寡人?赶忙把孩子放到床榻间,整理下衣服,准备到院中迎驾。
他还没有走出去,杨广已经闯进门口。身穿白色上等湖绸制成的袍子,袍子一直拖到脚背,头扎英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