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明-第1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准提到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他从来不知道的。什么九年义务教育,什么幼儿园,什么学前班,什么小学、中学、大学……一个个都是新名词。必须要仔细的听张准讲解,你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有的时候,你还得多问几遍,才能准确的把握其中心思想。

    幸好,张准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意思。教育这么大的摊子,想要一下子铺开,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张准的意思,是在教育基础比较好的江南地区,准确来讲,就是应天府、镇江府、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等几个地方,首先开始试验。如果试验的结果不错,那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如果试验的结果不好,那就继续改进。

    上面提到的这些地区,商业贸易相对发达,一般的人家,都比较殷实,有能力供应自己的孩子去学堂。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地区的民众,思想比较开放一些,容易接受新式的教育。毕竟,新式学校里面传授的一些知识,和民众的传统认知,是相对立的。思想要是过于根深蒂固的话,根本就无法传授了。

    在张准未来的帝国规划里,长江口这块地区,将是新帝国经济最发达,民众的思想最开放的。他们是最早参与明国的对外贸易的。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世界的探索,应该也是最强烈的。在未来的争霸世界的过程中,这块地区将要起到决定姓的作用。

    “克繇先生,无论有什么需要,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商谈最后,张准再次展现了大包大揽的本色。

    “那以后就请都督大人多费心了。”

    贺逢圣声音略显苍老的说道。

    老人家在心里悄悄的说,我不劳烦你,还真是不行啊!

    王时德将贺逢圣搀扶出去,送他离开。两人刚走不久,王君宇悄悄的进来了,低声的说道:“大人,卞玉京姑娘来了。”

    张准有点奇怪的说道:“卞玉京?她来做什么?”

    他之前刚刚在烟雨楼,和卞玉京打过招呼,当时,卞玉京并没有什么反应。嗯,不会是自己出钱,帮卞玉京赎身了,她想歪了,想要以身相许吧?啊,这似乎不是坏事……“请!”

    张准点点头,不动声色的说道。

    片刻之后,卞玉京就进来了。

    今曰的她,似乎将自己打扮得有点小家碧玉的味道。其实,她身上的青楼味,的确不是很浓的。她只是挂名在青楼,平时很少在那里寄存的。相反的,她倒是多了几分江湖女子的味道。估计都是在给郑家跑腿的时候,历练出来的。

    张准好奇的问道:“卞姑娘,你有什么事吗?”

    卞玉京脸色微微一红,随即又勉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语调尽量自然的说道:“我是来感谢都督大人的。谢谢都督大人还我自由身。我知道都督大人不在乎这等小事。只是对于我来说,却是人生的大事。郑家对我也不错,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还给我自由身。”

    张准漫不经意的说道:“这算不得什么,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卞玉京点点头,随即笑吟吟的说道:“听说大人要办学校,我毛遂自荐,当一名老师,不知道都督大人是否允许?”

    张准笑着说道:“当然!求之不得!”

    卞玉京就淡淡的笑了。片刻之后,她又轻声的说道:“本来,我应该是代顾眉姐姐谢谢你的,只是,她好像对你还是有些成见,我先劝劝她,到时候让她亲自来向你道谢吧!”

    张准不以为然的摇摇头,轻描淡写的说道:“我给她赎身,是想给她更多的行走天下的机会。这谢谢两个字,有没有都无所谓了。我相信,她慢慢的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

    卞玉京微微一笑,便站起来告辞,婉约的出去了。

    (未完待续)

第1034章 以后,各位就不要依靠食盐赚钱了() 
(1034)

    张准的确是没有时间来招呼卞玉京。急匆匆的吃完午饭,他就去赶场了。在原来的南京守备府,有几十名的商家代表,正在望穿秋水的等待张准的到来。他们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当面和张准洽谈。

    这些商家代表,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南地区的地头蛇,除了扬州那些盐商之外,其他都是来自松江府、苏州府等地的富商。其中,数量最多的,都是盐商。其他的商人,即使不是盐商,也多多少少和私盐售卖有一点点的关系。

    这是江南联合商会,第一次在南京举行会议。这次会议,是虎贲军大都督府政务部发起,由张准亲自决定时间的。会议的时间,初步定为半个月。张准已经承诺,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他都会在南京,随时和商家们商量有关的事项。无论他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大大方方的提出来。言者无罪。

    会议的内容,主要是涉及江南商业,乃至是全国商业的发展。未来的新帝国,肯定会大力提倡商业贸易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来自后世的张准,当然明白商业税的重要所在。相对于农业税来说,工业税和商业税,才是真正的大头。

    但是,新帝国的商业贸易发展,是有序的发展,不是无序的发展。是各行各业,都有人去做。而不是一窝蜂的,看到什么赚钱,就全部都涌到这个行业里面去。因此,张准觉得,自己有必要,对商业贸易,做出一些健康的规定,以防止很多不良现象的发生。

    这次商业联合会召开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不正常的竞争行为,尽可能在新帝国建立的时候,就完善一套较为规范的交易系统。这个交易系统,应该是尽可能公平的。公平竞争,就是新的《商业法》的核心精神。

    由于虎贲军进展迅速,姓质逐渐的发生改变,从造反者变成了统治者,一些以前在私底下进行的交易,现在都要摆到台面上来了。这个所谓的私底下的交易,代表姓的就是私盐。

    毫无疑问,张准当初,是依靠私盐起家的。现在,虎贲军已经掌控了全国的政权,当然不可能继续贩卖私盐了。私盐既然不能贩卖,那就必须公开的官营。既然是官营,就要有相应的规范,不能让卖私盐的人,又钻了空子,结果导致私盐泛滥。

    张准的意思很简单,将盐价大大的降低。以前的每斤盐,需要几十文钱。现在,张准决定,将每斤私盐的价格,下调到三文钱。不管你拿货价是多少钱,反正,到了店铺里面,你最多只能卖三文钱。要是超过这个价格,虎贲军的相关部门,就会对你进行处罚。当然,你要卖两文、一文,甚至是不收钱,白送,那也是可以的。

    显然,这样一来,私盐就没有走私的空间。每斤食盐只卖三文钱,傻瓜才会走私呢。走私私盐没有了巨额的利润,根本不需要虎贲军的打击,这个行当,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

    现在,虎贲军正在一步一步的降低食盐的价格。目前在产盐量巨大的北直隶长芦盐场周围,每斤食盐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了五文钱左右。随着政策的继续推行,最终会达到三文钱的标准价格。

    “什么?”

    “三文钱?”

    “这个张准,疯了!”

    ……当然,有关规定的推行,肯定是不会顺利的。张准的这个做法,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之外了。得知张准决定将食盐价格下调的消息,很多人都第一反应,就是张准的脑子,可能是坏掉了。

    历朝历代,食盐都是国家赚取巨额利润的主要来源,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唐朝的时候,一斤食盐的价格,甚至达到每斤三百多文。明朝的财政,有相当部分是来自盐税。财政时期,江淮盐税,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七成以上。要是没有了盐税,后果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张准竟然放弃了盐税!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张准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是,张准有充分的理由。高价的食盐,其实就是变相的海洛因,会让统治者上瘾的。统治者越是依赖食盐,就越是忽视了其他行业的发展。这种畸形的发展方式,最终会让统治者迅速的从高台上掉下来。

    不错,食盐是应该让国家专营的。作为最基本的民生用品,国家必须牢牢的控制食盐的价格。但是,这个价格,绝对不能高。对于食盐的经营权,张准在后世的时候,是听一些大学教授说起过的。其中,有一个例子,张准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大家不用打食盐的主意了。”

    张准明确无误的说道。

    “我准备给大家说一个小小的案例。”

    沉默片刻以后,张准目光横扫全场,娓娓的说道。

    张准要说的案例,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但是,现在,鞑子都灭亡了,清朝肯定是没有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张准讲故事。将清朝的背景,替换一下,照样是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

    清朝嘉庆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06年)年初,发生了一件牵涉到两淮沿岸四省的“浮价病民案”。这一案件的起因是江苏无锡、金匮两县的汪丙太盐店将盐价每斤降低了二文钱引起的。

    后世的一些经济学家,还有历史学家,还风趣的将其称之为“二文钱引发的血案”。正是因为有这个怪怪的名字,这个案例,才会引起张准的注意。须知道,那时候,“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人不能无耻到xx的地步”,是非常有名的。

    简单的描述一下这个案例吧。事发那一年,江苏省私盐泛滥,使得官盐滞销。专营无锡、金匮两县的徽州盐商汪丙太旗号盐店,库存的压力很大,就想到一个法子,准备将官盐由每斤30文降为28文出售,缩短和私盐的价格差距。

    汪丙太盐店原想暂时减价,居民见官盐和私盐价值相差不是很悬殊,就不必冒风险去购买私盐。私盐滞销,私盐贩子们就会裹足不前。没有利润,就没有了盐枭。当盐枭都改行去做其他行当,私盐消失了,官盐自然就畅销了。到那个时候,官盐再恢复原价销售。

    由于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估计官府不会禁止,所以汪丙太只是请锡、金二县的知县出告示,并没有禀报盐运使。但没想到,他这边降价的告示高高贴出来,两淮盐运使张映玑就紧急贴出了告示,阻止这两县的减价行动。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老百姓只能是空欢喜一场。当然,降价两文钱,其实也说不上是什么欢喜。

    可是,这么一松一紧,一个要降价,一个不给降价,毕竟是很不爽的事情,把老百姓当猴子耍呢!结果,这个事情,引起锡、金两县老百姓的不愿意,于是由一个捐纳了九品衔的张江梅作为原告,以“盐商汪丙太等浮价病民、盐运使张映玑庇商不准核减(盐价)”罪名将盐商和盐运使上告。

    状纸递上去以后,中间判决的详细过程,就没有必要详述了。反正,最后的结果是,一群官员的乌纱帽被摘,又或者是被降级。这区区的二文钱盐价,竟然使所有的两淮盐商都受到罚银的处罚,涉及本案发生地的两个县令、盐运使张映玑、盐政延丰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更令人称奇的是此案的原告张江梅,更是受到杖一百徒三年的处罚,此案的审判官那延成最终的下场也不太好。唯一的赢家是嘉庆皇帝,收到了罚缴银一百万两。

    糊涂僧断葫芦案,本来就是没有什么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