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无所谓。

    因为海关司的事务,主要是海外贸易的事情已经步入了正轨,故而李宏宇轻松了许多,把精力集中在了教学上,推动科技革命现在可谓是他所要做的头等大事。

    至于京城的局势,李宏宇现在是静观其变,天启皇帝隐忍了五年岂会让人坏了他等待良久的大事?

    在李宏宇看来,现在天启皇帝在朝堂上的布置已经妥当,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给天启皇帝一个动手的理由,那么在朝堂上春风得意的东林党必将遭受迎头痛击。

    由于不清楚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等激进派的骨干人员这次能否逃过一劫,故而李宏宇离京之前特意前去拜访。

    虽说双方所属阵营不同但彼此间的关系却非常和睦,尤其是杨涟,一直对李宏宇非常器重,关照有加,李宏宇怎么得也要与之辞行,否则下一次恐怕就要阴阳两隔了。

    在与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寒暄中,李宏宇曾经委婉地劝过他们要适可而止,反正现在东林党已经执掌了朝政,不要追杀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更不要妄图挑战天启皇帝的皇权,可惜收效甚微。

    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之所以会成为东林党激进派的领袖,自然是秉持着“除恶务尽”的观点,行事比较偏激,因此岂能听得进李宏宇的劝告。

    李宏宇对此是倍感无奈,现在东林党势力正盛,可谓春风得意,哪里会把自己的那些忠告放在心上,恐怕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除掉朝廷上的那些奸臣一统朝局。

    表面上看起来,东林党执掌朝政是“众正盈朝”,实际上在天启皇帝和外界的眼里就是把持朝政,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公,如今新城的城门已经建造完毕,你是不是该给新城起个名字。”

    这天晚上,李宏宇正在书房里翻阅海关司公文的时候,杨怜儿端着一杯热茶笑盈盈地走了进来,放在他面前的桌上后说道。

    “此城临海,不如就叫海城。”李宏宇接过茶杯后品了一口,然后笑着回答了杨怜儿,他对此早已经有所准备。

    “海城?”杨怜儿闻言品味了一下,然后笑着点了点头,“好名字,以后这个名字必将响彻寰宇。”

    这倒不是杨怜儿说恭维李宏宇的话,而是海城现在已经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中枢,随着海城的发展其名号必将传至四海。

    说完后,杨怜儿忽然以手掩口,然后快步走出房门外俯身干呕着。

    李宏宇见状顿时面色一喜,他可是过来人自然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连忙放下手里的茶杯追了出去,手轻轻拍着杨怜儿的背部。

    “几个月了?”等杨怜儿干呕完,李宏宇笑眯眯地望着她问道,很显然杨怜儿此时的表现是妊娠反应。

    “两个月。”杨怜儿脸颊一红,满面娇羞地回道,她本过一段时间再告诉李宏宇这件喜事,只是不成想妊娠反应“出卖”了她。

    “看来相公的运气不错!”

    李宏宇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笑容里显得有些得意,从时间上来算的话正好是他跟杨怜儿圆房的那段时间。

    如此一来的话,他的那些妾室里就只剩下幽兰的肚子还没有动静,毕竟幽兰在他刚来扬州时就陪着赵欣回了小琉球,从成亲开始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晚上,因此没动静倒也正常,等有机会了他肯定会把先前欠下的东西都补上。

    听闻李宏宇的话后杨怜儿的脸颊不由得更加红润,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不过心中却感到异常甜蜜,只有有了孩子她与李宏宇之间才算完整。

第770章 二十四条大罪() 
天启五年六月中旬,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新任左副都御史杨涟弹劾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

    随后,京城的东林党官员纷纷上书附议,痛斥魏忠贤祸国殃民,恳请天启皇帝严惩。

    与此同时,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也随即上书,职责杨涟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为魏忠贤鸣冤叫屈。

    这使得原本就波谲云诡的京城官场顷刻之间就炸了锅,东林党与依附魏忠贤的反东林党的官员们针锋相对,掀起了新一轮的较量。

    那些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在京察中吃了大亏,被得到天启皇帝宠信的东林党肆意打压,此时正憋了一肚子的闷气,如今见东林党竟然要对付同样深得天启皇帝信赖的魏忠贤,自然要全力反击。

    与京察时的情形不同,现在这些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也有了天启皇帝当靠山,自然不会再束手无策,肯定要再跟东林党掰掰手腕了,看看谁的后台更得天启皇帝的欢心。

    李宏宇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操之过急,一叶障目!”对于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的事情,李宏宇心中唯有无奈地叹气。

    姑且不说魏忠贤是否真的犯下那二十四条大罪,如今距离东林党借京察打倒齐楚浙等派系还不到一年,杨涟就向魏忠贤发难,其表现出来的锋芒太盛,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见如此强势的派系出现在朝堂上。

    再者说了,虽然天启皇帝支持东林党一举打垮了齐楚浙等派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听从和信赖东林党,与东林党相比很显然魏忠贤更受天启皇帝的宠信。

    因此,在李宏宇看来,杨涟以及东林党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对手,势必承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天启皇帝一直在等待一个向东林党发动雷霆攻势的时机?难道他们真的认为天启皇帝有那么好糊弄的,会任由其左右朝政?这江山毕竟是皇帝的而不是东林党!

    另外,在李宏宇看来,杨涟罗列的二十四条弹劾魏忠贤的大罪也都是空有其兴,威猛有余而杀伤不足。

    说起来也有些可笑和无奈,杨涟的这二十四条大罪没有一条能抓住魏忠贤的真正把柄,魏忠贤行事可素来谨慎,明明知道天启皇帝要对付东林党,自然不会给外界留有攻击自己的口舌。

    如果归纳起来,李宏宇把杨涟所列出的二十四条大罪总结为五点:

    内官干预外事,坏祖宗二百余年之政体;翦除异己,违背先帝不改父臣之训;滥袭恩廕,亵越朝常;掌管东厂,以快私仇、行倾陷为事;设置内兵,一旦变生肘腋,可为深虑。

    在杨涟看来,魏忠贤欺上瞒下,飞扬跋扈,欲行不轨,实在是一个可恶至极的大恶人,留着的话必定扰乱朝纲。

    东林党的官员们为此也争先控诉着魏忠贤的恶行,更有甚者称魏忠贤公然称为“九千岁”,谋朝攥位之心昭然若揭。

    九千岁?这可是比亲王还要高的称呼,要知道大明的亲王才“一千岁”,这可是皇帝不折不扣的忌讳,除非魏忠贤脑子进水了,否则的话岂会明目张胆地挑战皇权的威严。

    因此,李宏宇对此是颇为不屑,不要说魏忠贤不敢自称“九千岁”,就是他敢这样做那么依附他的官员们也没胆子喊,只要一喊的话那么就是不折不扣的谋反大罪,那些官员的后台是天启皇帝又不是魏忠贤,谁敢触犯这种忌讳?

    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当天晚上,京城,乾清宫,南书房。

    “皇上,老奴冤枉呀,决计不敢像杨大人所弹劾的那样行事,更不敢自称‘九千岁’,还望皇上明察。”

    魏忠贤跪在地上,诚惶诚恐地向坐在案桌后面翻看奏章的天启皇帝说道,“皇上,老奴愿意辞去所有职务,请皇上准许老奴去给先帝守墓。”

    本来,杨涟弹劾的那二十四条大罪就已经令魏忠贤心生惶恐,“九千岁”的风言一出更是令他心惊胆寒,要知道这可触犯了皇帝的逆鳞,谁敢这样做无疑是找死。

    “大伴起来吧,不过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儿罢了,大伴何必认真。”天启皇帝闻言微微一笑,放下手里的奏章向魏忠贤说道。

    由于魏忠贤自幼伺候天启皇帝,故而两人感情深厚,天启皇帝于是亲切地喊魏忠贤为“大伴”,把他与其余的内侍区别开来。

    “谢皇上。”魏忠贤顿时松了一口气,从地上起来后躬身立在一旁,杨涟忽然之间的发难令他现在颇为被动。

    “大伴,杨涟所说的这二十四条之事朕都清楚,你是奉朕的御命办差,何错之有?”

    天启皇帝见魏忠贤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于是笑着安慰道,“大伴尽可安心,朕这就回复杨涟,让他知难而退。”

    说着,天启皇帝拿起一旁的奏章,用朱笔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然后让一旁的内侍拿给魏忠贤看。

    “老奴叩谢皇上天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魏忠贤扫了一眼奏章上的朱笔御批,立刻感动得老泪纵横,连忙跪下谢恩。

    奏章上写着一行醒目的红字:“一切政事皆朕亲裁。内宫事严密,外廷何以知道!”

    换句话来说,天启皇帝此举无疑是在给魏忠贤撑腰,明确告诉杨涟,司礼监是为天子服务的机构,故而魏忠贤所做之事都是奉他的旨意行事。

    不仅如此,天启皇帝还对杨涟有所苛责,司礼监可是在皇城里,与外庭的官员分属两个系统,如此一来杨涟如何知道魏忠贤擅权行事?难道他在司礼监安插有眼线不成?

    毫无疑问,这行字对魏忠贤而言就是一枚定心丸,有了天启皇帝的信任他还怕什么?

    而且,魏忠贤还敏锐地觉察到了天启皇帝对杨涟这道奏章的不屑,毕竟杨涟所说的二十四条大罪如果离开了天启皇帝首肯的话他哪一条都做不成。

    尤其是“剪除异己”这一条,更是令天启皇帝心生鄙夷,就在去年,东林党人借着京察大肆打压齐楚浙等派系不也是“翦除异己”?根本就没有手软。

    毕竟,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历来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天启皇帝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冉兴让得知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后大吃了一惊,连忙赶来上海县见李宏宇,杨涟这道奏章可是一道导火索,一不小心就要点燃京城官场酝酿已久的火药桶,使得东林党引火烧身。

    “这杨涟是不是犯了迷糊,魏忠贤可是皇上的人,他竟然想动魏忠贤,这岂不是在向皇上逼宫?”

    见到李宏宇后,冉兴让不由得皱着眉头向他说道,言语中对杨涟此举颇为不满,使得原本就紧张的京城时局变得更加复杂。

    “说什么‘积威所劫,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难道他不知道魏忠贤就是皇上手里的一颗棋子,何有肘腋之变的担忧?”

    说着,冉兴让冷笑了一声,一脸不屑地说道,“杨涟这腔调倒与海瑞异曲同工,难道他想当天启朝的‘杨青天’?海瑞再怎么说也是不结党的!”

    “驸马爷稍安勿躁,皇上乃圣明之君,明察秋毫,英明睿智,定能圆满解决目前之事。”

    李宏宇知道冉兴让是担心京城局势出现大的变故,那样的话无疑对大明不利,于是笑着安慰道。

    至于冉兴让拿杨涟与海瑞相比,这里面也是有一段往事,海瑞曾经上书嘉靖皇帝,说:“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而如今杨涟也对天启皇帝说:“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